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首发热文】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齐蓁蓁顾斯年》-第9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想拜托蓁蓁一件事儿。”大张氏有些难以启齿的模样。

        “大舅母有话就直说,蓁蓁听着呢。”齐蓁蓁主动拉大张氏在炕沿上坐下。

        大张氏见齐蓁蓁这样,安心了不少,遂开口,“我到林家这么些年,看着老二成亲生子,对他的性子很了解。他这人看着没什么主见,可性子执拗的很,认定的事儿,你拉都拉不回来。今儿个他说分家的事儿了,怕是我们怎么劝说也没用。张家那边儿撺掇着想分家,打的什么主意我心里清楚的很,他们是想着分家了,辣白菜生意一分为二,大房二房各一份儿,那到时候他们张家就能沾光了。不是我小心眼,是张家的品性不行,到时候少不得惹出一摊子麻烦事儿,你二舅母一向又是向着娘家的……”

        “大舅母的意思是他们如果坚持分家,就叫我出面说辣白菜的生意归属,对吧?”齐蓁蓁一下就抓住了大张氏的目的。

        大张氏点点头,“就是这样,老二这人,说分家,肯定没有打辣白菜生意的主意,但是你二舅母就不一定了。到时候只要把这一点儿摆到明面上说,你二舅母肯定就不愿意分家了,我跟你外婆再趁机给立一下规矩,想必她能消停不少。”

        这确实算是个好法子,断了小张氏的念想,也算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了。

        “行,就听大舅母的。”齐蓁蓁很痛快的答应了。

        “蓁蓁,你会不会觉得我这么做太小人了?”大张氏有些忐忑的问道。

        齐蓁蓁明白大张氏的忐忑,那天宋明月说来,林家除了林家外公外婆,其他人对她都拘谨的很,其中原因,齐蓁蓁想的很清楚,就是因为两家存在的利益关系。林家外公跟外婆看重的是亲戚关系,他们看重的则是利益关系。

        “大舅母,我跟我娘还有弟弟日子过的很不容易,我们的外家获罪,只剩了我娘一个人。后来,她为贵人妾,看似风光无限,可实际上却不如人意。不然的话,我们娘三个怎么可能流落到杏花村?看惯人情冷暖,对于亲情,我们渴望的很。从认亲那天开始,我们一家人就把林家当成是正经的外家,当成是可以依靠的一家人。”齐蓁蓁情真意切的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什么说开了,商议着,又哪儿来的太小人一说?”

        大张氏是个通透的人,齐蓁蓁相信自己这么说,她能明白。

        果然,大张氏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以前是我想左了,太对不住你们娘三了,以后,咱们家就是你们娘三的依靠,咱们是一家人。”

        齐蓁蓁心里松了口气,她对大张氏很有好感,也知道大张氏这样的人只要认定了,那就是真心实意。至于小张氏,这种人骨子里就是利益至上,虽然如此,可又不是爽利果决的,不会为了利益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儿,这样的人,拿捏起来简单的很。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在林家外头叫门。

        是昨日在海边儿遇到的那一帮孩子,两人一组推着独轮车,每辆车上放着两个竹筐,一共五辆车。

        为首的是昨天那个大一些的孩子,看的出来,人有些拘谨。

        大张氏跟齐蓁蓁一块儿出来的,看着这一筐筐的贝壳跟海螺,有些懵,不知道什么情况。昨儿个因为有张家人上门,回来之后齐蓁蓁并没有把自己要买贝壳的事儿跟林家外婆还有大张氏说。

        “大舅母,这是我叫他们送的,这些贝壳挺好看的……”齐蓁蓁笑道。

        “你这孩子,好看也不能这样一筐一筐的买啊,再一个,喜欢什么样儿的,叫你两个弟弟给你去海边儿捡就是了,哪里就要买了?”大张氏打断齐蓁蓁的话,嗔道。

        说话的语气完全就是长辈对小辈的那种,齐蓁蓁觉得十分得劲。

        送贝壳的孩子们听了大张氏的话都一脸紧张,难不成这姐姐不要了?

