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萧景珩顾静瑶》-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着上官静说着说着怒火上头,开始不分场合地朝萧景珩跳脚发脾气,是宫里无聊老太太的娱乐之一,也是皇上在繁忙政务重压下的小小乐趣。

        淮阳王对于孩子们意外讨好的表现,也很满意,因此他才会频繁带着上官静和萧景珩进宫“表演”。

        谁都不知道,皇上和太后面前的头脑简单的【创建和谐家园】角色,和“悍妇训夫”小剧场演员,正是萧景珩和上官静最新的职业定位,这是他们仔细制定的生存策略之一。

        有舍就有得,他们讨好了皇上和太后,陈皇后自然就看他们更不顺眼,上官静不知道她有没有因此拖累了身为陈皇后儿媳的大姐。

        不过就算是有拖累,她也不太在乎。

        因为上官鸾,同样也不太在乎她。

        她们姐妹俩的关系真是一言难尽,远远算不上融洽。但姐妹抱团这件事……其实还是存在的。

        上官鸾觉得自己的母亲对上官静有绝对的控制力,因此自然觉得自己无需在妹妹身上多花任何精力,若有事需要上官静帮忙,她多半会直接开口绝不会客气,而无事时,她又希望上官静离她远点少找麻烦。

        而上官静,则因为角色需要以及个人意愿,对上官鸾的冷漠显得无比包容,大多数时候都能毫无怨言地配合满足上官鸾的任何要求。

        因为上官静是真心希望上官鸾能成为太子妃啊!对于她来说,五皇子当太子,上官鸾成为太子妃,那她爹和淮阳王合作谋反的概率,至少低了一截。

        谢天谢地四年苟过去了,这两个疯子还没什么动静。

        不过冯老头说得对!现在高兴还太早,谋反这么大的事,用个十年二十年准备都不算稀奇。

        革命尚未成功,啥时候能安全脱离淮阳王府,他们才算真正的解脱呢!为了这件事,上官静头都快愁掉了,甚至脑洞大开地希望能照着小说里的操作,来个诈死什么的脱身。

        比如坠个崖?吞个有假死功能的药丸子之流……

        只可惜现实中,这样不靠谱的主意没啥操作余地,她说出来以后,活生生被冯老头嘲笑了许多天。真是太让人心塞了!

        “想什么呢?”走在上官静身边的萧景珩牵起她的手,微微晃了晃:“快到了,怎地还在发呆。”

        “唉!”上官静叹了口气,揉了揉脸:“我正在总结人生。觉得这四年过去,我真是一事无成啊!你可比我强多了,习武三年小有成就,跟着冯先生读书论政,也有许多收获,我真是个废柴咸鱼。”

        “也不算。”萧景珩忍不住笑:“至少存了不少钱。”

        “是哦!”上官静不屑撇嘴:“这样说来,我除了会存钱,还达成了京中第一悍妇的美名呢!有本事把相公欺负得抬不起头的女人,满京里就我一个,多么令人敬仰。”

        “说明我们是绝配。”萧景珩笑着答道:“我觉得做个惧内的废物很好。家中日常河东狮吼,才显得热闹些嘛!”

        “什么啊!”上官静也被逗笑了:“我看你真是斯德哥尔摩症,成天当着人被我骂来骂去,你竟然还觉得好。”

        “斯德哥尔摩是什么?”萧景珩不懂就问。

        “不是斯德哥尔摩,是斯德哥尔摩症。”上官静自动跳过了无法解释的一部分:“说的就是你这种,明明是受害人,还反过来帮着我这个加害者解释。”

        “静姐姐又开始瞎编新词。”萧景珩摇摇头。

        “嘘!”上官静突然挣开了萧景珩的手:“有人过来了。你闭上嘴,不许抬头。”

        从宝瓶门那边过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淮阳王世子萧景琰。他过来时第一眼瞧见的,就是远远并肩走在一处的萧景珩小夫妻俩,上官静正在将萧景珩的手甩开。

        上官静的这个动作也不知哪里取悦了萧景琰,让他心情很好地露出了笑容,迈步朝着小两口走了过来。

        “九弟和九弟妹怎地独自在此?”萧景琰迎上来之后,主动开口问道:“怎地也没带着丫鬟?”

