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首发热文】夺凤台陆辞秋燕千绝》-第1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个在痛哭的妇人搂着四岁的女孩跪到陆辞秋脚边,一边哭一边求她:“请二小姐救救我的女儿,从雨州到京城,这么远的路她好不容易挺过来的,要是死在这里就太可惜了。

        二小姐您救救她吧,她才二十二岁,她男人被山洪冲走了,剩下个遗腹子,还有个四岁的孩子,她要是再死了,这孩子可怎么办啊?”

        陆辞秋扶了她一把,“不要哭,人我会救,你们且到医帐外头去等着。”

        说完就吩咐在边上帮忙的霜华:“将人扶出去。”然后再对那女医宋然说,“我现在做手术助她生产,你配合我。”

        宋然自然乐意,产妇的母亲起初不想走,但最后还是听了霜华的劝,哭着出去了。

        那个四岁的小女孩临走时对陆辞秋说:“谢谢姐姐救我娘亲,我长大了也要像姐姐一样。”

        医帐的帘子拉了起来,为陆辞秋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来。

        陆辞秋从药箱里取出手术器械和麻药,想了想,又取出一套尿管。

        然后将产妇整个剥光,在宋然一脸震惊之下,把尿管给产妇插上了。

        本来已经半昏迷的产妇被这么一折腾就醒了过来,陆辞秋立即对她说:“我是陆辞秋,你不要动,保持正常呼吸,我会全力抢救你和你的孩子。你放心,我定能保你们母子平安!”

        产妇听了这话果然不动了。

        她开始吩咐宋然:“将产妇侧过来,屈腿弯腰。背部与床榻面垂直,与床榻沿齐平,尽量将腰部向后弯曲。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能。”宋然匆匆回神,一一照做。

        然后再听陆辞秋道:“从现在起,我做的每一步都会为你讲解。但因为产妇情况危急,所以我也只能讲解一次,你尽可能记,记不住过后再来问我。”

        她用手摸向产妇后腰,找到蛛网膜下腔,取L2、L3中间位置,将麻醉针头点了上去。

        “记住这个位置,我手里的麻醉针从这个位置推入,患者腰部以下就会全部没有知觉,便于我们进行手术。这种麻醉方式叫做椎管内麻醉,你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半麻。”

        宋然认真地看着陆辞秋指的位置,点点头,“我明白了。半身麻是半麻,之前我们做过截肢手术,用的是局部麻醉,简称局麻。还有一种是全麻,就是让人彻底昏睡过去。”

        陆辞秋“嗯”了一声,再不多等,直接将麻醉针扎进了产妇的后腰……

      第252章 新生防疫

        一台剖宫产手术,对于陆辞秋来说是最基本的基本功。

        几乎就跟阑尾炎手术一样,闭着眼睛都能够完成。

        但是在这个时代,剖腹取子一直都是传说中的事情,是只有外族的巫医才会使用的方法。

        女医宋然看着陆辞秋一层一层划开产妇的肚子,再听着陆辞秋跟她说:“所谓剖腹取子,剖的其实不只是肚子,真正要剖开的是里面的子宫。孩子是孕育在子宫里,将子宫打开才能将孩子取出来,所以它正确的名字应该叫做剖宫产。

        第一步我插到产妇身下的是导尿管,那个步骤叫做留置导尿,是半麻手术进行之初一个重要的步骤。之所以我们之前的手术没有使用过,是因为之前都是采取的局部麻醉,又或是手术时间很短,且术后很快就可以自主行走,所以不需要这个过程。

        但剖宫产不一样,剖宫产之后,产妇要十二个时辰之后才可以尝试下榻走动。在此之前,一切行为都要在床榻上进行。

        其实还有一点,这种手术之前患者应该至少禁食三个时辰的。但因为是急诊,所以也没有办法。你现在仔细看我开腹的过程,还有下刀的手法。”

        她不再说话,专心进行手术。

        很快产妇的子宫就被打开,她伸手进去,小心翼翼地将孩子顺着切口往外拽。

        这个过程需要宋然的协助,她告诉宋然:“心口向下的位置,用力挤压,配合孩子离体。”

        宋然照她说的去做,期间调整了几次力道,终于孩子顺利离开母体,陆辞秋剪断了脐带,孩子发出了第一声啼哭。

        取出孩子之后是取胎盘,吸净羊水,然后就是将切口重新缝合,再逐层关腹。

        这个过程宋然始终抱着孩子,没办法再上手。但陆辞秋做的每一步她都认真看在眼里,直到关腹完成,她也跟着松了口气。

        陆辞秋看了她一眼,“很紧张?”

