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草提着背篓径直往衣柜旁边的木箱子走去,拿开上面概的木板子,很是熟悉利索的从里面拿出来一袋子约4斤的黄豆,这是李老太前两天拿出来准备种在屋子后面荒地和自留地的,等自留地里面油菜一收,黄豆立马就种。
一袋玉米面约6斤,这种玉米面是玉米粒和玉米芯混一起磨的,村里磨盘磨的不是很细,吃起来很是卡嗓子,不过在这家家户户闹春荒的时候,这粮也算不错了。
还有就是红薯了,这东西箱子里最多,李草装二十个,背篓快满就停手了,剩下的在李老太屋子里拿了个麻布口袋装了半袋子二十多斤也就没了。
木箱子是用木板和钉子自家打的,不好看也不精细,上面还随便盖着一块木板,主要是用来防老鼠,就放在李老太柜子旁边,里面放着足够李家人吃用大半月的口粮,这箱子三天前李草才去地窖拿了红薯给补了货,所以今天里面粮食才能有这么多。
把板子给箱子重新盖回去,先后把背篓和麻布袋子背出房间,藏在厨房柴火垛的最里面,随后,把李老太屋子的后门重新给她拴上。
李草若无其事的出门转了转,看旁边人家去没去陈家庄,去的人多吗,留在家的是哪些人。
随后出村,去后山拾了点柴火背回了李家。
回的时候,天色已经泛黑,月亮也还没出来,不凑近看都看不清前面五六米处是谁,只能隐隐约约看到有个人影在走动。
走到村里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去陈家庄了,绝大部分人家家里都只剩老人或者孩子实在小走不开的妇人。
李家旁边只有一家人,那就是秀婶家,其他的人家离着秀婶家都有个七八米的距离,离着李家那就更不用说了。
毕竟李家是十几年前才来的外来户,当初建房子地基就是在村子外围,中心地带好点地方都给上河村原住民瓜分完了。
毕竟自家旁边的地方,谁不想着占大一点,圈个院子,还能种点东西,再不济,晒东西总能方便的吧,等家里儿女大了,就在旁边给他们起房子,兄弟在一起,好有个帮衬,离老父母也近。
除非是实在跟父母兄弟不和的,才会在离家远的外围地方另起房子,比如秀婶家就是这样,秀婶在没分家的时候因为爱在外面嚼自己叔伯妯娌舌头,干活爱偷懒,回家也爱和妯娌别苗头,相处的那叫一个不愉快,三天两头吵,有时候火气上来了打起来也不是没有过,处的跟斗鸡似的,前两年秀婶公婆分家的时候她房子就起在李家旁边了。
李草从秀婶家经过的时候,发现她家篱笆院子门已经关上了,还是从外面用绳子绑上的,看来秀婶一家是去去隔壁村了。
李草把柴火随手放墙边立着,回厨房烧水,翻出柴火垛里的背篓和袋子,拿了十几个红薯出来,埋在灶里。
把麻布袋子放背篓上,背着背篓直接从李家后院的小路往上走,出了村,随后直接借着月光走小路不经过村里,去了后山桃花林。
放下背篓,把麻布袋子打开,将背篓里的东西倒进去,随后把袋口扎紧,背着袋子来到大石头旁边,小心的用棍子在荆棘丛里挑开一个口子,再把袋子放下去,再推倒,随后将挑开的荆棘复原,还用棍子挑了不少干枯的荆棘铺在上面。
只要不是特意来到桃花林这,绕过大石头,去仔细看荆棘丛,否则是发现不了的。
当然,只要第二天早上及时转移了,什么都不会发生。
毕竟这地方也算李草和宝琳的秘密基地,没点安全隐蔽性怎么能行呢。
李草已经决定要跑了,之后基本上不可能再回上河村,这点东西也算她对宝琳和她爸妈走之前的一点心意吧,毕竟要没宝琳爸妈的准许,宝琳哪能拿那些东西来给她。
她不敢跟宝琳说逃的事,宝琳还小,至于其他的,以后且走且看吧!
