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首发】艰苦年代有空间王宝琳邓卫国》-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饭后,队长和支书做了个分家见证,写了张分家文书,把双方定好的条件写了下来,再让他们摁个手印,接着盖上村章就是了,简单的很。

        至于分家的条件内容,王老二一家净身出户这事,他们假装没看见,当事人都同意盖章了,他俩多什么嘴,去找那个不自在,讨人嫌。

        他俩能在这个杂姓村好好的当着干部,一个就因为姓氏,再一个就是性子圆滑,善于调解,与人为善,不爱多事,这才顺风顺水的做了这么多年村干部。

        一式三份,村队备案一份,王建党一份,王老头一份,这家就分好了。

        到时候王建党只需要拿着这纸条去公社,就能把三个人的户口迁出去,他会变为户主,苏红英和宝琳的户口都能落在他名下,这家就算彻底分了。

        晚上,一家三口兴奋的选好了宅基地,就在大青河边不远处,不过地势很高,离河面大概有个十几米高吧,就算村子大部分屋子被水淹了,这地方也淹不到。

        左边一片红薯地,右边的邻居和这至少隔了七八米,前面是大青河,后面十几米处是片小竹林,这地方好,就离后山远点,平时捡柴火蘑菇挖野菜什么的多走会就是了,而且这地方也不是没有野菜,就是长得没后山的茂密鲜嫩。

        这片宅基地占地挺宽的,可以慢慢捡石头还有起房子的时候多做些泥砖,到时候砌个一米多高的围墙,最好是比人脑袋高点,隐私性更强,也更安全些,毕竟这边人家少些。

        第二天王建党一大早就去找队长支书,彻底把这片宅基地划到了他的名下,同时请了一天假,把户口的事解决了,等房子建好,就搬家。

        这天,宝琳也背着个军绿色单肩挎包,里面装着几本今天会用到的书,去了学校。

        镇上红星中学不大,就在镇子中央,学校不大,就一排七间青砖大瓦房,中间三间屋子是初一的三个班,最右边是初二的三个班,最左边的一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

        在这一排教室的不远处,则是学校厕所,两间,分男女的。

        宝琳一进教室就直奔自个的座位,得益于她年纪小,个子也比别人矮了一截,她的位置在最前面一排的中间位置。

        虽然宝琳并不想坐这吃粉笔灰,可她劝不动老师啊,而且这位置她爸妈也很是满意,所以宝琳上学第二年跳级之后,她的位置就一直在教室最中央了。

      第五十四章 学校

        宝琳因为是跳级上来的,所以整个班的同学不是很熟,唯一能说会儿话的就一个同桌,一个十五岁长的很是白皙漂亮的女生邝丽丽。

        根据宝琳课间听到的小话八卦以及自己的观察,邝丽丽她家就住在镇上,家庭条件应该很好,要不然不会养的这么精细。

        身上穿的永远是七八成新的碎花小裙,两条油光水滑的辫子永远打理的齐齐整整,说话轻声细语,平时行为害羞腼腆,简直满足了这个年纪男生的所有幻想,妥妥的红星中学学校女神。

        宝琳就不止一次看见中午邝丽丽回家吃饭的时候,有男生羞答答的拿着情书塞她课桌里,不过宝琳从来没有见她当面拆开过这些情书,都是下午放学直接带走,然后第二天若无其事的回来上课,没有任何后续发展情况。

        当然,宝琳也不会去问这些就是了,毕竟她俩就普普通通的同桌关系,平时能说上几句话,偶尔她向宝琳问个题,再多就没有了。

        毕竟,邝丽丽最好的朋友不是宝琳,是同班坐在她们后面坐第二排的一个叫邝小娟的,长得黑黑瘦瘦,平时不爱和人说话,不过下课之后其他时间都是和邝丽丽形影不离,就连上厕所都是两人肩并肩拉着手一起去的。

        毕竟这班里同学基本上从上初中就一个班,谁和谁玩,谁和谁好,这些圈子是早就固定好了的,后面转学来的学生很难【创建和谐家园】去,比如宝琳,现在还是一个人形单影只。

        固然有宝琳自个性格孤僻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圈子里的默契早就培养好了,后来人很难【创建和谐家园】去,宝琳自个秘密挺多的,也没觉着一个人孤单所以使劲一定要和大家打成一片,这就就造成宝琳现在学校的情况,孤僻,不合群,一整天就一个人呆着,只能把时间放在学习和尝试写作上。

