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既然都没有溺死——说明死者是懂水性的,可是懂了水性却又不自救,谢捕头怎么想都觉得不合理。
而且他怎么看这具湿漉漉的尸体都是淹死的样子,“陆爷,怎么会是冻死呢?”
“尸表变化。”
余幼容倒没有理会周围那几人的表情,“冻死的尸体一般呈自然状态或卷曲状。”
人在冻死前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全身呈麻痹状态,体温虽然在逐渐下降,但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却发出错误的信号。
——反常热感觉。
这种错误信号会使得冻死的人在朦胧的温暖感觉中死去。”
“因为冻死后尸体的姿势多数是自然【创建和谐家园】,表情很安详,这也是老人们为何会说冻死‘笑面’的原因。”
因为余幼容的话,众人都不由自主的朝尸体的脸部望去,在看到一张安详的笑脸后,纷纷吓得倒吸一口凉气,立即移开视线不敢再看。
更不敢质疑了。
“原来看尸体的姿势和表情也能知道这么多信息。”
谢捕头佩服的同时又有些惭愧,他竟然只靠尸体口鼻内有河泥便判断是死于溺水,确实太武断了。
“不止这一点,冻死的尸斑呈鲜红色,你看她的手面。”
余幼容没有细讲,思绪再次回到了案件本身上。环境温度过低会使得人体的散热加快,机体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或者是人为的方法,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如果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会逐渐下降以至死亡。
冻死过程共分为四期:
兴奋期、兴奋减弱期、抑制期、完全麻痹期,并且各期之间不是截然分开,是相互连续的。
她也有跟谢捕头同样的疑惑,冻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足以让死者有自救的机会。
所以——在她死前究竟发生过什么?才会让她在一条不宽也不深的小河中被活活冻死呢?
“这人是谁啊?”
周围的那几个人虽然听不太懂余幼容说的话,但总觉得这人很厉害的样子,于是互相询问道,结果问来问去竟然没有一人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最后还是府衙中的那两名捕快说道,“就算你们认不出他,也该听说过我们陆爷的大名吧!”
“陆爷?”
那几人依旧没反应过来,那两名捕快又继续提醒道,“陆聆风!陆爷!”
“陆聆风?”这下子他们想起来了,原来眼前这个人就是大ꎭ꒒ꁴ꒒名鼎鼎的陆聆风啊!他们觉得惊讶的同时又觉得十分合理,难怪他验尸那么厉害。
接着他们又好奇的问道,“陆爷不是已经消失了蛮长时间了吗?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呀?”
捕快没说陆聆风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只说,“秦思柔那案子就是陆爷协助大人破的。”
“啊!”
这几人恍然大悟,“难怪秦思柔那件案子那么复杂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破了,还查出初家那位小姐的病死另有隐情,连宋小侯爷都……”
说到这里那几人突然噤了声,不敢再讨论下去了,侯府的事哪里是他们这种人可以非议的?
见他们陆爷的声望这么高,那两名捕快也觉得十分自豪。
与此同时,余幼容正在继续检查尸体。尸体虽无明显外伤,指甲缝里却有大量绿色叶渍和泥土,应该是她在死前有抓住过某种植物。
从而也说明她并非没有自救过,那些绿色叶渍和泥土应该就是她在挣扎的过程中留下的。
检查完尸体,余幼容重新回到河边,如果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很多线索可能都会被忽视。所以当务之急要先找出第一案发地点在哪儿。
第071章 第一案发现场
这几天无风无雨,按照一般计算公式,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排除掉尸体中途被阻碍的可能,想要计算出尸体死亡后到现在漂了多远并不难。
虽然不知道尸体卡在这儿多长时间,计算出的结果可能会跟实际距离有所偏差,但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搜索。
也定能找到。
余幼容心算了两遍,尽量让结果更精确些,然后才让谢捕头明早安排捕快分别去计算范围的起点与终点,慢慢朝中间搜寻。
还特地强调要寻找岸边有植物且僻静的地方。
交代好这些,余幼容拢了拢身上的轻裘,对傅文启说,“傅大人,先将尸体带回府衙吧。今晚大家都好好休息。”
“好。”
送余幼容回四合院的路上,萧允绎好奇的说道,“我还以为你今晚不会休息了。”毕竟她一认真起来便什么都不管不顾,甚至连饭都会忘记吃。
“我没你想的那么高风亮节。”
因为困了,余幼容眯着眼睛扫了一眼身旁的萧允绎。
“若是案子与我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我肯定是优先护着自己。再说了,这世上的冤假错案还少吗?”
是她一个人能管得过来的吗?若是她要较真,这辈子怕是别想过踏实。
更重要的是,那具尸体死了有几天了,何必急于一时非让大家在大冬天的夜晚到处折腾?万一劳累过度跌入河中——
这些话从余幼容口中说出萧允绎一点都不惊讶,但心中想的却是她也就说说罢了。
真让她遇到了冤假错案,她未必会真的不管。随后他又想起了在河间中的事,“你会琵琶?”
