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就不怕演砸了?”
“放心吧,砸不了!”她凑近了他,小声同他说,“其实我保守估计,应该能射到七百到八百步。但我怕一下子说那么多再把兄弟们吓着,这才想着循序渐进。但现在想想,三百步确实是没啥意思,那就从五百步开始吧!更远距离的,咱们再一点点尝试。”
燕千绝点点头,然后吩咐手下将士:“将箭靶挪至五百步外。”
将军吩咐了,底下的人再没有不遵从的道理。可遵从是遵从了,心里的嘀咕依然不少。
有的人想:将军可能还是不喜欢陆家二小姐,要不然怎么可能眼瞅着她丢人现眼,非但不拦着,反而还推一把呢?
也有的人想:将军是不是太惯着陆二小姐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任性都任到军营里来了,那以后还不得做军营的主?那他们以后还有好吗?
总之想什么的都有,但所有人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在看着这一场闹剧。
然后就有人看到陆辞秋从袖袋里取出一样东西,黑色的,拇指大小,两头不知道是什么透明材料的东西封着口。她正把那东西挂在弓干上,还闭起一只眼睛凑过去看,像是想从那怪东西里看到什么似的。
过了一会儿,她又开始翻袖袋,很快又取出一个东西。
那东西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看着像细铁丝,可是又不像铁丝。还不是直的,是打着螺旋卷的。那东西就有点大,有一只手掌那么长,也被绑到了弓干上,还把箭尾挂了上去。
然后就听见陆辞秋说:“好了,我试试手,这把弓我是第一次用,有可能会不太顺手,第一次如果射得近了或是偏了的,大家不要笑话我。”
人们呵呵干笑了一会儿,皆在心里翻了个老大的白眼,心说我们不笑话你,我们就是鄙视你。还以为是多厉害的姑娘俘获了十一殿下的心,弄了半天是个傻子。
看来这陆家二小姐也跟以前那些不要脸且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的女的一样,就是想得到十一殿下,不择一切手段。这不,为了逞强,都要射箭了。
有人心里不痛快,竟把这种质疑给说出声来。
一个说两个说,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说。
陆辞秋就是在这样的质疑声中慢慢拉弓射箭,当骨箭带着破空的呼啸声奔着箭靶而去时,那些质疑她的人也睁大了眼睛,头跟着箭的轨迹平转了一百八十度,然后就听“砰”地一声,箭尖精准地穿透靶心,又向前推进了至少五十步远。
所有人都惊了!
破靶之后再五十步,那就是说,如果没有那块拦路的靶子,她这一箭至少能射出去近六百步远。
这……还是人吗?
燕千绝也这么想的,这还是人吗?再想想这姑娘平日里的怪异行为,他渐渐觉得这姑娘真有可能就不是人。不然那些忽然变出来的东西没法解释,那些越出常人的医学知识也没法解释。就包括她这段日子在难民营里用的那些所谓的医疗设备,哪一个是能解释的呢?
可如果不是人,她是什么?
如果不是人,他们的婚约还要不要继续?
这念头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闪过之后自己都笑了。
是人如何?是怪又如何?
他真正想要娶的,从来也不是陆家二小姐,而是那个从城墙上摔死太子小妾的姑娘啊!
只要她还是那个姑娘,那就是他想娶的那个人。
虽然……她直到今日依然不愿意嫁给他。
“王,王妃。你你你你你,真,真的射中,中了?”周安都结巴了,因为这一切都超出了常理,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虽然是亲眼所见,但他依然很难接受这个现实。
不只他难接受,全营将士都接受不了,甚至那些骑兵还打马向前,纷纷停到了骨箭落地之处。还有人把骨箭捡起来,反复检查确认是不是将军的骨箭。
这时,忽然又听到有声音从扩音器里传过来,是陆辞秋在说:“帮我把箭拿回来,再重新立好靶子,并排立三个,中间隔一百步远!”