        上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宝琳就在下面背背俄语单词,拿出书稿来写作,累了就听老师讲课,放松放松,这时候可能是教育的起步阶段吧,课本上的内容真的非常简单,毫无难度。

        老师也知道这个聪明学生,小小年纪就考到了初二,马上就要上高中了,平时她在课上拿着其他书来看自己学习,老师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这些知识人家都会,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这样的学生最得老师喜欢也最是省事了,再说又没偷懒睡觉捣蛋,只是现在教的人家都会,自个学高中知识写东西,老师自是不会多说什么。

        现在初中学的就语文数学音乐思想道德还有劳动课,整个中学就七个老师,那上课都是串着来,语文老师还兼任数学老师,可能偶尔还带着学生唱个歌,上节音乐课,讲讲革命先辈的英烈事迹,上节思想道德课,那是小事。

        劳动课那是真得劳动,像学校里面的小树都是宝琳他们今年春天种下的,挖树苗,挖坑,种树,浇水,除草,捡石子,休整学校旁边的道路等等,这都是劳动课上干的。

        今年的这些小树宝琳看了,成活率还不错,到现在就死了十几颗,这些就得明年的学生来补了。

        前世宝琳上高中时,老师曾对着他们指着窗外的那一排高大葱郁的行道树骄傲的对着他们说道:“这些都是老师曾经读书时,老师的老师带着我们种下的,四十多年过去了,看,现在长的多高大。”

        宝琳也希望以后自个回来的时候,能骄傲的指着树对着身边的同伴说,“看,这些树是我当年和同学一起种下的”,所以她向老师提议劳动课上把中学大路两边种上了樟树和杨树。

        红星中学只有五门课,一天也只上四节课,一节一个小时,上一节课,课间休息半个小时,别说,还真挺轻松,宝琳前世中学她还记得早上一节课,中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还有两节课,虽然只是四十分钟一节,可这也比现在多多了。

        下午现在是五点放学,等秋冬黑天早的时候,就会调整课间的休息时间,会提前一个小时放学。

        这是为了远地方的同学的安全考虑,毕竟离这最远的同学需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又没个伴,要是冬天放学晚了,回家黑天了,那路上又没光又是过小树林的,这学生不得出事啊。

        中午打了下课铃后,宝琳拿着自个带的两个红薯,囫囵吃下后,就背着自个小包去镇上逛了逛。

        突然,看到骑着一辆破旧小三轮的大爷在收废品,宝琳连忙叫住了他:“大爷,等一下。”

        “娃娃,啥子事?”大爷收住脚,好奇的问道。

        “大爷,你收到的东西可不可以给我看下,要是我觉得行,我就买下了,绝对比你卖废品站价格高点。”宝琳道。

        宝琳叫住这大爷主要是因为她在三轮后座看到上面有个大铁锅,还有两个搪瓷盆子和一些碗筷凳子之类的家居用品,她猜是不是谁家搬家把那些不好带的家伙什都处理给大爷了。

        “行。”有人向他买东西,他自是乐的高兴,他本来就打算把东西带回家改天凑一堆给卖县城废品站去。

        今天这东西可是他从以前老邻居那收来的,他家儿子出息了,在省城大厂里当着官,风光着呢!

        现在来信让家里老人去大城市享福呢!收拾东西的时候老邻居就把这些旧货带不走不好带的东西半卖半送的给了他,现在房子也给退了,明天就得坐火车走了。

        哎,同人不同命,当初一起都在这镇上打拼讨生活的人,现在人儿子出息,把老子娘接走享福去了,听说人光宗耀祖,把老家祖宅也给收拾的漂漂亮亮,宽敞的青砖大瓦房啊,光听着就让人羡慕。

        哪像他家的那个臭小子,正事不干,早早就辍了学,成天游手好闲招猫逗狗,现在二十五六连个上门说亲的人都没有,他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第五十五章 废品上

        宝琳上手看了看,大铁锅还不错,虽然打了几个补丁,但是不碍事,用是没有问题,搪瓷盆子就上面的漆掉了,有的地方磕花了,其他问题不大,宝琳放阳光下用看没什么眼,碗也不错,陶碗瓷碗大碗小碗就连小勺都有,很齐全,上面的桌椅板凳柜子啥的都能用,拍了拍,料子还不错,结实着呢,往后用个几十年不成问题,这些东西要是弄回去了,收拾收拾搬出去以后家居用品什么的基本上都不用买什么了。

        绝对比做新的强,再一个,现在二房没多少钱,就是有,也得勤俭节约着来,不然到时候什么都做新的,什么都买新的,做事高调了,村里人说的酸话非得把他们一家三口淹了不可,毕竟嫉妒心这东西谁都有。

