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娘,我哪里不对。”
“点的太密了,太密了也不行的,一亩地也就是用三十多斤的麦种,你这样点种,五十斤都不够的。”
“嗯,我知道大伯,还是我点种吧,我不敢牵牲。”这匹大马看着都厉害。
第二条垄就好多了,两口子都感叹着丫头的聪明。
一直到了晌午,人家两口子带着馒头咸菜。
韩远芳也拿出来了馒头,咸菜吃的人家的。
吃饭后只是在李学山喂牲口的时候,才歇了十分钟。
一直到了四点,两亩地种完了,最后还是三人一起点种的,韩远芳实在是跟不上了。
种完以后就用趟子盖土。韩远芳看着还挺有意思的。人站在趟子上左右晃动,牲口拉着,这样就把种子盖上了。
李学山的媳妇用镐在地头刨,还是韩远芳点种,这次她是用脚趟的土盖种子。
一直到了快七点了,这两亩地是都种完了。
韩远芳也坐上了马车,这一天可是真的够累的。先到的李家,韩远芳掏出来钱塞给了李学山媳妇。
“远芳,让你大伯赶车去送你。”
“不用,不用,大马够累的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韩远芳背着剩下的有几斤的麦子,扛着大镐回去了。
她有点着急,家里的猪中午都没有喂。
可不是,刚进了院子,就听到猪的叫声。
赶紧的烧水,正好也烧炕了。
猪鸡喂完了,强撑着洗澡,吃饭都没有胃口了。更不要说剥玉米了,今天啥都不干了。
只是给自己泡了一杯奶粉,喝完定上闹钟躺下就睡着了。
第二天听到闹钟的【创建和谐家园】,实在是不想起来。
可是不起来不行,家里还有活计,还要去上学的。
强迫自己起来,感觉浑身都疼。
还是煮猪食,喂完了牲口,觉得好了一些。
昨天晚上没有吃饭,今天早上就饿了。吃饱了才坐下剥玉米,干一点少一点。
一直到了六点四十,这才洗手换衣服,跑着去了学校。
老师看着韩远芳今天来上课了,这才讲新的内容。
全校的老师都知道韩家的事情,虽然六年级了。可是也想着照顾一下这个可怜的孩子。
下课两个女孩子去厕所。“远芳,幸好你昨天请假了。昨天可是考了一天的试。”
“我回头和老师要卷子。”
“也就是你这种好学生还和老师要卷子。”
跑操的时候韩远芳可是咬着牙坚持的,昨天一天没有闲着,浑身酸疼,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
韩远芳知道什么都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重要。
中午回家换衣服喂猪。剥玉米,还是掐着点去上学。
三天以后,韩远芳才把所有的玉米都剥完了。棒子皮子就晒在了院子里。
周日的时候。她去地里看了看,还没有出苗。
因为担心家里的安全,所以今天就是收拾玉米秸子。叶子都退下来,秸秆放在一边,看着差不多了就捆成捆抱进院子里靠着墙放着。
下午韩冬梅拿着作业过来了,“远芳,你着什么急弄玉米秸子?”
“我怕放在外面要是有人想要跳墙进来就方便了。”
韩冬梅一听也是这个道理。
“冬梅,你自己写作业吧,我的写完了,我要抓紧干了,我看着阴天,这是要下雨了。”
“远芳,那我就回家了。你自己干活吧,我也帮着我妈去种白菜。”
“要种白菜了吗?”韩远芳还真的忽略了这个。
“是啊,要种白菜了。你还种吗?”
