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说张嬷嬷,”小红先皱着眉开口说道:“您老人家胆子也忒大了,竟什么都敢往外说。您活够了也就罢了,可莫要拖累了我们。”
“有本事你去皇上面前告我!”张嬷嬷的反应倒也不慢,蒙了片刻就又叉起腰来嚷道:“有本事你去告,你告了自己又落下什么好!”
呵……上官静冷笑一声。这张嬷嬷表面看起来是个心理没成算的,但实际上不傻。她就说嘛,这寻常世家贵族,对照顾小主子的嬷嬷们都是精挑细选,更别说规矩极大的王府了。
怎么会有素质如此低,如此惫懒不把主子放在眼里的嬷嬷出现在王府?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位,大约也是仔细选的,集齐所有缺点的版本。够坏、够贪,有点小聪明,却不算太聪明。
没大事的时候,张嬷嬷凭着自己,能够混的自在,辖制一个‘呆子’绰绰有余。但将来若是出事,稍微使点手腕,就能让这个只有小聪明的嬷嬷当个完美的替罪羊,保证不牵连背后的主子。
虽然张嬷嬷在徐侧妃眼前是说不上话,但还说不定背后指挥她的人是谁呢!
淮阳王府的侧妃又不止徐侧妃一位,庶子足足有十一位,但嫡子可只有萧景珩一个,他是多少人的眼中钉。
“我用得着上皇上面前去告状?”上官静笑了:“今儿院子里这么多人,嬷嬷您的话大家都听见了,您觉得管事姑姑能容得下,咱们王府里有个诅咒皇上和主子的下人?”
“你,你去告!”张嬷嬷还在直着脖子嚷嚷,但明显气虚了许多:“管事姑姑理你才怪!”
的确。上官静其实清楚,她这个顶着傻子之名的小孩子,想要告倒背后有人的张嬷嬷并不容易,而且实际上,她也没打算真的去告。
告了又有什么好处?只能让人寻机会塞进来另一个手段更高明的嬷嬷,来辖制她和萧景珩而已。
但不告是不告,现成的把柄递到她手里,不善加利用那不是浪费?
因此上官静气定神闲地绕着张嬷嬷溜达了一圈,这才笑道:“若是依着我,早些撕罗开,将你这种刁奴一棍子打死了事。但无奈,景珩心善,毕竟虽然你当差不上心,却也是景珩的贴身嬷嬷,陪了他许多年。你可记清楚了,今儿我没差人去找管事姑姑,当场将这件事撕罗开,看的可不是你的面子,而是景珩的面子,是他保下你的。”
张嬷嬷没吭声,小眼睛瞪着上官静,眼神复杂,似乎带着几分疑惑和轻视,却又隐含着几分戒备。无论如何,上官静说起话来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张嬷嬷就算是再蠢,也不敢真的将她当成傻子。
幸好年纪还小!张嬷嬷在心里自我安慰道,幸好就算再聪明,这也是个未成年的小姑娘,依旧是好辖制的。
然而还没等张嬷嬷组织好反攻语言呢,上官静就又开了口,她一脸白莲花,做出一副大度的模样,但说出的话,却差点把张嬷嬷气得当场去世:“过去的呢,也就算了。旁的不说,这院子里里外外都空空荡荡,连床厚被褥,都是我打发人找管库的现讨来的。景珩好歹是王爷唯一的嫡子,眼下这屋子空得还不如有头有脸的下人,这里头多少猫腻,用不着我说吧?张嬷嬷,这院子里有资格进屋伺候的,可只有你一个。”
“你这是血口喷人!”张嬷嬷气得头顶都冒烟了:“这院子里东西少,与我有什么相干!还不是因为屋子里那位不讨人喜欢!也是【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孩子了,又蠢又笨,连句好听话都说不出来,也怨不得王爷王妃嫌他!这怪得了谁?打生下来就是多余的!王爷肯养着他,他该烧高香了,还敢抱怨,简直无法无天!”
上官静原本心情还不错,像逗耗子一样耍着张嬷嬷玩,这场较量中,她一直掌握着主动权。然而等张嬷嬷将这几句话说出口,上官静立刻火冒三丈,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了。
她从张嬷嬷顺口而来的态度就知道了,类似的话,这个老虔婆之前一定说过许多次,说不定从萧景珩还是个幼小的婴儿时,她就是这样念叨的。上官静很难想象,这样的话,会给一个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这就是【创建和谐家园】裸的PUA啊!从小到大受到这样观念的灌输,会给孩子带来多糟糕的影响!
怪不得萧景珩总是小心翼翼,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先责怪自己!
