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空间里的种子,都是产量特别高的优质种,这些优质种,还有各种抗性,比如,抗虫、抗旱。
等下,她会趁二嫂不注意,将种子给换了。
至于其他种子,以后再说。
毕竟,她没有田地,自然没法种什么。
原主也没有田地,原主娘临终之前因为吃了很多药,花费了很多银钱,家里值钱的东西也都给卖了,包括田地,而她又不想跟薛大富家要田地种,何况薛大富家也没多少田地。
还有,空间顶多只能拿到壮苗,还是得移栽种植,从移栽到收获卖钱,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间说不定比薛琰造作坊还长。
总之,是没法靠种什么来很快过上好日子的。
那就打猎吧。
打到猎物便可以卖钱,若是顺利,几天内便能帮薛大富家过上比现在好的日子。
说不定还有余钱买田地种东西。
这么想着,姜月便从空间里出来了。
正好,外面传来二嫂余红燕的声音:“小琰、月宝,你们在家里看家啊,我就不关门了,我去河边菜园看看。”
“嗯。”薛琰在屋里应了。
“好。”姜月也在她自个房间应了,却快速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在房门口问:“二嫂,你豆子挑好了?”
余红燕拎着个菜篮,都快走到院子门口了,闻言,回头笑道:“挑好了。”
见余红燕走了,而薛琰又不知道坐在书桌前写什么,姜月也没管,而是径直走向棚子底下,余红燕挑好的豆子前。
姜月将余红燕挑好的豆子全都丢进空间,然后,手里便多了从空间拿出来的豆子,并放下。
豆子长相差不多,都圆润,这换了,也看不出来。
第17章 这也忒淡定了
姜月拍拍手,算是搞定了。
一回身,便见薛琰不知何时站在他房间门口的走廊底下,神色莫测的望着她这边。
也不知道将她方才的举动看去了多少。
姜月一僵,下一刻却又瞬间恢复了镇定,“偷窥?”
薛琰也很镇定,微微摇摇头,“不是,我看你快步朝外走,以为你是要出去,便想问问你要去哪,出来才看到你是进了我这边的棚子。”
“全看见了?”
“差不多。”
“然后呢?”
“你要是出去,跟我说一声。”说完,他便又回到了他的屋里,坐在书桌前,拿起毛笔,沾了墨,不知道写什么。
这也忒淡定了。
姜月一扬眉。
就算知道她很不对劲,但她方才的行为,一下将余红燕挑好的那些豆子弄不见了,一下又凭空出现了豆子,这纵是胆大的人,也能被吓到,以为她是什么妖魔鬼怪,但他却跟没事人一样。
那他这胆子这是有多大?
不过,她知道他这话的意思,他爹娘让他带着她,说她还小,需要个人带着、看着,而他又知道她不对劲,自然不会真约束她什么,但她若是去哪,最好还是要跟他说一声。
“行。”姜月痛快的答应了,还走到他房门口。“你在写什么?”
“抄书。”薛琰头也不抬,手上还写着。“可以拿到镇上书坊卖钱。”
姜月算是知道了,薛琰对于作坊没造成功之前,也是有打算的,可以抄书,来贴补家用,让家里的日子尽快好过一些。
这个人考虑的还挺周到的。
姜月点点头,走过去了,又站在了书桌旁边她之前站过的那个小板凳上,然后,她便能看到他在纸上抄写的字迹。
苍劲有力,隽秀沉稳,似山川大河于其中。
也似经历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不急不躁。
如此有底蕴。
跟他这个人一样。
就算再怎么遮掩,也遮不住骨子里拥有的东西。
七岁的孩子,再怎么神童,也不会拥有这种厚重的底蕴的。
果然也是大人的芯子。
“那你写吧。”姜月不问了,也不看了,从小板凳上下来,将小板凳擦干净后,她又走了出去。
她要打猎,那就自然要准备点打猎的东西。
弓箭她现在是没有材料做的,那就做个一端削尖的木棍吧。木棍一端削尖后,只要施加足够的力在上面,木棍也能瞬间捅穿很多东西。
姜月走到放柴的棚子旁边,从满满的柴堆里,找出一根适合她一只手便能握住、并比她个头高一点的木柴。
又从棚子底下,找到高高挂着的砍柴刀。
她现在的身高是够不到的,她去找了个高凳过来,先利落的上了高凳,然后站在高凳上,解下高高挂着的砍柴刀。
