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罗氏神秘兮兮地说:“芳华的婚事。”
“什么啊就我的婚事?罗书兰你在说什么啊?你快快不要说了,嘴怎么没有把门的呢?”陆芳华急得直转圈,想去捂罗氏的嘴,罗氏却溜得很快,直接就转到罗老夫人身后去了。她捂不着,气得一跺脚,转身就跑了出去。
罗老夫人见她走了,这才问罗氏:“你给芳华说亲了?你急什么?她才多大你就给她说亲?我早就同你说过,女孩子家家的不要成亲太早,别听那些个过了十七八就没有人要的话。咱们家姑娘不缺胳膊不少腿的,长得又好看,自家有权外戚家有钱,她要找什么样的不行啊?再说,皇上不是答应了她婚姻自主么?你跟着瞎操什么心?”
罗大夫人也劝她:“姑娘家成亲太早了不好,多在身边养几年,多亲近亲近。”
罗大老爷跟陆萧宇说:“你管管她,别操心孩子的事。”
陆萧宇反问他,“你能管得了大嫂吗?”
罗大老爷抽抽嘴角,不再说话了。
罗氏则连连摆手,“你们不知道,这门亲事也不算是我给张罗的,也是她自己努力凑成的。说起来都是缘分,这缘分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而且这个人啊,我跟你们说,你们坐好扶好,千万别在大惊之下摔了,那可就不好了。”
罗老夫人白了她一眼,“别卖关子了,快说,谁呀?”
就听罗书兰道:“淑妃娘娘的儿子,当朝排行第七的皇子,仙王殿下!”
“什么?”众大惊!
第430章 找个靠山
罗老夫𝖒𝖑𝖟𝖑人已经在颤抖了,她怀疑要么是自己聋了,要么是罗书兰疯了,不然怎么会在这里听到“仙王殿下”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能被提起的吗?
老夫人颤颤微微地跟罗书兰说:“是不是陆家的日子过得太压抑,让你有些魔怔了?书兰啊,你要是在陆家过得实在不好,就跟娘回欢州去,可不能疯癫了啊!”
罗家大夫人也泪眼婆娑地拉着罗书兰的手,“好妹妹,回欢州吧,还是娘家好。”
陆萧宇坐在边上一脸的无奈,“你听听,我就说这事儿不靠谱吧!就你一天到晚总想着七殿下七殿下的。那七殿下是能成亲的人吗?那种人我连看都不敢看一眼,他一说话我就想跪下膜拜,跟个神仙似的,你打他的主意可不就得被人认为是疯子。”
罗书兰回头瞪了他一眼,“你把嘴给我闭上!”
陆萧宇:“好嘞!”
罗大老爷偷偷笑,“妹夫你这业务挺熟练啊!”
陆萧宇答:“习惯了。”
罗书兰很无奈地跟罗老夫人解释:“我没疯,也没魔怔,刚刚是阿秋说的让咱们家把酒楼的生意记在淑妃娘娘名下,母亲为何不想想她为何要这么做?那淑妃娘娘跟咱们无亲无故的,若是没有什么原因,罗家的生意怎么可能记到她头上?就算要做人情,那也是记到皇后娘娘头上,毕竟皇后娘娘是十一殿下的养母,十一殿下跟咱们才是自家人。”
罗老夫人恍然,“是啊,阿秋你为何有此举?”
陆辞秋笑笑,“顺水人情罢了,因为季淑妃跟皇后娘娘关系很好,七殿下同十一殿下也是走得最近的两兄弟。当然,这里头也确实是另有一些缘由。”
罗老夫人试探的问:“你说的另有缘由,可是跟芳华有关?”
“算……算是有关吧!”
“哎哟我地天老爷,我地大罗神仙,这可真是要了我老婆子的命了。陆家的孩子怎么一个个的胆子都那么大啊!一个十一殿下都吓去我半条命,这又来个七殿下,你们是不是要疯啊?我的天啊书兰,芳华要真是跟七殿下……那我们以后是不是得跪着跟他们说话啊?”
罗书兰赶紧安抚老夫人的情绪:“没有母亲想得那么严重,七殿下要是接触多了就也还好,腿也不是次次都软的。”
陆萧宇又笑了,小声跟身边的罗大老爷说:“大哥你听听,腿也不是次次都软的,那就说明还是软。你说那七殿下是人能觊觎的么?就咱们家芳华那个性子,跟人家七殿下不搭啊!书兰跟我提过当初在难民营时的事,好像就是看到七殿下带着芳华骑了同一匹马,然后她就惦记上了。我就觉着不靠谱,她非得当真,你说这是不是胡闹?”
