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萧景珩顾静瑶》-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回去后就给上官鸳写了封信,约时间去看上官鸾。而上官鸳当日就有了回信,左右逢源的苏平虽然是二皇子党,但从不拒绝通过上官鸳向五皇子一脉示好,这样的事,苏家当然不会拒绝。

        上官鸳的回信送来时,小两口刚好在花园里跟着冯先生学画画,十六岁的上官静和十五岁多点的萧景珩,坐在秋风下微微晃动的竹林边,自己就美得像一幅画。

        “约了哪天?”萧景珩好奇打听了一句。

        “初八。”上官静答道:“因为后日苏文月要回娘家,二姐姐出不来,而今年秋猎皇上定了初五离京,你父王还有你那些兄弟们都要跟着去,我们趁着忙跑出去不太好,所以干脆约在几日后的初八了。”

        “初八啊……”冯老头仰头看着天:“你娘怕是对这个时间不大满意呢!”

        “我管她满不满意,”上官静撇撇嘴:“我做妹妹的去看长姐,干嘛非得在姐夫面前刷存在感?我虽然是坚定的五皇子党,但也没什么巴结五皇子的需求。我只是希望他当皇上,仅此而已。话说回来,就凭我姐和我的关系,我肯去就不错了。”

        “这倒是。”冯老头笑着点点头:“你这算不算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若你姐姐不是皇子妃,你怕是早就不搭理她了!”

        “是有点。”上官静大大方方的点头:“但都是我娘教的,谁也别说谁。再说,我娘就算不满意也没用啊!我倒是明日有空呢,但是世子妃回娘家了,府里不许我出门。”

        “先生,静姐姐,”说起魏氏,一旁的萧景珩突然开口插了一句:“你们有没有觉得,最近这位世子妃,回娘家很频繁?”

        “的确。”冯先生还没说话,上官静就先点了点头:“只上个月好像就回了两次娘家,上上个月好像也是回去了两三回。实在是有些不正常。”

        这年头的女人嫁了人,就像是换了个家,做媳妇的这么频繁的回娘家,是不合规矩的。同是嫁了人的媳妇,上官静和上官鸳,也包括皇子妃上官鸾,都也只是在有事的时候才往娘家去一趟。

        上官鸳嫁人的头一年,甚至因为怕婆家挑理,甚至除了三朝回门之外,都没回过娘家。

        相对于她们而言,世子妃魏氏回娘家的频率也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不合理。

        “那两口子过得还挺好?”冯先生问道。

        “那当然。”上官静点点头:“渣男套路多嘛!萧景琰只要肯花心思,想哄媳妇还是容易的。他俩感情很好,每次魏氏回娘家,萧景琰都会跟着去。”

        “那就是去看岳父的呗。”冯先生脸色微微严肃:“你爹最近也挺忙呢!”

        冯先生的话,让上官静和萧景珩猛地抬起头。他们相互对视一眼,皆在对方脸上看到了警惕与慎重的神色。两人沉默好一阵子,都没说话,最后还是萧景珩先开了口。

        “先生,”他问道:“我前几日还听书苑里的翰林们议论,说是皇上有意给皇子们封王。”

        “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冯先生点点头:“皇子们入朝议政已有几年,各人能力政绩如何,想必皇上心里已经有了数,朝臣们心里也多多少少有了些倾向。我听说前些日子有重臣奏请为皇子封王,皇上并未拒绝,只是说相等四皇子的婚事办完之后,再议进封的事,免得礼部忙不过来。”

        “是借口吧?”上官静蹙起眉:“亦或者是,皇上还是想一碗水端平?”

        “你们也别太紧张。”冯先生答道:“静儿的长姐刚有孕,又有皇子封王的消息传出来,依照武定侯的个性,他必要等个坐实的结果才会做决定。五皇子在几位皇子中原本就颇有优势,若皇上第一个将他封王,则无疑是个重要的利好信号。再加上你姐姐现在怀孕了,苏文月的孩子没了,若你姐姐顺利生了男孩,那就是皇上第一个孙子。一个聪明伶俐的皇孙,对于皇权延续是十分重要的,皇上不会不考虑。”

        “依照我爹利益最大化的做事风格。”上官静点点头:“他的确有可能再等等。不过我们也不能将所有宝都压在我姐的肚子上,靠人不如靠己。我想能不能找机会去一趟姑母府上,你父王现在将我们攥在手里,绝不可能放我们离京,因此若真有事,唯一一个有能力护住我们的人,就是姑母。我们得提前把安全转移路线打通,才不至于事到临头束手无策。”

        “可以。”萧景珩还没说话,冯先生就先点了点头:“但记得,要找个合理的理由,再向长公主提要求。长公主毕竟与皇上和淮阳王都是一母同胞,有些事她若是知道了,必然会插手,到时无论她站在哪一边,事情都会往不可控方向发展。”

