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这两人一走,李家堂屋就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突然,徐秀英忍不住了,率先打破僵局,绕过桌子,伸出手就想跟王翠花一绝死战。
结果,却被李强甩了一个响亮的巴掌。
徐秀英愣住了,她一直以为李强心里是有她的,只是李老太在他心里分量太重了,他太孝顺了,才会听李老太的话打自己,才会在李老太的挑拨下对她动手。
没想到,今天,他又打了自己,当着她的死仇人王翠花的面,给了自己一巴掌。
“李强,你个王八蛋,别人都这么欺负你媳妇了,你还打我,我跟着你受苦受累,为你生儿育女,还得时不时受你娘的气,现在,你媳妇都被人欺负到这份上了,你还打我,这日子没法过了。”
随后,徐秀英捂着脸哭着跑回娘家去了,虽然她和她嫂子关系不好,嫂子不欢迎自己,可是她和哥哥的关系还不错,看这哥哥的面上,回去住个几天还是没问题的。
临走之前,她这一爆发,可把屋里其余吓了一跳。
看着这李家瞬间就剩一夹着竹板的李强,王大石连拉带拽的把王翠花扯走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再不识趣,保不准李强会不会发疯,直接就抽刀了。
第八十九章 李老太的后悔
听着堂屋传来的争吵吼叫拍桌子声,直到最后归于平静,李老太眼角悄悄滑过一连串泪水,她后悔了。
后悔当初跟妯娌跟婆婆不和闹别扭,到了湘省江宁县,发现这里饥荒动乱几乎没有了以后,她带着一家人故意落下,跟村里人走散,走了另一条路。
她以为他们一家子马上就能安顿下来,到时候她当家做主,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再也不用受婆婆妯娌的嫌弃,听同村那些个老娘们难听的闲话。
后来,丈夫在路上死了,在和大部队分开的第二天,他就病了,之后在租来的草棚子里发烧咳嗽,她那时也不舍得带他去医院,因为这医院一进,他们多年积攒的全部积蓄得全部花光,就这可能还不够,那医院哪是他们这种穷苦人家能进的。
找了个江湖郎中,开了退烧药,结果两天了一直没好,第三天开始咳血,等她带着儿子把人背医院去的时候,人家已经不肯收了,当天晚上她男人就断了气。
那天晚上可真冷啊,她撕心裂肺的哭着悔着,可那人再没有醒来对着她说“别哭,我没事”,那个疼她爱重她为她遮风挡雨的好男人死了。
早知道他会这么严重,她说什么也会把他送医院去,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可是一切都晚了。
两天后,一副棺椁送走了他,她已经逼迫自己想别的事,想儿子,想未来,总之,再没有刻意想起过他。
只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睁着眼睛望着床顶,一望就是一夜。
前些年,孙子出生了,在他一岁后,她抱到了自己屋,那个时候,她好受多了,带着孙子夜里也能睡个好觉,她想着她把李家香火传承下来了,好好养着,以后去了,她对他也算有个交待。
现在,她和她的儿子孤儿寡母的在这上河村处处受人欺负,一想到这,她就心疼的厉害。
那可是她从小疼到大的宝贝儿子啊,一想到上午看到的那个情景,她儿子被王家父子打得倒在地上,她就心如刀割。
十几年了,她现在才发现,户籍是落了,可是这人还没融进去,这村里姓王的,姓徐的根本没把他们这些外姓人放眼里,想打就打,没天理啊!
都这样了,她怎么敢说王翠花怎么打她了,一个是她自己张不开口,另一个是,她怕儿子受【创建和谐家园】,跟人拼命,现在上河村就一家姓李,怎么打得过啊!