毕竟她就一双腿,最多也就跑到清平镇或者大青岭背面的其他李家够不到的地方去,好好打听打听,找个好汉子,给人当媳妇,以后要是实在想了,就这一两日的路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小心隐蔽回了家的李草先回了厨房,放下背篓后,用烧火棍扒拉出火堆里烤熟的红薯,拾起一个拍了拍上面沾的灰,就连皮带肉的嚼了嚼一起往下吞。
下午回来和李家人喝的那碗红薯稀粥经过这么久的运动后,早就不剩什么了,从后山桃花林回的时候她的肚子就在叫了。
直到连吃了三个烤红薯后,才止住了手,把剩下的十一个红薯上沾的灰拍干净,放背篓底部,这是留着明后两天赶路的干粮。
第二十四章 跑路中
把放置在旁边的煤油灯拿上,李草走到李老太屋子后门,故计重施,一抬一推,开了门,进了屋子。
借着油灯微弱的光晕,李草在门边角放置杂物的位置准确的摸出了一根小铁棒和大木棍。
把小铁棒插入柜子中间铜锁扣里面,再用大木棍插在铁棒和柜子中间,用力往外撬,老旧的锁扣不堪重压,不一会儿,锁扣的一边便被撬了出来,连带着铜锁一起挂在另一边扣子上。
打开柜子,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堆满了衣服帐子布料,下层则是放着用袋子装好的粮食,都是细粮,好东西。
李草快速的把那些摸起来细软看起来新的衣服布料小心叠好,免得占太多空间,其他的看不上的或是不好带的则是没动。
她在收拾衣服的时候没想到还从李老太放最中间那件崭新的靛青衬衣口袋里面摸出了一把钱,5张崭新的拾元大钞,看来是摸到李老太藏的小金库了,接下了李草搜摸东西的时候那更是小心了。
收拾好衣服,李草顺手把针线笸箩里面放着的十来个银元一大把铜钱倒出来,用块小碎布仔细包好,和衣服一起塞包袱里面了。
李草把柜子上层收拾出的一大包衣服,放李老太床上了,等走的时候好拿。
布这玩意现在金贵着呢,既要布票还得要钱,有些料子花色那更是有钱都买不到,现在不趁走之前多顺点,以后想弄这些就难了。
更何况还不知道火会不会烧到这屋里,要是给烧了,那还不如她带走呢,反正这么些年她在李家当牛做马拿这么些东西走不过分。
那一把火就当李家还债了,彻底了断与李家的瓜葛。
以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她也不会以后老惦念着李家徐秀英。
柜子下面的粮食之类的就少了很多,毕竟上河村山多地少,每年的粮食交了公粮之后分给村民的粮食本来就不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红薯和玉米棒子,细粮稻米那更是每人只堪堪分到十几斤的样子,很少,能留到这时候的更少。
不像那些地多田好的地方,每年交了粮后,家家户户都能分上不少稻米。
就这柜子里的十几斤大白米还是李老太给她宝贝金孙留的,隔那么一两天就会给李宝蛋熬那么一碗白米粥喝,要不咋能给李宝蛋喂的那么敦实。
把米袋子拎出来,放背篓里,等下带着。
旁边小框子里的是家里大母鸡下的鸡蛋,小小一个,上面还粘着一些干硬的鸡屎,没多少,就【创建和谐家园】个,毕竟李宝蛋每天都得吃上那么一个,家里鸡也就这段时间抱窝才下蛋勤快点,要不然就这几个都攒得费劲。
想了想,还是拿着鸡蛋去了厨房锅灶旁边,拿出一把松针,在油灯上点燃,塞了一大把进灶膛,然后把鸡蛋放水里煮着,走的时候带着。
鸡蛋,在她记忆中是最好吃的东西,平时在山里捡的野鸡蛋鸟蛋,生吃很好吃,烧火时偷偷埋火里煨熟也好吃,但还是过年的时候李老太炒的鸡蛋最好吃,可惜她只能尝上一两块。
煮上鸡蛋之后,李草来到屋子继续收拾,柜子里有前不久李桃给李老太过寿拿来的东西,糖、面粉、酥饼等等用油纸包着的从半斤到一两斤都有,通通收到背篓里带走,没想到这老太太还挺富。
也是,李桃嫁的好,李老太这人也把得住李桃的心,一点一点的,可不就多了吗,毕竟家里好东西可只李宝蛋一个人吃,其他人都没份,这可能是还没来得及吃的。
柜子底部搜刮干净之后,李草点着油灯细细摸看过底部,她以前偶然从后门缝隙中看过李老太把下面粮食拿出来,在柜子里摸了摸就拿出来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的应该是钱票之类的重要东西,现在有机会当然要试试看能不能翻找出来。
