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姜留笑眯眯地说,“我和姐姐想要会扑棱翅膀的小木鸟。”
“好。”柴林桑应了,开始东张西望找小木鸟。
马车里,姜留笑着问小姐姐,“姐姐,留儿能看看爹爹给你的核桃吗?”
姜慕燕立刻递给她,“你挑一个,咱们一人一个。”
姐姐不管有什么东西,都会分她一份。但这个姜留不能要,“留儿想要雕小鹿的。”
“好,咱们看路边有没有,姐姐给你买。”姜慕燕将车窗帘挑起,与妹妹一起趴在窗边望着路边摊贩摆出的货物。
之前姐姐还觉得这样做不合规矩呢,姜留翘起嘴角,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小声道,“姐姐,因为你肯向爹爹说出心中的想法,所以爹爹奖励你一对核桃,姐姐开心不开心?”
“……嗯。”当时她正等着挨骂,谁知父亲却在她手里放了一对核桃,姜慕燕的眸子有些不敢相信,“妹妹,你说爹爹是不是不那么讨厌我了?”
姜留转眼看着姐姐的丹凤眸、小鼻梁和略薄的唇,笑道,“爹爹喜欢岁寒三友吗?”
“不喜欢。”姜慕燕很肯定,父亲连绣竹叶的衣裳都【创建和谐家园】。
“爹爹不喜欢,还拿了对松竹梅的核桃,本来就是要送给姐姐的。”姜留非常肯定这一点,如果是送给哥哥或自己的,爹爹早就随手扔过来了。
姜慕燕的眼里有了水光,嘴角却翘了起来,“咱们买把好些的折扇吧,我给父亲画一副山水扇面。”
姜留觉得姐姐这回真的是投其所好了,爹爹恨不得一年四季都拿着扇子,她给姐姐出主意,“姐姐就画天降的同穴山,爹爹一定会喜欢的。”
“好,同穴山很好画。”姜慕燕颇为自信地点头。
好画?姜留眨巴眨巴眼睛,比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姐姐,自己似乎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
是不是该学点啥,否则以后参加宴会什么的,需要表演才艺时怎么办?
待买了衣裳回府用膳后,姜留还在想才艺的事。唱歌跳舞不行,这是歌姬干的;琴也不行,二姐姐和小姐姐都以琴艺见长,自己不能夺了她们的风头——虽然也夺不了;下棋也不行,她没这天赋;排除完这些,就只剩下两个了:书法和女红。
女红不行,她没这耐心,书法似乎还可以考虑,但是要出彩也不容易……姜留转头问哥哥,“哥……哥你怎么了?”
姜留这才发现,他哥没在看书,而是低着小脑袋,似乎有心事。
第182章 我不想努力了
姜凌不吭声,用动作诠释他很不开心。
姜留想了想,“柴八哥烦到哥哥了?”
姜凌摇头。
“三郎又找事了?”
姜凌还摇头。
姜留跳下椅子,转到他面前,抬着小脑袋看哥哥,认真看着他。姜凌抿了抿唇,答道,“祖母方才叫我过去了一趟,说在外院书房给我收拾了一间屋子,让我过完年暖和了搬过去。”
原来是为了这个。姜家的男孩,满七岁开始读书后,就要搬到外院书房的小院内居住,康安城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安排。现在大郎哥、二郎哥和三郎都住在那边,不过大郎哥在国子监读书十天半月才回来一次,所以书房的小院内大多数时候只有二郎哥和三郎。
哥哥来到姜家时,就已经满七岁了。不过爹爹想着他刚来还不熟悉,便让他住在西院,后来因为哥哥总做噩梦,才被爹爹拎去正房一起睡。眼看着太后殡天就要满一年,国丧也要结束了,哥哥再留在爹爹房中,确实不方便。虽说娘亲不在了,爹爹还有两房漂亮的小妾呢。
姜留很明白,哥哥不愿意去前院,不是因为舍不得爹爹,而是不想跟自己分开。她也舍不得,但也到了该让哥哥去外院的时候了,“哥哥只是搬到那边去睡觉,其他的都跟现在一样呢。”
不一样,离着妹妹远了他就心慌。姜凌委屈巴巴地看着妹妹,“以后妹妹肯定会跟姜慕燕原来越近,跟哥哥越来越远。”
姜留立刻保证,“不会的,留儿跟哥哥和姐姐永远会一样近!”
