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觉得对不起静姐姐。”萧景珩朝上官静露出无奈地笑容:“你总是无辜被我拖累。”
“干嘛说这样的话。”上官静跳到榻上坐下,一脸无所谓的模样:“若是真有杀头的大事,就是我爹和你父王合谋,这事儿谁拖累谁还说不清呢。不过冯先生说了,他们目前还是遵纪守法的‘好人’,皇上都查不出什么来。”
“冯先生说的?”萧景珩顿时一愣。
“是啊,你不会以为这事儿只有我们在犯嘀咕吧?我们两个小孩子都怀疑的事,朝中那些人精一样的大臣,肯定也早就不放心了嘛!”上官静点点头:“听说咱俩成亲以来,你父王和我爹都被弹劾过几次了,皇上也不放心,派人查了,然而事实证明,这两人到目前为止,还‘清清白白’的呢!”
“原来如此。”消息闭塞的萧景珩毫不意外地点点头:“但也不奇怪,我父王一向缜密。”
上官静看到萧景珩这个态度,干脆也不绕弯子了,她将之前和冯先生讨论的那些,全都一五一十地向萧景珩交代了一遍,之后做出了个结论:“我是怎么想,都觉得咱俩活不了了。诶……你说,这后宅这么多女人,怎么就没谁有点危机意识呢?!”
“我父王都能瞒过皇上,这么多【创建和谐家园】劾他,他都没让人抓住尾巴。”萧景珩简短地总结:“因此后宅这些女人无非分两种,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想将来做个皇后贵妃呢!另一种则如林侧妃,应当是真的被父王瞒得好好,就算她之前有过疑心,也会被我父王千方百计打消疑虑。”
“那你母妃呢?”上官静突然问道:“她是哪种?”
“我真的不知道。”萧景珩摇摇头:“其实我对她的了解并不比你更多,一年到头能见一面就不错了。”
“唉!”上官静点点头表示同意。她嫁进淮阳王府这么久,统共也只见过两次苏氏,大部分时间里,这位王妃都独自关在自己的院子里礼佛,不出门,也不与人打交道,娘家人也不来往,闭门谢客,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但若说她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吧……大周贵人中流行的那些礼佛活动,她又从来不参加。徐侧妃、林侧妃还偶尔还要去大相国寺进个香,捐个香油钱呢!苏氏却从来未去过。
以前天真的上官静,还对苏氏在淮阳王府的处境有所好奇,到现在连她也不好奇了。因为好奇也没用……这人平时就跟压根不存在似的,离淮阳王府所有人的生活都很遥远。
不过上官静也是没想到,萧景珩长到【创建和谐家园】岁,才只见过一次外祖母,而她嫁进淮阳王府不到一年,竟然就有机会见识到了王妃苏氏的娘家人。
这当然不是苏氏突然性情大变,开始与娘家多了走动,而是上官静突然开始有机会出门了。
三月三上巳节,陈丞相府打算在京郊别庄办连续三日的“兰宴”,邀了许多京中世家大族的女眷赏春踏青。
因为陈丞相府是皇后娘娘的母家,因此宫中嫔妃也都凑热闹纷纷赏下不少踏青活动的彩头,德妃还特地允了刚及笄的三公主出宫参加丞相府游宴,给足了丞相府面子。
淮阳王府同样收到了请柬,这种事原本是王妃出面张罗,但是淮阳王府情况特殊,因此掌权的徐侧妃,打算带着淮阳王最大的两个女儿一齐参加丞相府春宴。
淮阳王的长女和次女都已经封了郡主,一侧妃、两郡主出席,也算是规格极高了。
然而徐侧妃去找淮阳王提了这事儿之后,淮阳王竟然主动提出,让徐侧妃带着上官静一起去。
“王爷,”徐侧妃当场就有些不愿意:“上巳节也是女儿节,各家夫人都是带着未嫁女出门赴宴,王爷若是觉得咱们家赴宴的人太少,那不如妾身邀林侧妃同去,再带上三姑娘和四姑娘。”
“三丫头和四丫头尚未请封,就不要去了。”淮阳王摇摇头,十分固执地一锤定音:“年轻媳妇赴宴也不是没有,你就带着老九媳妇同去,此事就这样定了。”
第61章:大的小的都不省心
淮阳王亲自发了话,徐侧妃就算是再不情愿,也得带着上官静一起出门。
呸!上官静自己还不乐意呢!只可惜淮阳王亲自发话,她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而比她更不乐意的是萧景珩,这孩子自打知道上官静要跟徐侧妃出门开始,就像是犯了分离焦虑症,愁眉苦脸得像是天要塌了似的。
“用不着担心。”上官静双手叉腰,虎里虎气的宣布道:“徐侧妃不能拿我怎样,你父王亲自交代了,让她带我出门,她害【创建和谐家园】吗?给自己找事吗?”
