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语气,说是不敢,谁相信?
宋致远一笑:“那就是在怪父亲想给你寻个寒门出身的夫婿喽?”
宋如琪唰地抬头,脸色更白了,一双大眼瞪着宋致远,眼神惊惶。
宋致远也看着她。
宋如琪嘴巴翕动,想质问,可喉咙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慌的。
“爹就站在你面前,你连问也不敢问,光是听到下人的传话,就能胡思乱想还给自己折腾病了?”宋致远轻笑:“都说宋二小姐骄横傲慢,敢怒敢言,怎到为父这里,你连问一声都不敢了?这就是宋二小姐你,不过如此?”
宋如琪眼泪蓄在眼眶滚动,咬着下唇。
“相爷,孩子病还没好全呢,等好些了再慢慢说。”宋大夫人站出来打圆场。
宋致远淡淡地看她一眼,都:“心中还有疑问,不说清楚,不把郁结解开,她的病怎会好?”
宋大夫人一噎,不住的向宋如琪使眼色。
宋如琪却像是犟上了似的,倔强的咬着唇不说话。
“你这孩子,还不快跟爹认错?”宋大夫人忍不住掐了她的胳膊一下。
宋如琪这才道:“我有什么错?我就是那不受宠的,姐姐的亲事,父亲母亲都费尽心思,到我这,就只配寒门举子了?父亲您忒偏心。”
宋慈扶着宫嬷嬷的手走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话,脚步一顿。
来得不巧,这家子正吵嘴呢,她回去还来得及吗?
“娘怎也过来了?”宋致远上前掺着宋慈的手。
宋大夫人也行了一礼,扯了女儿一把,狠狠地瞪她一眼。
宋如琪不情不愿的福了福身,嘟起嘴巴。
“我就是来看看二丫头好些没。”宋慈道:“你们在说话,要不我先走?”
(本章完)
第179章 站孙女队?
第179章站孙女队?
这家里没什么是宋慈听不得的,何况只是一个孙女的小脾气。
宋致远和宋大夫人自都不会让她走。
也就宋慈一来,刚才有些紧张的气氛,倒是冲散了不少,连宋如琪自己都微微松了一口气。
刚才,她好像冲动了,竟然敢质问父亲。
宋慈看二孙女站在她娘身后,有些局促不安的样子,便对宋致远道:“孩子也还病着,有话好好说,别吓着了她。”
宋致远淡淡的瞥了宋如琪一眼,说不失望那是假的,再被宠坏,也该有明理感恩的心。
说自己不受宠?
也难为她说得出。
“你祖母也在,那我也不妨坦然和你说。我确实看中一个举子,从人品才学来说,都是上选,为父对他期望甚高,才起过那么一丝念头。”宋致远看着宋如琪道:“不过你娘不愿意,想来你也是不愿意,那就当为父没和你娘说过,只当闲谈。没想你听风就觉得雨,只觉得为父委屈你,要把你许给寒门举子,就把自己整病了,你觉得这合适吗?”
“我……”宋如琪咬着唇,有些羞愧。
宋致远也不看她,只看向宋慈,苦笑道:“娘,倒叫您看笑话了。”
宋慈道:“自家的孙女有什么笑话可言。孙子女的亲事,按理就是你们当父母做的主,我做祖母的隔了一层,也不该插手管。不过现在听了一耳朵,那我就说两句?”
宋致远和宋大夫人连忙说:“母亲,您只管说便是。”
“那我就说了啊。大郎,你也莫怪你闺女委屈寒心,堂堂相爷之女配寒门子,也不是不行,但你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两人家境话题契合度。琪儿自小骄养着长大,锦衣玉食,可以说从来没吃过苦,她甚至不知苦是什么滋味。”
宋如琪原本有些意外,没想到祖母会站在自己这边替自己说话,可后面那话,又总感觉哪里不对。
她抿着唇觑了宋慈一眼,没敢插话。
“在她出身的时候,你早已身在官场,家中也已经有了下人奴仆,吃喝不愁,说一句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就是她们这一代,包括四郎也是。”宋慈继续道:“这些孩子们,他们平日里谈的都是哪家馆子好吃,哪家衣物好看,哪家首饰精致,吟诗作画,弹琴赏花。别个不说,就和琪儿一般大的寒门孩子呢?他们在做的什么?”
