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女贵不可言萧元度姜佛桑》-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闷坐一旁的姜法韺闻言大赞:“阿子所言甚是!高处低处,随势而就,只要心定,一案一牍自有广阔天地。”

        姜佛苌躬身一礼:“谨记阿父教诲。”

        骆氏真要被这父子俩给活活气死。

        “你倒有脸笑!但凡你有先舅和兄伯们纵横官场的能耐,我何至于到处求告?还有你那好侄女……”

        姜法韺啧了一声:“你说我也便罢了,又提六娘做甚?当初许氏贸然来提亲我就不同意。事出反常,必藏奸诈,可你非是不听!坑害侄女至此,我死后亦无颜见二兄。”

        “你这老贼,如今倒全成了我的不是——”

        “阿母。”姜佛苌这一次也站到了父亲那边,“你也勿恼。天上掉馅饼,其实你心中未必没有疑虑,只是为了我和阿父的仕途,这才闭目塞听……说来说去,都是儿子和阿父的不是,累阿母你跟着操心。咱们失察,因一己私心害了六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后果是咱们该当的,你再别苛责六娘,她够苦得了。”

        “你、你们……”骆氏颤着手指向父子二人,片刻后,颓然垂下。

        -

        姜佛桑归家几日,没一日可得安宁。

        族人往来频频,真心探望者寥寥,多是酸言冷语,怨她得罪许氏拖累家族,更有族中长辈指斥她为不孝之女、姜门败类。

        不管来者何人,姜佛桑一概不见,大有破罐破摔之意。

        她不见,骆氏不能不接待。

        今日又是济济一堂。大家聚在一处,以忧国忧民之心,议论着几日来京陵风向。

        “好男风而已,算什么大事……”

        “就是说,诞下子嗣,位置坐稳,还在乎旁的?”

        “许八郎再出格,那也毕竟是许家子,谁人敢笑?反倒咱们姓姜的,如今街上走一走,都低人一头……”

        “都拿咱们取乐呢!那话说的,别提多难听。”

        “骆涟啊,你身为宗妇,可不能不管呐!我家三娘好好的一桩婚事都给搅和了,人家听说咱们与许氏反目,愣是不愿意了!”

        “就是,我家五郎正该议亲之时,此事一出,谁还敢问津……”

        七嘴八舌,听得骆氏是头疼欲裂。

        “此次属实是我们这一支对不起姜族,然事已至此,我亦是无力可施。”

        众人也知晓她的为难,就有人提议:“眼下风头正盛,六娘留在府中多有不宜。不若这样,将她送到城外棠棣观中做个女冠,或者送去哪家庵堂做个俗家比丘尼,这样庶几可保家族声誉,对许氏也算有个交代。”

        “这……”

        骆氏昨晚辗转一夜,早觉此法可行,只不好由她开这个口。而今别人提出,她只需借坡下驴……不免意动。

        正欲点头,姜佛茵贴身侍女铃铛哭天抹泪跑了来:“夫人!女郎她又悬梁了!!”

        -

        姜佛茵寻死觅活已多次,这次自然也是虚张声势,不过火候过了,险些弄假成真。

        幸而侍女发现的及时。

        即便如此,从房梁解救下来,颈间也多了道刺目红痕。

        骆氏一边吩咐人去请医官,一边将人搂在怀里轻哄,嘴里呼着她的小名阿妙,实在气不过,狠狠往背上捶了两下。

        “死阿女,你是要吓死阿母啊!”

        姜佛茵惊魂未定,呛咳一阵后,揪住骆氏的手,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阿母,我不要嫁去北边,我不要嫁进扈家。我会死的,我真得会死的!阿母,你那么疼我,你救救我罢!”

        骆氏看她委屈又可怜的模样,跟着眼泪长淌:“你可知,你堂姊得罪了许氏,倘错过这桩亲事,你今后婚嫁上也艰难。”

        家族蒙羞,官职不保——姜佛桑脱离许氏之后,她所说的逐一都应验了。

        至于族中女儿……南迁途中,亲族七零八落,剩下的这些多是后来硬凑到一起的远亲,她并不真得十分在意,只除了她的阿妙。

        眼下看,远嫁崇州竟成了阿妙唯一的出路。

        “那我也不嫁!我宁愿死,宁愿去做比丘尼,也绝不离开京陵!”

        “阿妙!你勿再闹了,阿母但凡有法子……阿母亦舍不下你啊!”

        姜佛茵眼中的光一点点黯淡下去,随即挣脱开她的怀抱,作势要往墙上撞。

        “阿母既狠心不管女儿,女儿今天就撞死在这,让那扈家抬了我的尸体去吧!”

        “女郎!!”

        “阿妙!!!”

        哭的哭,喊的喊,乱作一团。

        直到一记耳光响起,才终止这场混乱。

        骆氏看看自己的手,又看看女儿呆怔的脸——她还从未打过阿妙。

        懊恼与悔恨在她眼底交织,终于绷不住,一把将人揉进怀里:“好,不嫁!阿母想办法,你容阿母想想办法……”

        “阿母……”

        母女俩抱头痛哭。

      第17章 醍醐灌顶

        骆氏再顾不上把姜佛桑送道观一事,至少暂时顾不上。

        解决扈家的亲事才最要紧。

        她想过登门谢罪,也想过赔以重金。

        然扈府管事是个水泼不进的人,深谙四两拨千斤之道。

        他直接言明了,此来京陵只为迎娶姜家七娘子,别的一概做不了主。且这桩婚事已在天子面前过了明路,天子亲允了的,哪有反悔的道理?