“那也要小心!”萧景珩啰里啰嗦地又强调:“大姐是陈侧妃所出,静姐姐至少得提防着她些。”
“知道了知道了!”上官静摆摆手:“我又不是自己去,还带着檀香和映霞呢!”
“但你不能带陈嬷嬷,”萧景珩依旧愁眉苦脸:“我还是不放心。”
“我有自理能力。”上官静答道:“陈嬷嬷还得留在家里照顾你呢!放心吧放心吧,没人会想不开在丞相府宴会上给我下毒的。真有人在丞相宴会上害人,那不是铁了心和陈丞相过不去嘛!”
丞相府在京郊办三日赏兰游春宴,这一来一回就得五日,因此三月初一一大早,徐侧妃就带着两位郡主和上官静出门了。
徐侧妃和淮阳王次女蓉城郡主萧妙妤都是单独的马车,足足的王府气派,但徐侧妃却以上官静年纪尚小为由,让淮阳王长女宜城郡主萧妙妍陪上官静共乘一辆车。
这安排真是心机十足。不说上官静,单说萧妙妍和萧妙妤都是郡主,非要分个厚此薄彼,也不知是给萧妙妍看,还是做给陈侧妃的。
不过上官静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徐侧妃闹脾气,她摆出一副小孩子头次出门兴奋难掩的架势,就等着看这些人到底怎么演。
而宜城郡主萧妙妍很显然也十分沉得住气,背地里她怎么想,上官静并不清楚。至少在去丞相府别庄的一路上,萧妙妍显得十分好相处,她就像是个和气的姐姐,亲亲热热地和上官静闲聊。
当然了,闲聊嘛!话题天马行空,因此萧妙妍当然会“十分不经意”地问了些关于上官静生活的琐碎问题,比如和她九弟相处得好不好,在王府生活习不习惯,以及……之前穿得沸沸扬扬的,九爷的嬷嬷偷盗的事件。
当萧妙妍主动问起张嬷嬷时,她的两个丫鬟状似凑巧一般抬起眼皮,仔细观察着陪着上官静的檀香和映霞。
不过檀香她们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就像没听见,一个低头忙着给上官静烹茶,另一个则专注地拨着香炉。
“也是九弟妹好性子。”萧妙妍这样说道:“若是在我那里,只要发现了绝对严惩,哪里像是弟妹,竟然容她继续留下伺候。”
“唉!”上官静一副懊恼的样子:“大姐姐可别笑话我。一提起这事儿,我就后悔。我其实原本是要赶她出去的,但张嬷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着求我,说是一时鬼迷心窍,让我给她一条活路,我也不知怎地,当时心一软就答应了。”
戏精上官静皱着眉噘着嘴,惟妙惟肖地扮演着一个耳根子软,又没什么后宅经验的小姑娘,萧妙妍悄悄观察了她一阵子,最终笑着说道:“你若是看着她闹心,现在赶出去也不晚。”
“可以吗?”上官静瞪着亮晶晶的眼睛,十分积极地追问道:“我是看她闹心啊!就算她后来没再偷盗,当差也算勤谨,但我看见她就能想起之前的事,总觉得她怪碍眼的。”
一看到上官静态度如此积极,萧妙妍的话立刻拐了个弯:“你是主子,她只是个奴才,要不要赶出去,自然是你说了算。只是……”
“只是什么?”上官静很合作地追问道:“求大姐姐告诉我。”