罗大老爷却往深里想了一层,“书兰胡闹,可我看阿秋这孩子稳重得很,她可不像胡闹的样子。再说,她是十一殿下的未婚妻,那十一殿下不也是谁都想不到他会跟人订亲的主?当初咱们喝多了还曾说过,这世上怕是没有姑娘能配得起十一殿下了,十一殿下那种战神转世的人,也不屑于人间的姑娘。他应该就是来世上走一遭,然后就自己回归神位了。可是现在你看,他跟阿秋肯定还是感情好的,要不然阿秋也不会提及让我们在南海找个岛,更不会说让十一殿下给我们想办法。但凡十一殿下对她不是真心的,她都不敢打这个包票。”
这边,罗老夫人和罗大夫人还是不信,罗书兰也懒得解释了,只说:“京里的事你们以前不管,现在就也别管。芳华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跟着她二姐姐得了不少好处。如今连婚事都能自主了,那陆家就拿捏不着她了。我反正想好了,芳华以后我就交给阿秋,阿秋怎么安排都行,阿秋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反正她也听她二姐姐的。”
对于这一点罗老夫人是认的,“对,跟着阿秋准没错。阿秋啊,你可一定要照顾好芳华啊!她年纪小,性子也活泼,你多看着她点儿,可别让她闯祸了。”
于是陆辞秋又夸赞了陆芳华一番,说办正事的时候陆芳华还是挺靠谱的,平时活泼点好,小孩子不要太早熟,这个年龄就应该活泼一些,即使偶尔闯闯祸也是正常的。我是她姐姐,我一定会照顾她,只要她肯听我的,我就会真心为她打算。至于她跟七殿下的事,我心里有数,该不该撮合我也自有打算。但不管他俩有没有将来,酒楼的事该记还是要记在淑妃名下。
她的理由是:“许多事情皇后娘娘不好直接参与,省得朝中人说闲话。特别是纺织机的事情,肯定是皇上和皇后要出面主抓。那既然他们已经出面做这件事情了,再去参与圈海养殖,以及开酒楼的事,就不太好。会有人说帝后太贪,且通常这种话没人想说到皇上头上,那么被说的就只剩下皇后了。
但是淑妃娘娘的目标就比较小,再加上七殿下是文臣中的翘楚,文臣不像武将常年驻守在外,文臣都是在京里的,一旦有人生事,文臣会集体力压。包括我父亲在内,多多少少都会受制于七殿下,跟所有文臣一起极力促成这件事情。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正常来讲,淑妃娘娘偷偷开个酒楼,多半是不会有人注意到的。
皇后与淑妃娘娘最为要好,我每次进宫两位娘娘都一起给我做饭吃,所以同淑妃娘娘也算是有一番交情。
今日之所以提及让罗家与淑妃来做这笔生意,也是希望在皇后之外,再给罗家谋一个合作伙伴,更是因此搭上七殿下这条线。当然,七殿下愿不愿意让淑妃娘娘参与进来,这事儿也得再商榷。但无论如何,罗家得先点这个头。”
罗老夫人懂了,且陆辞秋也把话说得很明白了,皇后淑妃双保险,就相当于十一殿下和七殿下双保险。这是在给罗家找靠山啊!
第431章 无形之手
罗老夫人感动得差点儿没哭了,她是上辈子积了什么德,这辈子能跟这孩子这样亲近?
罗家人集体点头,表示把酒楼算在淑妃娘娘头上,绝对是可以的。罗家只出钱出力去经营,经营所得全都给淑妃,分文不取。
陆辞秋想说倒也不用,平分就行,但罗书兰告诉她:“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反正早晚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分。就算是帮着芳华讨好未来婆婆了,这也是长辈们应该做的。”
罗大夫人掩口笑了开,“如果芳华跟七殿下的事真成了,那我可得把压箱底儿的好东西都翻出来给芳华置办嫁妆。到时候不求别的,能让我进京参加婚典就行,我就想看看七殿下。”
罗大老爷瞪了她一眼,终究是没敢说什么,因为他的母亲罗老夫人也是这么说的:“老身也想进京看看七殿下,老身出黄金百万两。”
罗书兰像回事似的还叫人拿笔给记了下来,“这可是你们说的,到时候不准反悔。”
话题又绕回包海的事,罗大老爷问陆辞秋:“除了海男子,还能养什么?我听你这意思,又是圈海又是包岛的,是不是要养很多东西?”