        到时候什么牛鬼蛇神都会上门,什么借钱的,借东西的,到你面前来说什么要孝顺老人啊,不要一有点钱就想着撇开老人自立门户不孝啊,反正那话不中听难听的很。

        要是宝琳他们过得苦过得累,他们就会觉得是应当的,就应该这样,平时自家日子难过的时候,他们心里想想宝琳他们一家三口现在过的日子,仿佛就会受到安慰好过多了。

        在分家的当晚,宝琳他们一家三口就商量好了,要过个一两年的苦日子,至少在别人看来他们三人是过个一两年的苦日子,这样日子才能安生的过。

        “大爷,你这车上的东西多少能卖?要是我全买了能少点吗?”宝琳看中了这些东西。

        “我这东西你要诚心想要,八块钱,全给你。”大爷想了想,给了个实心价。

        虽然他这东西五块钱从邻居那收来的,但这东西确实值八块,他转手卖了赚个三块,也不亏。

        宝琳看了看,确实没乱报价,现在这要票的东西都贵,她也确实需要。

        八块主要是那大铁锅和两个搪瓷盆子价高,虽然都是二手破旧的东西,但现在这些东西确实不是宝琳一家三口能弄到的东西,铁锅和搪瓷盆子现在买都得要票,工业票,这东西农村种地根本不发啊,现在机缘巧合都送跟前来了,能不要吗!

        三个人吃饭,就宝琳那一人份小奶锅肯定不行,还是得有个大铁锅才行,现在大爷车上的东西确实是宝琳所需要的。

        宝琳也没再砍价还价,这价格已经很公道了:“行,大爷,你能不能用你那小三轮把东西送我家上河村去,走大路,这车能到,路也不远,骑着去也就四十多分钟就到了,麻烦您跑这一趟,到时候给您...包条一斤多的鱼干回去下酒。”

        宝琳原本想说给包个一毛钱,现在就这价,可是想了想还是改为鱼算了,这鱼她现在空间里还十多条呢,一条一斤多的也就七八分钱,比直接给钱划算,对于大爷来说,这鱼他直接去买,肯定不止一毛,还得要票,还真不如直接要鱼划算。

        这红星公社去上河村是有条泥巴路能去的,期间会经过多个村庄,专门修的能把各个村子串联起来的,这就是以后农村水泥路的前身。

        只是这路比小路远,再加上一下雨天道路泥泞,根本没法走,宝琳这才不爱走那路,平时都是直接走小路上学。

        “行,大爷今天运气还真好,刚出来就开个张,回的时候还能拿条鱼。”大爷笑着答应了,反正他这中午没事,去一趟把东西卖了,还能挣条鱼回来。

        “大爷我姓葛,你叫我葛大爷就好了,我家就住镇上,你在镇上随便打听打听收废品的葛大爷,就能找到我,以后你有啥缺的,可以来我这找找,大爷给你个优惠价。”

        葛大爷笑着说道,这把收回来的东西卖给附近的人,可比卖废品站强多了,而且这点也不违规,毕竟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吗,这些都是上面提倡的,至于多出来那点钱,就是他的外快喽!

        他平时也都这样跟别人说,反正不管他们照不照顾他生意,他都不亏,就几句话的事。

        “行,葛大爷我记住了,我给您指路。”宝琳道。

        “不用,哪用你指路,老头子我收废品这么多年,哪里没跑过。”

        “也就这些年,年纪大了,跑不太动了,再加上上面政策有变,说什么不准乱跑,统一管理的,我这才歇了下来,就偶尔在这镇上和附近几个村子逛逛了,平时都是坐在家里,等着别人拿东西上来卖,清闲多了。”

        “不过咱是有编制单位的人了,有粮本,每月给发工资和粮食,这日子过的也不差。”

        葛大爷笑眯眯的说着,脸上挂着舒心的笑容,毕竟他现在可是吃国家粮的人了,每次跟别人说这事的时候,都特自豪开心。

        一路上,宝琳坐后车,葛大爷坐前面,一老一少两人聊得挺开心的。

        宝琳知道葛大爷家现在就剩他和他孙子两人了,十几年前兵荒马乱的,葛大爷的媳妇儿子和儿媳妇都去了,现在就剩一个孙子跟他相依为命。

        葛大爷也知道,宝琳一家三口刚和老人分了家,马上要起房子,现在家还什么都没有呢,所以看到他三轮上的东西才会动了心思。

        一路上,两人聊着聊着,竟然意外的合拍,关系倒是进了不少,遇到陡点的坡,宝琳也会下车积极帮忙推着三轮,在两人的合力努力下,五十分钟后,三轮进了上河村的门。

        村里人这会大中午的刚下了工,都在家呢,看到村里来了辆小三轮都出来看稀奇货来了。

        现在村里代步工具就一辆牛车,还是得大集的时候才出动,坐个一次得要个一分钱,平时你要是用牛车,得找养牛的人给你套车,请人给你赶车或者自个赶,用一次少说也得五分钱,要是用个一天,少说也得一毛,具体价格视情况而定。

