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人觉得她不应该跟主帅并肩,但又发现他们主帅并没有什么疑议,这才没吱声。
陆辞秋手里也拿着一块巧克力,她将外面的纸剥开,举在自己面前。想再说点什么,又觉得对着这么多人,自己不管使多大力喊多大声,站在后面的将士也不可能听得清楚。
于是她伸手入袖,从空间里调出一只扩音器来。
燕千绝抽抽嘴角,没说什么,副将周安的眼睛却直了。
当然,他没去想陆辞秋的袖子里怎么可能会藏这么个怪东西,他现在满脑子都在想这怪东西是什么。
直到陆辞秋当着他的面按了一处按钮,然后那东西突然播放出来一段音乐,声音大得把周安吓一哆嗦。他这才反应过来,这东西应该是件乐器。
可是陆辞秋很快就用实际行动反驳了他的想法——
“喂!喂喂!这个声音够大吗?后面的兄弟,能听到我说话的声音吗?”
全军震惊了,连燕千绝都震惊了。
他转头看她,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这是什么东西?”
陆辞秋说:“扩音器。就是可以让我的声音传得更远,这样我就不用太费力气去说话。”
燕千绝很想说这玩意能不能给我也来一个,但他知道眼下还不是时候。于是只轻咳了两声,然后运着内力对将士们说:“安静!”
全军立即安静下来。
几万人的大军,随着这一声“安静”,鸦雀无声。
陆辞秋反倒有点儿尴尬,她呵呵地干笑两声,然后对着扩音器继续说话:“主要是想给大家再讲一讲巧克力的功效,我用一只扩音器,这样方便所有人都能听到我讲话。
巧克力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食物,不但可以在危急时刻补充体力,它还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比如说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等等。
另外它还能增强人的记忆力,缓解人的精神压力。
甚至在这次抢救难民过程中,我也多次用到了这种东西。”
她想讲一讲产妇产子时吃些巧克力,可以促使宫口开得更大。但想想这里是军营,都是一群大男人,说这些肯定是不太好,便把后面的话给吞了回去。
然后又对着扩音器说:“做为宣王殿下未来的妻子,这种东西我后续会源源不断地送来军营,大家现在手里拿的这块可以尝尝,但是未来也不要贪嘴,毕竟这东西也属于甜食,吃太多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她说完这些,便把自己手里那块放到了嘴里,然后再道:“你们先尝尝。”
尝尝就尝尝。
将士们纷纷把巧克力放到了嘴里,那一瞬间,有人叫苦,有人说好甜,有人说味道奇怪,还有人直接惊叹说这东西可真好吃。
但不管最初味道如何,很快地,所有人就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纷纷感叹世间竟有如此美妙之物,陆二小姐真是绝了,这么好吃的东西也能做得出来。
而且所有人脑子里都发出了同一个疑问:这么好吃又奇怪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做的?
第265章 南地将军
有人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不等陆辞秋回答,就听副将周安道:“这是你们该打听的事吗?你们怎么不去怀北问问人家连弩是怎么做的?”
将士们一个个低下头,不敢再提了。
对哦,陆二小姐的独门秘方,肯定不能告诉给别人的。就像怀北国的连弩,整整齐齐十个箭槽,十箭齐发,还能发到不同方向,那东西是怎么做的,也不可能告诉他国。
于是人们开始问别的话题:“这种东西以后能供给我们多少?”
陆辞秋想了想,说:“每人每个月十块。”
“那如果上阵杀敌呢?”
“上阵杀敌的话,我保证把你们的口袋都装得满满的。”
人们笑了起来,那些先前对陆辞秋存着质疑的人,这会儿都被一块巧克力给俘虏了。
他们开始小声议论:“你说这东西的功效是不是真如陆二小姐说的那么神奇?”
“应该不会有假吧?即使陆二小姐骗咱们,将军也不会骗咱们。”
“陆二小姐也不会骗人的,这段日子难民营那头的事咱们也不是没听说,陆二小姐凭一己之力压住了时疫,而且还让时疫得到了最根本的解决。今早我听周副将说,那种叫做疫苗的针,过几天就会安排我们也打上,这样我们如果外出打仗什么的,即使遇着了时疫也不怕被感染了。”
“所以人家陆二小姐当初拒了皇上的赐婚,也是有道理的吧?”
