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管我是什么人!你又是哪里来的矮冬瓜?不低头都看不见你。”罗大夫人扶了扶满头珠翠,这是她把东西都送给陆辞秋之后,再次妆点上去的。“真是,低头看你,我这些金镶玉可是会掉下来的。”
金镶玉这种东西在南岳国可是稀罕之物,倒也不是金子和玉石稀罕,而是金镶玉这种工艺比较少见,会的匠人也不多。
即使是宫里的司珍房,也只有一名老匠人能把金和玉镶嵌到一处。
民间有这种手艺的匠人就更少了。
那位小姐盯着罗大夫人那满头的金镶玉装饰,都看傻眼了。
先前对陆辞秋的憎恨,此刻全都转化为对这些首饰的觊觎。一双眼睛血红血红的,跟个兔子一般。
第60章 杀了太子
也正是通过这一头的金镶玉,让她认出罗大夫人的身份了——
“原来是陆家二房的暴发户。哼,一介商户,到了这望京城里竟不知自惭形秽夹起尾巴做人,居然以此为傲加以炫耀,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底气。”
罗大夫人不乐意了,“商户怎么了?我们不偷不抢凭自己本事,为何要夹起尾巴做人?照你这逻辑,难不成全天下的商户都不用活了?都得低你一等?有本事你别从商户手里买东西啊!有本事你们自己家别开铺子啊!
回去问问你们家女眷,看看她们谁名下没有铺子,谁手里头没收着租子。也打听打听你娘和你奶奶的娘家人,有没有亲自上阵去给她们打理生意。
难不成她们都低人一等?
你是有多瞧不起你娘和你奶奶?
哎你到底谁家孩子?这么招人烦呢?”
罗大夫人突突突突一顿输出,直接把那位小姐给说懵了。
这时,就听陆辞秋“呀”地一声,“我想起来了,她好像是太子殿下的表妹,她们家姓……姓什么来着?”
“哟,太子殿下的表妹啊!”罗大夫人扶了扶额,“那别管姓什么了,总之是处高门,这可怎么整?”她问陆辞秋,“二姑娘啊,都是舅母不好,舅母给你惹事了。这么的,你看这事儿陆家能扛住不?要是能扛住,咱们就继续跟她杠。要是扛不住,那我这就给她道个歉。
你放心,大舅母能屈能伸,绝不给你添麻烦。”
陆辞秋真是很喜欢罗家人的性子,于是冲罗大夫人笑笑说:“太子我都不怕,难道还怕他表妹不成?舅母只管自己开心就好。对了,我想起太子的这位表妹,家里好像是姓冯的,不知罗家是否也做冯家的生意?”
罗大夫人眼珠一转,似乎明白了陆辞秋的意思,“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的确是做冯家生意的,冯家每隔几个月就会跟罗家订一批好货,摆件衣料的,什么都有,都是些珍奇之物,听说是用来孝敬宫里的孝谨皇贵妃。”
“那如果罗家不再卖给冯家东西呢?”
“呵呵。”罗大夫人笑了,“那他们可就没处买去了。要知道,冯家要的那些玩意,京城方圆数百里,也就罗家拿得出来。其它商户哪怕是皇商,想要弄到那么多好东西也不容易。”
她往陆辞秋跟前又凑了凑,像是要说悄悄话,但声音却一点也没压低,反而还扬起几分——“就比如说上个月他们跟罗家订了几匹缕金纱,那种纱本就不多,今年还减产,整个南岳能收上来的也不过五匹。我们罗家给他们弄到了三匹,听说另外两匹在京中皇商手里。”
冯小姐的脸色变了变,就听陆辞秋说:“订这三匹缕金纱,冯家给订金了吗?”
“没给。”罗大夫人摇摇头,“京中这些贵人们啊,姿态高得很。他们觉得能向我们订货是瞧得起我们,所以订金什么的是从来都不付的。
不过也没关系,我们罗家盘子大,就算订货的人跑了,我们也吃得下。更何况是缕金纱这种重金难求之物,那可是人们抢破头都抢不到的好物,巴不得他们退货。”
“那就不卖给冯家吧!”陆辞秋给罗大夫人出主意,“反正冯家也没给订金,东西就不是他们家的。”
罗大夫人都笑出了声儿,心道陆辞秋这招儿也太损了。
她立即点头:“就这么说定了!以后我们罗家就不再做冯家的生意。”
冯小姐闻听此言立即急了,“你敢!”