        宋然点点头,“嗯。”

        她就说:“不要紧张,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手术,并没有民间传说的剖腹取子那样可怕。这也不是什么巫术,它正正经经是医疗手段中的一种。一旦医者掌握了学会了这种医疗手段,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创建和谐家园】人生产的危险。不但保得了大人的命,也保得了孩子的命。

        当然,这种手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的,严格来讲,任何手术都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可惜我们目前根本达不到。

        所以我还是得想办法,将来在回春堂布置出两间尽可能达到手术条件的手术室。”

        孩子的啼哭引来医帐外的一片欢呼,陆辞秋叫了个产婆进来,帮着给孩子清洗。

        她则拉了把椅子坐到产妇身边,对产妇说:“是个男孩儿,目前看起来很健康。稍候我会再给他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确保他平安。

        你也没事,现在麻药劲还没过,所以感觉不到疼痛。等再过三个时辰麻药彻底代谢掉了,伤口会有轻微的疼痛。你相信我,疼痛肯定是轻微的,我做的剖宫产手术不会让产妇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你只需在榻上躺足十二个时辰,然后就可以拔去尿管下地尝试行走,三天之后就可以恢复自如。

        在这期间我会一直都在,护理人员也在,你有什么事都可以叫我们。”

        那年轻产妇已经开始流眼泪了,她不知道该跟陆辞秋说什么。

        说谢谢觉得太轻,想磕头又不能乱动,好在这时孩子被抱了过来,她看了一眼那孩子,立即就对陆辞秋说:“让他认你做干娘,一辈子侍候你。”

        陆辞秋都听笑了,“我才十四岁,你的女儿跟我叫姐姐,你让他叫【创建和谐家园】娘?好了,不必非得进行个认亲仪式。我虽是左相府的二小姐,但既然以医者的身份来到了这里,那救死扶伤就是我的职责,我救你是应该的。”

        她一边说一边去看那孩子,刚出生的小孩还睁不开眼睛,但一只小手却很有力,紧紧地握着母亲的一根手指。

        她将孩子接过来放在床榻边,当着年轻母亲的面对孩子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包括呼吸、脉搏、体重、身长。再轻轻摸摸头骨和心口,断定一切正常之后,便问孩子母亲:“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接种新生儿疫苗吗?”她耐心地给她解释,“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会不断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有些病是可以治的,有些病是不可逆的。那么对于那些非常可怕的且不可逆的病毒,我们也不是没有预防的手段。

        就像这次时疫一样,已经感染上的人我给他们打治疗的针,没有被感染上的人我给他们打预防的针。而那种预防的针,就叫做疫苗。

        打过疫苗之后,可以终身不受时疫的侵袭,即使跟时疫病人深度接触也不会有问题。

        新生儿的疫苗也是同样的道理。”

        妇人听得糊涂,“也是对抗时疫的那种针吗?”

        陆辞秋说:“三针,一种对抗时疫,另外两针对抗的是其它病毒。我一时半会儿与你解释不清,或者说即使我说了你也不见得能听得懂。我只问你相不相信我?”

        妇人立即点头,“我相信!二小姐,你说给打什么针就打什么针,我们娘俩的命都是你救的,我们就把命都交给你,我相信你一定是对我们好的。”

        陆辞秋很欣慰,“好,谢谢你相信我。”

        她很高兴,抱过孩子到另外的病榻上去【创建和谐家园】。

        古代新生儿夭折率很高,长大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抗病毒侵袭,稍有不甚就会成为病毒的手下败将。甚至一场普通的感冒,都有可能要了孩子的性命。

        有太多病症在这个时代被称之为绝症了,但如果新生儿能够接受疫苗接种,那么很多病症就会拿这一部分孩子没有办法。

        眼下这个孩子是个很好的开始,但这也仅限于在这种特定环境下,且产妇和孩子是经她出手救回来的,所以她能够得到充分的信任。

        就像难民营这些难民接种的对抗时疫的疫苗一样。

        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这种东西依然很难被人接受。

        且还是那句话,她没有三头六臂,她也不可能把疫苗发下去给各州省。

        一来没有那么多大夫会打,二来她也不放心。

        让医疗改变生活,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真的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253章 要封地吗

        夜深时,产妇和新生儿都已经睡去。

        有产婆和护士在医帐里照顾着,关于新生儿的科学喂养,陆辞秋已经传授给产婆和护士。

        产婆孙婆子虽然叫婆,但其实岁数也没有多大,四十刚过,就住在附近村里。

        京郊这一左一右的村子产婆不多,但凡有人生产,大多数都是叫她去接生。

        或许最初手艺并不怎么样,但是熟能生巧,接得多了也就练出来了。

        难民营来了难民的第一天她就到了这边来,因为听说第一批来的人里面就有两名孕妇,且很快就要临产。

        将士给村里每家每户都发了银子,她感念朝廷心系百姓,想着既然自己的家人有饭吃,自己就应该为难民营做点什么。于是就来这边帮忙。

        跟她一起忙活的小护士是她的女儿,今年十八,还未婚配。此番跟着娘亲一起过来帮忙,也着实为陆辞秋分担了许多事。

        毕竟是产婆的女儿,以前母亲去别人家接生时她就总跟着,也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这一来二去的,就把这一套也熟悉起来。

