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萧景珩顾静瑶》-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明白。”上官静点点头:“不管是配个良人还是放出去,总之她们的未来都由武定侯府掌握。”

        “对。”冯老头点点头:“但映霞不同。她不能回去。你们家的舅老太爷求娶她不成,你猜她若回去会怎样?”

        “呵……”上官静冷笑一声,只觉得很为映霞的命运心酸:“被舅老太爷看中过的丫头,谁敢娶?家生子的小伙子,谁都不想惹麻烦。况且她这样招呼都没打就跟我跑了,早就已经算得罪主家亲戚了。到时候若是她回去,就算舅老太爷不想娶了,她爹娘怕不是也要逼着她自己送上门。”

        “因此她只需要想明白一件事就好。”冯老头朝上官静竖起一根手指:“虽然她的身契还在你娘手里攥着,严格来说,是武定侯府的人,但她是你的贴身丫鬟,她能靠的,也最有可能靠得住的主子,只有你。只有你才有能力将她拉出武定侯府这个泥潭。你得让她知道,你是武定侯夫人的亲闺女,过几年撒个娇要个身契攥在自己手里,你娘能不给?对于映霞来说,跟在你身边,哪怕一辈子不嫁人,都比回去好。”

        “放心吧。”上官静毫无形象地伸了个懒腰:“我跟陈嬷嬷说清楚,她会慢慢开导映霞的。”

        “瞧你什么样子!”冯老头嫌弃地将桌上的笔丢给了上官静:“赶快画画!老夫可是来教你作画的,哪怕是瞎划拉两下,也得有个表面上能交差的玩意儿吧!”

        “对了先生。”上官静懒洋洋地抄起笔:“我实在是嫌弃我相公太‘呆’了,除了上书苑读个书,他什么都不会,将来跟我一起出门,我多丢人啊!”

        “你不是找你爹要武师父了嘛!”冯老头斜眼看着上官静:“怎地?还不知足?”

        “那风花雪月的本事也得学学您说是吧?”上官静朝冯老头嘻嘻一笑:“您看我现在都会画葡萄藤了,他什么都不会,比我差远了。但是呢……他一个‘呆子’,让父王另外请师父来教他似乎也没什么必要,笨得要死学不会多浪费感情。不如您辛苦辛苦,一齐教我们两个。您虽然是应的闺塾,不过我那个呆相公,我对他也没太高要求,多花些功夫,能学个基础,以后出去别丢人就行。”

        “小猴崽子!”冯老头故技重施,抄起桌上的扇子对着上官静的额头就是一下:“又给我找事!带着你这么一个猴崽子我就已经够累了,再来个精明胆大,敢朝自己哥哥下手的小狼崽子,我还活不活了!”

        “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上官静笑得赖唧唧:“一样的功夫而已。您老人家就别抱怨了!回头我回管事姑姑一声,将学画画的时间调到午后景珩放学以后。反正嘛……已经春天了,白日渐长,闲着也是闲着。”

        冯老头闭着眼不吭声,上官静也不理他,低着头有一笔每一笔的照着画册十分敷衍地画着葡萄藤,许久之后,冯老头才懒洋洋的睁开了眼,嫌弃地瞟了一眼上官静,开口说道:“这事儿你别自己去找管事姑姑提,你娘这两日要来看你,刚好都一齐让她代劳了。至于怎样让她同意帮你开口,你自己想办法。”

        “行!”上官静嘻嘻一笑:“只要您老人家肯卖力气教,其他的教给我。御书苑那帮先生,只会教他死读书,他在那边人人嫌弃,也没什么朋友,因此也没谁愿意和他说些庙堂政事、朝野八卦,他总是趁着宗室子弟和翰林先生们闲聊时偷偷竖着耳朵听,多可怜啊!总这样下去可不行。”

        “干嘛?”冯老头一脸戒备地看着上官静:“你爹想把他的闺女们,全照着皇后的标准培养,这才花了大价钱请我来。你现在又是想干嘛?难不成想让老夫帮你培养个皇帝出来?你爹和淮阳王还没开始合伙谋反呢!你这个小丫头片子就开始未雨绸缪,准备争储位了?”