第21章:学不乖就直接揍
愤怒的上官静已经忘了自己的最初目的,她满脑子想的,就是狠狠教训一下这个老虔婆。
她提起裙子从台阶上冲了下去,一把抄起了小红她们扫院子用的扫帚,劈头盖脸地朝着张嬷嬷抽去。
张嬷嬷毫无准备地挨了好几下,这才愤怒地反抗起来。
上官静毕竟还只是个只有九岁的小姑娘,瘦弱矮小,面对身宽体胖的成年人,力量上十分吃亏,因此张嬷嬷很轻易就夺去了她手里的扫帚。
“你还敢【创建和谐家园】?”挨过上官静两顿打的张嬷嬷怒不可遏,打算新仇旧恨一起算。
她将扫帚丢到了一边,大手像是钳子一样直接拽住了上官静的手臂,高高地扬起了巴掌。
“有本事你打!”上官静毫不畏惧地迎着张嬷嬷的巴掌:“你胆子够肥,大可以试试这巴掌落到我脸上是什么后果!我是武定侯府嫡女,八抬大轿抬进门的,王爷的正经儿媳。难不成我嫁进淮阳王府,是为了受你这个老虔婆的磋磨?你大可以试试,若是你真敢动我一根头发,你一家老小的命来够不够赔。用不着我爹娘找上门来,你以为父王能饶了你?tui……”
上官静威胁了张嬷嬷还不够,顺便一口口水直接吐到她脸上。
张嬷嬷不防备被吐了一脸,但高高扬起的巴掌,硬是没胆子落下。
“反了!反了!”她不敢扇巴掌,不解气,于是一只手狠狠捏着上官静的手臂,另一只手直接扯住了上官静的头发,将小姑娘狠狠扯得弯身向下倒去:“这哪里像个世家小姐的教养!市井泼妇也没像你这样的!”
被张嬷嬷压制住的上官静一点都不怂,她虽然被扯住头发压低了头,看不准目标,但这并不妨碍她向上伸手无差别攻击,体力上跟不上没关系,她灵活!
上官静想得很开,对付张嬷嬷这种货色,就要野路子才好。泼妇打架讲究什么姿态好看呀!效率最重要!因此她弓起两只手,呈爪状,用别扭的姿势,朝着张嬷嬷的脸抠去。
因为看不见目标,所以左手失了准头,只挠中了脖子,但是右手却运气很好的正中目标,狠狠地在张嬷嬷脸上留下五道深深的血痕,这一下挠得极重,皮都抠掉一层。
张嬷嬷嗷一声松开上官静,捂着脸嚎叫起来。上官静趁这个机会脱了身,又捡起扫帚继续劈头盖脸的朝张嬷嬷打去:“还敢打我,反了!你一个奴才而已,景珩好性子,倒把你惯得眼里没主子了!我今日就算在这里打死你,看谁敢说我一句。”
张嬷嬷嗷一声推开上官静,往书房方向跑去,胖身体直接撞开了书房门,片刻之后,她抄着戒尺气势汹汹地从书房出来了。
胖老太婆头发乱蓬蓬,一脸血痕,气势汹汹的模样,看起来还真像个疯子。
“如此撒泼发疯,是该好好管教!”张嬷嬷咬着牙朝上官静走来。
“动戒尺你倒是积极。”上官静冷笑一声:“你以为嬷嬷就是负责【创建和谐家园】?自己当差不规矩,还想管教我?小红,你们几个把她按住,我倒是想问问,这老虔婆倒是清闲,她攥着九爷和我的月例银子,成日神踪不见,你们辛苦替她当差,赏钱在哪呢?”
院子里三四个丫鬟原本就偏着上官静,一听这话,更是积极围了上去,七手八脚就将张嬷嬷给按住了。
上官静过去一把抢过了张嬷嬷的戒尺,朝她露出狞笑:“你想对我动戒尺?那不如我先教教你做奴才的规矩!”
说着,上官静扬起戒尺,朝着张嬷嬷脸中间抽去:“我问你,我们的月例银子你拿着,钱都花到哪去了?”
“花到你们身上了!”张嬷嬷嗷嗷叫着:“歹毒的小蹄子,叫你一句九夫人是给你面子,你还真把自己当主子奶奶了!你睁眼看看,整个王府里谁把你当回事儿!你倒知道摆个主子款。小小年纪倒是贪财,九爷就这么点月例银子,每月花了不够,还得我自家贴补呢!哪家小主子的月例银子不是嬷嬷拿着,闹到侧妃跟前我也不怕!”
