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还想着县城那事呢!现在全村男人都在大队部开会呢,是商量买石灰肥料的事,你爸今天一大早也去了。”苏红英拧了拧手中的湿帕子,说道:“我昨晚跟你爸说了,他说你要去就让你去,反正有他看着,出不了什么大事。”
“嗯嗯。”宝琳连忙点头应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看着她妈那有点严肃的表情,怕她不同意,又连忙表态:“妈,你真好。”
“你呀,就会跟你妈耍滑头,行了,去玩吧!”苏红英笑着拍了拍宝琳的肩膀,看了看外面的毛毛细雨,挥了挥手,让她自个去玩了。
“对了妈,咱们昨天的蘑菇应该还没干透吧,今天下雨半干半湿的蘑菇不会长霉坏了吧。”宝琳没动身子,反而望着厨房担忧的说道。
昨天晚上回房家里全部的蘑菇都是收在厨房架子上,就算今天厨房烧了火,可下雨空气中还是含有水汽,那点火,杯水车薪,不顶用啊。
“嗯,摸着有点子发腻了,中午就给它做了,免得坏了浪费,可惜了,那么多,晒干能卖不少钱呢!”
以前王家所以收入都是要上交大家长,她奶,包括什么卖蘑菇笋子之类的钱,各房不能有明面上的私房钱。
后来她大伯母李桃生了两个儿子,她妈苏红英只有宝琳一个,还是个孤女,自诩是王家功臣,就想逮着苏红英欺负,什么洗衣服做饭挖野菜的是一点不做,全推给苏红英。
苏红英能孤身一人完整来点上河村,本身就代表她不是个任人揉捏的软包子,自然是不肯。
在宝琳三岁之前,王家闹得那叫一个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大房二房那是一个折腾,今天因为一点鸡毛蒜皮小事吵的不可开交,明天那更是能打起来,最后大房二房是吵着闹着要分家。
王家男人都疼媳妇,耳根子软,家里大事小事基本都是女人把着,男人只上工挣工分干活就是。
大房二房的媳妇吵翻天,那大房二房自然是不睦的,男人管不住媳妇,最后还是王老太这个老婆婆出马才搞定。
分家,王老太王老头自是不肯同意,先别说家里老小还没成家,再是王家也没什么家底分啊,好不容易媳妇娶了,正是全家力气一起使,奔向好日子的时候,闹分家,怕是会让村里人笑死哦!
最后是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全家上工工分分的钱粮是一起由她奶管着,供全家吃用。全家一起用的柴火水和平时吃用的野菜蘑菇之类的是全家一起出动收集或者轮流干活,谁也别例外。
平常各房自己采集的蘑菇笋子或者野物是属于各房自己的,怎么处理自己说了算,这样各房就有了明面上的私房。
平常家里孩子上学学费书本费,小痛小病的药钱,过年过节去各自丈母娘家走的礼,都是各房从自己私房钱里面出的,家里不分担这些。
王家现在就是属于就在一个锅里吃饭,住在一个家里,至于其他的和分家了是没什么区别的,因为各房的钱财什么的都是分开了的。
这次的蘑菇也是一样,要不是今天下雨,这不吃就会坏,也不会把各房的集中到一起,其中拿出一部分中午家里人吃。
另一部分则是放大锅里焯水,再用大铁锅将其炒熟,炒干其水分,留着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吃。
在这个天天吃苦涩野菜的年代,蘑菇这种好东西是绝对不可能被浪费的,这次采的蘑菇,晒不了,那也不会任其【创建和谐家园】,只会处理过后,落入人口。
这时候两人突然看到院子进了人,宝琳定眼一看,这不是她爸吗,现在雨正哗哗的下,她爸两边的衣服裤子颜色变深了不少,全打湿了。