        “得了。”上官静毫不客气地朝冯老头做了个鬼脸:“我巴不得他们消停些别作死。还培养皇帝呢!您老人家只是个闺塾师父,连个翰林都不是,有什么资格做帝师?”

        “帝师怎么了?难不成老夫还比谁差不成?”冯老头气得直瞪眼睛:“若不是当年……”

        冯老头说了一半突然噎住了。上官静淘气地眨眨眼,故意问道:“当年怎么了?先生您说啊!”

        “去去去!”冯老头气急败坏地朝上官静摆手:“小猴崽子一点不讨喜,哪壶不开提哪壶。一点都不知道尊师重道。”

        “您就知道嫌弃我。”上官静撇撇嘴:“也别急,若是过些日子,景珩能顺利来跟您‘学画’,您就有乖学生了,也不用一日日的被我气得倒仰。”

        “小小年纪就杀伐决断的小狼崽子能比你好到哪去。”冯老头冷哼一声:“老夫不信你的邪。”

        上官静眨眨眼:“景珩聪明极了。您可别忘了,他是苏平的外孙子。他增外祖苏文端可是三朝帝师,大周朝最有声望的鸿儒。这叫什么?这叫根正苗红,从小就是读书的料子。”

        “哼!”冯老头十分不屑地冷哼一声。嘴里咕哝些什么上官静没听清,但她觉得好像是“沽名钓誉”几个字。

      第90章:姑姑是个大明白

        和冯老头说开了之后,上官静轻松了不少。她趁晚上没人的时候,告诉萧景珩,过几日想办法让他跟冯老头“学画画”。

        这倒把萧景珩给说愣了。

        “啊?”萧景珩不放心地问道:“靠得住吗?”

        “我和他很对脾气,从直觉上来说,我觉得他可以信任。”上官静答道:“不过,我只是在说我愿意相信冯先生。并没有要求你也这样做。实际上,你的事我其实一直瞒着他,今天被他自己猜出来了。因此我才想,不如我们显得坦荡些,主动找个机会让你也跟他接触一些日子。你怎么看这个人,觉得他值不值得信任,还是要你和他相处过后再做决断。”

        “不用那么复杂。”萧景珩立刻摇摇头:“静姐姐既然愿意信任冯先生,那我也愿意信任。我相信静姐姐的判断。”

        “诶?”上官静立刻皱起眉:“你别被我影响啊!就你这常年如履薄冰的处境,对人对事再小心也不为过。”

        “我相信静姐姐的判断。”萧景珩将这句话说得很笃定:“我和静姐姐夫妻一体,你信任的人,我都无条件信任。”

        这“夫妻一体”四个字,顿时有些让上官静词穷。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算没道理,毕竟利益共同体嘛!上官静摇了摇头,决定不去纠结这个说法。

        “那我也觉得,你也还是应该和我一起去跟冯先生上课。”上官静继续说道:“你在书苑里,那些翰林们都围着皇子和有前途、受重视的宗室子弟们打转,哪有人认真关心你的学业啊!不过就是按着你死记硬背而已。我觉得你不如以学画画的名义,跟冯先生学两日,觉得不好咱们就算了。”

        “好呀好呀!”萧景珩一脸雀跃地点头:“我想和静姐姐一起上学。不如这样,以后我早一个时辰从书院回来。反正翰林们下半日也不讲学,只是让我习字背书。”

        所有事都提前和萧景珩、冯老头商量好了,上官静有明确的行动方向,很快一二三四的开始执行,极有章法。

        陈嬷嬷找了给上官静裁春装的借口,这几日日日都找了映霞一起帮忙。檀香和芸香她们没有觉察出任何不对,陈嬷嬷没找她们帮忙做针线,她们倒觉得轻松。

        三月初五,武定侯夫人还没递帖子来拜访,萧明瑞却先来了。她其实一早就听到风声,说是淮阳王府出了事,她十分担心萧景珩和上官静的安危,但连着往淮阳王府递了好几个帖子都石沉大海。

