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袖独家】四岁小奶团:探案娘亲拽翻了》-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些是何人,怎生带到我琰弟院里来了?”

        “琰弟?”

        楚南栀顿感困惑。

        卷宗里可从未提到过赵小郎君有个哥哥,胡县令和孙县丞也未提及过。

        但仔细想想倒情有可原,毕竟此案一开始就只当作了一宗人口失踪案,没来由去深究人家家事。

        说不定是私生子什么的,过问太多反而会触及人家隐私,惹来不快。

        也不容侍女们作答,孙县丞毕恭毕敬的立刻同男子解释道:

        “老朽乃县衙县丞,与这位娘子奉了县令大人的指令特来查案。”

        两位侍女也连声与几人解释道:“这位是家中二郎,我家小郎君的堂兄。”

        原来是堂兄,不是嫡庶关系也非私生子。

        楚南栀正想再问些什么,只见这位赵二郎凶巴巴的吼道:

        “查案不去找抓我琰弟的匪寇下落,跑到家中内院来做什么?”

        侍女吓得花容失色,惴惴不安的答道:“是得了主君吩咐,特意差奴婢们领着县丞大人与楚娘子过来的。”

        “楚娘子?”

        赵家二郎甚是不屑的白了眼楚南栀和她牵着的小四宝:

        “县丞大人奉旨查案也就罢了,这位楚娘子又是何许人也,也来凑什么热闹,还带着个孩子,真当我赵府的门是这般好出入的。”

        孙县丞立刻引荐道:“这位楚娘子乃前些日子助本县查出税银案的女子,她们母女也是县令大人特意请来协助寻找小郎君下落的。”

        而听到二郎这样讨厌的名讳,小四宝故意同赵二郎使了个不怀好意的鬼脸。

        “你......”

        赵二郎气得脸一沉,狠狠的瞪了眼母女二人,意有所指的骂道:

        “这年头真是什么古怪八门的事情都能遇上,一个妇道人家不好好在家相夫教子,跑到外面抛头露脸的,真是不知廉耻。”

        说罢便愤愤的甩手而去。

        侍女们见赵二郎离去,大些的侍女赶紧向楚南栀赔礼道:

        “我家二郎近日因小郎君失踪一事颇为伤神,脾气不太好,顶撞了大人和娘子,还请不要怪罪。”

        楚南栀大度的摇了摇头,以示不去计较。

        林锦鸿那般自私又无情无义之人,出了事,林锦骁都能伤怀不已,这赵二郎惦记兄弟安危,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她有些疑惑,向着两个侍女询问道:“你家二郎既是小郎君堂兄,怎会同住在此院中。”

        “这娘子就有所不知了,二郎乃我家主君胞弟独子,当年他父亲跟着我家主君走南闯北,在海上丧生,那时二郎不过半岁的奶娃,他母亲受不住丧夫之痛,没多久就病逝了,所以二郎从小是由我家主君和老夫人带大的,主君一直将他当作亲生儿子看待,所以自然也就住在内院中。”

        大些的侍女说罢,指了指东边的一处独院:“那边就是二郎的院子。”

        “原来如此。”

        楚南栀颔首笑了笑:“看来老太公待家人的确是爱护有加。”

        孙县丞皱眉抚了抚他那八字须:“老朽倒是听闻过太公有位胞弟,却是不曾听人说起太公还有这样一位侄子。”

        大侍女又耐心解释道:“二郎自打随主君迁移到芦堰港来后,这些年都是深居简出,鲜少与外人结交,县丞大人没听闻过也不足为奇。”

        小侍女瘪着嘴,愤懑的补充道:“不知道也好,像我家主君这般财名满天下的显贵,难免遭歹人惦记,小郎君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到现在都没个音讯。”

        “倒也是。”

        孙县丞表示赞同,意味深长的瞥了眼楚南栀,苦笑道:

        “要说这芦堰港的富家公子啊,还得数楚娘子那位堂兄是个人物,就连县令大人也要礼让他几分呀。”

        楚南栀只回以一抹苦笑,刻意不去回答他这个问题。

        芦堰港本就是整个平宁郡最为富饶之地,乡绅大户不胜枚举,有那么几位纨绔子弟也不稀奇。

        而胡茂锡这人,要说清廉吧,他也贪些钱财。

        可要说有多坏,他又不盘剥百姓。

        整日里对那些乡绅大户低头哈腰,收了人家银子,自然是要礼让些。

        想了想,她同孙县丞说道:“县丞大人,我们还是去里面看看吧。”

        “嗯。”

        几人随即一起进了赵小郎君的院子。

        虽然赵小郎君人已失踪多日,不过院子各处仍是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整整齐齐的看上去极为舒适。

        楚南栀与县丞等人先是在院中四处打量了一圈:

        正对着院门的方向是主屋,而主屋不远处左右各有一间耳房。

        耳房都是侍女住的地方,事发当晚侍女们都未曾听到主屋内有任何动静,说明能杀害小郎君的并非寻常下人,至少该是能与小郎君十分亲近,不会让其产生防备的。

        想到此处,便径直到主屋里参观了一遍。

        屋内陈设皆讲究得很,古玩字画、名人真迹罗列满屋,可见家人对其的疼爱。

        就是让楚南栀纳闷的是,不过一个十岁的孩子而已,用得着这些嘛。

        她并未多问,大侍女就忙不迭的由衷夸赞起她家小郎君来:

        “我家小郎君聪慧得紧,最喜读书,四岁就开始临摹常老的字迹,临摹得可是逼真了,就连聂老曾经都夸赞过我家小郎君的天赋,还和常老许诺过等我家小郎君再大些收其为门生,所以主君这些年便四处为小郎君搜罗了这些名家珍宝。”

        “嗯!”

