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们夫妻大费周章的插手女儿的教育果然是对的。看看现在,静儿越来越懂事圆融,说话办事都极为得体,与前些年相比,这心眼也涨了不少,起码不再像之前那样一根肠子通到底,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
更让武定侯夫人满意的是,她的小女儿开窍以后变得聪明,但又不是绝顶聪明,她无论在心机还是在智谋上,都比她这个做母亲的差了些,但武定侯夫人认为这不是缺点,而是恰到好处的优点。
她女儿聪明在了她需要的方面,但永远超不过她自己,永远会对她保持着全心全意的信任与崇拜,因此这孩子极为顺从听话,从不会质疑她的任何决定,但同时,这孩子也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将她的所有指令都执行好。
一切恰到好处,让人放心,这才是她最乖巧,最懂事的好女儿啊!武定侯夫人望着上官静,心里充满着对女儿浓浓的爱,这份爱从她的眼神中透出来,如此温柔,如此真实。
“娘亲!”上官静朝上官太夫人撒完娇,一转身就扑向了武定侯夫人。她没像之前一样伏在武定侯夫人膝头,而是直接扑进了她娘亲怀里,搂住了武定侯夫人的腰。
与之前细微的动作区别,当然是上官静精心设计过的,她知道,这样会让武定侯夫人更开心。
果然如她所料,武定侯夫人一下子紧紧地搂住了她,眼里泛出了些许泪花,她慈爱地拍着女儿的背,小声念叨着:“可是回来了!娘亲自打头几日接到了你的信,就一直在盼着你回来呢!”
“娘亲!”上官静将头埋在武定侯夫人的怀里,遮掩住了自己毫无波动的表情,她搂着武定侯夫人的腰,撒娇似的晃了晃:“我好想娘亲啊!娘亲怎么好久都不去看我啊!”
“静儿虽说已经出嫁几年了,但当着大嫂的面,还是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二夫人笑了起来。
“是啊!”上官太夫人乐呵呵地也说到:“你都嫁人几年了,怎地还说这样的话。你娘亲不是不惦记你,但哪能有事没事总往王府跑呢。”
“依我看,静儿是随祖母。”陪着萧景珩一起进屋的上官沐云插话笑道:“这道理总是明白的,可是不抱怨两句,怎么甘心呢?”
一句话又让众人笑了起来,上官沐云一边笑着一边带着萧景珩一一向长辈见了礼。两人坐下后,上官沐云特意坐在了萧景珩身旁的位置,就是为了陪着他。
上官沐云和上官沐霖也随着上官沐云坐下了,大家凑在一处,只有长公子上官沐风选择坐在另一侧,与萧景珩他们遥遥相对,泾渭分明的样子。
因为上官鸳要出嫁,家里事忙,第二日上官沐风还要带着兄弟们去苏府送嫁妆,因此这一日,只在上官太夫人的院子里,摆了一桌午宴,算是给上官静和萧景珩小两口接风。
午宴后,上官沐云带着萧景珩往自己院子里去了,上官静要去找上官鸳说话,武定侯夫人还有许多事要处理,因此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许多管事娘子早就在排队等着回话了。
然而才有两三个管事娘子过来拿了开库房的对牌,上官沐风就突然从外面进来了。
武定侯夫人一看到心爱的大儿子过来,立刻先将一群人打发到厢房去等着了。
武定侯并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因此上官沐风可没有坐在家里等着继承爵位的好待遇,他还是得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从头混。
当然了侯府大公子的起点,可要比一般人强多了,武定侯前年想办法在禁军神武右卫衙门为儿子谋了个差事。上官沐风人聪明,当差勤谨,人缘也好,虽然资历浅,但身为名将上官逸的儿子,谁也不敢轻视了他,他在神武右卫衙门混得春风得意,短短一年多就已经升了一级,现在已经是个从七品礼宾副使了。
升迁如此之快,上官沐风当然不是只靠父荫,他能力不俗,在衙门里很受上司倚重,平日里非常忙碌。
这次是因为上官鸳嫁到苏学士府,因此上官沐风特意找衙门告了几天假,这才有几日空闲在家。
“你怎么过来了?”武定侯夫人一边张罗着让丫鬟给上官沐风上茶水点心,一边笑着问道:“好不容易和衙门请了假,有一日清闲,怎地没跟弟弟妹妹们一处玩?”
