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萧景珩顾静瑶》-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且这孩子肯下功夫,让干嘛就干嘛,从来不会像普通小孩子一样偷懒耍滑。因此秦先生倒是挺喜欢萧景珩,觉得他若是下功夫【创建和谐家园】,不是没希望将这个有些笨的孩子【创建和谐家园】成高手的。

        不过这话他当然不会对淮阳王府的人说,秦先生是个聪明人,而且他受到了武定侯的严格叮嘱,很清楚萧景珩在这府里的处境。因此在萧景琰的武师父亲自来观察秦先生的教学进度时,秦先生甚至特意表现出萧景珩“笨”的一面。

        当然了,他不知道,这笨的一面,其实也是萧景珩装的。

        萧景珩规律学武半个月后,他的作息时间又有了改变。芸姑姑来通知他,以后可以早一个时辰从书苑回家,陪着上官静一齐学画画。

        冯老头开始了一拖二教学活动。最开始的几日,老头子和兔崽子相互都十分客气,老头子装出和蔼可亲的样子,一板一眼搞教学,而兔崽子则乖巧无比,问什么答什么,看起来老老实实纯天然无公害。

        表面上十分和谐是吧?但实际上,不管老头子还是兔崽子,相互都有保留,双方都戒备十足。作为中间人的上官静,则完全没起到任何粘合剂作用,她选择冷眼旁观,由着他们去演,她觉得,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

        事实证明上官静还是很了解这一老一小的,在共同上学一个月后,冯老头终于绷不住,开始故态复萌,毫无形象地翘着二郎腿躺在躺椅上,手里抄着把大折扇,随时随地用来当揍人工具。

        一个月没挨敲的上官静因为太贫成功中招。冯老头当着萧景珩的面表演了一下什么叫做出手如电。他猛然坐起毫无预警地高举起扇子,直接敲到了上官静头上,虽然下手很轻,但敲得很响。

        萧景珩吓了一跳,他有些吃惊地看着炸毛跳脚的冯老头,还有厚脸皮揉着自己脑瓜顶的上官静,愣了几秒,突然扑哧一声笑了。

        他这一笑不要紧,上官静也跟着笑起来了,冯老头气得更厉害,又抄起扇子连萧景珩带上官静,一人给了一下。这一扇子下去,就像是打通了某个奇怪的关窍似的,让萧景珩和冯老头的关系迅速接近,互信关系也就此建立。

        然后……然后上官静就嫉妒了。她觉得冯老头偏心眼,更喜欢萧景珩。

        “呸!”冯老头冷哼一声绝不承认:“自己不长进,反倒要赖为师偏心。”

        “我有证据!”上官静立刻指着萧景珩:“您成天骂我是猴崽子,但从来没骂过他是兔崽子或者狼崽子。”

        “谁叫你成日间没完没了的顶嘴。”冯老头瞪着眼睛理直气壮:“谁不听话我骂谁!你什么时候见过景珩不听话?这么乖的孩子在哪里都不会受罚。”

        “也不是。”萧景珩立刻笑呵呵地答道:“书苑的先生还是会用戒尺打手的。”

        “为何?”冯老头立刻将脸一沉:“你在外守拙,一定不会淘气惹事,他们为何打你?!”

        “我笨,自然学东西慢。”萧景珩答道:“翰林们的耐心也不是都很好。偶尔生气了也会罚,不过这种时候不太多。他们大多情况下都懒得管我。”

        “哼!”冯老头很不高兴地嘟囔:“一群禄蠹,自己学问不高,倒好意思罚人。”

        “这倒也不是大事。”上官静反倒很平静地答道:“景珩毕竟是王府嫡子,就算再不受宠,翰林们也都不会敢重罚他,戒尺打手而已,就当让他那些兄弟们看戏了。哄他们开心,也省得他们生事。若是景珩过得太舒服,怕是萧景琰他们要不安心了。”

        “这倒是有理。”冯老头居然赞同地点了点头。

      第96章:实物合同

        “这些日子,萧景琰的武师父还会去看你习武吗?”冯老头问道。

        “已经不去了。”萧景珩摇摇头:“最近清净了许多,各院派来探听消息的仆役也都散得差不多了。”

        “差不多也该散了。”上官静摇头:“他们不累我都累了。你那些兄弟们的武师父,成天排着队找秦先生套近乎。不过我爹那个大狐狸给安排的人,一定会很精明,打发他们还是足够的。”

        “我觉得秦先生人不错。”萧景珩想了想,补充了一句:“与我之前想的不太一样。他对我很耐心,似乎是真的想要好好教我,其他的目的没有。”

        “那也不能掉以轻心。”上官静立刻答道:“我才不信我爹派来的人那么简单呢!”