        “不知大哥在此,是我们失礼了。”上官静急忙向萧景琰行了个福礼,她似乎正在憋气似的,一张嘴就忍不住抱怨:“都怪……算了!我们来迟了,所以走得急,映霞和陈嬷嬷因为要拿贺礼,落在后面了。”

        “九弟妹不必着急,”萧景琰笑着说道:“还未开宴,父王不会计较。”

        “但是……”上官静小声说道:“今天是十二弟的生辰,就算父王不计较我们晚到,林侧妃也会不高兴的。”

        上官静小心翼翼的态度,萧景琰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上官鸾嫁给了五皇子,这代表武定侯府的势力倒向了皇后一脉,林贵妃气得要命,林侧妃当然也不会给上官静什么好脸色。

        “九弟妹不必担心,”萧景琰竟然转了个身:“我陪你们一同进去,林侧妃就算再不高兴,也不会当着父王的面给你们脸色。”

        哈?上官静一愣。但立刻就理解了,萧景琰为何如此“好心”。

        四年前,陈侧妃被处死,淮阳王府有实力与徐侧妃抗衡的女人,只剩下了林侧妃一位。有了儿子的林侧妃有了奔头,开始想要取代徐侧妃,掌握淮阳王府实权。林侧妃是太尉嫡女,自然底气十足,这一二年与徐侧妃针锋相对,各有输赢,谁也不算落下风。而投奔了林侧妃的二爷萧景珏,也是时时处处与萧景琰别苗头。

        双方积怨已深。萧景琰自然不愿意放过任何给林侧妃添堵的机会。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还真没错!

        作为林侧妃的另一个眼中钉,上官静倒是挺愿意让萧景琰出头当挡箭牌的。

      第108章:世子爷到底有啥猫腻

        这一日,是林侧妃宝贝儿子的四周岁生日。这孩子是林太尉夫妻的小外孙,也是林贵妃的宝贝外甥,又是林侧妃嫁进淮阳王府十几年后,才艰难剩下的唯一宝贝儿子,淮阳王对他也很是重视,自然打小就备受宠爱。

        但宠爱归宠爱,林侧妃对这孩子的教育可是很严格的,早早就请了师父来开蒙,而且平日里言行举止,也有专门的人来训练【创建和谐家园】,因此这孩子别看才四岁,已经小大人一样彬彬有礼,上官静从来没见过他撒泼哭闹。

        往好了说呢……这是家长教育得好。但是吧……上官静总觉得这孩子从小就被这么管着,真是怪可怜的。

        林侧妃这样严格地教育自己的儿子,是什么目的简直太明显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十二爷萧景瑜对于世子之位的挑战和威胁,甚至大于脑袋不灵光的嫡子萧景珩。

        因此他的存在甚至间接保护了萧景珩,成为了徐侧妃眼中的一号眼中钉。

        原本,四岁的小孩子按照大周朝的规矩,是不该庆祝生辰的。但淮阳王心情好,特意找了个赏花的借口,大摆宴席。

        花厅的四周的木质门窗都被卸了下来,挂上了轻纱,既好看,又能防蚊虫,院子里摆了几十口大缸,环绕着花厅,大缸里种着各色莲花,在阳光下盛开着。

        莲花恰巧是林侧妃最喜欢的花,淮阳王此举是为了讨谁的好不言而喻。

        淮阳王特地撤了桌椅,在花厅内摆了长案,他坐在正中间,一左一右陪在他身边的是林侧妃和徐侧妃,再接下来就是儿女们的位置,其余的妃妾们都被安排在门口两侧,坐在蒲团上,面前摆着矮几,为了不遮挡赏花的视线。

        淮阳王为了哄林侧妃高兴,这样贴心安排,自然让门口那些妃妾们羡慕嫉妒恨到牙根痒痒。

        而林侧妃也是个明白人,知道今日这如此张扬的安排,怕是少不了徐侧妃的手笔。这哪是哄她高兴,分明是给她树敌。

        当着王爷的面,林侧妃当然不好说什么,但她心理早就有些不痛快,恰好这时候,萧景珩和上官静跟着萧景琰一齐走了进来,林侧妃看到后更不痛快了。

        “你们两个好大的面子。”林侧妃冷哼一声:“倒让王爷等着你们。”

        “父王恕罪,侧妃娘娘恕罪。”上官静立刻低头行礼,一副胆怯心虚的模样:“是我们的不是。今儿一大早起来,儿媳吩咐了小厨房为十二弟蒸些软糕,但头一笼蒸出来的略甜了些。儿媳怕娘娘不喜,赶忙命厨房重做,这才……”

