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年年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做新衣裳。”萧景珩答道:“一冬一夏,两季新衣,不会忘的。”
“是不会忘!”上官静点点头:“你可是正在长身体的小孩子,你父王那么爱面子,怎么可能让你穿着短一截的袍子出去丢人。”
“今年针线房的人来的还挺早。”萧景珩笑着说道:“往年都是最后才轮到我。一定是因为有静姐姐在,她们才能早些想起我来。”
“这么说来,我可是个福星呢!”上官静毫不客气的自卖自夸。
“静姐姐就是我的福星。”萧景珩笑着使劲点头,简直不能更同意:“有静姐姐在,日子总是一日好过一日。”
福星不福星的,都是开玩笑。上官静倒是很快弄明白了,为什么针线房的人,今年来得特别早。
过年之前,新衣裳送来了,但却不是寻常冬衣,而是两身华丽的礼服。
“我这身袍子好像是宋锦的。”古代小孩萧景珩对面料显然更明白点:“真少见。她们很少给我做这样华丽的袍子。”
“所以这是想干嘛?”上官静也纳闷地举起了自己那身看不出质料,反正很漂亮复杂的裙子:“突然对我们这么好,让人怪害怕的。”
衣裳送来后不久,上官静和萧景珩的小院子,突然来了位陌生访客。
那是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女人,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头上戴着成色极佳的翡翠发钗,衣裳的面料看起来很华丽,但款式却不夸张。
她长得很漂亮,看起来大约四十多岁的模样,就算不年轻了,但依旧很好看,仪态气质上佳。
上官静不认识这女人,但院子里那几个粗使丫鬟却对这张脸并不陌生。
那女人一进门,小红她们吓得急急忙忙避到一边,恭恭敬敬地靠着墙根跪成一排,连头都不敢抬。
后来上官静才知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芸姑姑,连侧妃都要给三分面子的那一位。
上官静好奇打量芸姑姑的时候,芸姑姑也同样在打量她。
小姑娘脸上带着大大方方的笑容,圆圆的大眼睛,挺秀的鼻梁,红润的小嘴,因为年纪尚小,所以脸上还带着几分婴儿肥,乌溜溜的头发梳成双丫髻,穿着家常的棉裙子。
虽然打扮得十分朴素,但却依旧明艳可爱。
而且……芸姑姑仔细看了看上官静的眼睛。这孩子有一双熠熠生辉的眼睛,看起来可不傻啊!
“姑姑好。”上官静主动朝芸姑姑打了招呼,态度十分礼貌:“不知姑姑今儿得空过来,也未能迎上一迎,失礼了,还望姑姑不要计较。”
上官静的这几句客气话,让芸姑姑心里十分惊诧,但她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面上依旧沉稳,笑着应道:“九夫人这话是要折煞奴婢了。夫人嫁进王府也有许久,这还是奴婢头一次上门给您请安,九夫人不要计较奴婢失礼怠慢才是。”
“芸姑姑说的是哪里话。”上官静微笑着答道:“您是在父王眼前伺候的人,我们做小辈的,怎敢在您面前托大。”
“是九夫人大度。”芸姑姑也笑眯眯的朝上官静点点头,一来一往,虚头巴脑的客套话,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试探中。
上官静将芸姑姑让进了屋,挽了袖子打算亲自动手给芸姑姑烧茶。好不容易等到这尊大佛主动上门,上官静打算把戏唱齐。
“怎好劳动九夫人亲自动手。”芸姑姑急忙拦住了上官静,微微一个眼神,跟在她后面的丫鬟立刻很有眼力价地接过了上官静手里的茶壶,迅速开始烧水泡茶,动作利索极了。
“见笑了。”上官静十分故意地说道:“我这院子只有几个粗使丫鬟,粗手笨脚的,也不能进来伺候,九爷的嬷嬷呢,平日里三灾八难的,也指望不上。因此平日里屋里的这些杂事我与九爷大多都是自己动手。”
上官静这么明显的抱怨,芸姑姑当然听懂了。她立刻笑着说道:“九夫人见谅,这是奴婢们的疏失。九爷自小就爱清净,不喜欢眼前留太多人伺候,因此这院子用的人少些。”
“夫人进门之后,原本应当先紧着夫人的习惯将人添补上来的,只是这贴身伺候的婢女,总得合了夫人的眼缘才好,因此奴婢原本想着,先选一批人送来给夫人过过目,没想到一时半刻也没选到合适的人,竟耽搁了。”
这种随便搪塞人的狗屁话上官静当然不会信,芸姑姑当然也没指望上官静信。她故意说了漏洞如此明显的借口,无非也是想看看小姑娘到底会怎么回应罢了。
成年人上官静当然能明白里面的弯弯绕。因此她十分心领神会的给芸姑姑递了梯子。
“姑姑这是哪里话。”上官静笑着说道:“九爷喜好清净,我这个做妻子的,自然是依着夫君的喜好,因此从未朝姑姑伸手要人,姑姑又是哪来的不是?”