        “大舅母,真要是让两个弟弟去捡,把他们累坏了也捡不够啊。”

        说完,齐蓁蓁把她要贝壳跟海螺的原因说了下,大张氏哦了一声,招呼着来送贝壳的几个孩子把筐子搬下来,然后认真的检查这些贝壳有没有破损有没有以次充好的。

        “姐姐跟大娘放心,这些贝壳都是咱们一个一个挑出来的,保管各个都是好的。”为首的那个大孩子说道,“咱们在家合计了,这贝壳论个卖不现实,咱们就论筐收钱,这一筐子八十文钱可成?”

        说话间齐蓁蓁已经翻看了这些东西,确实没有什么瑕疵。

        十筐,八百文钱,可这些远远不够。

        齐蓁蓁摸出一个一两重的小银锭子,“我还要很多,能弄到吗?弄到的话,继续弄。其中八百文是结账,剩下两百【创建和谐家园】订金,还会用很多。”

        几个还孩子都目瞪口呆的盯着齐蓁蓁,一脸不敢相信,他们在海边儿兜售的都是海螺,个头大,色彩鲜艳,比较好卖,几乎不会有人买这种小小的贝壳的。这会儿不光有人买了,还要买更多,这跟捡钱有什么区别啊。

      第216章 张家上门(三)

        为首的孩子压下心中的激动,“姐姐,我们能弄到的,咱们守着海边儿,这些东西能弄到很多呢。不知道姐姐总共要多少,我们再送还送到这儿吗?”

        “就送到这儿吧,这儿有骡车,到时候多了直接送到我那里去。”齐蓁蓁想了想说道。

        “姐姐,咱们村里也有骡车,你直接说个地儿,咱们直接送过去就成,我就会赶骡车,这样也方便不是。”那孩子道,“我叫连贝,这些贝壳都是我张罗弄的。”

        “你是姑娘家还是小子?”齐蓁蓁问道。

        连贝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我是姑娘家,这身衣裳是我家大哥穿过的,改成女孩子穿的衣裳费功夫又费布料,就这么将就下。这头发,这么扎着方便。平常东跑西跑的也方便的很。”

        仔细看,眉梢眼尾,确实秀气,不像小子。

        “你去送货方便?”齐蓁蓁多问了一句。

        “方便方便,我有时候还会帮着我大哥送鱼呢。”连贝把胸口拍的砰砰作响,“姐姐只管放心好了。”

        齐蓁蓁报了地方,道,“辛苦你们了,这些东西你们先推回去,回头一起给我送过去。”

        “姐姐相信我们?不怕我们拿了钱就不见踪影吗?”连贝好奇的问道。

        “难不成你眼光就这么短浅,只看的到这一两银子?”齐蓁蓁反问。

        连贝咧嘴笑的开心,一口白牙十分整齐,“姐姐,你放心,你的事儿我一定办好。”

        说完,挥挥手,指挥着几个小孩子把贝壳又弄回去了。

        这期间,大张氏并没有说话干预。

        “大舅母不觉得我胡来?”齐蓁蓁挽住大张氏的胳膊。

        大张氏摇头,“这要是旁人,我还真能拦着,这小姑娘是连贝,我信她。”

        这意思是她认识连贝。

        “为什么?”齐蓁蓁问。

        “她是隔着咱们团岛有十里地的连家村儿的,去年她爹娘出海遇上风暴,连块碎布头都没找到,尸骨无存,家里就剩她跟她大哥,我记得,她大哥十三岁,她九岁。她爷奶,大伯大娘连她爹娘的后事儿都没办,就那么匆匆分家了,只给了他们兄妹俩三间土房子,田地什么的以他们年纪小不会打理的借口一点儿都没给,这连贝是个泼辣的,闹腾到他们村儿里正那里,叫族老叫里正给他们做主,好歹定下了连家爷奶还有大房不给田地要给粮食这一条,给她跟哥哥争取到了口粮。这丫头能干,跟他哥操持着给她爹娘办了身后事儿,村里人见他们可怜,都慷慨解囊来,听说过了多半年,兄妹两个就把饥荒都还上了。”大张氏说道,“这样的孩子,哪儿会昧了你的银子不办事儿?”