“对哦,拒了赐婚了,那刚刚她怎么还说自己是十一殿下未来的妻子呢?将军也说她是宣王妃。这俩人到底怎么回事?”
人们议论纷纷,周安狠狠地咳了一下,终于让场面再次安静下来。
燕千绝盯着下方将士看了一会儿,半晌问道:“吃够了吗?”
人们摇头,“没吃够。”
他说:“没吃够就操练起来,让本王看看你们本事。待有一天能跟着本王上阵杀敌,这种东西要多少有多少!但若一辈子只能窝在营里,那就别想再吃一块!”
人们一听这话就来劲儿了,纷纷举起胳膊,齐声高呼——“练兵!练兵!”
燕千绝亲自练兵,好像用了一套阵法,一时间数万将士分做十数只队伍,互相牵制,互相纠缠,呼喝声响彻天际,兵器碰撞竟也能溅出火花。
燕千绝也加入其中,站在最中间位置,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所有人都以他为轴心,展开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搏杀。
当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搏杀,所有的较量都是点到为止。以至于兴致被挑起来的人们无处宣泄,只能不停地嘶吼,只能把跺地的脚步踏得更重几分。
没有上场的周安对陆辞秋说:“这些驻守京都的将士很少有机会上战场的,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没上过战场。他们其中有一部分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或是因为年纪大了,或是因为受了轻伤。关于战场上的事情,是他们一辈子的荣耀,几乎整日都挂在嘴边。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将士被他们说动,上战场,成了每一个人心中的执念。
他们把兵法阵法记了无数遍,演练了无数遍,就等着有一天能够随主帅踏入战场,与敌人决一死战。
咱们将军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近几年都是轮换着点将出征。只要在练兵时能通过,就可以拥有被点兵的资格。若是不行,就只能继续留下来努力提升自己。
随着京郊大营上过战场的人越来越多,死伤也越来越多,不是所有被点走的将士都能够跟着回来。特别是北地一战,跟着回来的人,一成都不到……”
他说到这里,重重地叹了一场,然后跟陆辞秋说:“末将不知道王妃的功夫如何,但您的母亲确实是一位巾帼英雄,当她冲进北地战场的那一刻,就连我们那些热血将士都不得不赞她一声女中豪杰。
可惜,可惜了。”
陆辞秋想着记忆中裴卿的模样,想着她身穿战甲手持长鞭冲入敌军中的场面,忽然有一种冲动,她也想像裴卿一样上阵杀敌,想一路冲进怀北,拧着那怀北将军的脑袋问一问,北地的布防图,究竟是怎么被他们盗取的。
“望京城外,十一殿下的兵就这些吗?”她问周安,“还有没有其他的?我给这边的将士发了东西,却不能厚此薄彼,忘了其他的人。”
周安说:“城南还有十万兵马,加上这边的四万五千人,就是将军在京郊所有的兵。
这边的兵都是为京城准备的,即使轮换着拉到战场上去,也是为了磨练和提升他们。
边关固然重要,京城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这些兵其实也都是精兵,即使是没能通过练兵点将被留下来的,比起其他将军手底下的兵马,他们也是排在前列的。”
“你们将军手底下就只有这些兵?”
“当然不是。”周安失笑,随着将士们呼喝声提高,他的声音也跟着扬大了些,“我们将军手底下有七十万大军,全部镇守在南边,与北地裴老将军遥遥相对。南地驻军十年,疆土扩了六座城池,这是咱们将军的战绩,也是我们南大营的骄傲!”
他说到南大营时,高高地仰起头。在那一刻,连陆辞秋都有跟着他一起骄傲的冲动。
她直到今日才知,原来南岳国的最南边是燕千绝驻守的。他们管那里叫南大营,有七十万人马。
七十万人马啊!一个才十八岁的年轻人,就手握七十万大军。再加上京郊这十几万,燕千绝的整个少年时期几乎就都搭在了军营里。
她有点心疼他,如此拼命,朝廷里却被冯家和孝谨皇贵妃运作着,将太子之位给了孝谨皇贵妃的孩子。
凭什么?
