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月颜睁大眼睛:“小非哥哥笨蛋,不是我们缺多少钱,是你能出多少钱,我们肯定是钱越多买的材料越多。”
“那我给你五十。”说着他进了卧室,拿出来几张十块钱。
“小非哥哥,你给这么多钱也太信任我了。”这个年代五十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周博衍鼓励道:“我相信你。”
月颜急着买材料,没说几句话就带着钱走了。
回到家,月怀德紧张兮兮:“怎么样了,小非同意了吗?”
月颜拿出五张票子抖了抖:“您看烫不烫手。”
她对五十块钱没什么感觉,月怀德就谨慎多了,他把钱全都装在贴身的内衬口袋。
父女俩跑遍全城压价买材料,服装厂因为月颜同桌的关系给她多装了几麻袋碎布,月颜硬是给了钱。
回家后有客人在,周奶奶正在帮文红玉择菜,她笑吟吟抬头:“小非说你们今晚肯定要加工,让我过来帮忙。”
文红玉还是回家后听周奶奶提起女儿和丈夫下午赚到了钱,回家水都没喝就拿着钱去买材料了。
这次材料整整堆了一车,月颜都是跟着三轮车跑回来的。
文红玉草草吃完饭,一家三口加上周奶奶都在学怎么做发圈和发箍。
“想不到还挺容易的。”文红玉是服装厂职工对这个上手很快,月颜一个刚做好,她两个就做出来了。
全家人齐上阵,忙到晚上十点才结束,大家腰酸背痛地站起来。
月怀德替文红玉捏肩:“数完就收起来吧,后天我去卖。”
周奶奶笑道:“我明儿个没事,要是需要帮忙就喊我。”
月怀德一拍手:“那正好,您到时候就戴个发箍站着,肯定就有小姑娘过来问了。”
月颜抿嘴偷笑。
文红玉拍他手臂:“瞎说什么呢,周奶奶都一把年纪了。”
月怀德看着女儿的方向:“今天月月就是头上戴了个发箍,过来围了一群小姑娘抢着买。”
周奶奶倒不在意:“我年轻的时候头上也戴绢花儿呢。”
月颜眉心跳了跳,年轻的时候戴绢花?周奶奶起码是个大家闺秀。
周日全家继续加班加点,这次要把材料全都做完。
周一月颜去上学,父亲和周奶奶去卖东西,她在学校如坐针毡。
“月颜,你是不是不舒服?”
云程看出来月颜心不在焉,自从被他妈揪耳朵以后,他就不敢上课打瞌睡了。
月颜随口敷衍他:“没有,我就是想放学。”
云程来了兴趣:“你不爱学习还学什么都一点就通,老天爷真不公平。”
“哦哦,你说的对。”月颜胡乱点头。
算了,放平心态,东西肯定能卖出去的,就让爸爸提前适应怎么做生意。
月怀德这边还真是火爆,他们赶上了中午吃饭点,周一可比周六人多。
眼熟他的小姑娘立马奔了过来,把三轮车围的水泄不通,月怀德只得让周奶奶帮忙收钱。
饭点这些学生呼朋唤友,又是半车被抢完了。这次月怀德听女儿的,再去别的学校门口转转。
他又去了师范门口,师范隔壁就是卫校,这里才是真的人流量大。
果然,师范昨天就听说有个卖发圈的父女,卖的发圈特别好看,今天就在校门口看见了。
有人上前问:“你是不是那个卖发圈的,你家闺女呢?”
“我家闺女今天上课呢,我和老太太过来卖,老太太头上戴的款式可以送给家里长辈。你看,好看吧?”
周奶奶大大咧咧站着让这群小姑娘看。
老太太也是会来事,她直接戏精附体:“哎呦,我要是有个闺女,我就给我闺女买一对,我自己也买一对,我俩戴一样的发圈,显得多亲近呐。”
消费者哪里听得了这个,谁家里没个母亲,师范和卫校基本都是女学生,谁不爱美,她们购买力比中专强多了。
不仅给妈妈买同款,妹妹和奶奶也安排上,不到一小时半车发圈就被抢完了。
没买到的人不甘心:“叔叔,你啥时候还来,我等你们。”
月怀德乐呵呵道:“下午来,这次做的多,家里还有呢。”
留在原地没买到的女生兴奋不已:
“叔叔,你可不要食言啊,我们下午等你过来!”