“当然要种了,我也要吃饭的。”
一直到了晚上七点,还有一些没有褪完,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玉米叶子堆在一起,今天阴天,就怕哪天突然间下雨。
周一早上看着天阴的更加的沉了,临上学以前把两篮子的玉米用塑料布和油毡盖上了。玉米皮子也盖上,都快要干了,可以当柴火了。
可不是,在第二节课就开始打雷。
韩远芳心里还庆幸,幸亏自己带了雨衣了。
今天没有出操,也没有上体育课。正好老班抓住机会了,还是来了一场考试。
中午放学,雨一点也没小,可是还是要回家的。
“冬梅,咱们两个一起顶着雨衣,我送你回去。”
“好嘞。”
两个女孩子虽然有雨衣,可是身上也湿了。
韩远芳到家还是喂猪鸡,没有办法,它们饿啊。
雨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下午上学就有好几个没有去。韩冬梅告诉她是因为家里没有雨衣。
韩远芳看着几个女孩子都顶着蛇皮袋子来上学的,那几个没来的还是因为不重视学习。
到了晚上放学了,雨才停。韩远芳看着天上的彩虹,觉得特别的漂亮。还是现在的空气好。路上太泥泞了,她是穿着雨鞋的,其实像她这样的真的挺少的。
现在家家都好几个孩子,日子也是不太好过,很少有家庭给孩子们准备这些的。韩冬梅就没有雨鞋,穿着塑料的凉鞋。
第12章 12家伙式
一直到了九月三十号,路上才干了。
今天正好是周日,她一大早的就去了地里,已经过了十多天了,小麦都出来。
而且因为有雨水,小麦出的也挺好的。
急忙的回家去拿尿素了。买的时候已经问清楚了,出苗以后就可以用。
她倒了半袋子的尿素,背着袋子拿着一个胶皮桶来到地里。攘化肥也不是轻松的活计,韩远芳一直到了两点多才回家。
家里的猪都已经要要造反了。赶忙喂猪。身上都是尿素的味道,韩远芳洗干净了。这才吃饭,躺下休息。
进了十月份以后,早晚的天气明显就凉了。
每天都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她已经把家里的的活计都干完了。
“冬梅,你的手怎么了?”
“帮着我妈搓玉米,还有一个多月也该交公粮了。”
韩远芳还真的不知道这个,“那我回去也要搓玉米了?”
“是啊,就是不知道你要交三个人还是一个人的公粮。”
韩远芳这下也着急了。想着放学了就去找村长问问。
她不想这个时间去村长家里,人家也是要吃饭了,所以她跑着回家去伺候牲口,自己吃饱了才去村长家里。
“大爷,我想问问我要交多少公粮?”
“我已经和上面申请了。上面也是照顾你,今年你就交一个人的就行了。”
韩远芳连忙的感激村长,这下心里踏实了。“大爷,一个人交多少公粮?”
“一亩地一个人八十斤的玉米,麦子你爸妈已经交过了你就交九十六斤就行了。不过明年你就要交一百六十斤了。”
“大爷我知道了,我也要抓紧时间搓玉米了。”
看着韩冬梅的手就觉得疼,想着自己还要都搓了,就觉得手更疼。
回到家以后,用簸箕捡出来玉米篮子上面一层的,这些已经快要干了。
找出家里的改锥,分别在上面豁下来几行,这样就好搓太多了。
韩远芳整个下午都在想着家里的两篮子玉米要怎么搓。上辈子一开始也是用手搓的,后来就有了摇玉米的机子,那一定是比手搓快太多了。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那样的家伙式。
“冬梅,你家里是怎么搓玉米的?”
“手搓,还有就是把玉米装进蛇皮袋子里一些,用棍子凿,那样也好搓。”
“没有机子吗?”
韩冬梅也知道韩远芳家里的玉米太多,就指望她一个人搓也不现实。“我听我二姑说,有的县城有用上了摇玉米机子了。”
“冬梅,你知道哪个县城吗?我想去买摇玉米机子,要不然光凭着我自己,玉米什么时候能够搓出来?”
“我记得我二姑说是润县。”
“行,我知道了,这礼拜天我就过去看看。”这是有希望。
到了周日,她早上早早的起来准备东西。
润县离着这里也不近呢,有七八十里地,韩远芳想着在中午能到就不错了。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人,她找了一位看着面善的人打听,快速的骑车过去了。
摇玉米机子不是供销社卖的。是一个私人的小卖部卖的。
就这一个摇玉米机子居然要三十五。韩远芳最后还是买了下来。多花钱就多花钱了。
这个小卖部的东西挺多的,韩远芳还买了盐,碱面,其余的想着去供销社去买。
小卖部这边的小老板还是挺有责任的,帮着她捆在了自行车后座上。
韩远芳骑车到家,一路上想着自己这是又花钱了。
从来到这里,一分钱也没有挣,就是花钱了。
进了村子,看到了不少的人,“远芳,你买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