        “不!”冯老头摆摆手:“景珩说得有可能。这个秦先生的确对你爹忠心耿耿不假,但他应当是不了解你爹的想法的。”

        “那是当然。”上官静鼓起腮,像个赌气的小金鱼:“我爹那人那么谨慎,怎么可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随随便便对人说。再说,人人都知道他想要我姐嫁给皇子,谁能猜到他憋着与人合伙谋反呢!”

        “我说的不是这个。”冯先生摆摆手:“我是说,你们俩人的爹就算是合伙谋反成功,这位秦先生一定也不会参与其中。他是边将出身,性格耿直,为人忠厚,据说领兵的本事也很强。根据我掌握的消息,他跟你爹,很可能真的不是一路人。”

        “我不信。”上官静立刻摇头:“这种完美的好将领,怎么可能和我爹混在一起嘛!您老人家不是说我爹领军的本事不见得比人强,根本比不过那些水平高的武将嘛!靠着好人缘和耍心眼,揽权争功,武将们玩不过他,被他卖了还帮他数钱,所以他才一口气混成了‘名将’还封了侯。照您的形容,我爹在边关那就是个混子啊!若真是本领高强、为人方正的武将,怎么可能看得上我爹这样的人。”

        “我也说过,你爹虽然打仗不见得比人强,但的确是有本事的。”冯老头冷笑一声:“军中那么多武将都玩不过他,偏让他封了侯,这还不够有本事吗?你眼里你爹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先生是怎么看你爹的。”

        “先生的意思,”萧景珩立刻了然点头:“岳父在秦先生眼里,是个完美无缺的武将,是值得他以诚相待的好人。”

        “不仅如此。”冯老头嘴角溢出一丝坏笑:“我还听说,秦先生的命,是武定侯救下的。据说当年他在边关领军,因为情报不实,陷入重围,当时他被围困之处地形复杂,敌军又人数众多,若是我军救援,恐怕代价极大,当时大多将领都不愿领军去救,只有武定侯力主不计代价救援,而且亲自领军前去解围,与秦先生里应外合,反倒歼灭了不少敌军。”

        “呵呵呵呵……”上官静皮笑肉不笑:“在劣势情况下力主不计代价救援不仅没损失反倒立了功,还白得个人情,那么巧,什么便宜都被我爹得了。怎么想怎么觉得有剧本。秦先生因为情报不实陷入重围,说不准是我爹搞得假情报呢!”

        冯老头瞟了上官静一眼,但他却没有直接反驳上官静的话,而是这样说道:“早些年的事,也无从查实。你也就是坐在这里瞎猜罢了。”

        “是的!”上官静点点头:“而且这些事与我们无关,我倒巴不得秦先生是个好人呢!不过他既然本事那么高,怎么不继续做武将呢?现在跑到这里教小孩,也太落魄了吧?!”

        “人各有志。”冯老头答道:“一直在边关征战,有军功却迟迟升不上去,换了谁也都该倦了。他早几年就卸甲回乡了,你爹回京后又请他出来,在你家做谋士。他如此崇敬你爹,你们武定侯府对他来说,也是个好归处。”

        “唉!傻啊!”上官静摇头叹气:“说不准他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我爹坑的呢!真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冯老头语气中微微带着几分讥刺:“所以我说,你爹可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可别小瞧他。”

        “我们怎么敢小瞧他。”上官静小嘴一撇:“我只求离他远远的,别让他把我们俩一起坑死。目标,脱离淮阳王府,带着师父您一起逃得远远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第一步,好好存钱天天向上!”

        “这说的都是些什么啊!一句又一句的,就你词儿多。”冯老头受不了地给了上官静一扇子。

        但萧景珩已经对上官静满口跑火车已经很习惯了,他又摆出老婆说啥都对的乖兔子模样,点头如捣蒜的表示赞同:“静姐姐说的都对!”

        “唉!”冯老头受不了的遮住眼:“你这傻小子,真是没救了!我看你老婆说月亮是方的,你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我说的本来就对嘛!”上官静十分理直气壮地答道:“不存好多的本钱,我们怎么跑路啊?没钱寸步难行。再说,跑了之后还得继续过日子呢,没钱拿什么给您老人家养老?”

        “简直是本末倒置。”冯老头受不了的翻白眼:“你困在这府里出不去,捏着钱有什么用?”

        “想想我以前也是天真。”萧景珩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竟然想过要通过科举,谋个外任小官,带静姐姐离开这里。”

        “那你最少也得考到举人,”冯老头冷哼一声:“还得经过拣选,才有机会。你想想,你父王能放任你从头一路考上去?他能眼睁睁的看着你摆脱他的掌握?”