上官沐风皱着眉,坐到了桌旁,端起茶杯来抿了一口,却没有回答母亲的问题。
“这是怎么了?”武定侯夫人见状连忙问道:“怎地这幅表情?是谁惹了你不快?”
上官沐风摇摇头,端着茶杯出了会儿神,这才开口说道:“鸾儿出嫁,其实也没多久。上次小妹回来参加婚礼,还是个小姑娘模样呢,怎地一转眼变了这样多。”
“这有什么奇怪。”武定侯夫人闻言笑了起来:“静儿也快满十四了,已经是大姑娘了。这个岁数的女孩子长得快,一日一个样也不稀奇。不过再怎么变也是你妹妹,难不成你还能认不出?”
“那倒不是。”上官沐风朝母亲笑笑,但笑容不达眼底。他又沉默了一阵子,才又开口说道:“不知母亲是否还记得,鸾儿十三四岁时的模样?我还记得,那是母亲带我和鸾儿一起参加辅国公夫人的寿宴,几乎人人都在夸赞鸾儿国色天香,京中贵女无人能出其右。”
武定侯夫人立刻明白了儿子到底想说什么。她的笑容中带着些许得意:“谁能想到,静儿长大后,相貌竟然更胜鸾儿几分。京中最漂亮的贵女,只能是我的女儿。”
“母亲!”上官沐风似乎有些烦躁,但经过武定侯夫人多年严格的教育,他是绝不会当着母亲的面说出任何不得体的话的。
因此他沉默了一瞬之后,转而问了另一个问题:“父亲当时到底怎么想的?!竟然就这样随随便便将小妹嫁了出去。”
第116章:姐姐
上官沐风的话,武定侯夫人当然听懂了。她沉默了一瞬,接着才叹了口气答道:“木已成舟。眼下再说这些也毫无意义。再说,现在看来,静儿的婚事也不算是一无是处。”
“不算一无是处?”上官沐风忍不住冷笑一声:“母亲这话说得,儿子竟不明白。萧景珩算个什么东西,竟能配得起国色天香的侯府嫡女?鸾儿嫁了皇后娘娘嫡出的皇子,连二妹妹都嫁进了苏学士府。母亲想想,依小妹的相貌,若是眼下尚待字闺中,什么样的女婿不是由着母亲挑。”
“也……也不能这样说。”武定侯夫人其实觉得儿子说得很有道理,但女儿都嫁了几年,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认:“毕竟静儿的夫君还是淮阳王嫡子。”
“嫡子?”上官沐风提起这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若不提这一项还好,身为淮阳王唯一嫡子又如何?难不成母亲还指望他将来做王爷?淮阳王宁可立庶长子也不立他,依儿子看,萧景珩这个废物倒要感谢他大哥没有对他赶尽杀绝。”
武定侯夫人一时语塞。她和丈夫对小女儿的规划,并没有跟儿子详细交代过,这倒不是有意隐瞒,而是夫妻俩觉得,小女儿这边与大女儿不同,属于长期规划,需要很长的前期铺垫工作,且结果未定,而长子还年轻,等他历练几年,更加成熟沉稳之后,再向他交代一些前因后果也不迟。
因此突然被上官沐风这样一问,武定侯夫人还真的不知该如何回答。总不能告诉儿子,他们就是打算让萧景珩继承淮阳王的王位,以便将来通过女儿操控呆子傀儡王爷吧?况且这其中还牵涉到更加不可言说的事……
“静儿已经嫁了几年,你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武定侯夫人最后这样说道:“难不成你还想让静儿和离回家?”