陆辞秋点点头,“对,要养很多。甚至有一些人们不认识的、不会吃或不敢吃的海鲜,只要能捕捞到,都可以养殖起来。鱼、虾、螺、蟹,这些都在养殖的范围内。具体能养点什么,还得看罗家能捕到什么。我可以传授繁殖技术,让咱们的海产品在一年之后就可以有一批产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东西,我不知道你们叫它们什么,也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我且同你们讲一讲,大家听一听。”
她说起海带、海白菜、海蜇,还有海葵,以及一些贝壳类的海产品。
有些罗家人听说过,有些却是闻所未闻。
但听了陆辞秋的介绍之后,所有人都很兴奋。因为从前谁都没想到这些东西也是能吃的,包括住在海边的渔民,他们吃的东西也有限,不过就是一些小鱼小虾,稍微古怪一些的他们都不敢吃,怕死人,也怕犯了什么传说中的忌讳。
现在罗家人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吃的,且陆辞秋还能提供处理技术和烹饪方法,他们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甚至都已经在想罗家开船出外海,去与波斯人交易时,都可以在外海钓些东西回来养养看。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岛屿,罗家的商业版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所有人都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好,连陆荣轩都跟着兴奋起来:“那我可不可以去吃啊?你们开了酒楼,能让我白吃白喝吗?大舅舅放心,我人小,吃不了多少的,但我就是嘴馋,你能让我吃吗?求求大舅舅了,就让我吃吧!”
罗大老爷哈哈大笑,“酒楼开在京城,咱们自家人想吃,那还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去吃的。现在海里的东西有了运远途的法子,到时候舅舅月月派人给你送海鲜来。”
陆辞秋已经开始在想烤鱼片是怎么做的了,还有虾皮的晾干技术,这些都是特别好吃,又可以长久保存的,对这个时代来说非常有必要。
当然,她也没有忘了今日原本在说的主题,于是主动提醒大家:“我提到圈海养殖,主要是因为今日罗家拿了海男子上京,这才想起来这个事情。就算是个额外增加的项目吧!但我们最要紧的还是商讨我们改造纺织机,还有施行新粮种的事情。”
罗大老爷激动地搓手,“阿秋啊,你说你是个什么神仙?怎么能想到这么多赚钱的法子呢?大舅舅最喜欢你这样的人,最好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咱们在一起就商量着怎么赚钱,不停地研究新买卖,你只管支招儿,大舅舅指哪打哪!”
他越说越兴奋,“你说这世上一心想着赚钱的人怎么就那么少呢?”
陆荣轩插了话:“少吗?那些开铺子的难道不想赚钱?”
罗大老爷摆摆手,“小孩子你不懂。那些人虽然想赚钱,但是他们顾虑实在太多了,眼光也太浅了。跟他们谈个百八十两的生意还行,一旦生意上万两,他们就会非常谨慎。虽然我也能理解,但是做生意这种事本来就是要冒风险的,有些机遇就是一瞬即逝,稍微犹豫个一天两天的,机会就错过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的,但是那种通常都是大家族一起做事,大房说了不算,二房说了也不算,互相之间还有竞争,最后生意没做成,家里还打成了一团。
总之就没有一家像我们罗家这么省心的……哦对,除了我外祖家。”
罗老夫人的娘家也是商户,但做的都是小本买卖,这些年有罗家帮衬着,虽说生意也越做越大,但总归是想低调的一个家族,所以有些大生意他们基本不插手。
罗大老爷说到这里,无奈地叹了一声,再瞅瞅陆荣轩,然后跟罗氏的丫鬟说:“你带轩儿去找芳华玩玩,我们跟阿秋说点事情。”
陆荣轩是个很懂事的小孩,很能看出眉眼高低。罗大老爷这样说,他就知道有些话是他不能听的了。于是乖乖地跟着丫鬟锦寒出了门,临走还告诉陆辞秋:“姐姐不用担心我,我去找四姐姐玩一会儿,晚上我们一起吃饭呀!”
小孩儿走了,罗大老爷坐直了身子,郑重地看向陆辞秋:“罗家的情况想必你也知道,虽然你只是个还没及笄的孩子,但是我与母亲聊过这些事情,我们一致认为阿秋你是值得信任的,也是值得一起合作的。我们不可以把你当成一个小孩子来看,而是要平等的对待你。
罗家人喜欢做生意,也有这方面的天赋。虽然我们并不明白我们这种天赋是怎么一代一代承袭下来的,但它就是在我们家族中繁衍生根,甚至几岁的小娃娃在这方面都很有一套。
我们以经商为快乐的根本,只要让我们做生意,不管大生意还是小生意,我们都高兴。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才能让罗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当然,这里头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皇家在有意无意地扶持罗家。
这件事情也是我们的猜测,因为每当罗家遇到解决不了的大困难时,总是会在最后关头突然得到了解决。就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点拨罗家,帮助罗家。
一次两次的反转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怀疑,但次数多了,我们就能明白了……”
第432章 我需要钱
罗家人心里是清清楚楚的,关于皇家如何利用他们给朝廷赚钱,又如何暗中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包括皇家一直虎视眈眈盯着罗家的钱财,他们心里都有数。
只是谁也不知道皇家什么时候会收口。
罗大老爷说:“其实罗家做生意很本分,我们不贪,也不抢不占,都是凭着头脑在做正经生意,一点逾越律法边线的举动都没有。每年赚的每一个铜板,都会足额上缴赋税,真真是从上到下查不出一丝触犯律法之事。所以其实皇家挺不讲理的,就因为罗家生意做得好,他们就想占罗家的便宜,想把罗家占为己有,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他越说越激动,罗老夫人就冲着他摆了摆手,“皇家事,不可言。”
罗大老爷不服气,“在自己家里说说怕什么?难不成咱们这屋里的人还能给说出去?”