“只是九爷的嬷嬷的确身体不大好,屋里总没人伺候也不是事儿。我想着姑姑若是一时半刻寻不到合适的人,也不必勉强,不如找我娘家讨了我的奶嬷嬷过来伺候可好?”
有来有往。芸姑姑有了台阶下,自然也不会拒绝上官静的要求,很轻易地就答应了,会尽快找武定候府协商,接陈嬷嬷过来。
第24章:脑补神马哒……
这一出相互试探的大戏,唱得还算不错,暂时达到了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试探完毕,芸姑姑才不紧不慢地说出了她今天出现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进宫过除夕?”上官静十分意外。
“是。”芸姑姑点点头:“其实咱们王爷年年都是在宫中陪太后娘娘一同过除夕。只不过,夫人知道的,九爷好静,热闹的宫宴他一向不大喜欢,因此往年他若是不想进宫,王爷也不勉强。”
“但今年毕竟不同,九夫人是新进门的媳妇,再怎样也该让太后娘娘瞧瞧孙媳不是?所以王爷特意打发奴婢来传个话,要九爷和九夫人这几日好好准备准备。”
上官静眉头微微一挑:“姑姑的话我听懂了。但我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九夫人请讲。”芸姑姑微微点点头:“只要是奴婢知道的,定然知无不言。”
“芸姑姑,我未出阁时的傻子名声,想必瞒不过咱们王府上上下下,您心里应当也是有数的吧?”上官静很直白地问道。
这问题虽然简单,但还真的将芸姑姑给问住了。说起来她也纳闷,眼前的小姑娘分明聪明得很,也不知为何武定候夫妻到底哪根筋不对,非要坚持说自己伶俐的【创建和谐家园】是个傻子。
这里头的猫腻芸姑姑搞不清,因此也不好随便开口评论什么。
“不瞒姑姑说。”上官静继续说道:“我以前的确不大伶俐,嫁进来之前一场大病,到因祸得福让我开了窍。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娘从未想过给我这个傻子聘教养嬷嬷,从小到大,我身边只有一个奶嬷嬷而已。我若是就这样入宫,失了礼数,可就丢了父王的脸了。”
“九夫人的话奴婢听懂了。”芸姑姑立刻点了点头:“奴婢这就安排教习嬷嬷过来。不过九夫人也莫要紧张,太后娘娘一贯温柔和善,就算是九夫人哪里做的不好,她老人家也不会计较的。”
“太后娘娘仁德慈惠,能做他老人家的孙媳,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上官静微笑答道:“芸姑姑放心,我会好好跟着教习嬷嬷学规矩的。”
芸姑姑是淮阳王府实权派,做事效率当然是很高的。她告辞后没半个时辰,就派了个教习嬷嬷上门来教上官静规矩。
这位教习嬷嬷大约是受了芸姑姑的特殊叮嘱,教规矩很严格,但态度却温和,并不像张嬷嬷似的,动不动就嚷着要动戒尺。
只是古代规矩实在是很繁琐,对女人的行为规范又很严格,并不是从小学规矩的上官静,还是觉得学规矩很辛苦。
萧景珩放学回家,看到的就是半死不活摊在床上的上官静,好像一条晒干的咸鱼似的。
“静姐姐这是怎么了?”萧景珩十分纳闷:“平日里难得见你安静躺着。”
“累死了啊!”上官静哀嚎着抱怨:“也不知道你父王哪根筋不对,突然要我们进宫过除夕,我今天跟着教习嬷嬷学了一天的规矩。”
“进宫吗?”萧景珩微微蹙起眉,他犹豫了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静姐姐先忍一忍,规矩还是得好好学,否则进了宫……总之现在辛苦总比在宫里受罚强。”
“诶?”上官静一咕噜爬起来,奇怪地问道:“怎么跟我听到的不一样。今天传说中的芸姑姑来咱们院子了,她明明告诉我太后娘娘很宽容和气,就算我哪里做的不好,太后娘娘也不会计较呀。”
“什么叫做‘传说中的芸姑姑’。”萧景珩忍不住笑了:“静姐姐就喜欢说一些奇怪的词儿。”
“那不重要!”上官静摆了摆手:“快说说,太后很讲究礼数吗?你突然这样一说,搞得我心里没底。”
“太后娘娘是很宽容。”萧景珩答道:“对我也很和善。但进宫会见到的也不止是太后。皇后娘娘是很严苛的人……而且……”
“而且什么?”上官静警惕地问道。
“我觉得皇后娘娘似乎很讨厌我。”萧景珩皱着眉答道。
“讨厌你?”上官静也皱起了眉:“为什么?你做过什么让她嫌弃的事吗?还是她有什么其他讨厌你的理由?”