        骆氏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只是她能认命,佛茵能认命吗?

        一想到她那娇生惯养的女儿,要嫁去那么偏远的地方,此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上一回,她就痛断了肝肠。

        回到府中,扑倒榻上,免不了又是一场痛哭。

        姜法韺却一派淡定,还反过来安慰自己的妻夫人:“我看这门亲事就甚好,扈家手握雄兵,家风也算良正,阿妙嫁过去,必不会受欺。”

        骆氏抬起头,红肿的双目死死剜着他:“你还有脸说,都是你干的好事!”

        姜法韺理亏:“我那也是想为咱姜家寻个靠山……”

        宣和南渡,人相食,百官流亡者十之【创建和谐家园】。那时节,越是高门越容易成为匪徒乱兵和流亡者的靶子。

        手握大量部曲的大士族尚且能够自保,他们姜家祖辈虽贵却清,仅蓄了些家兵,中途还被冲散,分作几处。

        他带着一些族人和零星几个家兵就遭遇了强人劫掠,幸得时任婺郡太守的扈成梁出手搭救。

        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何况是活命大恩?只是当时财物尽失,实在谢无可谢。他纳头便要行大礼,扈成梁制止后看向他怀中女婴,半开玩笑道,不若结个儿女亲家。

        承了人家的情,命都是人救下的,焉有不应之理?

        于是二人交换了信物,扈成梁还专门拨了一队人马护送他们南下。

        骆氏每每想起就恨得要提刀杀人!

        只怪队伍被冲散之时自己和君姑在一处,不然她说什么也要制止。

        姜法韺斜觑她:“你当时可不是这么个说法。咱们碰面时,你听说后还甚是高兴,直夸夫主英明。”

        “我……”骆氏哽住。

        说到底,当时正处于战乱,朝不保夕,扈家重兵在握,在那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代,这当然是门好亲。

        可如今时过境迁,世态已经安稳了,世家的傲气也回来了,未免就有些瞧不上这桩亲了。

        这其实也不能怪她。

        士庶天隔、良贱对立,世情即是如此。最严厉时,车服异制,甚至连共坐都不能,更不用说通婚。

        再穷困潦倒的士族也不会选择与寒门结亲。

        几年前,颍川陈氏后人陈廷宗,因家贫无以度日,其寡母便想结交强援。恰巧郡中一个资产巨万的土豪想把女儿嫁给他,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然这种与庶族通婚的行径却遭到了其他士族的强烈鄙视与排挤,指责其“苟安异壤,辄婚非类”,最终这门婚事也不了了之。

        更有那已经越级婚配成功者,被人一状告到天子跟前,结果小夫妻被勒令和离,双方家族均遭到免官禁锢地惩处,理由是蔑祖辱亲、玷污士族。

        可见士庶不通婚的规矩已深入时人骨髓。身处其中,骆氏亦不能免俗。

        昔日姜家风光时,自有姜家的傲气,纵然与皇族婚配都不屑,更没必要为了巩固家族而谄媚权贵。

        与众多世家一样,儿女婚事上,首要条件便是门第相配——同为士族便可。

        至于那些操贱业发家的寒门豪富,以及出身微贱的小官小吏,便是看也不会看上一眼。

        扈家而今虽势大,可立家不过三代,和这样的人结亲,是要遭人笑柄的。

        况且佛茵又是个倔性的,成日在那闹死闹活,还能当真逼死她不成?

        骆氏为此心焦不已。

        就在此时,姜法韺的小妇高姬,借着请安之机,一句不经意的话点醒了她。

        “六娘子与七娘子自幼一块长大,从堂姐妹,年龄相仿,眉眼间又有几分相似,没见过她俩的说不定还真能弄混呢。”

        骆氏直起身,仿若醍醐灌顶——

        是啊,为什么不能让佛桑代阿妙嫁过去呢?

        -

        “女郎接下来有何打算?”

        皎杏看了眼静倚榻上观书的女郎,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打算?”姜佛桑放下手中书卷,转头看向窗外。

        窗外一株垂枝海棠,花朵花苞聚生一树,嫣红烂漫迷人双目。

        树下横枝上挂着个铜质鸟笼,式样极为精巧,其内一只雀鸟,通身四种颜色的羽毛,红冠青背、紫胸黄身,美丽至极,十分罕见。

        此鸟乃姜佛桑豢养,还给取了个爱称叫啾啾,便连出嫁也带着,当然也随她重回了姜氏。

        啾啾似也为春光所惑,蹦上跳下,啁鸣声悦耳,听得人也跟着心情大好。

        “先看看叔父叔母有何打算吧。”语气不甚在意。

        “奴婢听说,”皎杏言语有些吞吐,“族里打算将女郎你送去棠棣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9: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