罗老夫人还是摇头,“这不是你自己家里,这是陆家。咱们这些人自然是不会说出去,但是难保隔墙有耳。”说完,也叹了一声,“其实即使是在罗家,也是不安全的。阿秋,你说朝廷可能没有探子安排在罗府吗?不可能的。他们既然有心想收了罗家,就不可能不监视罗家。罢了罢了,我怎么老糊涂了,刚劝着不让孩子说,自己倒是说了起来。”
陆辞秋心中也是感慨,自古君王多猜疑,或许最开始他们只是对罗家做生意的天赋好奇,多留意了几分。到后来发现罗家确实天赋异禀,于是就存了私心,想把罗家的财富据为己有。
但收罗家钱财之事毕竟只能做一次,所以必须养肥了再杀。于是他们就一代一代地等,罗家也一代一代地壮大,钱财越来越多,终于到了这一代,达到了一个顶峰。
她其实挺同情罗家的,本身没做什么错事和坏事,就因为会赚钱,被朝廷盯了几代。
这几代人是在怎样的精神折磨下活过来的?想想都很可怕。
罗大夫人吸了吸鼻子,抬手往眼睛上抹了一下,然后道:“我跟展金也有绊嘴的时候,我生气了也会说早知罗家这样,当初说什么也不会嫁进来。可想而知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虽然在所有人看来罗家都是锦衣玉食,但其中煎熬只有我们知道。
你永远不知道第二天清早刀是不是就架在脖子上了,每一天都有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总觉得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崩溃了,也说过再也不做生意了这样的话。
可是当生意摆在面前时,却又不由自主地又去做了起来。
这可能就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她说到这里,看向陆辞秋,“阿秋啊,上次我和你大舅舅来京城,咱们相处就挺好的,我喜欢你这孩子,我觉得你对我这个大舅母应该也是乐意亲近的。
舅母今天就想问你一句话——跟皇家做这些买卖,能不能让罗家今后过上安稳的日子?能不能让我们不再担惊受怕,几十年睡不成一个好觉?我们不图钱,都充了国库也行,罗家现在只求平安,别的什么都可以不要。阿秋,你能给咱们交个底吗?”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陆辞秋,连罗家的丫鬟都向她看了过来。
陆辞秋也看向她们,半晌才道:“之所以出这些主意,之所以极力促成这些生意,为的就是给罗家和皇家搭出一座桥。包括让你们将酒楼记在淑妃娘娘名下,也是在十一殿下之外,想再给你们寻一处靠山。
当然,我也不是无缘无故就要帮着罗家,之所以这样做,一是我真心的想为南岳做些事情,二是我自己确实也需要钱。
我主医,从外祖母那里承下来的手艺,我不希望它失传,也不希望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处可用。外祖母后半生都生活在北地,被人称为北地神医,她有仁济天下之心,我也有医者仁心之志。就像罗家做生意一样,你们将生意经刻到了骨子里,我也将身为一名医者的志愿写到了生命里。所以我得养着回春堂,不只养着京城里的,将来还要养着永安县的,以及南岳国土范围内开在其它州省的回春堂。
医馆不能以赚钱为目的,应该以救人为目的。这是医者的初心,也是这一行业的初衷。
回归本心,才是对祖师爷的敬重,才是对‘医’这个字的最高礼遇。
所以我需要钱,所以我得想方设法地弄到钱。
罗家是我最好的选择,因为你们是南岳最好的商户,也是我二婶的娘家,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你们。
当然还有第三点原因,是我希望我的四妹妹将来过得好,希望我二叔二婶到万不得已时,能有一条退路。
除此之外,我也觉得朝廷的本意应该也不是将罗家一举抄了。那样只能解一时之需,却解决不了永远的需要。只有让罗家继续存在,财富才能继续存在。
所以我认为,皇家应该也在寻找这座桥梁,从而把与罗家的关系从猎鹰捕食,变成通力合作,谋求共赢。只要罗家愿意让出一部分利润去与皇家、与朝廷共赢,我相信皇家会乐意让罗家一直存在的。因为只有罗家一直存在,皇家才可以一直索取。
从被动被觊觎,变成主动寻求合作,罗家自此才算真正的在南岳站稳脚跟,罗家的子孙后代也才算真正的有生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