        “这我们知道的。我们之前其实已经做过需要保护的暗示,”上官静抬头望着萧景珩和冯先生:“现在的问题是,淮阳王府和公主府的走动一向很少,我们想要上门拜访,不论是你母妃还是徐侧妃,肯定都不会同意。”

        “她们自然不会同意。”萧景珩想了想,下定了决心:“所以不如先斩后奏。”

      第161章:山雨欲来

        若是先斩后奏,初八是个好机会。上官静原本就向王妃申请了出门,可以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一趟长公主府。

        她打算先试着向王妃申请,让萧景珩陪她出门。夫君陪妻子出门拜客,原本就很平常。不过萧景珩情况特殊,因此小两口都已经计划好了,若是王妃不同意,上官静从五皇子府出来之后,就直接去御书苑附近等他,两人再一起去公主府。

        为了这个计划,上官静甚至还仔仔细细地计划了,要如何安排那日的车夫和护卫。他们小两口自己有八个护卫,出门平日就不用淮阳王府的侍卫,而车夫和仆从,上官静计划,若是王妃允许萧景珩陪她出门,那就麻烦萧景珩的武师父秦先生一趟。

        全都用武定侯府的人,这当然会惹人猜疑。但好在初八日,淮阳王还有家里的其他男人都已经出发离京,陪着皇上去秋猎了,只要淮阳王这个老狐狸不在,一切都好说。

        “我先去找你母妃说说。”上官静说道:“她若拒绝再想办法,反正还有好几日呢!”

        然而上官静没想到,事情竟然顺利得不像话,王妃苏氏甚至连问都没问一句,一口答应了让萧景珩陪她出门,也同意了让秦先生帮他们赶马车。

        实在太顺利了,顺利到不科学,让上官静森森怀疑自己是不是突然点亮了什么了不得的技能。比如穿越金手指什么的?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越是反常越要小心。”冯先生听说之后,十分谨慎地皱起眉:“我看你们还是另外找个机会再去公主府。初八那日就怎么去怎么回,不要乱走为妙。至于长公主那边,我来想办法,先捎个口信过去,让长公主上门来拜访。”

        上官静和萧景珩对视一眼,十分无奈地点点头。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个道理他们明白。

        因为世子妃魏氏的父亲,这次也会离京陪皇上秋猎,因此这次回娘家,她住了一日才回来,萧景琰当然是陪着她的。

        她回来之后,整个府里都忙忙碌碌地在为淮阳王和各位爷准备行装。像往年一样,淮阳王要带着所有十五岁以上的儿子参加皇家秋猎,只除了萧景珩。

        上官静也挺忙,她老公萧景珩虽然没资格陪皇上打猎,但她爹武定侯要去。因此上官静还是象征性的写了信去问候,顺便捎了点自己准备的东西。

        那就是个礼节性的意思,想来也知道,跟着皇上出门的武定侯,一定会被伺候得好好的,不会带她准备的那些破干粮点心。

        初五日,皇上带着朝臣和宗室,浩浩荡荡离京,每年一次也不奇怪。整个淮阳王府的成年男人都离开了,显得十分清静。

        上官静在自己的院子躲了两日,接着在初八这一日,她离开淮阳王府去上官鸾家里拜客。

        因为提前回报过苏氏,因此萧景珩陪着上官静。她也没带太多下人,只带了陈嬷嬷和映霞。她打扮得一如既往朴素,也没穿自己最漂亮的衣裳,也没戴自己最贵重的首饰,只带了几朵珠花和萧景珩雕刻的木簪。

        萧景珩空手跟在她身边,小两口说说笑笑地爬上了马车,当时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这次离开淮阳王府,再回来时已然物是人非。

        那一天,赶车送她们去五皇子府的是秦先生,这是上官静自己要求的,陪在他们身边的是武定侯亲自选的侍卫。这些侍卫跟了他们好几年,虽然侍卫的真正效忠对象是武定侯,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对小两口的保护还是尽心尽力,所以上官静对他们还算放心。

        上官静同上官鸳约好了,在苏家汇合,她先带着萧景珩去了苏家。皇上一走,拉走了半个朝堂,连年纪不小的苏平,都带着儿孙随御驾去秋猎了,只有女人们在家。

        萧景珩和上官静先进门给苏夫人请了安,之后才与上官鸳相约着出门。

        而这一日的苏夫人,明显有些奇怪。她对待上官静和萧景珩十分亲切,亲切得简直有些不太合理,亲切到……让上官静都觉得有些不自在了。

        她还将小夫妻俩叫到面前,仔仔细细地将两个孩子打量了一遍,又感叹地说道:“唉!真是两个好孩子,长得这样好。”