上午回家和老太太数完钱,吃完饭先去小学门口停了一会儿。
小学生基本都是爷爷奶奶送上学,购买人群主要还是学校老师以及老太太们。
周奶奶就戴着发箍站在箩筐边上,路过的老太太看见她头上的新奇玩意走不动道。
她们心里都是同样的想法:真好看啊,不知道是从哪里买来的。
都看着不买,月怀德心里一急,也顾不上面子不面子,他大声吆喝:“瞧一瞧看一看,全安城绝无仅有的发圈发箍,家里有小姑娘大姑娘的不能错过,有媳妇儿的也不能错过,没媳妇儿的给老太太买一个。今天不买,明天想买都没门咯。”
大男人卖-女人头上戴的东西,不少老爷们都在一边看笑话。
周奶奶主动对她面前留恋不舍的老太太道:“老姐姐,你是看上我头上的东西了吗?”
对方不好意思地点头。
“你看,这筐里全都是我和我侄子一家做的,我敢保证,这个发箍整个安城独一无二。”
老太太显然很心动,然而过来一个大爷拉着她就要离开。
“一把年纪头上戴花羞不羞!”
老太太一把甩开他:“老东西,当年结婚的时候你说以后每年都送我一朵花,现在老了就不配是吧?”
老大爷自知理亏,嘴角嚅嗫半天没说出句完整的话来,干脆扭头望天。
老太太也是有脾气的,她选了两个发圈和发箍,硬气地付了钱。
老大爷骂骂咧咧说她糟蹋钱,老太太不甘示弱,
“你自己成日里喝茶抽烟泡澡,一分钱都舍不得给我花…”
月怀德和周奶奶对视一眼,两个人无奈摇了摇头,还是去师范门口吧。
下午月颜回到家,父亲已经做好饭了。
今天桌上竟然是三菜一汤。
“爸,今天赚了多少?”
月怀德嘴角止不住笑意:“给你个提示,光是给小非家就分了五百。”
月颜了然于心,果然还是数量多赚的多。
她的四十块变成了四百块,她爸的二十变成了两百,家里顿时就变得有钱了。
“爸,这个生意还能做最后一次,把我们赚的钱全压上,你还加入吗?”
月怀德有些可惜道:“当然加,两百块钱全加上。你说这个生意怎么就做不下去呢?”
月颜安慰父亲:“还是可以继续赚钱的,只是想要赚这么多不行了。”
月怀德体会到了做生意的乐趣,比拉车有意思不说,赚的还多。
谁一天能赚上千块钱啊,他做梦都不敢想。
最后一次周家没有参与,按周博衍的意思就是他们家赚够了,把钱留给月家赚。
不过周奶奶仍旧过来帮忙了,这次她更热情,也更真心实意。
之前她以为周博衍让邻居坑骗了,谁敢借别人五十块钱啊!
她想看看这个邻居一家子在搞什么鬼,没想到就隔了一天,五十块钱变成了五百块还给她们。
还是正当生意赚的钱。
这次来帮忙也是感谢月颜一家带她们家赚钱。
她听说了,周博衍这孩子带月颜跑了市场,月颜特地感谢周博衍,才带着周家一起赚钱。
月月真是个好孩子啊。
这次的材料足足做了三天才全部用完,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粗制滥造的山寨发圈,发箍暂时还没有人模仿出来。
月怀德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还是气的够呛。
难怪女儿说只能做最后一次,这么快就有人模仿了。
这一次卖起来也不太顺利,主要是师范和卫校消费者饱和了。
月怀德骑车多去了几个地方吆喝,专门在女职工多的工厂面前停一会儿,饭点和下班时间那些女职工就被吆喝声吸引。
她们奇怪的是一个大老爷们竟然卖-女人头发上戴的东西。
也有不少女人期待已久。
早就听说师范、卫校门口有个卖发圈的男人,做的发圈漂亮、款式多,尤其是发箍独一无二,这次终于轮到她们工厂门口了。
女职工的消费能力更强,尤其是没结婚的女职工,几对的买,一点都不心疼钱。
即便如此月怀德也是用了将近一周时间才把半屋子的东西卖完。
然而收入也很可观,月颜的400块钱变成两千块,月怀德的200块钱变成一千块,家里经济一下子就不拮据了。
赚了这么一大笔钱,几乎是天降横财。
月怀德终于改变了想法,他不想再去蹬三轮了。
月颜感动不已,老爹终于开窍了。
“月月,这笔钱你有什么打算?”
月怀德揣着一笔巨款,不到一个月赚了这么多钱,他现在无条件信任女儿做任何决定。
月颜实话实说:“我想买房,买门面。”
“买房干什么?买门面是想做生意吗?”
“爸爸,钱是用来投资的,这样的才会越来越多。即便房子是死物,也可以当作安身之处,租的房子真的会有安全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