        萧明瑞没办法,只好进宫去找了太后,今日是打着太后的名义上门来的。

        老三死了,陈侧妃病重,半个太医院的太医都在淮阳王府,这么大的事其实瞒不住,只是淮阳王府一直静悄悄的没有公开往宫里报丧,但京里小道消息其实都传遍了,只是没人敢将这件事拿到明面上来说。

        从上巳节开始,接连两日淮阳王都没有上朝,皇上和皇太后早想打发人过来问,但老三的事,淮阳王府态度蹊跷,皇上想了想,最终还是忍住没有派人来。

        今日萧明瑞进宫,说想要去淮阳王府,正中皇太后下怀,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女,皇太后觉得,无论有什么事,淮阳王对着萧明瑞也更好开口些,因此她立刻就点头答应了。

        其实淮阳王一点都不想接待萧明瑞。

        他这几日心情糟极了,心爱的双胞胎突然死了一个,作为父亲,淮阳王既伤心又愤怒。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这是桩妥妥的丑闻啊!

        老三和老七都是他的亲生儿子,宫里皇上的几个儿子争储还没到这个份儿上呢,他淮阳王府里先自相残杀起来了,这让淮阳王觉得无比丢脸,烦躁异常,因此萧明瑞过来,他真是见都不想见。

        但无奈,萧明瑞是长公主,又是打着皇太后的名义来的,淮阳王就算再不耐烦,也不能将人随随便便打发了。

        “母后让我来瞧瞧你。”萧明瑞这样告诉淮阳王:“你两日没上朝了,皇上和母后都担心得很。”

        “明日会去。”淮阳王不耐烦地答道:“旁的事,你也别多问,明日本王自会到皇上面前说明。”

        萧明瑞后半句话顿时噎在了喉咙里,她微微叹了口气,点头应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瞧瞧陈侧妃吧。”

        “你别去了。”淮阳王立刻答道:“她病着,你去了也起不了身,反倒失礼。”

        虽然萧明瑞和淮阳王平日里关系算不上和谐,但毕竟还是亲兄妹,看到淮阳王颓丧烦躁的脸,萧明瑞还是有些心疼。

        “五哥,”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劝道:“事情已经发生,你还是放宽些心。”

        “说得容易。”淮阳王冷哼一声,脸色更是加倍难看。

        萧明瑞被态度恶劣的淮阳王怼来怼去,也没有生气,依旧好声好气地说道:“那我去瞧瞧徐侧妃,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毕竟……总还是要往宫里报丧的,总这么着也不是事。”

        “不用你管。”淮阳王黑着脸答道:“这是我的家事。”

        “唉!”萧明瑞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去瞧瞧小九总行了吧?听说他也淹了水,还有……”

        “你自便。”淮阳王似乎连一句话都懒得多说,直接转身离开了。

        不过这倒让萧明瑞方便了不少,她带着人直接去了萧景珩的院子,在那里足足呆了两个时辰,一直等到萧景珩放学回来,她才回去。

        两个时辰里,上官静将淮阳王府的事说得清清楚楚,包括萧景珩落水和她怎么跑去找淮阳王闹腾。

        当然了,她不算完全坦诚,而是根据淮阳王的彻查结果,将一切推到了老七身上。不过萧明瑞似乎没有一丝怀疑,她反而还表扬了上官静反应机灵。

        “赵庶妃不是好相与的。”萧明瑞这样告诉上官静:“对付这种人,不拘什么手段,只要有用都可以。你和珩儿为了自保,用什么手段都没错。”

        ???上官静望着萧明瑞,总觉得她似乎话里有话。

      第91章:十一个小妾的林太尉

        萧景珩见到萧明瑞,当然也很开心,因为淮阳王没心思搭理萧明瑞,徐侧妃也忙着处理老三的事没出现,倒让萧明瑞踏踏实实地陪着放学的萧景珩吃过了点心才回去。

        点心是上官静的小厨房做的,但喝的却是萧明瑞自己带来的茶,近前伺候的也是公主府的婢女,三个人围在一起说话倒是没什么顾忌。

        “我还担心你们两个吃不好,带了不少点心吃食过来。这回可多余了,”萧明瑞将桌上的每种点心都认真尝了尝:“武定侯府的厨娘手艺不错。静儿可真是珩儿的福星,有你在,珩儿也过些像样的日子,至少一日三餐不需要担心了。”