宋致远沉默,就连宋大夫人也暗自思考。
“咱们家就是寒门出身,往日里你干的什么,眼下寒门的孩子干的就是什么。好比你所看中的举子,他为买纸本笔墨而奋力去抄书挣银子的时候,你闺女买一件衣裳,就能供他们一家子吃几个月。他种田耕地的时候,她在作画弹琴,你说你闺女,能和他说怎么耕地种田吗?”
“这成亲过日子啊,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总是要提及的,其实也不必看别个,就看你和顾氏,同样是高门低嫁寒门,你们这一路怎么走来的,你媳妇咋捱过来的,我相信再没比她更明白的了!”
宋大夫人一怔,眼圈兀地红了。
(本章完)
第180章 再站儿砸队
第180章再站儿砸队
宋慈爱富,却不会嫌贫,她说的话,也只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的阅历所观出发。
这婚姻呀,不论古今,都是讲门当户对,门户相当的婚姻,总比贫富太悬殊要来得稳妥,毕竟过日子是要讲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也讲彼此成长环境的。
我说这牛粪可沤田,你问沤田是什么鬼,那成吗?
“母亲,儿媳很庆幸能嫁与宋家。”宋大夫人红着眼圈道。
宋慈叹了一口气:“顾氏,眼下你可以说不后悔,但做姑娘的时候,你总是有些意难平的,你只是无法违父母命,又或是你对大郎也是心有所属,这算是比较好过的。但高门低嫁寒门,不好过的,比比皆是,多少为此成怨妇的,也是数不胜数。”
“你一个高门贵女嫁到当年什么都没有的宋家,你为此做出了多少牺牲,大郎知道,我也知道。为此,我感激你,也感激顾家,肯把你这样的嫡长女嫁到我们宋家。我嘴上不愿承认,可我是感激的,没有你当年用自己体己嫁妆扶持着,就没有宋家后宅的安稳,大郎也才能因此大展拳脚。顾氏,老身在这说一句,你很好。”宋慈浅浅地笑。
这也不是她的说辞,而是原身老太太的,别看那位老太太嘴硬,还小小的磋磨过长媳,但心里却是十分认可这个儿媳的。
宋大夫人感动得无以复加,捏着帕子哭了起来。
她决定,以后再也不说婆婆一个不字,谁也不许说。
宋慈再看向宋致远,道:“你媳妇不愿意,也是因为她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当娘的肯定也不愿意女儿吃自己吃过的苦,因为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哪里舍得?而琪儿寒心,那也是觉得凭自己的身份品貌,怎么就只能摊一个寒门举子而无其它选择了?”
宋致远苦笑:“娘,我也没强加意愿,只是觉着那孩子不错,才起了一丝心思。”
“嗯。”宋慈这才看向宋如琪:“你都听到了?你父亲,并不是真的要把你许给寒门举子,他只是认为,那个人不错,堪当女婿,他纯粹是看上了人,而不是家世。”
“琪儿,你该庆幸,你父亲有权有势,却也不只重权势而毫无亲情,不然,你觉得你们姐弟几人的亲事,都会是什么人家?婚事讲究父母之命,哪怕你父亲一意孤行给你定个寒门子,你也无话可说,顶多就是和他对着干,但你也只会无用功。但凡你父亲重权欲,他完全可以拿你的亲事去联姻谋更大的好处福祉,比方说眼下定北王正在找续弦,你父亲要是愿意,把你嫁去,你愿意?那确实是泼天的富贵了,入门就是大王妃,但对方是个糟老头子,假如还有比你还大的儿子,你肯跟着?”
“祖母(娘/母亲)……”
宋如琪和父母不约而同的嗔怪开口。
宋如琪是又羞又惊,宋大夫人则是头疼,女儿还没及笄呢,说这样的话不合适,而宋致远,则是无语。
他娘还是他娘,说话就是不讲究。
(本章完)
第181章 祖母牛逼轰轰
第181章祖母牛逼轰轰
宋慈认为,自己在整个宋家,就算是个局外人,也正是因此,才会客观的看事实,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咳,也不是,她是真觉得宋致远这个便宜儿砸不错,有权势,却不重权欲,起码不会把儿女的亲事当做交易啊。
“……你父亲会起念头,也无非是看中那个人,而非家世,不然,凭借他这个身份,还需要笼络一个寒门举子?还有,你父亲为官二十几年,连相爷都混上了,说他是老狐狸也不为过,你觉得他看人的眼光会有问题?”