王建党戴着斗笠,飞快的从院子冲到了堂屋,来到两人身边,看着母女俩好奇的眼神,连忙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队长开会时说了,明天不下雨就去县里买石灰肥料,我已经报名跟着一起去了,你要想跟着去县里看看,那就跟着一起去。”
“嗯嗯,爸,我跟着你一起去,长这么大,我还没去过县城呢。”宝琳如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话语里满是欢呼雀跃。
第九章 偏心
中午十一二点的时候,苏红英已经忙活着将饭做好了。
今天没上工家里是不准备早饭的,只吃午饭和晚饭。
“宝琳,你奶今天到现在还没回来,去猪圈那看看,你奶忙活完没有,没忙完你就在那帮帮你奶,忙完了就喊你奶回来吃饭了。”苏红英边盛玉米野菜糊糊边说道。
今天下雨,大队上不了工,但猪不能不喂啊,所以她奶现在还在猪圈那忙活呢。
虽然她奶每天工作就是负责挑拣剁碎野菜,喂那五头猪,隔两天定期清理猪圈,堆肥就是了。
活不累,但是碎,每天废的时间还挺多。
猪草是分给村里三户困难人家打的,这活简单,其中两户人多的每天四框,一户人少的每天两筐,工分一年到头算下来得有壮劳力一两月工分呢,年底能多分不少钱粮。
五头猪,每天十框猪草,两框一个工分,算五个工分吧,主要家里小孩也能干,猪吃的不挑,一两框还是很容易就打好的,打猪草算是队里对条件差人家的关照吧!
“哎,我马上去。”宝琳应了一声,换上鞋子,带上竹棍,拿着斗笠,便往村西头大队猪圈去了。
刚一出去,泥泞的土路马上便把宝琳的破布鞋打湿了。
破布鞋那是真的破,鞋面上打满补丁露出大脚趾,鞋底子已经磨损的不成样子了,上面还有着上次雨天出门留下的黄泥巴。
没办法,家里没有胶鞋,毕竟那是要票的东西,村里是没有这种票发的。
就只能用破的不能再破鞋专职下雨天穿,脏了坏了也没那么心疼。
下雨天,脚底打滑,宝琳在一个下坡差点就摔了,还是靠竹棍撑着才勉强稳住,往有石头或者野草的地方走,才安全的到了猪圈。
到了猪圈,就见她奶在两间猪圈的旁边放猪草的小房子里忙活收拾着今天送来的猪草,而猪圈里的猪正哼哧哼哧的吃着猪草。
“奶,家里饭做好了,我妈喊你回家吃饭呢。”宝琳把竹棍斗笠靠在墙壁,边进屋边说道。
“宝琳,你怎么来这啦,下雨天路上湿滑可不好走。”
“今天雨停那会,猪草早早就被送来了,反正没事,我就把猪草都剁了,下午就省事多了,这才耽误了会儿时间,你怎么就来了呢。”
王老太手上握着一把生锈还缺了一个口子的菜刀,边动作边说道:“在这你也帮不上什么忙,趁现在雨还没下起来,赶紧回去。”
“奶,别,我妈叫我出来喊你的,这路不好走,我到时候还是和你一起回吧。”宝琳蹲下帮着她奶把地上剁碎散落的猪草装到一个破篓子里。
本来老太太回来晚了,她妈不放心叫宝琳去猪圈那看看,就是怕这下雨天,路上湿滑,老太太别一个不小心摔了。
现在宝琳当然不可能说一个人先回去,万一老太太打滑了,宝琳在旁边总归有点用处。
“嗯,我剁完这点就回去了。”王老太看着宝琳动作,到底没说什么,不过看向宝琳的眼神却是柔了柔,不过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神变了变,终究还是移开了。
人老成精,更何况原本就精明能干的王老太,自是知道宝琳母女的心思,只不过看破不说破,免得不好面对。
王老太起先对于老二娶的媳妇苏红英自是满意的,起先就知道她是个倔强好强精明能干懂得感恩的媳妇。
苏红英刚来上河村的时候,是王家留下了她,嫁给了老二王建党后,没被磋磨打骂,自是对王家二老以及王建党感激不已。