罗大夫人耸耸肩,“我有什么可不敢的?罗家生意我说了算!”
“我们冯府一年到头给罗家多少银子,你们有钱不赚?”
“对啊就不赚!差你那仨瓜俩枣的?还冯府一年到头给罗家多少银子,说得像白给的似的,殊不知你们冯家从罗家拿走多少好货,那可都是别处买不到的。不知道感恩,还跑到老娘跟前来叫嚣,老娘今日就让你知道知道人间险恶!”
正说着,远处一辆马车朝着这边行了过来。
罗大老爷一看,“哟,赶车的不是咱们罗家小厮么。”于是赶紧把车给拦了下来。
那小厮一见是自家大老爷和大夫人,赶紧上前行礼。
罗大老爷就问:“你这是上哪去?”
小厮答:“去冯府。那三匹缕金纱到了,小的来给冯府送货。”
“哦,那不用送了,你回吧!”罗大夫人直接就要打发人回去。
冯家小姐不干了,“凭什么不卖?那是我们冯家订的货!”
“给钱了吗?没给钱你叫唤什么?”陆辞秋的脸沉了下来,“听着,回去告诉你家长辈,今后冯家的生意,欢州城罗家不做了!”
罗大夫人也道:“没错,不做了!”
“你们……”冯家小姐气得不轻,“好,很好,记住你今日说的话,可别过几日哭着求上门来。我们冯家可不是吃素的,咱们走着瞧!”
她冲着罗大夫人放完狠话,又转过头来对陆辞秋道:“还有你,昨日鞭打我太子表哥,别以为能就这么算了。”
陆辞秋轻轻笑了下,“那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的。”她往前走了几步,站到冯家小姐面前,“他还没死呢,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
冯家小姐大惊失色,“你,你竟想让他死?他可是太子!”
“太子又如何?是他先想让我死的,我只不过有样学样罢了。”
陆辞秋的声音扬高了些,“还有你!女孩子家家的,别站在街上张口就骂人。你瞧,这么多人都看着呢,人家会说你家教不好。
一个没有家教的姑娘,谁愿意娶回家去呢?”
说到这,又扫视了一下围观众人,“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围观的人群里,就有那么两个昨日参加了裴卿丧礼的人。
他们本是想躲在后头看热闹的,结果陆辞秋这么一问,他们也不怎么的,居然下意识地就接了话:“是啊是啊,可不敢娶啊!”
于是其他人便也跟着附和,纷纷表示这样的姑娘可不敢娶回家。
冯家小姐气得不行,那矮冬瓜似的丫鬟这会儿总算聪明了,眼瞅着她家小姐要上前跟陆辞秋干架,赶紧把人拉住,然后小声说:“小姐,咱们不跟这种人说话,有什么事都回家去说,请老爷和夫人给您做主。”
冯家小姐被丫鬟连拉带拽地弄走了,临走了还不甘心地喊:“陆辞秋,我不会放过你!”
陆辞秋也送了她四个字:“恭候大驾!”
第61章 去宣王府
罗家的小厮问罗大老爷:“这三匹缕金纱怎么办?”
罗大老爷看向陆辞秋,“二姑娘收着吧!这种东西平常人家用不得,但你可以用来做人情。”
说到这里,冲着陆辞秋招招手,待陆辞秋走近了,这才压低了声音道,“昨日我见那十一殿下对你很是不错,听闻十一殿下是被皇后娘娘养大的,母子情深,你不如把这东西送进宫去给皇后娘娘,这样一来自己送了份人情,二来那太子的母妃孝谨皇贵妃也不敢再惦记了。阿秋啊,你可得好好为自己打算,十一殿下真不错的。”
气走了太子表妹,一行人继续出城。
陆辞秋将他们送到城门口,罗大老爷依依不舍地同她和陆芳华说话:“你们姐妹两个,在左相府里一定要互相照应着。特别是芳华你,如今已经不是裴夫人在世的时候了,不要以为那位云夫人是什么善茬。这两天我看下来,那绝对是个记仇的人,你这个性子一定要提防。
二姑娘也宽宽心,人死不能复生,你就当她是去孝敬爹娘了。
你也别怪她扔下你们姐弟一个人跑到北地去,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女儿到底都是在娘家长大的,她怎么能不惦记自己的亲人呢?