        就连上官鸳也觉得祖母的态度有些奇怪,但作为孙媳,她也不敢打听什么。

        “外祖母今日是怎么了?”出门之后,上官静警惕地问道:“这么态度这样奇怪。”

        “不知道。”上官鸳摇摇头:“这几日外祖母总是长吁短叹的。我也不敢问。”

        “那你婆母还允了你出门?”上官静又问。

        “毕竟长姐是皇子妃,我去看看也是应该的。”上官鸳说道:“祖母和母亲也没有理由拒绝嘛!不过母亲倒是叮嘱了我早去早回,让我不要在外久耽搁。”

        既然上官鸳都这样说,上官静也只好将自己的疑心与不安压在心里,揭过去不提。

        去的路上,上官鸳坐在上官静的马车里,姐妹俩加上萧景珩,大家说说笑笑,没多久就到了。她们也的确没在五皇子府久留,因为上官鸾刚刚怀孕,反应有点大,精神不济,姐俩问候了她两句,放下礼物就告辞离开了。

        回程时,因为苏府与淮阳王府不在一个方向,因此上官鸳独自带着丫鬟坐上了苏府的马车,在五皇子府大门口处,与上官静小两口挥手道了别。

        “祖母现在允我独自出门拜客了,”上官鸳走前还这样笑眯眯的跟上官静说:“过两日等祖母心情好了,我就跟她说,去淮阳王府看你。”

        “好呀!”上官静笑着点点头:“盼着二姐姐来呢!”

        苏府的马车走了,萧景珩和上官静也上了淮阳王府的马车。他们准备听冯先生的叮嘱,直接回去。

        马车车轮隆隆转起,然而差不多只走了一炷香的功夫,就在街角停下了,马车外传来了马蹄声,接着秦先生的声音响起,似乎在与人说些什么,声音不小,但在马车内却听不太清楚。

        “别动!”上官静警惕地一把按住了映霞想要打开车窗的手:“别开窗,也别出声。”

      第162章:风云突变

        上官静将映霞吓了一大跳,她赶忙缩回手,一脸紧张地望着上官静。

        “别慌。”萧景珩冷静地说道:“听动静秦先生似乎是在与人争执,还没动手。就算有事也不用怕,秦先生和侍卫能撑一阵子。这里是皇子府附近,一定有当值的金吾卫在附近巡守,【创建和谐家园】的,难不成还有人敢在京城的大街上劫道不成?”

        萧景珩说的没错,这里是皇城附近,朗朗乾坤,谁还敢到这里劫道吗?所以拦路的人其实并不是劫匪。

        没过多久,外面秦先生的声音陡然低了下去,接着马车门被拉开,秦先生扶着脸色铁青的冯老头一起挤了进来。

        “先生!”在这里看见冯老头,这让上官静的脸刷就白了下来,她觉得自己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冯老头今儿不是放假吗?他应该是想办法去公主府递消息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秦先生也是脸色铁青,他上车之后,似乎还想对外面的人说什么似的,但还没张嘴,冯老头就伸出颤颤巍巍的手,动作飞快地将马车门砰一声关上了。

        “别与他们争执。”冯老头也是脸色青白,额头上却微微渗出汗:“就依他们所言,先离开这里再说,再晚片刻,怕是淮阳王府的侍卫要追来了!淮阳王留了孙书德在京中主持大局,他已经布置了人在回淮阳王府的路上守株待兔,苏府少奶奶的马车已经离开一会儿了,我们若再耽搁,他们怕是要直接过来抓人了。”

        “什么?”上官静一把抓住了冯老头骨瘦如柴的手腕:“您老人家说什么?”

        这个时候,马车又开始转动,上官静感到马车似乎转了个弯,换了方向走。

        “京里突然乱起来了。”冯老头答道:“之前竟然一点预兆都没有。守城门的右威卫原本该在辰时末刻换防,但谁想到守城将官突然哗变,将来换防的军士们杀了个干净,京城九座城门,被他们控制了五个,而且奇怪的是,将领哗变这么大的事,留守京中的金吾卫那边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收到消息之后就知道事情不好,这八成是淮阳王提前计划好的,他一定是想要趁着皇上离京秋猎时动手谋反,右威卫几位将领定是已经被他买通,想要里应外合。”

        “我们去公主府。”萧景珩当机立断地说道,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遮掩什么了,而从未见过萧景珩这副模样的秦先生,吃惊地看了他一眼,但却什么都没没问。

        “去不了了!”冯老头摇摇头:“我收到消息以后,立刻来迎你们,结果在路上发现孙书德已经带着一队侍卫出来了,就守在你们回去的路上。”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放我们出来。”上官静蹙起眉:“我们今天来看长姐又不是秘密,王妃亲口应允的。他们若是提前发现我们想跑,直接把我们扣在家里不是更省事些?”