只是子嗣方面却不如人意,虽说宝琳聪明是聪明,但终究是个女孩,不能给老二传宗接代,就这点,王老太那是万般不满。
再说王家三兄弟王老太最疼老三,王老头最看重老大,老二不上不下但却最是听话,但自从娶了苏红英以后,老二却屡屡为了老二媳妇跟老两口呛声,更是为了苏红英和他大嫂一事跟他大哥王建国兄弟之间有了间隙。
就这一点,苏红英有再多的好,王老太都不稀罕,连带的宝琳平时也是冷待居多。
人心都是偏的,王老头和王老太自是不例外。
老大是长子,以后是要顶门立户,和以后养老的,老两口自是不会对大房太严厉苛刻,再加上大儿媳妇李桃生了王家大孙子王文辉二孙子王文灿,老两口对李桃平时也是态度温和,多有看顾。
老三是幺子,在农村里,老人疼幺儿可不是说说而已,即使都是亲生儿子,那也是要被亲生父母分个三六九等的,即便哥哥和弟弟不同的只是生的时间不同而已。
在王家,老两口最疼最宠的毫无疑问是王建军。王家只有他去过学校上过学,虽然后来是他自己不愿意去了,也只有他能从王老太手中扣出零花钱来,同样也只有他能让王老太时不时给开个小灶,美其名曰身体不好多补补。
虽然老两口以前当人媳妇儿子的时候吃过偏心眼的亏,会让他们面子上摆的好看点,但偏心就是偏心,一大家人在一个屋檐底下生活,什么事情能瞒住。
谁都不是傻子,日子久了,总归伤人心,失望多了,心便冷了,剩下的总归不过是那点子面子情,撕破脸,大吵大闹,一家人总归难看。
二房现如今能指望的只有自己,平时干活比谁都要卖力,存的私房也丝毫不敢乱花,只除了给宝琳交学费的,其他都存着了。
大房三房有老两口补贴,日后再怎么样都比二房容易过。
宝琳和王老太平安无事的回了家,吃上了午饭。
午休过后,一觉醒来,突然发现,阴沉沉的天空好似被风吹散开来,露出了隐藏在幕后的蓝色天空。
宝琳醒来就被冬梅叫去大青河滩涂地捡田螺螺蛳和小的贝类,偶尔运气好还能挖到泥鳅。
这些玩意都挺腥的,不会处理或者嫌麻烦的人家是根本不会吃的。
不过宝琳会做,虽然略显麻烦,但偶尔吃上那么一次还是不错的。
冬梅和宝琳各捡了一篓子的田螺螺蛳小贝回去,在家用水养着,吐沙,过两天就会干净很多了。
第十章 第一桶金上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一片漆黑的时候,宝琳便被她爸王建党叫醒了,摸索着洗漱精神过后,父女俩吃了个昨天晚上特意留下的红薯,充当早饭。
“爸,反正要去县城,带点前些日子晒的干蘑菇笋子去吧,反正咱家蘑菇笋子最后都是要卖收购站的,提前些日子趁今天去县城卖也是一样的。”宝琳边说边扒拉出客厅角落的两个背篓,等下就用这两个背篓来装干蘑菇笋子。
宝琳是打算到了县城,看能不能忽悠住她爸,要是能就去县城居民楼那地方假装找亲戚送东西,让她爸在外面望风,到时候见机行事,夹带私货,反正宝琳有空间,背篓里的东西用布盖着,除了她爸谁能知道里面有没有东西,具体是什么东西,要是不能就当县城一日游,逛下收购站废品站之类的地方也是好的。
想到去了县城,自己的第一桶金也许马上就会来临,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啊。
没办法,谁让宝琳从来只在自家一亩三分地打转,一个最远只是去过镇上的别人眼中的小孩子,能有什么金钱来源。
这么多年来,宝琳只攒下一块两毛五分钱,这还是她妈每年大年初一一个一毛红包,给了不收回给她买糖吃,家里其他人则是每年一分钱红包,忍着不乱花,攒了这么多年,也才一块多点,想想就莫名有点心酸啊。
这次去县城,以防万一,宝琳还是把自个私房全揣上了,虽然自个没有票。