“只是你之前答应饶她,若是现在又反悔要赶出去只怕下人们背地里会议论。”萧妙妍轻轻摇了摇头,就好像之前说让赶出去的人不是她似的。
“那没关系。”上官静立刻松了口气,接着笑眯了眼:“我当是什么,不过是被人私下议论几句而已嘛……”
“九弟妹毕竟还是年纪小,”萧妙妍朝上官静耐心地解释道:“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当主子的如此出尔反尔,恐怕以后很难服人。”
“那大姐姐说该怎么办?”上官静问道:“就这样不理她了,让她日日在我眼前晃,怪别扭的。”
“谁叫你之前耳根子软来着?”萧妙妍笑着答道,语气轻松,就像是在开玩笑:“不过你也无需太担心,你的陪嫁丫鬟不少,若是对她不放心,让人多盯着些不就行了。”
“唉!”上官静一脸失望:“映月姐姐也是这样说。但我总是想起了就觉得不甘心。但既然连大姐姐都这样说,那也只好这样了。”
“好啦,你是主子,这些事哪里需要你操心那么多。”萧妙妍笑着补了一句:“你的丫鬟们都会替你打理的好好的。你的这几个丫鬟,可都是千里挑一的好,我都羡慕呢!”
啧……上官静脸上笑嘻嘻,心理偷偷翻了个白眼。这萧妙妍也是真拿她当不懂事的小孩了,当着她的面,就敢这样试探她的丫鬟。
从淮阳王府到京郊陈丞相家的别庄,马车走了两个时辰,在这两个时辰里,萧妙妍始终扮演着和蔼的大姐姐,短短时间内,就和上官静建立了不错的交情。
表面上不错的交情。
对于这个结果,萧妙妍很满意,而上官静也很开心。她甚至在下车时故意做出亲亲热热的模样,主动挽起了萧妙妍的手臂,大姐姐长大姐姐短的,叽叽喳喳,围着萧妙妍说个不停。
当然了,她不是没注意到被她挽住后,萧妙妍瞬间的僵硬,也不是没注意到徐侧妃略带戒备,审视着萧妙妍的眼神。这一切,都是上官静想要的结果。
而萧妙妤,则在冷眼旁观半天之后,不咸不淡地补了一句:“长姐果然好人缘。”
第62章:谁说美女人见人爱
上官静想,徐侧妃看到她和萧妙妍相处得如此和谐,大约是有点后悔的。
因为上官静倒是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开口提醒她事事小心的,竟然是“领队”徐侧妃。徐侧妃的“暗示”十分明显,恨不得直接说让上官静跟紧自己,离萧妙妍远一点了。
上官静笑眯眯的点头,一副出来玩很开心,其他根本不在意的模样。
不过仔细想想,这也不算太出人意料。上官静知道,萧妙妍绝对对她没存什么好意。若是她这次在丞相府游宴上出了事,那有些人可“一箭双雕”了,连徐侧妃一起都能坑进去。
当然了,上官静很清楚,若是陈侧妃真有这个计划,那肯定是奔着坑死她去的。若是只简简单单的让她受点伤、吃点亏什么的,毫无疑义,所以她真的需要加倍小心。
不过,萧妙妍有这个本事弄死她吗?上官静表示怀疑。除非陈侧妃早做安排,买通了丞相府的侍从护卫,帮忙下手,那还差不多。
不过小心点没错,因此上官静还是随身携带了点小道具,比如两根磨得尖尖的银簪子,还有她身上那件虽然华丽但看起来特别笨重,一点都不飘逸的“披帛”。
废话,嵌了根细麻绳的披帛能飘逸才见鬼呢!