别说,上官沐风还真想过这个可能性。如此难得一见的国色美女,绝对是稀缺资源,就算嫁过一次又如何,上官沐风觉得小妹回家后照样能待价而沽,寻一门更符合利益的婚事。
大周高宗时期的宠妃虞夫人不就是再嫁之身入宫吗?又怎样?一点都不妨碍她成为宠妃,还生了先帝明宗。
当然了,这不能说明上官沐风现在就惦记着把上官静弄回来送进宫去,他还真没想那么长远,他就是不忿!觉得这么好的家族资源被萧景珩白白捞走了,他们武定侯府吃了大亏!!
上官静倒是不知道,她在自己亲哥眼里,已经成为了上佳稀缺资源。她现在正和三堂姐上官鹭一起,在上官鸳的院子里陪上官鸳说话。
“二姐姐的嫁衣可真好看。”上官静伸手摸了摸上官鸳挂在床边衣架上的嫁衣,眼中带着纯然的喜悦与欣赏:“金线满绣的,摸起来竟然滑滑的,一点都不扎手,这是什么工艺啊!真高级!上面缀着的珠子也好看,是一看就是上好的南珠。好华丽啊!”
“当然啦。”还没等上官鸳回答,上官鹭就笑着接口说道:“小妹不知道,二姐姐的嫁衣可是二伯母从江南找了五位最好的绣娘,花了半年的功夫才绣出来的,用了整整三十种针法呢!你看这里,擻和针做得晕色,多好看!还有这里,先用金丝混大红丝线编成缕,再用盘金针定线,这里用了挑花针,这样费功夫,可不是一点都不扎手。”
“真好啊!”上官静真诚地赞叹。在她这个现代人的眼里,这件嫁衣,简直就是顶级工艺品。
其实上官静也不是没见过更华丽的嫁衣,比如上官鸾的哪一件,镶珠嵌宝,极尽富丽,但兴许是因为穿得人不同,上官静私心里还是更喜欢上官鸳的这件精致的嫁衣。毕竟她最喜欢二姐姐。
“二姐姐,”她喜滋滋地回头望着上官鸳:“你这嫁衣这样好看,我看都能当传家宝了,以后传给女儿。”
“小妹可真是……”三堂姐上官鹭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哪有人用嫁衣做传家宝的。将来二姐姐的女儿出嫁,穿得嫁衣一定比二姐姐的更好。”
上官静一边爱不释手地摸着上官鸳的嫁衣,一边与上官鹭说笑,而很快就要嫁人的上官鸳坐在一旁,望着小妹上官静,不知怎地,突然就有些难过起来。
她突然想起了上官静出嫁那日,实在太突然了,除了大伯一家之外,没人知道。她和母亲也是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门口,这才知道静儿当天就要嫁了,这才匆匆去送。
她还记得那一日,年幼的静儿被人按着套上不知打哪找来的,不合身的红色嫁衣,头上插着粗大又艳俗的金银钗,毫无花样的朴素红盖头一蒙,就这样急匆匆地被抬出了门。
上官鸳还记得自己刚听到消息时的绝望。大伯家里的事,别说是她,就连她父母都无法插手,她只能匆匆在房里搜寻了一圈,将能找出来的碎银,还有小巧不显眼的首饰全部都装了起来,给静儿带着走。
她的小妹没开窍前的确是个傻子,但除了听不太懂话,着急了会高声哭闹之外,这孩子其实根本没给任何人添过麻烦。她一直是很乖巧的。
大伯母怕静儿惹事,不许静儿接近兄弟姐妹们,上官鸳还记得,那时候静儿被嬷嬷抱着,在花园的角落里,远远望着她和哥哥,好生寂寞的样子。
“我们去看看小妹吧?”上官鸳还记得当时哥哥沐云不忍心,曾经这样提议过。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他们主动接近小妹的后果,就是这个可怜的孩子被禁足在院子里,连去花园逛逛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上官鸳一直遥遥看着她长大,再也未试图接近。姐妹俩头一次面对面的说话,竟然就是静儿出嫁那日。