        现在村里来了辆脚踏三轮,可不得出来看个稀罕吗!

        “呀,这不是葛大爷吗?很多年没看到您来这了,今儿是打算来这收废品吗?我家还有些破烂东西等着您来呢!”旁边就有村民笑闹道。

      第五十六章 废品下

        葛大爷前些年在这地界还是很有名的,像破铜烂铁破布鞋破烂衣服这些都能从他那换两个钱,不要钱还可以用这些东西换麦芽糖。

        以前村里小孩最是盼着他来,到时候偷偷拿点家里东西,出去换了糖,吃完了晚上饿了再回家乖乖挨打吃饭,这都是现在那些村里小伙子美好的儿时回忆啊!

        “是啊,很多年没来了,这不是国家说要改革,什么国有吗!虽然我也不懂,不过国家说的肯定是对的,咱要服从国家安排啊,现在我那废品站是国家废品站了,每月我都是拿工资吃国家粮了,这不就是不好整天往外跑了,就只在公社里和附近村子跑跑。”

        “以后你们要是有什么废品,直接去公社找我,就问收废品的葛大爷,一问就知道我地,好找,到时候大家来啊!”

        葛大爷也是笑眯眯的回答道,炫了自个一把,就忙不迭的招呼他的隐藏客户。他以前就干这行,靠着四里八乡的废品在镇上把他住的那废品小院买了,带着孙子在镇上落了户,吃起了粮本。

        新中国了,四里八乡收废品的不止他一个,怎么就他给正了名,吃起了公粮,这自然是和他的为人处世已经说话的本事有关,会来事会说话,他自然也就上了位。

        “哎呀,想不到葛大爷现在竟然都是吃国家粮的人了,怪不得我今天一看就和平时不一样呢!”

        “行,到时候一定照顾你生意。”

        “哎,宝琳,你怎么回来了呢?还坐葛大爷车上。”

        “是啊,你咋回来了呢?”

        “别说,这车上的东西看起来挺好,葛大爷哪收来的?”

        “是啊,大爷,这锅卖吗?一块,我拿下了,行不行,指定比你卖废品站划算。”

        宝琳看着围上来的五六个婶子七嘴八舌的各自说着话,就一个感觉,头大。

        “婶子,我是看上了葛大爷的东西,叫他帮忙送回来,这些东西我都买下了,婶子们也知道我家刚分了家,这什么都没有,我家也没钱,就只能买点别人用过的二手的东西,这省钱。”

        “婶子,下次葛大爷那要是还有好货,我肯定通知你,这次就先这样吧!”宝琳对着哪位说要买下大铁锅的婶子歉意的说道。

        葛大爷看着这些就要上手禽摸东西的妇女,也是怕了她们,直接问了宝琳往哪走之后,踩着就走了。

        “葛大爷,还好你跑的快,不然咱给她们围了,非得陪她们唠个天长地久才能走了。”宝琳戏谑着说道。

        “哈哈,你这娃娃说话有意思,不过咱大爷腿脚利索,她们拦得了吗。”葛大爷骑着脚踏车笑着说道。

        不一会儿,宝琳下了车,帮着葛大爷把三轮推到了王家门口。

        “宝琳?你怎么回来了?现在不是还没放学呢吗?”苏红英听见大门口的声响,出门查看,一眼就看到了本该在学校上课的宝琳出现在了家门口。

        “妈,我爸呢?怎么没看到。”宝琳没急着回答她妈的问题,反而问到她爸王建党。

        “在屋里睡觉呢,刚跑了一天了,下午又得上工,休息休息,你的事还没说呢?”苏红英拉着宝琳道。

        “哦,知道了,妈,这个是葛大爷,咱镇上废品站的工作人员。”宝琳直接拉着她妈介绍葛大爷。

        “今天我看见葛大爷三轮上的铁锅搪瓷盆子和碗凳这些东西,不都是咱起房子后需要的吗?我就自作主张的买下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6: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