        “若是他没有那些打算,兴许有希望。”萧景珩黯然答道:“但他……算了,总之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再提也没意义。”

        “不是这条路走不通,”上官静两手一摊:“是眼下看来,哪条路都走不通。我们两个现在可是淮阳王府和武定侯府的‘实物契约’。他们怎么可能让我们拜托控制?算了算了,走一步看一步。”

      第97章:两步走战略

        鉴于现在的处境,上官静果断选择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先给自己争取想要的生活环境,存钱、学习、锻炼身体,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步……第二步没想好,回头再说。

        对于自己十分草率的两步走战略,上官静倒是挺会自我安慰的。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在淮阳王府这样后宅政治生态复杂的鬼地方,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呢!先走一步看一步再说,有了机会随机应变。

        这样半躺平的战略其实也不算错,因为果然没过多久,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淮阳王府内部政治生态,都有了细微的改变。

        严格说来,这改变和上官静,还有不小的关系。

        老三公开发丧了。淮阳王对外宣布是意外,但消失不见的赵庶妃和老七萧景玥再也没有过任何消息。

        老三的起棺那日,陈侧妃一身白衣,哭得极为悲恸,接连晕过去好几次,淮阳王也显得难过极了,不过他儿子那么多,就算是再心疼难过,也就是一阵子,远远没有陈侧妃的悲痛那样锥心蚀骨。

        老三下葬后,整整一个月,陈侧妃都缠绵病榻,似乎真的被丧子之痛击垮了,上官静觉得徐侧妃似乎十分幸灾乐祸,好长一段时间,徐侧妃都显得精神很好。

        五月端午很快就到了,这个端午节,徐侧妃虽然高兴,但淮阳王还没从丧子之痛中恢复过来,心情不好,陈侧妃也病着,林侧妃快要分娩身子沉精神不佳,因此淮阳王府这节过得静悄悄的。

        不过过节这日宫里突然来了内监,赏了不少东西下来,竟然还有特意给上官静和萧景珩的一份。

        上官静得到了精巧的五彩长命缕,上面挂着金铃铛,而萧景珩则得到了一块上好碧玉制成的辟邪玉佩,两人每人还都有一个精致的宫制香囊,里面装满了香药,据说这些都是陈皇后赏下的。

        而太后宫里则赏了五毒饼和粽子,还有不少宫里的点心果子。

        “奇怪。”上官静晃了晃自己的长命缕,金铃铛叮当作响:“陈皇后不是讨厌我们嘛!怎么突然赏了东西。她之前赏过你东西吗?”

        “从来没有。”萧景珩摇摇头:“我想是因为静姐姐在丞相别庄落水的事,陈皇后才赏了这些东西安抚吧?毕竟你是在她娘家出的事。”

        “也有可能。”上官静点点头:“不过都两个月了,苏家怎么还没查出个一二三来?效率也太低了吧?”

        “说不准正如姑母所言,”萧景珩一边回答,一边将宫里赏下的五毒饼和点心都重新装了起来:“苏平不会与对方公开撕破脸,所以静悄悄的。”

        “那也不该什么消息都没有吧!就算苏家要捂着,徐侧妃还等着拿这事儿做文章呢,哪有这么容易过去,”上官静说道:“诶,你把这些收起来干嘛?不吃吗?”

        “拿去给冯先生尝尝。”萧景珩一脸乖巧地答道,十分孝敬的模样。

        “唉!老头子要乐死了!”上官静朝天翻了个白眼:“就你会讨好。”

        “冯先生是个能人,让他开心些没什么不好。”萧景珩微笑着答道:“再说,我可没静姐姐这样讨人喜欢。冯先生肯教我,也是看在静姐姐的面子上。”

        “是吗?”上官静奇怪地挠头:“我总觉得老头子更喜欢你似的,他对我没句好话,还总是嫌我这嫌我那。”

        “才没有。”萧景珩乐了:“冯先生明明更喜欢静姐姐,他每次和静姐姐斗嘴,其实都很开心。”

        “唉!你说你,小孩年纪不大,倒是挺会察言观色。”上官静笑着摇摇头,伸手又打开了宫里的点心匣子:“不过也别都便宜老头子了,咱们把这些分两份,等会儿我们一起先去秦先生那边,你这个‘笨蛋’不用开口了,我替你孝顺秦先生。”