“放肆!”上官静又是狠狠一戒尺抽到了张嬷嬷身上:“你倒敢污蔑主子占了你的便宜。我问你,你既然说都花在我们身上,帐呢?你若不服,咱们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请了管事嬷嬷过来,让你当着管事嬷嬷的面,也报报账。”
一听上官静这话,张嬷嬷立刻没了声。上官静又是一戒尺狠狠抽到张嬷嬷身上,瞪着眼睛威胁道:“老虔婆,我教你一个乖,你现在依旧能在这里好好呆着,那是景珩好性子不计较。但他能容你,我容不了!以后再让我瞧见你打骂他,我要你死了都不能超生。”
“你给我记清楚了!”上官静用戒尺狠狠地戳张嬷嬷的嘴,那副教训狗的模样,侮辱性极强:“以前你拿了的银子,我暂时不与你计较,但你记清楚了,你在这里当差,也不是白干,每月都有月银,主子的月例银子,不是你的!你做了事,才能得打赏,你若闲着什么都不做,那就把银子拿出来,我拿去赏勤谨当差的丫鬟们。”
张嬷嬷气得直翻白眼,立刻也想学着上官静之前的模样,想要啐小姑娘一脸。但上官静早防着她这一招呢,灵活的向后一跳,直接躲开了。
“你们今儿的差事当得好。”上官静一边笑着,一边趾高气扬地朝小红她们点点头:“赏银去找张嬷嬷领。”
“是!”小红她们高兴地大声应道:“谢九夫人的赏。”
“也别耽搁久了。”上官静露出坏笑:“现在就押着她家去取银子,今日事今日了,免得赖账。”
丫鬟们高高兴兴地押着张嬷嬷往外走,而上官静在她们出院门之前,又在她们身后阴阴地补了一句:“张嬷嬷,景珩有心护着你,以前的事我也就既往不咎了。但你若想省些事,下个月的月例银子,还是交回来的好。也免得丫鬟们三天两头找你讨赏麻烦。”
第22章:过冬的物理学方法
上官静和张嬷嬷的第二次PK,又大获全胜。这一出杀鸡儆猴不仅仅是为了辖制张嬷嬷,也是做给小红她们看的。
虽然现在有赏钱,丫鬟们勤谨了不少,但上官静其实明白,全靠钱撑着是不行的,她和萧景珩两个小孩子在丫鬟心里一点威信都没有,时间长了还是压不住人。
这一次上官静也是特意要小红她们看清楚,她和萧景珩虽然年纪小又孤立无援,但也不是完全没手段辖制人的。
此次行动效果显著,张嬷嬷大约是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上官静居然这样厉害,接下来的日子里,真的消停了不少,为了避着上官静,她几乎不进院子了,但月例银子却没敢再贪墨,而是老老实实地打发人送了过来。
两个小孩子的月例银子虽然不多,但他们院子里需要打赏的仆役也不多,统共就四个粗使丫鬟,还有两个经常来往送饭的厨房婆子而已,节省一点,是够花的。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钱的作用,这对于上官静和萧景珩的生活有巨大的改善。
至少,用了赏钱之后,在寒冷的冬日里,大厨房送来的饭菜不再是冰凉的了。
每当想起这事,上官静总是感慨,也不知萧景珩这孩子,以前到底吃了多少冷饭。
不过些微的改善也仅限于此,上官静与萧景珩共度的第一个冬日,也不算太好过。
天气太冷了!有空调伺候的现代人上官静觉得,她永远都没办法习惯火盆提供的热量。
“实在是太冷了!”她将自己穿成一颗球,将几乎所有的厚衣服都捂在了身上:“科技不发达,果然就有这个坏处!要是有暖气或者空调就好了。”
“什么?”同样穿得很厚的萧景珩迷茫地抬起头,并没有听懂上官静的胡言乱语。这孩子的手上已经生出了冻疮,但依旧每日很勤劳的写字做功课。
“没什么。”上官静摆摆手:“我就是唠叨一下而已。冷啊!炭盆真是没啥用,我在家的时候,似乎冬天过得没这样艰难,兴许是今年特别冷?”
“静姐姐家里一定有地龙。”萧景珩不在意地笑笑:“御书苑就有,地板下走火龙,无论外面怎么寒冷,屋里总是暖暖的。”
“哈?”没见识的穿越党上官静顿时震惊了:“还有地暖系统,这么高级的吗?”