第269章 请为吾师
人们还没从一个惊讶里回过神来,很快就又陷入另一个惊讶中。
并排立三个靶子,中间还要隔一百步远,陆家二小姐又要干什么?
不,宣王妃,她又要干什么?
之前那些质疑陆辞秋的人,这会儿都把质疑收起来了,因为已经没脸质疑人家了,人家把他们的脸打得火烧一样的疼。
这何止是百步穿杨,这是五百步穿杨啊!
可五百步穿杨这种箭法,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正常人真的能做到这种地步吗?
这在人们心中是个迷,而接下来陆辞秋要做的,则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信仰。
三支骨箭一起搭上龙舌弓,她通过瞄准器将三块靶子分别找准,再拉动弹簧,借助弹簧拉动产生的气流做动力,将三只箭分别推向不同的方向。
人们再一次跟随箭身转动视线,但这一回他们更忙碌了些,因为陆辞秋一起射出去三支箭,且每一支都奔着不同的方向,中间相隔百步。
他们尽可能让自己的视线分散,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支箭的走向。
然后再一次见证奇迹的发生!
三只箭射穿三个靶心,又在穿出去五十步后掉落到地上。
“这怎么可能?”随着周安这一声惊呼,所有人也都把这句话冲口而出——“这怎么可能?人类怎么可能把箭射得那么远?”
人们纷纷看向陆辞秋,一双双瞪大了的眼睛里流露出的不只是惊讶,还带了些许恐惧。
周安整个人都开始打哆嗦了,看着陆辞秋就跟见了鬼一样,甚至下意识地往燕千绝的身边站了站,好像要寻求保护,也好像只是单纯地觉得离这姑娘远一点就能保命。
陆辞秋则不解:“你怕【创建和谐家园】什么?总不能因为我箭法好你们就怕我,就像你说的,人家怀北国还有连弩呢,难不成你们上了战场,遇着比你们强大的敌人,会吓得主动往后退?”
周安一哆嗦,赶紧上前一步,“不会。”
其他将士也回过神来,赶紧收回心中“见鬼”的想法,也跟着大声道:“不会退!”
“那不就得了!”她放下手里的弓,大声说,“既然不会退,那就没什么可怕的!别人比我们强大,我们就要努力去超越,而不是退缩!有更高级的技术出现是好事,有更强大的武器出现也不是坏事,人类总归是要进步的,连普通百姓都知道日子得越过越好才有奔头,若只是停滞不前,那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又有什么意义?
我听周副将说,你们看到了怀北国厉害的连弩,回来之后十一殿下就在想办法改进我们自己的连弩,这才是遭遇劲敌之后最正确的做法。
就像现在一样,你们看到了我所展示的箭术,我知道你们心中一定都在质疑,为何我的箭能射出那么远,为何我的眼睛能看清那么远。
你们惊讶,不敢相信,可又是亲眼所见,所以很矛盾。
可以矛盾,也可以震惊,但是我希望震惊过后,你们懂得去分析为何我会箭射五百步。”
大军一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懵了。
燕千绝看着这数万人,心中忽然就有了一个想法,于是他问这些将士:“服不服?”
将士们点头,纷纷答道:“服了。”
他又问:“想不想学?”
人们再次瞪大双眼,“能学?”
他轻轻地哼了一声,“宣王妃说,此番她第一次随本王到营里来,怕有人觉得她是女子,不该入军营。也觉得自己第一次若空手而来,会显得没有礼貌,也觉得对你们不够重视。
所以她给你们带来了巧克力,也带来了精湛无比的箭术。
所以你们觉得,能学不能学?”
周安听明白了——“兄弟们还等什么呢?王妃就是为了向我们传授箭术才来的呀!赶紧的,表态啊!”
人们反应过来了,于是单膝跪地,齐声高呼:“请王妃传授箭术!请王妃传授箭术!”