过了一会儿,一点点细细摸过之后,终于,在柜子角落地方摸到一点不寻常,似是凸起,抹黑试着推了推,竟然真的推开了一个小口,从中摸出了一个小布包,也没时间一一看过,李草直接把包收起来,放在自个身上穿的衬衣胸口的内兜了。
这时候天气还好,平时穿的也薄,胸口就是左边凸出一个大包,看起来很是不雅观,但这时候她顾不得那么多了,必须得抓紧时间,现在陈家庄应该已经在放电影了。
再说李草觉得这布包里面东西应该挺重要的,要不然李老太不会藏的这么隐蔽。
把柜子里东西收好的李草,又把视线转向了李老太的床铺,依李老太精明多疑性子应该不会把东西单单放柜子这一个地方。
果然,在李老太枕头里面和草席底下各自找出三十元,收获颇丰的她前面背着包裹后面背着背篓走出屋子,来到了厨房,把铁锅里的鸡蛋捞了出来,装进背篓,带着东西就想往外走。
随即,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放下了东西,拿起厨房里的菜刀,走到后院,抓出一只鸡,拎到堂屋,一刀下去,鸡血喷溅而出,洒的前方一米左右到处都是,随后又往后院鸡圈里抓出另外一只,依法炮制,放出鸡血。
随后把草木灰洒在鸡脖子伤口上,免得放背篓里那血还不停流,暴露了自己。
随后身后背着背篓身前带着包袱从李家后院的小路上山借着月光,去了后山桃花林大石头哪里,把东西放下之后,快速返回了李家。
因从小干活上后山打野菜捡柴火,这路从小到大走了无数遍,说句夸张一点的,就闭着眼睛都知道走到哪里该转弯,路上又该避开哪些小坑,实在是太熟了。
先在李家院子外面细细观察,仔细聆听,如果传来了动静,有人在李家发现了她干的事,那她转身就会离开,没打算为了放个火把自个搭进去。
之后要是实在有想法,过不去自个心里那道坎,以后有大把机会给李家捣乱,没必要在今天执着这一时之气。
过了好一会儿,一点动静也无,看来,自个运气不错,李家人没回,村里其他人也没来过这。
第二十五章 跑路下
李草悄悄走到李家厨房,摸出先前放在厨房门口的油灯,划开火柴点燃灯芯,想了想还是抱出了李老太屋子里九层新的被子,用绳子捆好,背在背后。
趁着李家人还没回来,回到厨房,用煤油灯把松针点燃,随后走出了厨房。
走进柴房,把自个穿了多年缝缝补补破旧不堪的两身衣服带上了,然后用油灯点燃了柴房里的松针。
出了柴房之后,把点燃的松针放在屋前屋后墙边堆的柴火杆子上面,放任其燃烧。
之后,要是这火燃了起来把李家彻底烧了,那就是李家缺德冒烟老天爷看不过去,要是还没彻底烧起来就被其他人或李家人发现灭了或者是被风给吹灭了,那也是李家运气好,老天爷心地仁善有好生之德。
之后,她与李家再无关系。
背着被子,左手拿着吹灭的煤油灯,带着等晚上赶路的时候说不定用得到,右手拿着杀鸡的那把菜刀,拿着防身,一个人悄无声息沿着后院小径渐渐走远,只李家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光亮在背后闪现。
李草再次来到桃花林,摸索着爬上那块大石头,靠着先前拿过来的包袱,闭目沉思。
自小孤苦伶仃,现在,就连唯一栖身之地也都没了。
不知前路在何方。
现在她没走,是不到时候。
今晚很是热闹,再过一会儿,隔壁几个村子里去陈家庄看电影的人就该散了,现在上路过村,很可能会被人撞见发现。
得是凌晨之后,所有村庄彻底安静下来,才是上路的时候。
在第二天附近几个村子的人起床之前,走过这几个村子,免得路上遇到认识的熟人。
另一边,李菊和李娟两人在陈家庄占了个前排的好位置,等李宝蛋心满意足的看完了自个心心念念多时的电影,已经差不多九点半了。
小孩子吗,自是对放映队的人和物很是好奇,结束了之后,围观了好一会儿,等到放映队收拾好东西,打着手电筒骑着自行车走了,才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目光,骑在李强脖子上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回去了。
李菊和李娟两姐妹回的时候那叫一个饿啊,心里自是不开心的,她俩走的时候只一人给拿了两个红薯,能顶多久的肚子,再说她俩又不像弟弟每天有早饭吃,晚上等到李宝蛋他们来陈家庄的时候,原本以为会给带点饭过来,谁知道没有,她奶就算了,她爸竟然也没给带,两人很是不开心。
李强原本也打算给两个女儿带两个红薯去的,可是李老太说给两人带了好几个红薯去吃,他也就没带了,毕竟这时候谁家粮食不是省着吃的,能省点那就省点吧!