        能得聂老、常老赏识,至少该是个孝悌仁义的谦谦君子。

        楚南栀这样想着。

      第37章:勇敢孙县丞

        孝悌仁义是这个时代选官的首要准则,赵太公为儿子如此铺设,想必是希望其将来进入官场。

        再从侍女们的谈话中对赵小郎君发自肺腑的夸耀和膜拜的眼神,楚南栀已能想象到此人在府中的确是受人敬仰的。

        不会遭人所嫉,人品端庄,和堂兄、继母的关系该是处得极为不错。

        至少,小郎君不至于会想着主动与人结仇。

        在屋子里再查看了一会,从里到外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并未留下一点可疑的行迹。

        只怕是得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楚南栀这样想着,回过神来却发现小四宝已经不在身边,顿时让她慌了神。

        昨夜才与林锦骁坦诚相告,若是丢了四宝回到家中这家伙定要与自己拼个你死我活。

        她立刻走出房间,急匆匆的到院内仔细查看一番,也不见半点踪影。

        又走向院外,左右顾视了一遍,只见四宝正趴在西边的一处院子聚精会神的朝里面张望。

        远远的看去,身影娇小瘦弱得实在叫人怜惜。

        楚南栀抢先跑了过去,四宝听到声音,回过头来,见是坏女人,吓得立刻坐到了地上,一脸的畏惧。

        楚南栀将她轻轻搀扶起来,暖声宽慰道:“四宝,你跑到这边来做什么?”

        小四宝委屈巴巴的指着院子里:“这屋子好大,好像没人住,好可惜哟。”

        楚南栀记起方才侍女们说过,这是赵府老夫人的故居,便同小四宝解释道:

        “有钱人家房子多,住不过来,不过你不能到处乱跑,你看这里面这么大,要是走丢了我可找不到你。”

        想了想,她又故意吓唬小四宝:

        “你方才不还说有人盯着你吗,赵家的小哥哥就是被人抓了去,至今找不到,你不想也被坏人抓去吧?”

        四宝有些怕怕的摇了摇头。

        这时,侍女和孙县丞都追了上来。

        侍女们见二人在此踌躇,脸色变得有些不好。

        大侍女说道:“这是我家老夫人生前的故居,平日里鲜少有人过来,主母娘子只会偶尔遣人过来打扫,楚娘子可不要进去,要是毁坏了里面的陈设,怕是主君要责罚的。”

        听侍女这样说,楚南栀忍不住好奇的向里面看了看。

        虽是落了锁,可透过门缝也能大致瞧出些里面的景致。

        这处虽非正院,但看上去面积可比小郎君的偏院要大上许多。

        想来是因为老夫人居住的缘由吧。

        孙县丞害怕赵太公责骂,赶紧与楚南栀提醒道:

        “亡人故居,老朽也听说过太公与这老夫人生前关系十分亲厚,是个出了名的孝子,我们还是不要在此叨扰为好,这便离去吧。”

        楚南栀愣在原地,突然陷入沉思。

        如若是凶杀,从事发到报案时间间隔那般仓促,赵小郎君的尸体根本来不及转移出府,只能藏匿在府中,那掩埋尸体的绝佳位置就是这种无人问津之地。

        所以,她大胆猜疑凶手可能是将小郎君的尸体藏进了这处院子。

        就是这院子实在太大,即便真的藏匿于此,只怕也并非一时半会能够找得到的。

        她面向侍女,冷静的发问道:

        “这几处院子可还有别的地方是废弃的?”

        “并没有。”

        大侍女答道:“除了东边主院,和我家小郎君与二郎的偏院,其余两处时常会有亲属女眷造访时下榻。”

        楚南栀点了点头,向侍女征求道:“我想到老夫人的院子里看看,但我保证绝不触碰损毁里面任何的东西。”

        两名侍女面面相觑着有些为难,孙县丞也不知她意欲何为,疑惑道:

        “楚娘子可是发现了些什么线索?”

        楚南栀沉吟着看了看侍女,将孙县丞拉到一旁,小声道:

        “县丞大人,案情发展到今日这个地步,你作何感想?”

        “既非匪寇作乱,也非仇敌陷害,小郎君好端端的在府中没了人影......”

        两人互相观望,孙县丞突然茅塞顿开,险些喊出了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6: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