这些准备,都是上官静和萧景珩两人自己动手做的,簪子是俩小孩背着人磨了好几天,而披帛则是上官静的偷偷缝纫行动被她最信任的陈嬷嬷发现后,陈嬷嬷主动帮忙缝的。
陈嬷嬷看见那条半成品的披帛,只是微微愣了两秒,接着伸手扯到了自己身旁,拿起针线,什么都没问就照做。
“小姐啊,”上官静还记得当时她一边缝披帛一边这样感叹:“开了窍就这样聪明,嬷嬷真是又高兴,又担心。”
作为唯一真心疼爱上官静的人,陈嬷嬷跟她来淮阳王府,不带任何目的,因此沟通起来当然容易,陈嬷嬷甚至主动将许多事都揽在了自己头上,她将上官静出门几日要用的披帛都改造了,并且叮嘱上官静,若是檀香问了,就说是嬷嬷的主意。
“对映月和檀香她们,我其实一直不大放心。若是我跟着去就好了。”陈嬷嬷叹气:“我管着小姐的贴身衣物,旁人不能插手。也是难为我们小姐了,小小年纪,就须得这样家里家外的与人周旋。不过小姐别怕,以后有事就直接来找嬷嬷,你不好出面的事,嬷嬷来帮你出头。”
有了全心全意帮忙的陈嬷嬷,上官静的未雨绸缪的装备还是挺齐全的,不过她觉得自己其实不算特别危险,因为她刚跟着徐侧妃走近丞相府别庄的花厅,就看见了武定侯夫人正带着上官鸾迎了过来。
一通繁复的礼节过后,上官静立刻像是撒欢的小朋友,满了雀跃地主动朝武定侯夫人凑了过去:“娘亲!娘亲!我刚刚就在想,咱们家肯定也收到邀请了,娘亲肯定会带着姐姐们过来。果然叫我猜准了。”
同样很高兴的还有徐侧妃,她拉着上官鸾的手,不住嘴的称赞上官大小姐这好那好。
“还想朝侧妃讨个人情,”武定侯夫人静静听了一阵子徐侧妃的夸赞之后,微笑着开口说道:“鸾儿和妹妹也有许久未见了,小姐俩想必有许多体己话要说,不知侧妃是否能允许静儿陪陪姐姐。恰好丞相府小姐是鸾儿的至交好友,也让鸾儿带静儿去打个招呼。”
这原本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徐侧妃很容易地就点了头。上官鸾朝徐侧妃行了礼,带着上官静往外走,美丽优雅的上官鸾,走到哪里都能吸引所有的目光。
不过嘛……上官静偷偷瞥了自己的姐姐一眼。她总觉得上官鸾似乎很不情愿带她出来。
这应该不是她多心。
虽然上官鸾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异样,但这样微妙的疏离与抗拒,让上官静很难忽视。
不过有个理由离萧妙妍远一点就是好事,上官静满意地想,被嫌弃神马哒,简直不是事儿。
这是上官静头一次出席古代社交场合,其实她挺好奇的,关键是以前看过的情节炸裂的古言小说太多,让她总觉得这样的场合会有集中热闹发生,比如一群大小姐相互陷害撕头花啥的,或者嫡女庶女明争暗斗啥的,磕破头、落个水、毁个名节啥啥啥的。
事实证明都是家教良好的文明人,聚在一起没那么狗血热闹,但也足够暗潮汹涌。
比如上官静很快发现,她姐上官鸾号称京中第一贵女,但也没她想象中那样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讨厌上官鸾的人,还是有的!这其中一位不是别人,恰巧就是枢密直学士苏平的嫡亲孙女、萧景珩的亲表姐苏文月。
发现这个事实的上官静:哦吼!真是中大奖了!我亲姐讨厌我,我老公的姐讨厌我老公,我老公的表姐讨厌我亲姐连带讨厌我全家,我和讨厌我全家的人做了十分不熟的亲戚,结论是,萧景珩和上官静,是全天下最讨人嫌的一对。优秀!