        “正因如此,静姐姐才遭了忌讳呢!”萧景珩立刻将上官静在丞相别庄遭遇的一切,都告诉了萧明瑞。

        “原来如此!”萧明瑞了然点头:“原来静儿也是被人推下水的,这倒与我得到的消息不同呢!”

        “苏家那边没有什么消息吗?”上官静好奇地问道:“他们应当不会善罢甘休吧。”

        “眼下还没消息。”萧明瑞答道:“不过依照我对苏大学士的了解,便是查出些什么,他多半也不会和对方直接撕破脸。”

        “哈?”上官静对这个答案十分不理解:“对方要弄死他孙女啊!我在丞相别庄听人说,苏文月是皇子妃的热门人选,不仅苏大学士和陈丞相关系好,听说二皇子的生母丽妃娘娘也挺喜欢苏文月的。”

        “是没错。”萧明瑞点点头:“苏家与丽妃母家交往也颇多。”

        “由此可见,”萧景珩接过话头:“苏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苏文月做太子妃。眼下皇储之位的有利竞争者是三位,二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二皇子居长,为人稳重,很得皇上喜欢。陈皇后亲生的五皇子是嫡子,也是很得看中。依我看,这两位其实比林贵妃所生的四皇子更有竞争力。”

        “为何这样说?林贵妃可是太尉的女儿,她爹是三公之一啊!”上官静觉得有趣,萧景珩这样一个消息闭塞的小孩,居然对于宫里的储位之争,也有自己的想法。萧明瑞很显然和上官静一样,也对萧景珩的想法十分有兴趣,一大一小一起露出了好奇的表情,望着萧景珩。

        “我也是在书苑里听说的,”萧景珩答道:“林太尉的身体不太好,三两日就要因病告假。但林贵妃的弟弟似乎很是年轻,虽然书苑里的师父对林公子的学问赞赏有加,但他现在只是个举人,下一科是两年后,倒是他若中进士,入仕虽有林太尉铺路,但年纪和资历毕竟有限,不像丽妃的兄长,虽然是外任,但封疆大吏实权在握,而陈丞相的几个儿子也早已入仕多年,甚至孙子都已长成。与这两家相比,林家虽然眼下显赫,但整体还是偏弱势。”

        “林太尉的儿子年纪虽小,但侄子却也已早早入朝为官。”萧明瑞答道:“不过珩儿所说倒也不算错。林家与其余两家比,的确相对弱势。却不是因为林家后继无人,而是因为皇上。当初皇上登基,先皇临终前为皇上指定了三位帝师,其中两位都已故去,眼下还在朝中为官的,就只有林太尉一人。”

        “林太尉兵部出身,为人强势,能力极佳,行事雷厉风行,手腕强硬,为人不过三十八岁,就已经是官拜尚书,先皇临终前力排众议升他为太尉,三公之一,当时他才四十四岁而已,珩儿的曾外祖父还有先前的秦丞相与他同列三公,同为帝师,但其他两位,都已经是年近七十的高龄了。”

        “四十四岁就当上了太尉。”上官静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这样说来,这位林太尉很厉害啊!官场浮沉是常事,他竟然在高位上稳稳当当地呆了将近二十年。”

        “当年皇上能顺利登基,林太尉是出了大力的。”萧明瑞微微一叹:“他当时在朝中的影响力,可比现今的陈丞相大多了。”

        “奇怪。”上官静好奇地问道:“他既然如此强势,怎地林家女儿没做皇后?林侧妃在我们府里,也只是个侧妃而已。”

        “林贵妃是皇上登基之后才入宫的。”萧明瑞答道:“林太尉早些年放外任,家里虽然也早早给他娶亲,但等他是带着两个通房离京上任的,等他回京踏踏实实与夫人过日子,年纪已经不小了。皇上登基时,林氏才十六岁而已,而你们府里的林侧妃才刚十四岁,比我还要小一岁呢!她们及笄时,皇兄们早就娶了妻。”

        懂了!上官静点头。林太尉家的嫡女生的晚,没赶上皇子们选正妃。离京上任不带老婆带小妾……啧,活该!