王家所有的票,都掌握在王老太手上,二房一年到头都从来没有机会从王老太手上拿到过票。
虽然王老太也不会给就是了。
二房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大集上用钱或者东西和别人换的老土布,很是粗糙耐磨,就这,一家人还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身上衣服打满了补丁。
一家三口每人一件过年过节外出穿的稍微体面一点的衣服,已经穿了好几年了,浆洗的发白,但因为三人都很珍惜,没穿破,上面也就没打补丁。
至于宝琳空间里的衣服或者床单被套之类的是好布料,纯棉的,颜色也很素净合适,都是纯白纯黑或者蓝灰格子条纹的,拿出来也不是很打眼,可是宝琳这些东西都没有出处啊,所以至今这些东西都还放在空间柜子里吃空气。
王建党想了想,是这个理,反正那些子干蘑菇过些时候也是要一起卖到收购站去的,现在去还省事:“行,听你的,我去拿东西,你在这等会。”
拿着背篓,王建党回了房间,摸索着打开箱子,小心拿出里面包好的蘑菇笋子就走了。
苏红英今天早就醒了,不过王建党没让她起,起来也没事干,还不如多睡会。
现在乌漆嘛黑的,爷俩个每人后背背个背篓,王建党牵着宝琳就出了门。
宝琳身上的是她平时专用的小背篓,去出村口大路上【创建和谐家园】,等人齐了就出发,还好这路是每天走惯的了,不然还真怕不小心摔了。
到了村口,大队长和另外几人已经赶着牛车在那等着了,听见脚步声临近,顿时放下心来,刚好齐了,可以走了。
“宝琳,来徐爷爷车上,咱坐车去,让你爸他们走着。”大队长徐爱国对着脚步声方向,语气慈爱的说道。
王建党昨天报名的时候就跟他说明了情况,不是什么大事。
“哎,徐爷爷,就来。”宝琳笑着应了,先把背篓放牛车上,再接过她爸的背篓也放了上去,在爬上牛车。
“宝琳啊,你这是带了什么?还两背篓。”徐队长疑惑的问道。
“对啊,建党,你们这个带的啥?”
“队长在牛车上带了绳子和扁担了啊!”
“咱不是去挑石灰肥料吗?咋带两个背篓呢?”
“队长爷爷,各位叔叔伯伯,背篓里装的是家里前段时间晒得干蘑菇笋子,这不是想着要去县城,就顺带卖收购站去吗。”宝琳连忙解释,免得他们胡思乱想,费力去猜。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没事,坐稳了,咱们出发了。”队长吆喝一声,手一扬,竹棍轻轻一抽,队里的大黄牛便慢悠悠的动了起来。
村里也都知道王家的事,知道王家几房明面上还是一家,但最紧要的私房钱财是分开了的,也就没再多问。
另外四人则是跟在牛车后面慢悠悠的走动起来。
牛车走的慢,日头彻底高挂,大约早上九点多才从村里走到县城。
徐队长得先去政府大楼开证明,拿提货单,再去供销社付钱提货,反正中间流程有点复杂繁琐费时间,中午一行人再休息个把小时,那至少也得三个多小时吧,这也就给宝琳的计划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就在这分开了,建党啊,这两个饼子拿着,队里出的餐补,中午留着吃,还有记得下午一点半之前来供销社门口等着,到时候就在这里【创建和谐家园】。”
徐队长拉着牛绳,把牛车停下,对着旁边的王建党说道:“还有记得不要让宝琳单独走,这第一次出远门,难免要多看顾着点,还有,你们有事要办的也是一样,有什么亲戚要看的,要带点什么回去的,来我这拿两个饼子,就都在这给我散了,办完事就在供销社门口大树底下等着【创建和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