两姐妹当时对电影的渴望压倒了饥饿,自是能忍住乖乖在哪里一起等着看电影,现在一结束,饥饿的感觉回来了,肚子那是火烧火燎的,可难受了。
可到底不敢多说什么,只想着赶紧回到家里去她奶卧室那偷拿点红薯出来垫垫,或者去那拖油瓶那里翻找吃的。
她们可是知道那拖油瓶在家除了上工干重体力活的时候,碗里粥稠点,其他时候,那可就是跟水汤差不多。
那拖油瓶能活那么大,还没给饿死,可是靠着自个很能从山里寻摸到野菜野果子呢,小时候她俩就发现这个了,为此可没少从她那诈东西吃,可惜后来那拖油瓶学精了,很是再给抓到把柄,弄到的东西就少了。
两人均是默默决定,这次回去,可得把那柴房好好翻她个底朝天,要是给她俩找到了藏的东西,捏着把柄,这次可得好好要挟要挟,不敲好些东西出来出来她们可不会罢休。
谁让最近李老太对她俩越来越抠,上桌分的粥也越来越少,天天还没到点肚子就饿的咕咕叫,可不得从其他地方找补找补。
结果,李家人刚走出陈家庄,就见前面不远处一个黑影朝着他们飞奔而来,等跑进了,还能听到那人喉咙里发出的巨大粗喘声,可把李家人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个疯子呢。
李强一看这人,瞬间反应过来,赶忙把李宝蛋从脖子上放了下来,搂到身后,免得这人突然发难不好应对,伤害到自个宝贝儿子。
这人跑到李家人跟前,先是狠狠喘了几口粗气,才断断续续的说出:“火...有火.....你家..火..着火。”
原先李家人看到是自家个亲戚,徐秀英的大侄子徐浩的时候,李家人狠狠的松了一口气,不是个要冲上来打架的神经病就好。
起初,徐浩大喘气的时候,徐秀英还颇为和善的上去拍了拍他的后背,帮他顺气:“浩子,别急啊,有事喘匀了再说。”
结果,等缓了一会儿的徐浩,说出那几个字的时候,听到最清楚的徐秀英瞬间就急了。
用两只手狠狠的抓住徐浩的手臂:“火?什么火?谁家着火了?你快说呀,是要快急死姑姑吗?”
“你家着火了,火很大,救不过来,现在还在烧。”缓过来的徐浩终于口齿清晰的说了一整句话,说完之后,便用力拨开了徐秀英的手。
不是他徐浩动粗不孝顺,实在是她姑抓的太紧了,手指头上面的指甲还紧紧的掐到了他的肉里,很疼的好不好。
徐浩话音一落,徐秀英不敢相信大声的重复了一遍:“我家着火了,都烧着啦!”
“着火了,谁家着火了?是我家着火吗?”这时李老太的话音插了进来,带着浓浓的震惊和不敢置信。
徐浩点头应了一声:“是着火了,姑,你们快点回去看看吧。”
得到了肯定回答的李老太当时身子就瘫软了一瞬,要不是李强在旁边搀扶了一把,说不定就得倒到地上去。
徐秀英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什么都顾不得了,撒开双腿就往家里跑,跑的又快又急,就算月光还算亮,也摔了好几个跟头。
后面李强把李宝蛋往李老太旁边一推,也跟在徐秀英身后死命的往上河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