        不知怎地,上官静此时突然想起冯老头给她讲的林太尉家一群小妾的小八卦了。唉!真没想到,娶了十一房小妾的人,居然是个性格刚硬强势的能臣,跟上官静之前脑补的废柴老色批有些差距。

        她原本还以为林太尉和她那位优秀的舅爷爷一个德行呢!

        “皇上很忌讳林太尉的势力吗?”萧景珩问道。

        “若论能力,皇上对他并无不满。”萧明瑞答道:“但他性格太过强势,难免权欲重些,若是他的外孙为太子,几乎很难避免外戚势力膨胀。”

        “就是说,皇上其实从未考虑过立林贵妃的儿子?”上官静问道。

        “那倒不是。”萧明瑞摇摇头:“皇储是国事,万不可轻忽。要考虑的也不止是外戚一项。旁的一切都没有皇子本人的资质和能力重要,若林贵妃的儿子真是诸皇子中最适合继承大统的一位,皇上也不会因噎废食。”

        “明白了,”萧景珩点点头:“四皇子必须足够优秀到让皇上能够忽略他外祖的强势。”

        “是。”萧明瑞点点头:“若是他想要做太子,他必须在各方面都比二皇子和五皇子优秀许多,且必须有足够能力辖制林家,否则皇上不可能选他继承大统。”

      第92章:同一句话两人说

        萧景珩对于林家的判断失准。不过这不是他的错,这是因为他消息闭塞,没人会仔细给他说些朝中的事。上官静听了萧明瑞的解答,更加坚定了要让萧景珩跟她一起“学画画”的想法。

        依照她对冯老头的了解,这老头虽然恨不得长了一万个心眼儿,但三观绝对还是挺正常的,咨询丰富、知识储备也绝对够分量,再加上他已经离经叛道到一定程度了,别看年纪大,却很有些侠气和赌性,应该是那种买定离手绝不后悔的类型。

        他既然已经决定帮助上官静小两口,那一定会认真培养萧景珩的。发现萧景珩不傻之后,投资风险突然降低一半,说不准老头背地里怎么偷着乐呢!

        上官静还是现代人的想法,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讨生活,资讯都很重要。

        因此谁去继承皇位,这种事其实与萧景珩和上官静关系不大,但萧明瑞既然做出解说,他们就认真听着。不过萧明瑞的话也让俩小孩明白,枢密直学士苏平,一定是个政治嗅觉极为敏感的人。

        他应该很明白皇上的想法,因此才在观察过几位皇子之后,谨慎选择与丽妃和陈皇后的娘家保持交往,作为今后的政治投资。而林家,则被苏平排除在外。

        “好像与我爹的判断不太一样。”上官静挠挠头。

        “武定侯府应当是看好四皇子和五皇子。”萧明瑞答得简单。

        “不论怎么说,苏文月对于苏家的重要性,就如我大姐对于我们武定侯府。”上官静有些困惑的模样:“姑母为何说,苏家就算查出了什么,苏大学士也不会轻易与对方撕破脸?”

        “苏大学士与林太尉的性格恰好相反。”萧明瑞答道:“他为人温和,在朝中一向人缘极佳。不过你们也别觉得他不会公开与人撕破脸,就是软弱好欺。无需为他操心,他不会吃亏,苏大学士精明程度不在陈丞相与林太尉之下。”

        上官静点点头,没多问,倒是萧景珩事不关己地评论了一句:“应当是为人冷漠且精于算计吧?这样说来,为孙女讨公道对他来说不重要,苏文月的事,苏家应当考虑的只是利益得失,若是不主动撕破脸,能与对方谈判换取更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萧明瑞抬起头看了看萧景珩,沉默一瞬才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0: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