就像我们家老太太,她别的不担心,就担心两个出嫁的女儿。
我还有个小妹妹,就嫁在欢州城,是隔三差五就要回一趟娘家给老太太看看,要不然老太太就天天念叨,觉也睡不好。
她嫁的人家是个小门户,同我们罗家也是老街坊,两家打几十年前就相熟,所以没有那么多规矩,由着她两边折腾。但陆家不一样,陆家是当朝正一品丞相的家,规矩可太大了。所以你二婶一年到头也难得回去一次,家里老太太惦记得不行。
唉,不说这些。总之二姑娘,你缺什么少什么,就跟你二婶说,千万别客气。
你二婶这人啊,她一直就不甘心陆家不重视二房,所以总跟大房对着来,以前同你母亲也没少起争执。
但她就是那个性子,她冲着的是当家主母,也不是专门针对裴夫人。
昨晚上我说她了,回头她肯定会找你认错的,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行了,快回去吧,舅舅有空就来看你们。”
罗家夫妇依依不舍地走了,陆芳华还抹了两滴眼泪。
陆辞秋就劝她说:“家里管的是二婶,又不是你,你要是想他们,回去省亲不就完了。”
陆芳华说:“我倒是想回去省亲,以前那位大伯母在世时,我一年得回去个五六趟。因为我知道就算我不在家,我娘也不会叫人欺负了去。
她跟大伯母虽说也总拌嘴,但也就只是拌嘴,没事吵吵两句,就当练嘴皮子了,过后谁也不会算计谁。所以我离开望京城也能放心。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那位云夫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必须得在家里好好盯着,她要是敢欺负我娘,我挠也得把她给挠死。”
回府路上,陆辞秋想着罗大老爷说的话,说家里老母亲惦记出嫁的女儿。
便想起从前在北地的外祖母,也是最惦记远嫁到京城的女儿,原主也曾听裴老夫人说过,说其实裴家根本就不想把女儿嫁到望京城来,因为实在是离得太远了。
可这事儿由不得他们,裴卿与其说是嫁,倒不如说是裴家送到京里来的人质。
镇守边关的将军可以说是一方诸侯,在当地都有极大的影响力,因为山高皇帝远,所以通常边关大将的影响力,基本都已经超越了皇权。
皇家对此不得不防。
边关将军要送女儿入京,这是惯例,且很多时候是直接送入后宫为妃的,更便于控制。
因为裴老夫人救过皇上的命,她不想让女儿在宫里蹉跎一生,皇上因此网开一面,将裴卿许给了陆萧元。
其实当时皇上也是一片好心,他觉得陆萧元是参加过科考,一步一步攀上高位的。
家里在京都没有根基,也没有强大的家底支撑,这样的人家好拿捏,裴卿嫁过去不至于受气。
却没想到即使是没有根基的陆家,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一宅子腌臜事。
她越想越远,陆芳华见她一直不说话,就用胳膊肘撞了她一下,“想什么呢?”
陆辞秋回过神来,说:“想着也该进宫去给姑母看病了。”
陆芳华听她提起宸妃娘娘,不由得叹了一声,“咱们那位姑母倒是好人,只是可惜了,进宫这么多年,也没能给皇上生个儿子出来。这到老了可怎么办呢?”
二人说着话回到了陆府,陆辞秋去了百兰院,主动跟老夫人说:“今日要去宣王府治十一殿下的伤,明日请父亲递个帖子吧,我进宫瞧瞧姑母去。”
老夫人感动得直抹眼泪,连连夸她是个好孩子,想着她姑母。
还把罗家给的银票都塞给她,让她给宸妃带进宫去。
陆辞秋也没有推却,带上霜华匆匆出了门。
只是她没有直接到宣王府去,而是先去医馆给自己配了个新药箱。
既然是大夫,就得有一个大夫的样子,总不能两手空空就去看病,那样想从空间里调取些什么东西,也没有个出处。
药箱买好,她还买了一套银针。
银针质量一般,做工也一般,据那医馆的小伙计说,还是之前给别人做时,不小心出的一套残次品。
但陆辞秋是无所谓的,她只是随便买买,要个出处,回头就要在诊所里把这套给换掉。
药箱银针再加上一些常用的药材都配备好,这才又坐着陆府的马车,往宣王府去了。
望京城里,一众皇子的府邸占地面积都差不太多,这也是皇家父子情义均衡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