        齐蓁蓁笑笑,“我就是觉得这小丫头眼神儿清澈,又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肯定能想明白,这笔买卖不止眼前的好处。”

        “那倒是。”

        两人相携着进屋了,林外婆问是谁来了,大张氏说了连贝的事儿,林家外婆也开始夸赞,“十里八村,就没见过这么能干的小丫头,那真是叫人不佩服都不行。里里外外一把抓,别看她有个大哥,可他们家里当家的可是她。”

        “都是被生活逼迫的,不然的话,她这个年纪,还不是被父母护着长大?”大张氏接话,“看看咱们家两个孩子就知道了。”

        还是那句话,穷人家孩子早当家。生活所迫,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成长的很快。

        吃晌午饭的时候,一家子人才坐下,就听见门口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林家大舅放下筷子走了出去,好家伙,张家老老少少全来了。

        不管怎么样,这会儿两家还是亲家,人上门就要好好招待。

        林瑞春笑着招呼人进门,张家的人却原地不动弹。

        “亲家大叔跟婶儿,外头冷,赶紧进来啊,吃了没?这个点儿没吃吧?家里才做好饭,进来一块儿吃点儿,我爹还惦记着跟叔一块儿喝点儿呢。”林瑞春道。

        “你们家的酒,咱们老张家可喝不起。”小张氏弟弟气哼哼的说道,“这都能耐的要把我姐休了,还假惺惺说这些干什么?”

        林瑞春搓搓手,“亲家兄弟这说的什么话,不管有什么事儿,咱们都得进屋说吧?杵在门口,不是那么回事儿。”

        “怎么?嫌丢人啊?嫌丢人你们就别做这样的事儿啊!做了还要捂着,你们恶心不恶心啊?昨儿个我跟我媳妇来还说的好好的,接着我姐回来,然后你们林家分家,这可倒好,人都不上门。怎的,是合着我们张家好欺负呢?”小张氏弟弟嚷嚷道。

        “亲家兄弟这是铁了心要搀和咱们林家的事儿了,铁了心要叫你家大姐回你们老张家了,是吧?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在门口说道。”林瑞春沉下脸。

        小张氏娘拉了一把小张氏弟弟,“你这浑人,你在外头冻着,你大姐能冻着吗?冻出个好歹来算谁的?”

        说完扶着小张氏就往屋里走。

        张家其他人见状也都跟着进去了,小张氏弟弟把骡车赶到院子里,又拴好了,这才跟着进屋了。

        林家外公跟林家外婆招呼着张家人坐下吃饭,大张氏则是进厨房又忙活起来,张家不是来了一个两个人,原来做的饭肯定不够吃的。

        “大嫂,给我做个甜水荷包蛋,再蒸个鸡蛋糕,我这两天就爱吃这个。”小张氏紧跟着大张氏进了厨房,说道。

        大张氏打量了她一眼,心中有些奇怪,就算是她爹娘上门了,她也不应该这般拿着自己当客人,这样子看着分明是有什么倚仗。

        小张氏说完就得意的回了饭桌坐下。

        林家外婆眉头皱了皱,这老二媳妇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今儿个回来是拿自己当客人?

        “亲家老弟,亲家弟妹,来,咱们先吃着,老大媳妇再去整治几个菜,你们想吃什么,尽管说。”林家外婆招呼道。

        张家一行人倒也不客气,一人捡了双筷子就开吃了。

        大张氏又端了一盆海蛎子炖豆腐跟一盘子香煎小鱼干,并小张氏要的甜水荷包蛋跟蒸鸡蛋糕。

        孰料小张氏捏着鼻子,一脸夸张,“大嫂,你这是存心的吧?这小鱼干腥死人,你就这么端上来?”

      第217章 张家上门(四)

        “老二媳妇,你这么阴阳怪气的做什么?什么就成了你大嫂是存心的了?咱们海边人家,谁家待客不来一盘小鱼干?”林家外婆忽的站了起来,“你现在还是咱们林家的人,这客人上门,你不帮忙操持,却做起甩手掌柜了,这是什么道理?”

        “亲家老姐姐,你平日里就这么对待我闺女的?我们张家人还在呢,你这就埋怨上了,可见我闺女平日里在你们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小张氏娘站出来给小张氏撑腰了,“原本昨儿个我家这个混小子回去说,我还不信,寻思着是这臭小子不嫌事儿大,故意夸大的,现在看来,倒是我冤枉我家小子了。”

        齐蓁蓁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通常这种事儿,便是张家想要给小张氏争气,也不能说的这么理直气壮这么露骨啊,这样说多不给林家面子?到时候小张氏在林家如何自处?外婆肯定会记着这些事儿,到时候不好过的还是小张氏啊。