        这话表面上恭敬,实际上可一点都不好听。内里的意思是,林侧妃极为计较,味道略甜的软糕,上官静都不敢往她面前端,宁可迟到也得重做。

        这么低端的小心眼子,林侧妃当然一眼就识破了。

        她浅笑着挽住了淮阳王的手臂,答道:“老九媳妇这话,妾身可不敢当呢!瑜儿只是个孩子,哪能为了他的几块软糕,就让王爷等。在咱们府里,事事都该以王爷为先,这老九媳妇也是太不懂事,妾身可没教过她这些。”

        “侧妃娘娘,”还没等淮阳王开口,萧景琰就一笑:“今儿虽是父王特地为娘娘您办的赏花宴,可也是十二弟生辰,九弟妹可是他唯一的嫂子,怎么好意思空手来呢?”

        “是啊!”徐侧妃立刻接过话头笑道:“王爷如此疼爱瑜儿,他的生辰,谁敢不记得?莫说老九媳妇不好意思空手来,就连我们也都备了礼呢!再说,谁不知道林侧妃你讲究,这给瑜儿的软糕,自然得万般精心。”

        “除了软糕以外,儿媳还给十二弟准备了一套文房四宝。”上官静赶忙说道:“听闻十二弟开始习字了,想来是用得着的,只是不知是否合十二弟的心意。”

        “还是九爷和九夫人有心。”靠门边坐着的一个位份低的年轻妾氏不咸不淡地开口说道:“依妾身看,这礼物一定是合十二爷心意的,只是是不是合林侧妃娘娘的心意,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娘娘是太尉府嫡女,这身份眼界,都高出咱们许多。若是九夫人这礼不够好,岂不是讨了嫌去?”

        林侧妃气得脸色发青,她知道这个年轻妾氏是瞧着徐侧妃的眼色行事,但当着王爷的面,这个哑巴亏她却不得不吃。

        “好了,”淮阳王见惯了自己那些妃妾们明争暗斗,十分不以为意的模样,他朝萧景琰和萧景珩摆了摆手,吩咐道:“都坐,开席吧!”

        坐就坐呗,上官静正觉得没她啥事了,却突然看见站在他们前面的萧景琰入座之前突然回头朝她一笑。

        ???这特么是什么毛病?!上官静扯着脸皮也回了萧景琰一个笑容,但心里十分警惕。这萧景琰是憋着什么坏呢?!难不成等会儿又要拿他们小两口说事,招惹林侧妃?

        因为萧景琰的异常,让上官静一直都很不安,整场宴席下来,她几乎没吃什么,也不许萧景珩随便吃东西,只一直干坐着赔笑脸,宴席结束后,俩小孩都累坏了,肚子饿的叽里咕噜响。

        终于熬到赏花宴结束,淮阳王起身离席,林侧妃也陪着走了,上官静一秒都不敢在徐侧妃和萧景琰面前多呆,立刻拽起萧景珩急匆匆地行礼告辞,跑得比兔子还快。

        萧景琰望着上官静和萧景珩急匆匆地背影,微微挑了挑眉。

        “饿死我了!”上官静一回院子,就开始哀嚎:“映月姐姐,有吃的吗?”

        “怎么回事?”映月迎了出来:“小姐去赏花宴,怎么饿着回来了?映霞,你是怎么照顾小姐的?!”

        “不怪映霞姐姐。”上官静摆了摆手:“是我什么都没敢吃,也没让景珩吃。厨房有什么?随便给我们端些过来填填肚子。”

        “一早起让厨娘炖的鸡汤,现在火候应当差不多了。”陈嬷嬷从上官静身后赶了上来:“映月去吩咐厨娘,给小姐和姑爷下点银丝面。”

      第109章:乖孩子

        两碗银丝面下肚,上官静这才缓过神来。正在长身体、又每天都需要练武的萧景珩比她更可怜,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一口气吃了两碗面条,又吃了一整碟点心,这略略有些饱的感觉。

        “静姐姐今日有些反常。”吃饱喝足后,俩小孩抱着茶杯坐在窗下,望着院子里正在绽放的夏花,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不是我反常,”上官静立刻答道:“是萧景琰反常。突然对我们这样和气,怪吓人的!我总觉得他憋着什么坏呢!”

        “大哥……”萧景珩扳着手指数了数:“足有半年多没有回京了吧?四皇子去年年末离京办差的,大哥和中山王世子随行,算到今日,超过半年了吧?”