“那倒没有。”萧景珩摇摇头:“我很少进宫的,前几次进宫,也只是跟着兄弟姐妹们一起给皇后娘娘磕头请安,她也没搭理过我。我觉得……皇后娘娘好像也不喜欢我大哥他们,我们一家子似乎都不讨她喜欢。”
“哈?”上官静有些吃惊的模样:“你父王得罪过她?或者是得罪过皇上?”
“我没见过皇上。”萧景珩答道:“但满朝文武都知道,父王是所有亲王中,最得皇上信任的。”
“当然啦,唯一一个至亲兄弟,”上官静理解地点点头:“这样说来,原因不在皇上这里。那更奇怪了,皇后娘娘有什么理由跟你们一家子过不去啊!大嫂和小叔子之间能有什么仇怨……”
上官静没好意思跟萧景珩这个纯洁小孩说,短短时间内,她那被言情小说和狗血电视剧残害不轻的小脑瓜里,已经轮番脑补了恨不得十出狗血大戏了。
比如皇后原本和淮阳王是一对,但是最终被皇上横刀夺爱,有情人终成叔嫂,因此皇后看到淮阳王的孩子们就心里不舒服?
或者是皇后原本和淮阳王是一对,淮阳王渣男出轨了现在的淮阳王妃,皇后由爱生恨,转头嫁给恋人大哥以示报复,因此淮阳王妃从不进宫,而皇后则超级不喜欢萧景珩?
再或者是,皇后单恋淮阳王,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淮阳王就喜欢某个白月光(例如徐侧妃),因此皇后求而不得愤而黑化,转头嫁给皇上,接着插手淮阳王和白月光的婚事,将白月光坑成侧妃,这导致淮阳王与正妃感情不佳,同时也牵连了两人的无辜孩子萧景珩?
又或者是,皇后才是最大的白莲花?高段位海王,吊着皇上和淮阳王两位有前途的皇子,最终选择了上位的皇上?淮阳王知道她的海王黑历史,因此皇后对淮阳王总是警惕戒备,连带着也不喜欢淮阳王的孩子们??
第25章:到底谁着急
“你说什么?不傻?!”
就在上官静快乐脑补皇后和淮阳王的八卦小剧场的时候,淮阳王也正在对芸姑姑带来的消息表示震惊。
“回王爷的话,”芸姑姑答道:“不仅不傻,反倒还显得比寻常九岁小姑娘更懂事机灵些。根据那孩子自己的说法,嫁进来之前一场大病,因祸得福开了窍。”
“怪了!”淮阳王皱起眉:“武定候【创建和谐家园】先天不足,从生下来就是傻子,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前些年武定候夫妻为女儿寻医问药,整个大周的名医差不多都去给那孩子看过诊,这两年才渐渐消停下来。怎么能说好就好呢?”