        外婆本来对小张氏就有不满了,听了小张氏娘的话,直接黑着脸道,“你闺女在咱们家过的什么日子,不用旁人说,她自个儿心里清楚的很,若是觉得不好,大可以离开咱们林家,昨儿个我话也都说清楚了,自请下堂还是要和离书,都随着她!嫁妆什么的,咱们林家也不会贪墨了她。”

        “你们林家现在财大气粗,可你们也不能这般作践人。”小张氏娘道,“我闺女做了什么了,你们林家竟是容不下了。”

        “做了什么?”林外婆冷哼,“长嫂如母,她敬着她大嫂没?没事儿挑事儿,影响家中和睦,跟老二拌嘴,说回娘家就不管不顾的回娘家。敢情这些在亲家眼里都不是事儿,亲家也是有儿媳妇的人,是不是你家儿媳妇这样,你这做婆婆的还得忍着?”

        小张氏弟妹立马坐不住了,“大娘,话可不能说,我可没做过你说的这些事儿。”

        “你说做了就做了?我闺女自来是个孝顺的。”小张氏娘不承认。

        “是,你闺女是个孝顺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当着咱们林家的媳妇,还一心惦记着张家,想着给张家谋福利。”林外婆冷哼一声。

        小张氏娘气焰没那么嚣张了,讪讪的道,“咱们两家是亲戚,互相帮衬着是应该的,太计较了伤情分。”

        林外婆冷着脸不接话。

        “我说两句成不?”小张氏爹站了起来,看了看林外公,又看了看林外婆。

        林外公忙跟着站起来,“当然行,这说话咱们坐下来说就成。”

        “昨儿个我家这个混小子回去都说了,我一开始觉得他说的这分家的事儿不成,这父母俱在,哪儿有分家的?可往深了想想,这一大家子住在一块儿,总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时间长了,伤情分,我们村儿也是有这样儿女众多的人家,成亲之后,都会分家另过,这当爹娘的一般都是跟着长子过。下面的小的,自个儿过自个儿的,逢年过节凑一凑,平日里窜门走动走动,感情好的跟什么似的。”小张氏爹道,“我家这闺女心眼儿是好的,就是不懂得相处之道,不知道亲家老嫂子对她的好,这样,索性就把他们分出去,叫他们知道知道在老哥老嫂子跟前的日子是多么好过,叫她后悔去,到时候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个好儿媳妇了。”

        乍一听像是在数落小张氏,实际上还是指责林家对小张氏不好。

        林外婆冷笑,“老二,你还想跟你媳妇过是不?”

        林瑞夏犹豫的点点头,“都一块儿过了这么些年,又有了阿林……”

        “好,你不用多说,你心疼媳妇是对的,咱们林家的男人都对媳妇好。你还是一心想分家过?”林外婆又问道。

        “娘,是儿子不孝。”这就是铁了心要分家了。

        林外婆点了点头,“好,很好,今儿个既然亲家也在,那咱们就把家分了。老大,你去叫里正跟村里有名望的几个老人过来,老大媳妇,你去张罗点儿东西,晚上咱们得管饭。”

        人很快就叫来了,里正一进门就问,“这日子过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要分家?村里谁家日子有你们家现在过的红火?不好好齐心协力把日子过的更好,折腾什么?”

        林外婆苦笑,“儿大不由娘,这过不到一块儿去了。强行拘着他们,还遭埋怨,既然孩子们愿意分出去过ꎭ꒒ꁴ꒒,那就分出去吧。”

        要分出去的是二房,里正跟几个族老劝林瑞夏,可林瑞夏一口咬定了要分家。

        里正还有族老们无奈,只得应了这事儿。

        林外公跟林外婆把家里的家当都摆开了,银钱有两百两,渔船两艘,骡车一架,另外还有九亩田地,屋子就是现在住着的。

        商量过后,银钱分三份,大房二房各七十两,老两口得六十两,渔船兄弟两个一人一搜,骡车归老两口跟大房,二房也可以使用,田地大房二房各得三亩,老两口三亩地,各房住着的屋子还归各房。另外农具家伙事儿,大房二房各得一套。老两口跟着大房一起过,二房每年给一两银子的养老钱,四时衣裳过的富裕就给老两口置办,不富裕,他们也不强要,除此之外,老两口要是病了,看医用药两房一起承担。

        分的很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8 05: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