演武场上,步兵退后,骑兵上场。
马踏尘土,黄沙飞扬。
周安提醒陆辞秋往后退几步,避开了尘土,这才又道:“骑兵不是咱们南岳的强项,那是西高国最擅长的玩意,西高国当初就是凭着三十万骑兵与我南岳分庭抗礼,虽说最终还是对抗不了南岳,但我们南岳也着实不愿意跟西高开战。
后来就送了平安侯的女儿去与西高国的王子和亲,换了两国数年和平。
只是……”他顿了顿,长叹了一声。
第266章 怀北连弩
陆辞秋不解,西高国这个国家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有的,但是和亲这个事却从未听人提起。
她不明白周安叹这一声气是什么意思,平安侯她更没听说过,眼下也不是过多讨论这种事情的时候。于是她没有在意,自顾地转了话题,大声问周安:“你方才说怀北有连弩,什么意思?你们在连弩手里吃过亏?”
周安用力点头,牙都咬起来了。
“何止吃过亏,简直是吃过大亏。北地最后一战,我们将军还中了一箭。连弩发出来的箭力道特别大,直接从我们将军的肩膀上贯穿出去,穿出一个血窟窿,肉都带出去老大一团。”
陆辞秋听得皱眉,不由自主地就想到她给燕千绝治伤那次,也看到他肩膀处有伤。
但当时那伤口已经愈合了,而且也早就被大夫处理过,只是外伤,比起他受损的五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所以当时她没有理会,现在想想,那竟是一箭贯穿整个肩骨的伤吗?
她往演武场中间看去,燕千绝正手持长枪同时对垒数方阵营。将士们虽英勇,排兵布阵虽严谨精妙,却依然很难突破只他一人防守的中间区域。
那放在正中间的几袋粮食直到现在都完好无损,竟无一人可以靠近。
虽是重伤,但几个月过去应该也好得差不多了。她想,如果当初为他治内伤时她能注意到肩上的伤口,或许可以顺手帮他处理一下,至少也得检查下有没有伤到骨头。
可是现在已经用不着了,看他挥枪的动作,那伤对他来说应该也没有什么影响。
“你家将军经常受伤吗?”她问周安,“冲锋陷阵时,他身边有没有人护着?”
周安苦笑,“谁能护住主帅啊?都是主帅在护我们的。”说完,见陆辞秋的眉拧得更紧了,赶紧又道,“不是咱们不努力,咱们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没办法,将军比我们更努力,也更有天赋,所以我们怎么也追不上他。
其实一般来说,主帅是不会冲锋的,我们有我们的打法,也有严谨的布阵方式。将帅领全局,怎么也不可能让他一个人冲在前头。
所以前面那些年即使他身上也偶有小伤,也都是皮外伤,几日就好的那种。
上回之所以伤得重,实在是因为北地那一场仗打得太艰难了。我们赶到北地时,大半个金黎城都在怀北人手里,我们相当于直接去夺一座城。再加上兵力悬殊,怀北人又做出了比我们南岳的连弩要好很多的改进弩,这才让咱们伤亡惨重。”
话题又绕回到连弩上,陆辞秋问周安:“你所说的很好的连弩是有多好?”
连弩又称诸葛弩,是在弓箭的基础上发展制造出来的一种武器,在古代的战争中经常会被应用到。
但实际上古代的连弩在陆辞秋看来杀伤力并不是很强,虽然可以齐发,但因为古人没能够解决“矢”存在的问题,所以精准度并不高。
再加上弩的外形很大,不方便携带,故而骑兵一般是不会随身配备。
还有天气原因,阴雨受潮,都会导致弩身变形,机关失灵。
所以实际上连弩这种东西的应用性并不是很高。
但周安给出了另外的说法,他告诉陆辞秋:“原本连弩是我们这边先造出来的,早在一百多年前南岳就有了弩。可是弩身太大,准头又低,所以我们打仗时并不愿意携带。
甚至其它国家学了去,也自己制作,我们也没太放在心上。
可是不知为何,此番北地一战,怀北人使出的连弩却十分精妙,不但一弩十发,且准头很足。甚至那十箭发出来,竟像是长了眼睛一样,能追着人拐好几个弯。将军就这样被射中的。”他低下头,双手握拳,怀北连弩直到现在提起来,依然让他又恨又疑惑。
陆辞秋也疑惑,这个时代的人,能做出追踪型连弩?
“连弩有几架?”
“几十架吧!”周安说,“很多,我们也没细数,但二三十架肯定是有的,只多不少。”
“二三十架。”陆辞秋皱着眉细细地想,二三十架连弩,每弩十箭齐发,且能追踪,仅凭这一样武器,怀北就可以在战争中占领主导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