然后,她便用砍柴刀削木柴的皮,将木柴削成了一根木棍。
接着她才将木棍的一端给削尖。
薛琰听见院子里有声响,知道姜月在院子里就行了,他也没出去,继续抄着他的书。
姜月也不管薛琰听见没听见,利落的削好木棍后,她便握着木棍,做了几个扎猎物的动作,感觉这木棍挺顺手的,她才不继续加工了,将木棍给送进她房间放着。
第18章 老小孩薛老汉
今日是没法去打猎的,她还得跟薛琰一块去见薛老汉,薛老汉就是薛琰的爷爷,也就是薛大富的爹。
薛老汉现在在午睡,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但她都来到这个家,成为这个家的人了,事情也不算小事,的确该给老人家看看。
那就只能等了。
姜月打扫地上木屑的时候,薛琰没再抄书了,从屋里走了出来。
看见地上的木屑,他也没问什么。
还是姜月主动道:“我做了根木棍。”
薛琰还是没问什么,明显是不想过多的干涉她什么,他只是朝外走,“我去爷爷那看看他醒没醒,醒了我便回来叫你。”
“还是我跟你一块去吧。”
“也行。”
两人才走到院子门口,准备将院子门关了,正巧余红燕拎着一篮子菜从菜园回来了。
听说他们要去爷爷那,余红燕笑道:“先别急着去,我刚从大伯家路过的,碰到大伯娘了,大伯娘说爷爷还没醒呢,估计是昨晚没睡好。”
薛老汉是跟大儿子过的,也就是跟薛琰的大伯家过。
薛老汉有四个儿子,按年纪大小依次是薛大荣、薛大华、薛大富、薛大贵,早已经分家,爷爷选择跟大儿子薛大荣过,薛大富他们只用每月交一定的养老钱或者养老粮给爷爷就行了。
人都还没醒,自然只能再等。
直到刘桂霞都从荒地里回来,准备做晚饭了,姜月才听说薛老汉醒了,刘桂霞立刻便催着薛琰领着姜月去薛老汉那。
“嗯。”薛琰答应了。
姜月便跟薛琰一块去了。
薛大富四兄弟的家虽然都在槐树村里,但却都不在一处,很是分散。薛大荣家住在村正中间的那段,村里的井也打在村子中间,所以,薛大荣家挑水是很方便的,离井很近。
井边一棵特别大的树,枝叶繁茂,下面还放了一些石块,村里人没事就可以坐在下面唠嗑。
平时,也是这里最热闹。
此刻,这棵树下,几个老人正在说笑,其中就包括头发花白、拄着拐杖、背已经完全驼了、弓着个身子、正坐在一张竹椅上的薛老汉。
瞧见薛琰领着姜月来了,立刻便有老人打趣:“老薛头,你宝贝孙子来了。瞧,还给你带来个宝贝孙女。”
大家都知道薛老汉喜欢孩子。
家中每个孩子薛老汉都疼的跟眼珠子似的。
尤其疼薛琰这个孙子。
哪怕薛琰根本不是亲孙子。
只因,薛琰刚会说话那会,只会叫爷爷。
当时可把薛老汉稀罕死了。
“可不是。”薛老汉立刻一脸满是荣耀的样子,“都是我这老头的宝贝。不聊了,不聊了,我要带我乖孙回屋说悄悄话去了。”说着,人就拄着拐杖,要起来了。
“切,让我们听听又怎么了。”有老人道。
“就是不让你们听。”薛老汉跟个老小孩一样。
“爷爷。”薛琰望见薛老汉起身,忙过来,扶薛老汉。
姜月也过来了,扶着薛老汉另一边。也叫了声爷爷。
“好孩子。好孩子。你就是月宝吧,我都听说了,以后你就是爷爷的宝贝孙女了。乖孙女,走走走,咱们回家。”
第19章 捡一个不够,还又捡一个
薛老汉高兴极了,也不拄拐杖了,也不让两小孩扶他,一只手牵一个小孩,便将两小孩往家里牵。
虽然脚步有些蹒跚,因驼背整个人也只能弓着,立刻就矮了人一大截,但谁见了,都能感受到他是多么的欢喜。
他是越老,越喜欢孩子。
姜月被牵着,真心觉得这爷爷亲切。
家里院子门是开着的,薛老汉也不用推门。
进了院子,姜月便看见院子里两个三四十岁的妇人,一个身材健硕,正拿着剁碎的菜在鸡圈旁喂鸡;一个大脸盘子,眯眯眼,笑容十分狗腿,正跟在那个健硕的妇人旁边,涎着脸想那妇人给她一只鸡。那健硕的妇人根本不搭理她,还一脸的不耐烦,似乎在忍耐着,还没骂人。
薛老汉听见要鸡,脸色立刻不大好看,就差吹胡子瞪眼了。
两妇人一瞧见薛老汉进来了,都立刻转过身来,喊了声:“爹。”
尤其那要鸡的妇人,叫薛老汉爹的时候她还瑟缩了一下,足见平时就挺怕薛老汉的。
薛琰礼貌的叫人:“大伯娘,四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