“是不是就因为日渐好转,所以这些年才没听说武定候府上寻访名医?”芸姑姑不确定地说道:“现在看那孩子的反应和谈吐,是真的十分伶俐。”
“那就更怪了!”淮阳王眯起眼:“若真是好好一个孩子,他怎么舍得……”
“说不准……”芸姑姑犹豫了片刻,才大着胆子开口说道:“说不准武定候觉得这门亲事也算门当户对呢!九爷毕竟是嫡子……外人看来,这门亲事也算般配。”
果然,一听嫡子两字,淮阳王的脸立刻黑了。他冷哼一声,语气强硬地答道:“那又怎样?一个呆子而已。”
“是!”芸姑姑立刻陪着笑脸答道:“因此奴婢也只是说,在外人眼里看来,这亲事兴许不错。”
“但武定候不可能这样觉得。”淮阳王摇摇头:“老九什么样,本王可没瞒他。早在替老大求娶他家长女的时候,本王就已经言明,将来继承本王一切的,会是老大,而非老九。但他依旧舍不得将长女嫁过来。”
“不是大的,就是小的。”芸姑姑答道:“总得有一个嫁过来。这可是殿下您与武定候早早约定好的。”
“不!”淮阳王摆摆手:“我原本都打算退而求其次,为老四求娶上官三小姐了。是不是他武定候的亲生女不重要,是上官家的小姐就行。”
“王爷这样有诚意与武定候府做亲,您的真心,上官大人也是能看到的。“芸姑姑答道:“说不准,这上官四小姐,就是上官大人的诚意。不过,这九夫人傻是不傻,但在家里时武定候夫妻也没给她请过教习嬷嬷,仪礼规矩,还是得花些时间【创建和谐家园】,奴婢已经赶着找了个得力的教习嬷嬷去教了。”
“不管怎样,不傻对我们来说就是好事。”淮阳王眼睛一眯:“能教的,赶着【创建和谐家园】出来,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用。除了教习嬷嬷,也记得给她找个女先生。但是记住,要【创建和谐家园】,但别把她教得太明白了。”
“奴婢省得。”芸姑姑点点头:“识几个字,能做女工,琴艺或者棋艺之类装点门面的本事粗略学学。”
“你看着办就好。”淮阳王点点头:“另外在过年前,寻个合适的时间,我也见见这孩子。已经嫁进来几个月了,这磕头敬茶的礼数,还是做齐了好。”
在淮阳王府这样的地方,消息总是传得挺快。不到半个时辰,萧景珩的小媳妇不是个傻子的消息,已经传遍府中角角落落。
“呵……倒叫老九占了个便宜。”徐侧妃皱着眉,脸上的表情不大好看:“平白得了个好岳家。”
“娘娘也无需操心太多。”徐侧妃的贴身侍女连忙安慰道:“就算那小姑娘不傻,毕竟年纪也不算大。她现在年幼不知事,不是刚好哄?娘娘想,既然这孩子不傻,将来与娘家还能少了走动吗?娘娘喜爱武定侯府大小姐,不如现在开始就多多哄着她些,有些话,娘娘没法当着武定侯夫妻的面,她倒刚好可以代劳。”
徐侧妃皱着眉思忖了片刻,依旧皱着眉摇了摇头:“不妥。眼下她年纪小不懂事,也不知嫁人到底是怎么回事。等过两年懂事了,想到爹娘狠心把她配给一个永远出不了头的呆子,还不一定怎么恨娘家父母,恨这桩婚事呢!”
“那不更好?”侍女答道:“若是她心高气傲,将来嫌着那位,娘娘也不必担心那位借了岳家的势。平白让他占着个嫡子名头已经是娘娘手下留情了,断不能给他任何机会。”
“所以,你也别想着去哄骗那小姑娘,不值当。”徐侧妃抬起头:“为今之计,还是要想尽办法与娘家少走动才是。小姑娘将来长成什么样不好说,但武定侯夫妻可不傻。老九是个脑袋不大灵光的呆子,眼下也是武定侯的女婿。若这小姑娘是傻的也就罢了,什么手段也不能指望傻子。但若她不傻,说不得武定侯会希望这小丫头努力拿捏住老九呢!若真若如此……”
侍女立刻听明白了徐侧妃的意思。若真如此,萧景珩的嫡子身份,很可能会被武定侯拿来做文章。听话好拿捏的王爷女婿,对于有野心的武将来说是多么理想,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样说来……”侍女慢慢抬起头,询问似的望着徐侧妃:“她活着就是麻烦?”
“不。我可没那么说。”徐侧妃摇摇头:“她得活着,必须活着。王爷是希望与武定侯府继续做亲家的,她若是死了,你猜武定侯府还会不会嫁第二个姑娘过来?依我说啊……照以前那样子就挺好。她和老九,一个傻,一个呆,可不是正好是天作之合的一对?”
“奴婢听懂了。”侍女点点头。
“你可别瞎张罗,回头再坏了事。”徐侧妃捡起妆台上的白玉滚轮,轻轻【创建和谐家园】自己的脸:“等过完年再说,等我先寻机会仔细瞧瞧她。这样的事我急什么,再怎样我的琰儿也是王爷的长子。比我着急的,大有人在。那位白占着嫡子名头,看他不顺眼的多了去了。”
“娘娘说得有理。”侍女笑了:“这样的事,哪里轮得到我们操心。”
“我能想到的,旁人自然也能想到。”徐侧妃抚了抚自己娇媚的脸,对镜一笑:“再说了,多少人都盯着我这院子呢!落了把柄多不好。”
第26章:花钱买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