那些骑兵们从马上下来,看向陆辞秋的目光中再也没有了质疑和轻视,反而一个比一个狂热。就好像陆辞秋是他们企盼已久的胜利,不但有渴望,还有敬畏与信仰。
他们也跪了下来,紧紧抓着手里的弓箭,纷纷高举过头顶,对着陆辞秋说:“请王妃传授我们箭术!我们在此起誓,此一生一世都将紧守箭术之秘,此一生一世都将以此箭术守卫南岳疆土,捍卫宣王殿下王权!从今往后,我们将做宣王麾下最忠诚的勇士,我们愿将性命托付,与宣王同在,与王妃同在!”
“与宣王同在!与王妃同在!”
这是所有将士的呼声,而后半句,也是燕千绝想要对她说的。
这个小姑娘,给了他太多惊喜了。
“他们说愿与我同在!”小姑娘仰起头看他,一脸的得意,还带着一点挑衅。
而他看向她的眼里,却尽是宠溺。
“好,与你同在。”
“那你让不让我教他们呢?”她提醒他,“你可得想好了,我教了他们,我就也算他们的老师。请一名女子入军营做老师,你宣王殿下的脸面有没有地方放啊?”
他放声而笑,“师不论男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完,向后退了半步,揖起手认认真真地向她行了一礼,“劳烦王妃授他们箭术,也授本王箭术。”
小姑娘很高兴,轻轻扶了他一下,“好说好说。”然后又凑近了去,掂起脚凑到他耳边说话,“燕千绝,叫声师父来听听?”
他挑眉,她就不乐意,“怎的,不想叫啊?”
他便笑了,“师父。”这一声没有刻意压低,就让它自然而然地传递出去。
于是,很多人听到他叫这一声师父了。
于是,很多人都学着他的样子,也叫了一声:“师父。”
陆辞秋慌得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你们不用叫,我是同他说着玩的。”
可是周安却说:“凡授技者,皆为吾师。”
“那燕千绝还授你们技艺呢,你们怎么不叫他师父?”
周安听笑了,“将军在我们心里,早就是师父了。”
第270章 先进装备
为人师长,这个责任就太重了。
陆辞秋自认为担负不起这么重的责任,所以执意不再让其他人这样子称呼她。
但这套箭法肯定是要传授下去的。
于是她跟燕千绝说:“你点一部分神射手吧!趁着这些日子我在城外,正好集中训练。人不要太多,多了我也教不过来。先给我五十人,待我将这五十人教明白,他们就可以做其他人的教官,这样就不需要我经常到营里来了。”
燕千绝点头,“好。”然后吩咐周安,“在骑兵里点出五十名神射,跟着王妃练箭。”
随着他这一句话,陆辞秋手底下瞬间多出来五十个兵,也多出来一块演武场地。
这五十个人跟着陆辞秋在演武场待了一个下午,直到天蒙蒙黑时他们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王妃射箭这么厉害,靠的不是更有技术含量的箭术,而是更有技术含量的装备啊!
那个叫做瞄准器的东西,也太逆天了,居然轻轻松松就能看到几百米开外的景象,而且还看得清清楚楚。
这一队骑兵中有一名偏将,名叫北天,暂时负责统领这一队兵马。
陆辞秋发现这个北天除了在骑射方面特别有天赋之外,在其它事情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管她教任何东西,这北天都是第一个学会的,而且学会之后也不沾沾自喜,而是会帮着陆辞秋去教其他将士。
有了北天的协助,这一下午的进度就非常的快。到了天已经全黑,瞄准器再也使不了时,五十名骑兵已经完全掌握了瞄准器的使用方法,也把弹簧助力器研究得明明白白。
都研究明白之后,他们非但没有觉得陆辞秋是借助外力投机取巧,反而更加钦佩这位未来的宣王妃。因为能够拥有这两样东西的人,用燕千绝的话来说,那是会改变这个时代的。
陆辞秋确实想过要改变这个时代,但是她从来没想过要彻底改变。
时代的特征有它存在的必然,也有它必须存在的意义。硬生生推动时代前进,那是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
更何况她也并不认为她前世的那个时代就样样都好。
科技文明的高速发展,是以地球的千疮百孔来做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