她算是发现了,这地方人野蛮的很,要不然这村里老娘们怎么隔三差五打这么凶,她也没想到,王翠花那【创建和谐家园】打架这么刁钻,让她吃了个大亏,还有苦难言。
这事,她李春花记住了,有生之年,绝对不会放过王翠花的,只现在李家必须的认怂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还有徐秀英那毒妇,竟然敢这么骂她儿子,她以为自个是个什么好玩意,一个臭寡妇破鞋,她儿子娶了她不知道有多委屈,现在竟然敢在这摆脸子,等她身子好了这件事过去了,看她怎么收拾她。
李老太转动了一下身子,“嘶”疼得厉害,不由得对王翠花的恨意更深了,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亏。
那边,事情蛇头虎尾的落下了帷幕,基本上算是了结了。
这边,宝琳一觉醒来就发现爸妈早就去上工了,家里现在就剩她一个人了。
洗了把脸,彻底清醒后,锁好屋门,背着背篓就去了小竹林,一看,果然因为长时间不下雨,这的小竹笋已经没有再长了,先前长出来的那些已经老了,都快有她那么高了,肯定不能吃了。
摇摇头,直接往右走,去后山,那里野菜多,今天她有时间可以多弄点回来,到时候清洗干净晒一下,用盐把野菜腌起来,到时候放坛子里,密封个二十来天就能吃到酸菜了。
今天集上她买了六斤四两黄豆,她打算下次放假的时候,把黄豆做成霉豆子,这样,她爸妈干活忙累来不及做菜的时候,直接拿点酸菜和霉豆子伴着吃也好下饭。
家里坛子不多,就两个,还是太少了,改天得让她爸去跟人买几个回来,到时候辣椒成熟了,泡一坛子泡椒,一坛子剁椒,一年的调味品就有了。
等冬天来了,家里还得泡酸菜,泡酸笋,总之,居家过日子,这坛子菜不能少。
三个小时,挖了一背篓还多点的野菜,看这太阳没那么烈性了,直接就回了家,马上舀水,把野菜清洗干净了,用簸箕,晾晒在屋前,等晚上再用盐来腌。
随后,把泡了很久凉水的筒骨从水盆里捞了出来,放铁锅了,加满热水,盖好,开始炖,先是大火,等水开了之后,转小火,期间,拍了两块老姜进去。
先前泡大碗里的三把豆子,把水沥干,已经变得白白胖胖的豆子看起来比先前多了很多。
等炖了半个小时后,她爸妈回来了,喝了口水,歇了十几分钟,就马不停蹄的挑着水桶去给屋子后面的菜园浇水。
庄稼这种东西,你对它不上心,它就对你不上心,那些个偷懒不挑水浇地的人家,等起红薯的时候就知道差别有多大了。
晚饭一家人坐在桌前,喝着大骨汤,碗里还装有黄豆和野菜,美滋滋的啃着大棒骨,肉虽然不多,但多少还是有点啊,怎么能够浪费。
“这棒骨汤好喝,可惜就是没什么肉。”苏红英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大碗,揉着喝涨了的肚子,咂咂嘴,面带回忆的说道。
“行了,这棒骨比肉便宜多了,当然没什么肉了,别说,这汤还真好喝,今天两顿都吃了荤的,这日子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啊!”王建党拿着那根棒骨,左啃右啃,舍不得放下。
“要是喜欢,改天我去供销社看看,能不能买点排骨棒骨或者下水回来,给家里改善改善。”宝琳捧着汤碗,笑着说道。
“行啊,要是有不要票的骨头下水卖,你就买点回来,十天半月的,咱也沾点荤腥,咱好不容易分家,要过的还和以前一样,那分个屁啊,再说,那些东西便宜的很,用不了多少钱。”听宝琳这么一说,苏红英自是同意,她是个好吃的,以前老太太对家里吃食把控最是严格,她过的那叫一个苦不堪言啊,现在自己过日子了,当然得吃的好一点,对自个好一点才行。
第九十章 干旱
半个多月过去了,这每天的太阳还是那么大,天还是那么晒。
中间也不是没有过乌云密布的时候,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只洒个几滴水,地都没彻底打湿,风一吹,那乌云又撤去了,别提有多气人。
还好,上河村有条大青河,现在虽然水位降了不少,但水还是有的,现在这稻苗有的已经在抽穗了,这水绝对不能缺。
每天大队长天不亮就会召集村里男女老少一起去大青河挑水灌田。
