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清月和刘氏赶去牛车那儿时,牛车上已经坐上了不少人。
看到林清月过来,不少人都打量了她几眼,对于沈家这个新买来的儿媳妇好奇得很。
“唉,这是沈家新买来的那个媳妇儿?长的可真吓人,那一道疤看着也太恐怖了吧?”有妇人打量了林清月后,忍不住嘀咕起来,虽然声音不大,都坐在一个牛车上,林清月自然很容易的听了去。
“是啊……听说朱大花一两银子买回来的。便宜没好货嘛,长的吓人了点也正常。”
“沈玉长的还挺俊的,以前又有本事,结果配上这么个丑媳妇儿,真可惜了。”
“换做我,这么丑的女人,我可下不去口。”
“话不能这么说,沈玉如今瘫了,不能动,躺在床上,配这么个丑媳妇儿也是登对的。”
“哈哈,丑女配瘸子,不错,确实登对!”
“······”
虽然牛车上的人说话声音都不大,林清月还是听了进去。
穷山恶水出刁民啊,这话果然不假,这些人说话也太难听了些。
林清月刚想说话怼人时,就见一个老婆子帮着出口怼了句,“你们能不能消停点,嘴巴是吃了屎吧那么臭,沈玉那孩子品行好,以前打猎的时候小东西都会送咱们一点,吃了人家的东西转头就把人忘了?一群忘恩负义的黑心货。人家能娶一个媳妇已经很不容易,你们要是再说,把人家小媳妇气跑了,谁能负责给沈玉再买个回来?”
第21章 上街
帮忙说话的老婆子姓王,村子里的人都喊她王大婶。
王大婶人还不错,心善,平日里喜欢为人打抱不平。
这时候听到别人嚼舌根子,便帮忙开口说了句。
王大婶这话一说完,牛车上的人立马闭了嘴。
现在沈家那德行,沈玉又瘫痪在床上,身边还带着两个孩子,哪个女人愿意嫁到沈家去?
他们可没那个本事,加上王大婶说的也不错,沈玉这人人品不错,刘氏看在沈玉做过的事情的份上也不能数落沈玉,说沈玉的坏话。
马车上的人消停了,林清月也感激的看了王大婶一眼。
林清月这人恩怨分明,对于那些帮助她的人,她会存以感恩之心,回头有机会也一定会好好的报答人家。
见林清月看着自己,王大婶也冲林清月笑了笑。
到了点,赶牛车的李老爹吆喝了一声,牛车便晃晃悠悠的朝着镇子的方向赶去。
牛车赶了一个小时,这才到了镇子上。
林清月刚穿越过来,也是第一次看到镇子是什么样儿的。
镇子上还算热闹,人来人往的,街道两边都是卖各种东西的。
林清月对一切都稀奇的很,不过相对于二十一世纪,这年代的东西太少。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然后就是日用品,吃的。
林清月闻到了一股包子香味儿,便到了卖包子的摊子前问了句,“老板,这包子怎么卖?”
“肉包子一文钱一个,菜包子一文钱两个,馒头也是一文钱两个。”
听到这价格,林清月感觉不是很贵。
这年代的一文钱大概等于二十一世纪的一块钱。
一块钱一个肉包子,两个菜包子可以接受。
早上赶路,这会儿没有吃,肚子空落落的,林清月便决定买两个包子吃吃垫垫肚子。
林清月要了两个菜包,给家里的孩子和男人一人带了一个肉包。
如今既然分开了过日子,就不能像以前过的那么穷酸。
沈玉必须得好好的补身子,躺在床上这么久,又吃不好照顾不好的,身子早就虚弱不堪。
两个小包子就更不用说了,从小营养不良,这要是再吃不好,以后可就发育不全了。
至于她,买两个菜包子吃就可以,省点钱给家里的孩子男人。
“三嫂,你不买点儿吃么?肚子不饿啊?买点儿吃的垫垫肚子呗。”林清月见刘氏什么都没买,便问了句。
刘氏扯了扯嘴角,回了林清月一句,“我不吃了,省着点钱用吧,分的钱不多。”
“三嫂,那也不能饿了自己,再省也不差这几文钱是不?如今难得分家,咱们好不容易可以自己做主,怎么着也得吃好点儿。”
刘氏想了想,觉得林清月说的也有点道理,于是也买了两个菜包子,两个肉包。
她自己吃菜包就行,回头拿个菜包子留给男人吃。两个肉包给闺女解解馋。
闺女一直以来就没吃过啥好吃的,瘦了吧唧的,刘氏当娘的看着心疼。
虽然她生了两个闺女,但总归是自己的孩子,刘氏没办法不疼。
第22章 置办
吃了菜包子垫了肚子后,林清月感觉舒服许多。
包子的味道还算可口,反正比沈家之前的伙食好多了。
另外买的肉包子,林清月用黄油纸包好了,放到背篓里,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还有沈玉吃。
两个人买了包子后,就直接直奔街头的杂货铺,把所需要的油盐酱醋都给买好。
除了这些,锅碗瓢盆之类的林清月都同样置办足,分家以后,家里的碗筷都是暂时拿沈家那边挪用的。
林清月可不想一直用沈家的东西,先不说沈家嫌不嫌弃她用,反正她不稀罕,想到沈家那群人的德行就觉得脏的很。
这些东西一番置办下来,林清月大概花了三百多文。
手里一共没多少钱,林清月不禁感叹花钱如流水。
等沈家的事情处理好,她就得想着挣钱的事,她不喜欢这种坐吃山空的感觉。
刘氏和林清月一个样,这些东西都是必备品,必须买的。
虽然心疼银子,还是咬咬牙,一次性买足。
两人置办了这些后,路过瓦市,林清月看到肉摊子卖肉的,便过去准备称两斤肉回去。
还得麻烦王铁牛给她家支个灶呢,猪肉肯定得买的,要不然的话都没个菜招待人。
别人帮她干活儿,林清月不想亏待了别人,这伙食不能差。
当然,最重要的是林清月想给家里人补补身子,家里人不知道多长时间没吃肉了,这会儿怕是馋的厉害。
招待王铁牛的同时他们家人也能够跟着一块儿吃。
不过这年代肉不便宜,大概十八文钱一斤,两斤肉一下子就花去了林清月三十六文钱。
看到一旁摆着的筒子骨,林清月知道,大骨汤补身子,对于沈玉这种身体不好,瘦的虚弱的人来说,正是个补身子的好东西。
想要治好沈玉的腿,还得先给他调养一下身体才行。
于是林清问了下卖肉老板筒子骨的价格,“老板,这筒子骨怎么卖呀?”