        陆辞秋心中早有打算,待难民营这边的事情全部结束之后,她要问问孙婆子母女,愿不愿意跟她到回春堂去做事。

        虽然接生婆不是大夫,对于剖宫产这种事接受起来很不容易,但也不是所有产妇都需要剖宫产,大部分人还是要自然生产的。

        所以接生婆也是很重要一个角色。

        这孙婆子跟了她这么久,也跟她学了不少助产的手艺,她觉得这对母女悟性不错,带【创建和谐家园】春堂再好好教教,将来也是一大助力。

        她这些日子睡得不好,明明应该很困,但可能是困得狠了,总是睡不着。

        她去找燕千绝,将罗氏给的银票交给了他,再加上之前陆芳华给的,全都记在了欢州罗家帐上。

        燕千绝跟她说:“你那妹妹也不怎么的,一晚上一直在干呕。齐一然给她看过,也没看出什么究竟来,你要不要再去看看?”

        陆辞秋摇摇头,“不必,我知道她是怎么回事。”

        “哦?”他似有想问问的意思,却见陆辞秋摆了摆手,“我家里的事,太脏,不想给你说了。”她席地而坐,他觉得凉,就叫人拿了两个小凳子过来。

        他问陆辞秋:“你估算着还有多久这里可以撤营?”

        陆辞秋说:“最多十日就可以撤营了。眼下所有时疫病患都已经治好,再过五日我会为他们打疫苗。还有些外伤病人需要养一养,但十天时间也能养得差不多了。只是从这里回到雨州路途遥远,有十几个截肢的病患可能会不太好走,到时候朝廷少不得出些马车送一送。”

        燕千绝点头,“各地都有官驿,马车到了官驿就可以更换,能保他们顺利回到原住地,只是……”他顿了顿,开始征求陆辞秋的意见,“你觉得,如果将这些人都留下来,会不会更好一些?”

        陆辞秋听得直皱眉,“留下来?留下来住在哪呢?这难民营夏日里住住还行,眼下入了秋,夜里已经见凉了,昨儿还从城里添置了厚被子。等到了冬天,帐子就不能住了。”

        “可雨州也不能住。”他实话实说,“今早雨州方向送来了八百里加急,称那边的雨水还是没退,山上依然不时地有泥石被冲下来,还砸死过两名官兵。整个雨州都在受灾,那些没有北上逃难的人也并不是人人都有住处,只是有些人往东逃,有些人往西逃,还有些人去了身在南岳各地的亲戚家。雨州知府无力负担这些难民回迁,因为根本找不到地方给他们搭建房屋。现在整个雨州都需要救济,这些难民如果回迁,对于雨州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陆辞秋有些不明白他为何跟她说这些话,“那朝廷是怎么打算的?”

        “还没有上报给朝廷。”燕千绝看向她,“本王想问问你,有没有打算?”

        “我?”她更听不明白了,“我能有什么打算?这些人是南岳的子民,轮得着朝廷管,也轮得着你管,但怎么说也轮不着我管吧?我能做的就是治好他们,不让他们把病症传染给更多的人,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你总不能指望我再出银子给他们盖房子,给他们找住处,我……”

        她说到这里,突然生出了一个想法:“如果让罗家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那么今后朝廷在处理罗家的问题上,能不能考虑一下此番功绩?”

        燕千绝有些无奈,“你就不能为你自己想想?”

        “为我自己想什么呢?”她失笑,“我没有那么多银子给他们盖房,何况就算我有银子,地皮还是朝廷的,我也划不出地来。”

        “那如果朝廷给你划地呢?”

        “朝廷都能划地,难道不能给他们盖房?就差那点儿银子?”

        “不是差银子,是想把这块地,和这些人,都记到你的名下。”

        她听愣了,“让我封地称王?”

        “美的你。还封地称王,最多封你一个县主。”

        陆辞秋来了精神,“哪种意义上的县主?是只给我一个称号,再给一笔银子。还是指定一个县,每年按人头给我税收?又或是直接给我一个县,让那个县归我管辖?”

        燕千绝反问她:“你想要哪种?”

        “我?”她摇摇头,“我没有想过。我想过行医济世,想过管医管药,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还要管人。”

        燕千绝盯着她,“你再仔细想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09: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