水稻田那是天天灌,确保不缺水,红薯玉米地隔个两三天灌一次,也长的郁郁葱葱。
大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半或者四点半这段太阳最毒辣的时间,村民不上工,在家休息,恢复恢复。
现在村里人家对粮食的把控更精确了,能多掺野菜就掺野菜,那粥能稀就稀,这天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灾了,过了这么久不下雨,天天大太阳晒着,也不知道这粮食会减产几成。
有的家里老人已经在吩咐家里人不上工的时候,到处去薅野菜了,回来烫熟过后,晒干就用麻袋收好,忙的热火朝天的。
十几年前的那场大灾还历历在目,有的失去了亲人,现在活下来的年级稍微大点的都亲历过那种饿的受不了,饿到肚子抽痛的感觉,太难受了。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消瘦赢若下去,最后变成一具皮包骨,直至气息全无,活着的人麻木的把人抬到后山,挖个坑,裹上一卷草席子简简单单的埋了。
那时候上河村还好,至少收了点粮食,还挨着大青岭,有口野菜吃,去的人不多,都是年纪大了,撑不住的老人,和年纪太小,挺不住的小孩。
可那都是一个村子里共同生活的活生生的人啊,眼睁睁地看着就这么没了,谁心里没点感触,没点想法。
现在这鬼天气一有这苗头了,那是全村都动员起来了,有门路的就去外面买粮食囤粮食,没门路的就死盯自家菜园里的那点粮食和后山的野菜。
他们不蠢,反而非常敏锐,本来就是靠天种田吃饭的人,现在这天靠不住了,还不得拼了老命存点保底的东西。
否则真有了什么事,死撰着那点钱有个屁用,不当吃不当喝的,现在这年头,什么都没粮食重要。
宝琳这段时间也是非常忙碌,一回家就带着背篓去树林竹林或者后山找野菜,能吃的都往回带,烫熟了,晒干后,装麻布袋子里放后屋里的粮食箱子里面去。
这个箱子有个两米长,一米五宽,一米五高,是用当初起屋子时,剩下的那几棵树做的,用了两棵树,加上手工费三毛,请村口王瘸子做的。
现在家里所以能吃的东西全部都放在了后屋的粮食箱子里,用铁锁锁住。
前段时间,苏红英斥巨资一块钱买了四把铁锁,现在每间屋子都上了锁,包括最重要的装粮食的箱子也锁上了。
主要就是因为现在的天气看着实在不行,她家人少,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家里经常没人,住的也比较偏,这就导致村里村外的某些人可能会把她家当成最好下手的对象,不得不防啊!
现在都上了锁后,就让人放心多了,只有家里没人,给屋子上锁是必须的。
这天晚上,宝琳被窸窸窣窣的动静惊醒了,以为出事了,有小偷,结果却看见她爸神神秘秘的大晚上背着背篓就出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回来了,背上背着背篓,手上还拎着个麻袋。
宝琳翻了翻,背篓里是豌豆蚕豆和大豆这些刚刚收获没多久,容易保存的豆类粮食。
“爸,你这哪来的?”宝琳摸着指着他背回来的东西说道。
“你妈呢?”王建党没回答,反而问起了苏红英。
“还在睡吧,没看到她起来。”虽然有些疑惑,可宝琳还是乖乖回道。
“那你去把你妈叫醒,免得等下我还得再跟她说一遍。”王建党边说边整理背篓里的东西,头也没抬的说道。
“行,你等下。”应了声,宝琳飞快的往她妈那屋去了。
“咋的了?是不是你爸回来了?”苏红英也没睡踏实。
王建党买东西的钱都是找她拿的,这事她也清楚,王建党走了后,她也担心呐!睡觉都睡不踏实。
“嗯,我爸回来了,带着粮食回来的。”果然这夫妻俩都知道买粮食这事,只有她一个人被瞒着。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一阵后,终于停了下来,随后,苏红英穿着齐整的出了屋子。
一看到王建党平安无事的带回了东西,苏红英终于松了一口气,快步走到堂屋口,借着大门透进来的微光,仔细的盘查着背篓里的东西。
“怎么才这么点东西?黑市粮食也没了吗?还是太贵了?”