“姑娘想要的话,四文钱一斤就可以了。”
林清月一听价格,忍不住嘀咕道,“四文钱?咋这么便宜?”
换作二十一世纪,这种筒子骨的价格要比肉贵很多。
这年代,竟然比肉便宜好几倍,林清月都有些不敢置信。
一旁的刘氏提醒道,“四弟妹,四文钱一斤太贵了,这筒子骨又没有肉,还没多少油水,光秃秃的骨头,有啥好吃的,”
说着,刘氏冲肉摊的老板道,“老板,你这价格定的有点贵,我看别人家之前卖三文钱一斤呢,你也给我弟妹便宜点,我弟妹都买了两斤肉了,筒子骨你也得让点儿价格吧?”
林清月听刘氏这么一说才想到这年代的人和二十一世纪的人不一样,喜欢吃油水足的东西。
买猪肉还喜欢买肥肉吃,而不是喜欢吃瘦肉。不像二十一世纪的人,肥肉很难咽下去。
所以这年代,没什么肉的筒子骨基本上没人爱吃,平民小老百姓更不乐意买,和刘氏想法一样,光秃秃的骨头没啥吃的还得花钱。
第23章 买好了回去
肉摊老板见刘氏讨价还价,有些为难的回了句,“这位嫂子,我家筒子骨也只能给出这个价了,别人家卖三文,是因为没那么新鲜,我家的猪肉昨天刚杀的,这会儿新鲜着呢。本来就是小本买卖,如果能给你们让点儿价格肯定会让的。
要不这样,你们买两斤筒子骨,我再给你们搭三两猪肝。拿回去炒着吃和做猪肝汤吃都可以。”
猪肝价格也不便宜,六文钱一斤,三两猪肝也差不多两文钱。
算起来,相当于一斤筒子骨让了一文钱价格。
刘氏看向一旁的林清月,问道,“三弟妹,你看看怎么样?”
林清月心里依旧觉得划算,不还价都可以,何况还多送了三两猪肝。
猪肝补血,沈玉的气血不足,拿回去补补正好。
“老板,那再给我来两斤筒子骨!”林清月道。
“好嘞!”
肉摊老板利落的拿起刀,弄了两斤筒子骨。稍微多了快一两,也还只按两斤的价格算。
林清月付了钱,拿了东西,今天该买的东西都买好,同刘氏两个人一起,折回牛车这边等着。还有人上街没买好东西,得等人齐了才能一起出发回去。
回到家里,已经是上午十点多。
她走了早饭没人做,也不知道家里几个人饿不饿。
林清月一回家,就看到了沈石头和沈妮妮在院子里忙活。
沈石头又弄了不少的木材,还有一些稻草,长木头。
除了烧火的木材以外,等会儿家里还需要支灶子。因为灶子放在屋子里不方便,屋子里弄上油烟味不好闻,便准备在靠近墙角的地方准备搭个棚子。
搭棚子又需要木棍,稻草,沈石头在沈玉的招呼下砍了一点回来。
沈妮妮则采了不少野菜,有新鲜的荠菜,家里的日子不好,多采些野菜就能少吃点粮食。
看到两个孩子都这么懂事,林清月的唇角不由得扬起一抹笑容,将给他们带回来的肉包子拿了出来,道,“你们早饭没吃吧,我给你们带了肉包子,先垫垫肚子,等会儿我做午饭去。”
沈妮妮和沈石头看到林清月回来,非常的高兴。
其实他们还有点儿担心林清月今天会不会偷偷的跑了。
现在林清月回来,说明是真心愿意留下来过日子的。要不然完全可以利用这次出门的机会离开沈家。
听到林清月给他们带了肉包子,往肚子里咽了咽口水,满脸不敢相信道,“娘,你给我们带了肉包子?”
两个孩子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吃肉,一听到有肉包子吃,顿时高兴坏了。
“来,一人一个,快吃吧,先垫垫肚子,等会儿娘再给你们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