        “我不知道。”冯老头严肃地摇摇头:“我只知道王妃允了你们出来,而孙书德……他若是抓住你们,应当不会把你们带回淮阳王府,只怕是另有安置之处。”

        “这些回头再说,”萧景珩在此时倒是显得十分沉得住气:“我们为何不能直接往公主府?眼下只有姑母可以护住我们,我们……”

        “因为……”冯老头一声苦笑,他和秦先生相互交换了一个复杂又无奈的眼神:“想把你们捏在手心里的,不止是淮阳王。”

        “我爹……”话说道这个地步,上官静立刻就明白了:“外头那八个侍卫……我爹给的。呵……真是深谋远虑啊!提前这么多年布局,我都佩服他。”

        “冯先生过来之后就提出要马车转道,直接往公主府。但他们要我们往城南坊市,说是那边有人接应,送我们出城。”又高又壮的秦先生开了口,声音嗡嗡的:“但我一人没把握对付他们八个。实在抱歉,小姐。”

        秦先生的话,上官静听明白了。情况危急,秦先生若是在这里与侍卫们打起来,恐怕很快会引起注意,若是耽搁太久,或是动静太大引来了孙书德,恐怕得不偿失。

        “没事!”上官静很快地答道:“秦先生不必道歉,这原本就不是你的错。人是我找我爹要来的,我这叫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却也不算。”萧景珩倒是极为冷静:“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被岳父的人带走,总好过被孙书德带走。”

        “我看差不多。”上官静答道:“我们就是一对实体合同。眼下孙书德和我爹的人争抢着想要把我们捏在手心,无非是因为他们虽然合作,但相互并不能信任,想要给自己多留个后手。”

        “若是这样说,”萧景珩更加冷静地补了一句:“跟着侍卫走没什么错。岳父大人很清楚,我的命对我父王来说不值钱,用我的命,可要挟不了我父王。他这样大费周章的想要把我们弄走,一定是因为我们还有别的用处。”

        “多活两天和少活两天的区别。”上官静神情晦暗地笑笑,但笑容不达眼底:“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该盼着他们谋反成功?”

        谋反这两个字一出口,秦先生猛地抬起了头,他瞪着上官静,似乎不敢相信这女孩子到底说了些什么。

        “侯爷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秦先生声若洪钟的反驳道:“小姐,这其中一定有误会。谋反这样的事,一定是淮阳王一人所为,侯爷绝不会牵涉其中的。”

        “所以他干嘛不让我们去公主府。”上官静将眼睛一闭,靠在了马车壁板上:“秦先生,都走到这一步了,您还在替他说话啊!我是他的亲生女儿,如果可以,我当然希望他老老实实的不要作死。我大姐明明已经是皇子妃了,还怀了孕,明明他只要好好辅佐五皇子,将来也能成为位高权重的国丈爷的!”

        而一旁的冯先生,听了上官静的话之后,却若有所思地皱起了眉。

      第163章:从头到尾都有悖常识

        不合理!实在是太不合理!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非常不合理!每一个环节似乎都与常识相悖。

        比如,若是淮阳王想要提前控制上官静和萧景珩,为什么不把他们直接扣在家里,王妃苏氏反而还特意在约定好的军士哗变之日放他们出门?还要麻烦孙书德大张旗鼓的带人出来拦她们。

        再比如,初八这日与上官鸳相约出门拜客,是上官静和上官鸳自己商量决定的,真的没有任何人来引导影响她们的想法,怎么就那么恰巧,她俩一早出门,中午守城的右威卫就哗变了,这是巧合吗?难道淮阳王也是提前选定了初八日动手??

        又比如,武定侯是淮阳王的合作者,哪一天动手,他必知详情。上官静身边的侍卫都是他安排的,淮阳王五号离京,时间充裕,依照他的能力,他完全可以有更好更稳妥的安排。

        上官静甚至想,找个借口让她回娘家不好吗?为什么要这样大费周章趁她出门,安排侍卫像是劫道一样强制让马车改道?

        还有,孙书德守在离这里不远的路口,是巧合吗?还是有人猜到了事发之后,他们小两口有可能转道往公主府去求助?因此才特意守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

        还有苏夫人……上官静皱眉仔细回忆今日的拜客经历,一大早苏夫人的奇怪表现此时又浮上她的心头。苏夫人若是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还放她出来?苏家到底站在哪边?

        她也就罢了。二姐姐可是苏夫人的孙媳妇,若是苏夫人提前知道今日京中会大乱,为何还会应允二姐姐出门?路上万一出事怎么办?

        还有上官鸾……她似乎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她怀着孕,精神不济,胃口不佳,一天不知道要吐多少回,人都瘦了一大圈。这个时候,若是京中乱了,上官鸾根本经不起舟车劳顿,根本无法离京避祸,她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躲进宫里去,和宫中女眷一起,靠着内卫们死守,撑到皇上回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2 08: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