        “诶?”上官静挠挠头:“有这么久了吗?时间竟然过得这样快。他不在才好呢!你父王真精明啊!揣着谋反的主意,竟然还做出保四皇子的姿态来。”

        “冯先生不是说了嘛,大哥私下里与二皇子交情也不错。”萧景珩答道。

        “可不是嘛!你父王是个“万金油老好人”。”上官静冷笑一声:“除了和咱家有不可调和矛盾、怎么看我们都不顺眼的陈皇后,他是哪家都不得罪。”

        “皇上希望他如此。”萧景珩自己拿起茶壶,为上官静续茶:“二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这两年陆续上朝参政,皇上对几位皇子还在观察培养,储位之争才刚刚开始。皇上怎么可能希望我们淮阳王府早早有明确的倾向呢!”

        “真精明啊!”上官静无奈叹气:“表面上听皇上的话,实际上哪家皇子背后的势力也不得罪,还能掩盖自己的小心思,真是一举三得。诶,你有没有觉得你父王对林侧妃的态度很刻意,这几年对她越来越纵容。”

        “嗯。”萧景珩点点头:“林太尉家里有四皇子,那才是林家最大的希望。若是林侧妃知道了父王的打算……”

        “用亲王谋反的消息,换个太子位。”上官静笑了:“皇上合算,四皇子也合算。”

        “所以父王当然会对她极好。”萧景珩答道:“我猜……父王甚至能牺牲大哥的世子之位,给十二弟。当然了,若无必要,父王绝不会这样做,他最喜欢最信任的儿子,毕竟还是大哥。”

        “徐侧妃和你大哥能甘心才见鬼。”上官静摇头。

        “便是十二弟当上世子又如何。”萧景珩淡淡答道:“世子又不是亲王。况且若真有那一日,最该担心的不是大哥,而是我们才对。”

        “是啊!”上官静深吸一口气:“真到那一天,说明你父王下定了决心,也做好了准备。若是我们到时候还没能脱离淮阳王府……”

        “幸好我们还有时间。”萧景珩牵起上官静的手,微微晃了晃。

        “往好了想。”上官静无奈地说道:“他也不一定会失败对吧?”

        “是没错。”萧景珩忍不住露出苦笑:“希望到时候他千万别立我母妃为后。咱们有点眼力价,自请远封,永不进京,说不准也能保住命。”

        “呵……”上官静笑了,但脸上却毫无笑意:“你想的也太好了。还自请远封……别忘了,这野心大到天都包不住的人,除了你父王之外,还有我爹呢!”

        唉!十来岁的少男少女,一齐望着外面的扶疏花影,重重地叹了口气。这么沉重的话题,让上官静一时忘了自己最初的纠结——萧景琰怎么有点不正常。

        “小姐,老奴进来了。”陈嬷嬷在外面敲了敲门,算是提醒屋中独处的小两口。陈嬷嬷是上官静和萧景珩最信任的人,四年过去,陈嬷嬷早就清楚萧景珩的状况,还经常在檀香和芸香面前帮着遮掩。

        上官静和萧景珩关在屋里说话,她通常都会在外面守着,防止有人听到些什么。

        陈嬷嬷推门进来的时候,手里端着茶盘子,里头放着两碗甜汤。她一边将甜汤摆在上官静和萧景珩面前,一边小声提醒道:“檀香回来了。”

        上官静朝陈嬷嬷点点头,陈嬷嬷心领神会地抱着茶盘子坐到一旁,开始收拾上官静赴宴时穿的衣裳。

        “小姐。”果然,檀香紧接着就挑帘子进来了,一脸喜气洋洋地朝上官静说道:“夫人今日得了准信儿,二小姐成亲那日,大小姐会回府,听说五皇子也会陪大小姐一起回去呢!”

        “真的!那可太好了!”上官静做出惊喜的表情:“那快,让芸香去跟徐侧妃请个示下,我想早几日带你们回去,在家里多住两天。”

        上官静说的是‘我’,不是“我们”,檀香听了之后并没有按照命令去传话,而是笑着看了一眼低头吃甜汤的萧景珩。

        “不带他了。”上官静立刻明白了檀香的意思,不高兴地鼓起腮:“我自己回去就行!好久都没回娘家了!我好想娘亲和长姐啊!”

        “小姐。”一旁整理衣饰的陈嬷嬷立刻抬起头,帮着檀香劝道:“您这样可不好。您和姑爷夫妻一体,咱们二小姐出嫁这么大的事,连五皇子都要陪大小姐回家呢,咱们淮阳王府哪有您自己回去的道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0: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