上官鸾不喜欢上官静的原因很明确。上官静以前是京中出名的“傻小姐”,现在是京中唯一一个未成年就嫁了人的“小夫人”,这样的身份也是走到哪都能引起人们好奇又戏谑的关注,而完美的上官鸾怎么能忍?她觉得上官静就是来给她丢人的。
因此在向陈小姐介绍自己妹妹的时候,上官鸾的态度显得有那么一丢丢的不坦荡。一大圈世家小姐在座,这一点点细微的态度差别,当然会被人捕捉到,因此当时就有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用帕子捂着嘴笑了。
“哎呀,咱们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淮阳王府的九夫人呢!”那姑娘话里有话地说道:“这样仔细看来,上官小姐与妹妹还真是相像,好似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样。”
“那是。”另一个姑娘摇着扇子,带着几分讥诮地笑意答道:“一家子养出来的嫡亲姐妹嘛……当然一定是处处相似的喽。”
这明里暗里都是在说上官鸾有个傻妹妹,自己一定也聪明不到哪去,上官鸾听了之后当时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第63章:亲戚啊……
然而这些拐弯抹角的嘲笑还不算什么,有个青衣姑娘看了看小小年纪梳着妇人髻的上官静,笑道:“听说九夫人今年不足十岁?听祖母说,九夫人应该是目下京中最年轻的【创建和谐家园】了。”
“那是你见识少。”另一位小姐立刻笑着答道:“我叔父前年外放到西陲做知府,那边山区穷得很,听说许多人家都有买童养媳的习惯。京畿富足,少见这样的事罢了。”
拿上官静比童养媳,上官静自己是没什么,但上官鸾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她觉得是妹妹处处给自己丢人,十分想要将上官静丢下一走了之,只可惜都是上官家的女儿,就算再不情愿,上官鸾也明白,出门在外自家姐妹是利益共同体,不能丢着不管。
“李小姐是拿我家小妹比童养媳?”上官鸾冷笑一声,虽然语气轻慢温柔,但气势却足:“是想说,淮阳王堂堂亲王需要花钱买了我妹妹,给自己唯一的嫡子做妻子?兴许李小姐家里,事事都习惯用银钱买卖衡量。但在我们武定侯府,结亲可是大事,两姓通家之好怎能用‘买卖’来定义?”
这话说的厉害,搬出淮阳王压人,还顺道讽刺了说话的李小姐没家教,这让之前发言的几位小姐顿时哑了声气,被堵得面红耳赤却不好出声反驳。
不过幸好此时陈丞相的孙女立刻出来打圆场,她笑着扯了一把上官鸾,笑道:“李小姐一向心直口快,也没什么恶意,上官妹妹知道她是这样的性子,何须认真。九夫人以往少出门,这头一回出门赴宴,是到我们府上,这是我的荣幸,为了招待你们两姐妹,我可备下了不少好东西呢!”
陈小姐开口,上官鸾自然会给面子,她朝陈小姐微微一笑,岔开了话题:“既然如此,还不快点把你的好东西端上来,我们可都等着呢。”
周围的小姐们立刻符合地笑了起来,这件事就算揭过不提了。
“急什么。”陈小姐笑着答道:“都摆在水边凉亭了,咱们这就过去。刚好三公主就在溪边赏柳,我们先过去请个安。”
作为上官鸾的挂件,上官静对于任何安排都没意见,她跟着这群小姐们一起往三公主所在的方向移动,然而刚刚到,就发现另一群小姐正围着三公主说话。
这为首的姑娘一身湖绿衣裙,身材纤瘦,眉眼秀丽,相貌当然比艳冠群芳的上官鸾是不如,但气质十分飘逸出众,在一众世家小姐中,也是十分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