        两个猴精猴精的小鬼如此会做人,当然哄得秦先生和冯先生都很开心,不过秦先生照例是话不多,虽然高兴,但也说不出太多客套话来。

        冯老头就不一样了,他乐得嘴差点歪了,一边啃着宫里来的点心,一边洋洋得意地自我吹嘘了半天。

        上官静看着冯老头放飞自我的模样,十分嘴痒,正想怼老头两句呢,只见萧景珩头微微一偏,接着行动迅速,抄起毛笔塞进上官静手中,自己也迅速拿笔,低头在面前空白的画纸上快速作画。

        上官静一愣,她微微偏头向凉亭外望去,赫然看见应该卧病在床的陈侧妃,打扮整齐,带着丫鬟从旁边路过。和她在一起的还有萧妙妍,一行人接近凉亭时,冯老头和上官静站了起来,遥遥朝陈侧妃行礼,而萧景珩有样学样,上官静干嘛,他干嘛,眼神直不楞登的,一副傻样。

        陈侧妃并没有停下了与他们搭话,她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上官静和萧景珩面前铺的画纸,神情冷淡地朝他们点了点头,直接离开往前院方向去了。

        等陈侧妃和萧妙妍的背影都消失在了花园尽头的宝瓶门外,上官静才重新坐下,十分纳罕地说道:“她怎么出来了?不是病得起不来嘛?!”

        “看方向是往前院去,”萧景珩答道:“兴许是去找父王。”

        “呵……”冯老头朝着陈侧妃离开的方向微微冷笑:“这女人倒也厉害,什么机会都不肯放过。”

        “机会?”上官静一愣:“您是说老三的死?她要拿她儿子的死邀宠?”

        “等着看吧。”冯老头向后一仰,躺在躺椅上,又打开折扇盖在脸上遮阳:“你们家有热闹瞧了!”

        “若是此时……”上官静眼珠一转:“父王透出有心为萧景琰请封世子的消息,她会如何?”

        “我们找机会捎个信给姑母。”萧景珩头都没抬,神色平静地答道:“这么好的机会,不加把柴怎么行。”

        “你们别管,我亲自想办法。”闭着眼的冯老头语气慢吞吞的答道:“拿个信物给我,我想办法捎信去公主府,你们院子被人盯得紧,行事多有不便。”

      第98章:姑姑来当大忽悠

        端午那日陈侧妃重新出来活动,像是个分界线,之后的日子里,淮阳王府后院暗流涌动。

        第二日,林侧妃也拖着将要临盆的身体,带着丫鬟们去了书房,给淮阳王送了炖汤。原本心情不佳的淮阳王,看着林侧妃圆圆的肚子,心情似乎好了不少,当天晚上,淮阳王去了林侧妃的院子。

        这是个信号,代表淮阳王已经开始渐渐走出丧子之痛,后院的其他侧妃庶妃以及妾氏们闻风而动,各种奇招百出,就盼着淮阳王能留意到自己,在自己院里过个夜。

        一开始,徐侧妃还算是淡定。她毕竟是淮阳王最心爱的侧妃,也是最信任的人之一,她又是长子生母,管着偌大的淮阳王府,大权在握,底气自然是很足的。

        只是没过几日,徐侧妃也渐渐开始沉不住气了,原因无他,这一轮邀宠竞争中,拔得头筹的,竟然是丧子不久的陈侧妃。

        上官静果然没猜错,这样一个男权至上的竞雌环境,果然是能把人逼得人不人鬼不鬼,这样的社会规则下,既得利益者其实只有身在高位的男性,被裹挟被剥削的不仅仅是女人,还有相对弱势的男人。

        比如淮阳王的那些儿子们。

        别看他们在外是地位颇高的宗室子弟,亲王之子。

        而在淮阳王府这个环境中,他们与他们的母亲一样,需要奋力竞争,相互碾压,互相迫害,尽最大努力铲除竞争者,争取父亲的青眼与关注,让自己努力成为地位最高的继承者,否则他们的下场,并不比这些王府中的女人强多少。

        这些日子,不仅仅那些后院的女人,萧景珩的兄弟们也是努力在淮阳王面前表现着……

        整个王府如此热闹,也难怪陈侧妃为了自己,也为了她唯一剩下的儿子,选择了用自己死去的孩子邀宠。她做的很聪明,精心装点出的“病容”,让她看起来有种“凄楚”的美丽,她每日都带着一双儿女去见见淮阳王,但却绝口不提已经死去的老三,也不再提她丧子的难过和痛苦。

        她如之前一般,温柔细腻,体贴又知情识趣。

        陈侧妃很清楚淮阳王的心思。作为丧子的父亲,淮阳王的难过其实并不深刻,他的儿子实在太多了,很快就会将死去的儿子丢在脑后。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5: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