“嫁衣这东西,穿过一次也就罢了。”上官鸳站起来,牵起了上官静的手,将她带到一旁坐下:“给人看的东西,其实不大重要。母亲也是怕苏家讲究,因此才如此大费周章。”
第117章:添妆礼
上官静能明白上官鸳为什么要特意这样说。这个善良的女孩子恐怕是想起了上官静出嫁时那件寒酸的嫁衣,因此怕她难过。
但不明就里的上官鹭却压根就没get到上官鸳的心思,她立刻开口反驳道:“二姐姐这样说可就辜负了二伯母的一片心意了。嫁衣……”
“三妹妹!”上官鸳立刻打断了上官鹭的话,朝她微微摇了摇头。上官鹭一愣,而一旁的上官静却笑了。
“二姐姐,你不用如此。”上官静拉住上官鸳的手微微晃了晃:“你还不了解我嘛!一直都是没心没肺的,说实在的,我嫁人时穿了什么,自己都记不清了。我看到你的嫁衣好看,是真的为你高兴,你不用觉得不安。其实二姐姐说得也没错,嫁衣穿了是给旁人看的,比如说我呀。我就喜欢看二姐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嫁,我姐姐这样好看,我得意!”
一席话,说得上官鸳和上官鹭一起笑了起来,上官鸳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上官静的脸:“就你会哄人。姐姐再好看,还能越过你去?”
上官静嘻嘻笑起来,完全没将上官鸳这句话当真,她反手拉着上官鸳也坐下,然后朝外面扬声吩咐道:“映霞,我带来的东西呢?”
映霞答应一声,笑着从外面走进来,她手里捧着个精致的包裹,鼓鼓囊囊的,也不知装了些什么。
“放在这里。”上官静兴奋地伸手指了指面前的桌子:“三姐姐也一起来看看。”
“是什么?神神秘秘的。”上官鹭立刻凑了过来。
“我送二姐姐的礼物。”上官静笑着答道:“给二姐姐添妆。”
她打开了包裹,包裹第一层又是个软包袱皮,里面塞着十来个小荷包,样式都不一样,花样子很新奇,有些图案上官鸳和上官鹭竟然都没见过。
“这是什么?”上官鹭好奇地拿起一个深蓝色绣银的荷包:“这图样倒稀奇,真好看。”
“是星座。”上官静答道:“那是宝瓶座,代表十二次的玄枵,是二姐姐的生辰星座呢!我让教我画画的冯先生帮我找了星图,照着星图画的样子。”
“那这个呢?这个配色我很喜欢。”上官鸳也好奇地捡起了一个浅绿色的荷包:“但这种紫色的花草,我似乎没见过。”
“这是种叫做‘勿忘我’的小花。”上官静解释道:“寓意很好的,所以我也画了图样给二姐姐绣成荷包。”
“小妹怎地知道这样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上官鹭好奇地问道:“‘勿忘我’,这名字倒好听。”
“教我画画的冯先生告诉我的,”上官静立刻不要脸地将一切都推到了冯老头头上:“他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冯先生年轻时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识很广的。”
“这些……”上官静将手里的勿忘我小荷包递到上官鸳手里,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都是我自己画的图样子,选了些寓意很好的图案,做成了荷包,我本来想全都自己动手的,但我的针线不大好,做起来也慢,最终还是没敢自己动手绣花,怕毁了样子。这荷包都是我自己裁了样子缝的,但是花样是映霞和陈嬷嬷帮我绣的,二姐姐别嫌弃。”
“这么多荷包,都是你自己动手?”上官鸳瞠目:“你是做了多久啊?”