“地龙不是很平常吗?”萧景珩莫名其妙的样子。
“平常?”上官静才不信呢:“若是真的很平常,为什么咱们的屋子里没有地龙。”
“只有咱们院子没有罢了。”萧景珩平静地答道:“毕竟很费碳,而且咱们住的偏,还得另外修火道。”
“哦!明白了!”上官静煞有介事地点点头:“我们不配地龙呗。”
“还不是怨静姐姐自己太倒霉。”萧景珩这段时间经过上官静的教育和【创建和谐家园】,已经能够平静地调侃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了。
他笑着说道:“我父王有十一个儿子,静姐姐偏偏成了我的夫人,住到淮阳王府唯一没地龙的院子里来。运气糟到这样,也别抱怨了。”
“想让我认命,没门!”上官静哈哈笑着答道:“逆势而行才能显出姐姐我的智商水平呢!你等着!有我在,保证你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总不至于,让你一个王府嫡子,过得还不如贫苦人家的孩子吧?”
“贫苦人家过得是比我们强些呀。”萧景珩眨眨眼答道:“书苑的师父曾经说过,咱们京中气候干燥,穷人家的房子大都地基打得深,咱们这屋子,讲究排场,进屋须得先上台阶,而穷人房子大多是进屋下台阶,且用茅草筑墙,冬暖夏凉。”
上官静迷茫地眨眨眼,半晌才脑补了一个之前在电视纪录片里看到过的西北早期地窝子的形象。难不成……这世界的京城,跟她原先生活世界的西北气候相近?
“所以书苑师父为什么会教你们这些?”上官静忍不住好奇地问道:“我还以为就是带着你们读圣贤书呢!”
“当然不是啦。”萧景珩摇摇头:“我是宗室,同皇子们一同读书。师父说了,在御书苑读书的子弟,将来都是国之肱骨,知识上不能有所缺漏。除了仕子们要读的圣贤书之外,墨学、工学、律法、算学都是要学的,心算还要考试呢!”
“明白了!”上官静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皇室继承人的精英教育嘛!她懂!这样说来,她家萧小包子作为宗室,从小入御书苑读书,还挺占便宜的,至少基础教育十分全面。
“所以,”上官静望着萧景珩,充满期待地问道:“你有什么物理学方法,能让咱们有限的炭,发挥出最大的热量吗?”
“没。”萧景珩实诚地摇摇头:“而且,什么是物理学?”
上官静很快就示范了什么叫做物理学方法。冬至前后,因为天气实在是冷,她直接命令萧景珩不要再继续住在书房的凉榻上,而是与她一同住在卧室。
“第一,为了节省。”她这样告诉萧景珩:“卧室一个炭盆,书房一个炭盆,浪费啊!咱们的炭本来就不够用。这第二嘛……当然是为了更暖和。原本用在两个屋子里的炭集中在一个屋子里,当然会暖和一些。”
至于第三点,当然还是为了暖和。
萧景珩是在小雪节气之后搬回卧室的,准确的说,是和上官静搬到了同一个床上。两个小孩子裹着厚被子挤在一起睡,总比自己睡要暖和些。
这样的“同居”生活,对于上官静来说,没啥心理负担。想也知道,两个【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小孩子,就算是躺在一张床上,除了睡觉之外,还能有啥猫腻呢?
日子一直相安无事,上官静很快习惯了,身边睡着个小男孩。冬至前后,天气特别冷,两个小孩甚至商量着钻了同一个被窝。
别误会,仅仅是为了保暖而已。
有了上官静的照顾,萧景珩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最好的一个冬日。有钱打赏给丫鬟,他不需要冬日里自己洗衣服,也有钱给送饭的嬷嬷,这样一来,不论天气多冷,他也不至于吃到冷菜冷饭。
更棒的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他可以和静姐姐点起炭盆,相互依偎着过夜,简直不能更幸福!
第23章:传说中的管事姑姑
进了腊月,眼看就要过年了。
两个缺乏资源的小孩子,新年自然没什么稀奇。但这是上官静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的第一个新年,她挺想好好过。
她和萧景珩商量着写了一张年货单子,连同一根粗银钗一起交给了小红,让小红想办法帮忙采买。
有钱毕竟好办事,萧景珩这是第一次在过年时,得到了一个像样的零食攒盒。
蜜饯干果点心一样都不缺,装得满满的,摆在桌上,足够吃好几天。
萧景珩是个很容易满足的孩子,这小小的过年福利让他开心了好多天。
腊八前后,久不露面的张嬷嬷突然出现了。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个针线房的中年仆妇,两人一齐给上官静和萧景珩量了身,准备做新衣服。
“我嫁进王府有半年了吧?这还是头一次见到针线房的人呢!”上官静感叹道:“他们总算是记得给我们做衣服了!”
“年年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做新衣裳。”萧景珩答道:“一冬一夏,两季新衣,不会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