他明明记得大家都说她琴棋书画样样不精通,她写的字他见过,确实不怎么样。
原本说要教她的,结果一直没寻着机会。
“算会吧。”说起来她已经很久没有碰过任何乐器了,给花月瑶做的三首曲子,连音都没试过便完成了。
严格来说,不是负责任的表现,好在也没出什么问题。
她竟然会琵琶?萧允绎正想询问是何时学的,四合院已经到了。察觉到余幼容已困的睁不开眼睛,他没忍心继续问,“好好休息吧。”
**
次日上午,谢捕头他们经过一番努力成功找到了第一案发现场。
是距离城门两公里之外的护城河,而那条发现尸体的小河正是护城河的一条细小分流。
寻找过程并不困难,根据余幼容昨晚提供的两条线索,岸边有植物、周围僻静无人,他们很快便锁定了几个地方。
再针对细节一一排除便最终确定了第一案发现场。
第一案发现场还有一处明显痕迹,明明是极少有人走动的地方,岸边却有许多鞋印,更加证实了此处的可疑。
余幼容到时,钟毓和谢小六两人正在拓岸边的鞋印,刚拓好便见到了余幼容。
他俩立即迎了过来,“陆爷好。”
“辛苦了。”
因为还在过年休假期间,很多捕快还在老家没有回来,谢捕头只能将钟毓、谢小六这两个小的叫过来帮忙了。
“不辛苦不辛苦。”谢小六连忙摆了摆手,又咧嘴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余幼容拿过他俩拓的鞋印,根据形状大小推测出当时应有一男一女两人,这女子明显便是花铃。
但她一个未及笄的姑娘家,为何会单独见一名男子?还是在这样荒无人烟的地方。
看完鞋印余幼容又去勘察了现场,在距离岸边不远处的地方发现了一根大约五六米长的竹竿,其中朝着河岸的那节明显浸过水。
接着她又发现靠近河岸处的一块菖蒲丛大面积倒塌,余幼容拿着竹竿走到河边比了比。
不长不短,以脚印为定点这竹竿刚好能够到那片菖蒲丛。
放下竹竿后,余幼容根据目前仅有的线索,以及现场的迹象,试着还原了案件的发生过程。
花铃落水后生存本能想要上岸,但凶手却用竹竿制止了她,她迫不得已只能朝菖蒲丛中游,却再次被拦了回来。
光是想象了下当时的画面,余幼容的眉心便蹙了起来。这杀人凶手难不成是心理有问题?竟然用竹竿将一名少女压进水里,致使她活生生被冻死?
可如果凶手的杀人意图这么明显,花铃又为何要单独见他呢?疑点重重,太多不合理之处。
按理来说一名年纪这么小的姑娘不应该与人结下血仇才对。
那对方非杀她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想到这儿余幼容转换了思维,将凶手想成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
假设他的目的就是想要杀掉花铃,事先也早已有所预谋。他先用某种方式将花铃骗了来。
因为不想惹上麻烦,所以打算将花铃的死伪装成是【创建和谐家园】。
本来花铃不懂水性的话,他只需将花铃推入河中即可,可偏偏花铃水性好,他只好想方设法阻止花铃上岸。
一般情况下,非专业人士无法准确辨别出溺死与冻死,往往都会做溺死来处理。
凶手应该也不知道这两种死法的区别,他以为只要死在河里便是淹死,所有人也都会以为花铃是跳河自尽,或者是失足跌入河中致死。
而且花铃现在无父无母,也无兄弟姊妹,根本不会有人对她的死提出异议,更不要说是上告了。
到时候,这起案件便会以【创建和谐家园】或者意外结案。
将思绪理顺后,余幼容对谢捕头说,“谢捕头,你去花铃家找找有什么重要的线索。”接着她又转向钟毓和谢小六。
“你们俩跟我去一品茗轩,其他人先回去吧!”
能将花铃约到这种人烟稀少的地方,绝大多数应该是熟人作案,如今她已没有亲人,只能从一品茗轩入手了。
一群人正准备分头行动,萧允绎和傅云琛走了过来。一看到余幼容,傅云琛便举起手中的食盒。
“该吃饭啦!”
余幼容抬头望了望天,她出门得晚,才这么会儿功夫竟然就中午了。不过她倒是没什么饿意。于是她问一旁的钟毓和谢小六,“你们饿吗?”
谢小六刚准备说不饿,钟毓猛地扯了下他的袖子,他正一脸茫然的想要问他怎么了,钟毓不停的朝他使眼色。
谢小六看了会儿钟毓,又看向傅云琛手中的食盒,突然就明白了。
“饿饿饿,早上出来的早,连早饭都没好好吃呢!”说完他又朝钟毓笑了笑,“钟毓应该也饿了吧?”
“对,我也饿了。”
余幼容自己就是个散漫的人,自然不会去苛刻他们,“那就先去吃饭吧!一个时辰后我们在一品茗轩见。”说着她又叫住谢捕头,“谢捕头也吃完饭再去花铃家。”
第072章 而是谋杀
自从萧允绎给余幼容写了那份精细得不能再精细的菜单后,他便真的每日按时将三餐送到四合院。
起初余幼容挺排斥的,也警告过他很多次,但这人死活不听。
还说,不吃便扔了。
他说这句话时,有那么一瞬间余幼容甚至在想,这人是不是知道她最不喜欢浪费粮食,所以故意这么说的吧?虽然知道他是好意,但总觉得有负担。
后来她也就想开了,既然怎么说都没用,大不了还聘礼的时候多给他几张银票,算做是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