宋致远:“……”
我可谢谢您夸我是老狐狸了。
“你父亲所看中的人,肯定有他的优点在,才不会想便宜别个,不然,他凭什么会要这么个人当女婿啊?你父亲,不是个糊涂傻子,也不会找个拖宋家后腿的女婿。噢,自然也有终日打雁被雁啄了眼的,但那都是尚未发生的事不是?谁敢保证,高门就永久安然富贵呢,谁又敢保证,寒门永远就只是寒门?”
“祖母,您刚才不是这样说的。”宋如琪从来不知道她家祖母这么会讲理。
“哦,你说的两人生长环境么?”宋慈抿了一口茶,道:“都是看人的,最主要还得看你们二人契合度,好比你说这花瓶可插花,他不会说插花能吃吗这样的话,而是给你捧回一束花。两个人是要互相欣赏的,要放大对方优点,那日子就不那么难过了。”
祖母说得牛逼轰轰,宋如琪都懵了。
“好了,就说到这了,你们也别再纠结,千金难买喜欢和愿意,既然你父亲民主,你的亲事可以问你母亲甚至看你自己的意愿,将来嫁谁,你都能自己挑一下,以后日子过成什么样,也是你自己选的,怨不得谁,我回院了。”宋慈站了起来。
宋致远也站起来:“娘,我送您。”
他对宋大夫人使了个眼色,后者点头,把两人送到门口,才转过头看向宋如琪。
“现在你算是放心了吧?”
宋如琪咬了咬唇,脸上微赧,坐了下来。
“你祖母也说得挺中肯,你可以掰开了揉碎了想想她说得对不对,我和你爹,会给你择取同等门第的人家,你别瞎想,安心养病。”
宋如琪问:“娘,当年你嫁给爹,真的甘心吗?”
宋大夫人苦笑:“自然是不甘心的,可是父命难为,而且我也见过你爹和他说过话,你爹他很好,我嫁他没嫁错,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难熬。你爹就如你祖母所说的,很会迁就我,哪怕他不懂的,也不会反驳我,而是尊重。琪儿,低嫁,你不会遭受婆家极大的委屈,他们不敢磋磨你,高嫁可能要战战兢兢,所以这都是一把双刃剑,日子过得好与坏全凭自己。”
“有得选,娘自然也不想你受娘吃过的苦,因为那真的需要很大的韧性,娘怕你吃不住。”
宋如琪倚在她怀里,娇声喊了一声娘,脑海里全是宋慈的话,越想,越是有些汗颜。
她好像是有些经不住事,有点丢人。
(本章完)
第182章 大崽,长兄如父啊!
第182章大崽,长兄如父啊!
宋致远掺着老娘的手缓缓的向春晖堂走去,一边听宋慈训着话。
“你也别太苛责二丫头,她才多大,能懂什么,只觉得凭着自己的身份品貌,与自己匹配的,也该是同等的人家,便是低嫁,也没低到寒门去。”
“娘,我也不过是看着那孩子不错,若是可能,我会把他培养成接班人。”
宋慈有些惊讶:“你对那人竟这么看好?是哪个?难道是客苑那边的客卿举子?”
宋致远点头:“是一个姓颜的举子,才学品貌俱是不错,也是耕读人家出身,家中只有老母和一个妹妹,二三十亩良田,家境是薄了些。”
“儿想着若是琪儿愿意,就给她多准备些嫁妆,将来便是归家了日子也不会难过,能和夫君一起好好过日子,以后也未必就不和美。”宋致远苦笑:“我却也没想到娘所言的,他们会不会有同样的话题,这些我从来都没考虑过,只觉得那孩子是良配,这就够了。”
宋慈有些悻悻,心道你一个古人,受的教育都是古时教育,哪里知道什么话题不话题的,是自己显摆,说了现代的年轻人心思吧。
想到这一点,宋慈未免有几分反思自己,莫要太以现代人的目光看事儿。
“你倒也没错,只是你还不清楚你闺女是个什么性儿?她那拔尖的性子,岂会甘愿?她长姐嫁的也是世族,你给二丫头找的是寒门,怕是连姐妹的感情关系也变得差起来。人呐,最怕攀比。”
宋致远道:“娘说的是。”
宋慈叹了一口气,道:“寻个家世相当的吧,总有好儿郎的,她虽十五,但她既是你女儿,就不愁嫁,晚上一两年出嫁没关系,姑娘家晚点生娃娃也好。千万别急哄哄的就定下了,嫁人可是一辈子的事,不能轻忽。”
她最怕的是年纪轻轻的丫头生子,尤其是世家大户的姑娘,特别娇气,挺不过就是一尸两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