“四小姐在得知二小姐订亲之后,就开始慢慢准备了。”在一旁侍立的映霞笑着开口解释道:“连画花样子,带选缎子、配色、裁剪等等,大概花了快一年。我们小姐做针线是不太利落,手慢,但针脚是细致的,都是我们四小姐的一片心意,二小姐别嫌弃。”
“我怎么会嫌弃。”上官鸳眼里带着些惊奇,她将那些荷包捧在手里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静儿,你这……这真是我收过最好的礼物了。”
“二姐姐这话说得可早了些。”上官静又笑着打开了第二层软包袱皮:“这里头是帕子、香囊和络子,帕子和香囊颜色和图案与荷包一样,络子的颜色也都是配好的,二姐姐可以一整套用。”
“你这是费了多少功夫啊!”上官鹭也是惊讶不已:“这一套搭起来果然好看。我回去也要学着这样弄一套,小妹,那个淡粉繁花的满绣是什么图案?也给我一个花样子行吗?”
“是郁金香。”上官静答道:“等我回去,让丫鬟们给三姐姐送花样子过来。”
“还有呢……”她说着将包着帕子和香囊的软包袱皮挪开,露出了底下精致的首饰盒来。
“还有?”上官鸳忍不住问道:“怎地还有?静儿,你的礼已经够重了,姐姐很喜欢。”
“二姐姐看完再说。”上官静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首饰盒:“都是一套的,少了什么就不好了。”
首饰盒里头,整整齐齐摆着一排十来个珠花。小巧精致,用的宝石虽然不算很大很值钱那种,但工艺极为精巧,样式也新奇。
“咦?”上官鹭指了指盒子最左侧一个银白色嵌米珠的珠花说道:“这是银的?看图样倒像是荷包那个宝瓶星图。”
“是一样的。”上官静笑着答道:“首饰也和荷包是一套,只是首饰的工艺复杂,我也不懂,我画了样子给匠人们,好多都做不了。比如这个……”
“这是勿忘我花,”上官静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他们尽力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在找不到紫蓝色的宝石。”
“好看!”上官鸳立刻将那朵勿忘我珠花插在了头上:“我喜欢!我是真的喜欢,静儿,这可不是客气话。我还没见过比这更好的添妆礼呢!你们想想,我将这一套添妆礼带去苏家,怕不是要让苏家的姑娘们羡慕坏了!!”
“这都是应该的。”上官静笑了:“只要二姐姐喜欢,我就安心了。但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的添妆礼可不是这些。而是当年我出嫁时,二姐姐塞给我的荷包。那才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的添妆礼呢!”
第118章:芝麻糊和水晶饺
上官静的添妆礼,连尚未订亲的上官鹭看着都羡慕。她羡慕得当然不止是这些成套的荷包和首饰,而是上官静竟然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只为了给姐姐准备一份添妆礼的心意。
上官鹭的父亲在外做官,她以前很少回京中,与家中姐妹见面机会不多,因此十分羡慕上官鸳和上官静的姐妹情。不过上官鹭也暗暗觉得有些奇怪,毕竟上官鸾的婚礼,她也参加了。
当时小妹送了什么来着??好像是一副镯子??记不清了,反正不是什么稀奇东西,远远那不如送二姐姐的这些费心思。
上官鸳的丫鬟们,一边帮着收拾这一大堆的添妆礼,一边笑着说道:“四小姐有心了,这些香囊帕子足够我们小姐用许久呢!”
“就是希望二姐姐能用得久,所以才做了这样许多呀。”上官静笑着答道:“二姐姐出阁后,怕是我们姐妹见面机会要少许多。”
“依奴婢说,”丫鬟笑眯眯地随口答道:“兴许我们小姐和四小姐的见面机会比现在还多呢!我们小姐嫁去的可是四姑爷的外祖家呀!这两下里论起来,眼下小姐可是四小姐的表嫂了呢!亲上加亲。”
“可不是。”一听这个,不明就里的上官鹭也笑了起来。
而上官静听了这句话却收敛了笑容。她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很郑重地叮嘱道:“二姐姐,有句话我不说觉得不放心。你嫁到苏家后,可千万别主动提景珩。苏大学士府,是不认景珩这个外孙的,也不认我这个外孙媳,因此你去了可千万莫要说错话,免得惹了婆家嫌弃。”
“小妹……”上官鸳顿时一愣,她的贴身丫鬟也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