她去之前,给王建党拿了整十块钱,是家里全部积蓄的十分之一了,让他能带多少粮食回来就带多少。
可现在一看,这背篓里粮食也就六十来斤左右,虽说看着挺多,可一家三口再省也就撑两三个月,这点粮食显然不能让她心安。
她是吃过苦受过难的,十几年前的那场大灾,她亲眼看着家人一个个离散,可不就是因为没吃的,饿吗!
现在她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再发生在她身上,要不是因为这次是男人们约好去的,她一个女人不方便跟着,那说什么她都得跟着一去去,就是多背个二三十斤粮回来也好啊,说不定,真到了那地步,那点粮就是他们一家的救命粮。
“嗯,黑市粮食已经涨到了以往黑市粮食的三倍了,粗粮已经是一毛五一斤了,细粮据说已经涨到了一块了,还真是吓人,就这还是供不应求,红星镇上的黑市,粮食不多,去的人却很多,这些粮食还是我们去的早,好几个男人死命往里挤才抢到的。”
“我猜,要再不下雨,那粮食价应该还会再涨,到时候五倍六倍十倍可能都会出现,到时候,那粮食可就不是我们能买的起的了。”王建党看着这粮食,语带愁绪的说道。
“现在家里才一百来斤粮食,还是不够啊,这天也不知道啥时候下雨,要再不下雨,这粮食能收多少还是个问题。”
第九十一章 藏粮食上
谁也没想到,四月份一切正常的天气,到五月份就变成光出太阳不下雨了,这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现在还好,虽然这天气让人感到有些恐慌,可毕竟没真发生什么,大多数人家是稳得住的。
但要是真到了夏收的时候,收不上来粮食,那才真要出大事。
现在粮食产量低,今年要真发大灾,收不上来粮食,这家家户户家里还真没多少存粮,严重点的可能会饿死人。
“所以说,爸你昨天晚上是去红星镇上的黑市了吗?”宝琳好奇的问道:“以前我咋从来没听说过这红星镇上还有个黑市?”
“嗯...红星镇上的黑市,知道的人不多,知道在哪的人更少,我还是跟着你春生叔一起去的,他要是不带我,我也是只知道咱们镇上有个黑市,但在哪我还真不知道。”
王春生是王建党没出五服的堂兄,他这人一惯油滑爱钻营,很有几分跟人打交道的办法,他能知道镇上黑市,宝琳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那你们几个人去的?”实在太好奇了,宝琳脑袋里里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冒了出来。
“六个啊,你春生叔自家三个人,他和他大儿子刚子,还有他弟弟春原,另外三个,一个是徐涛,一个是我,还有一个就是你大伯。”
“原本是五个人的,但是你奶家这么多人,存粮肯定不多,所以我就厚着脸皮跟他们说了下,还好他们没迟疑,也没为难,直接就答应了,否则这次还真就五个人了。”
王建党说到这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和徐涛还有春生三个人是从小到大的铁党,铁兄弟,比亲兄弟关系还好点的那种,现在人家叫他,是和他关系好,可和他大哥却是没有任何交情,完全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带去的。
还好这次他们去的早,又都是身强体壮的青壮,六个人合力挤进去之后,都如愿的买到了要买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