姜凌更委屈了,“妹妹天天跟她一起睡觉,今天晌午好不容易咱们一起睡,妹妹还背对着我,一直跟她说话,睡着了都没转过来。”
姜留连忙道,“转过来了,我睡醒时是面朝哥哥的。”
“那是我把你抱过来的。”
姜留……
“后晌妹妹也一直跟姜慕燕在一起,妹妹跟柴小八说的话,比跟我说的还多。”姜凌继续控诉。
哥哥用这小鹿般纯净又明亮的委屈小眼神看着自己,姜留立刻感同身受地认为自己做了了不得的错事。可转念一想,不对啊!她跟小姐姐去买女孩儿家穿的新衣裳,当然得跟姐姐在一块啊。至于跟柴小八说得话多,那还不是因为柴小八一直巴拉巴拉嘛。
姜留张嘴刚要解释,看到哥哥伤心的模样,她又改口了,“那咱们现在多说会儿话、多待一会儿,好不好?”
姜凌点头,把妹妹抱起来,放在旁边的椅子上。
“哥哥想说什么呢?”姜留打开话头。
“什么都可以。”姜凌跟妹妹挤在一起,“妹妹刚才想说什么?”
刚才?姜留盯着哥哥的小黑脸往前倒了很久,才倒出刚才想说的话,“哥哥,你说我该学点什么本事呢?姐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二姐姐会女红和弹琴,我什么都不会。等到以后出去玩,被人问起来我说什么都不会,感觉很丢脸。”
姜凌想了想,“妹妹想学什么?”
姜留又掰着手指头跟哥哥分析了一遍,最后道,“所以只能选书法或女红,哥哥觉得哪个好?”
“女红不好,伤眼睛、费功夫还会扎到手。”姜凌分析道,“还是书法吧,练字可以修心怡情,咱们还可以在一块。妹妹的字很有力道,练出来一定很好看。”
她学用毛笔时,筋脉还不通畅,动作很慢。也正是因为足够慢,才在孔夫人耐心的教导下,将悬腕、握笔、运笔、提笔、顿笔等每一个动作都练得极为标准。虽然她的字现在还不好看,但正是因为不好看,练一练就进步很大!
姜留决定了,“好,那就练字。”
姜凌也开心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吧,以后咱们每天练五页,很快妹妹的字就能超过三郎了。”
嗯?姜留惊了,“哥哥是说,留儿现在的字还不及三郎的好?”
姜凌摸摸鼻子,“不过妹妹放心,父亲的字跟你的一样。”
那可不行!比不过哥哥姐姐也就算了,怎么能连三郎都比不上!至于爹爹,人家是靠脸吃饭的,自己可不能比。姜留撸起袖子,说练就练。
待姜二爷美滋滋从外边回来时,先听到大闺女的琴声,再看到书房亮着的烛火,满意点头,“爷的儿女,个个上进。”
靠在院墙上的鸦隐翻眼望天,最该上进的那位,却天天东游西逛呢。
进书房见到小闺女不是在玩,而是趴在桌边写字,姜二爷问道,“留儿做错事,被你祖母罚了?”
你才被罚了呢!姜留非常严肃地道,“没有,女儿想把字练好。”
姜二爷立刻皱眉,“你现在就写得挺好,不用练。”
也就您觉得咱俩的字挺好,姜留非常坚持,“女儿要练到能出字帖、写匾额那种好。”
姜二爷眉头皱得更紧了,“写到那样又有何用?”
姜留解释道,“姐姐们都有一技之长,女儿什么都没有,写好了字也算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本事。”
姜二爷叹了口气,“傻!字就是用来传言达意的,只要会写会读就好,写漂亮了有什么用?再说了,你若真写得一手好字传出才名,那才是祸事。”
怎么就祸事了?姜留不明白?
你长得模样像爹,长大了必定容貌过人。若只是徒有其表也就罢了,再添个才名,那不是祸事是什么?爹可不想把你送到宫里去吃苦受罪。不过闺女还小,姜二爷不想吓着她,便摸了摸她的脑袋道,“既然是写好写坏都一样,你却耗费大好时光在这上面,不是祸事是什么?”
好像……还挺有道理……姜留非常上道地追问,“爹爹,那您觉得女儿该学点什么?”
“你什么也不必学,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姜二爷道。
……有这么教女儿的么?“那如果有人嘲笑女儿什么都不会呢?”
“让你哥揍他!”姜二爷答得理直气壮。
“是。”姜凌应得斩钉截铁。
姜二爷抽了闺女手中的笔,搁在一旁,“留儿什么都不必学,那些无人可依靠的女儿家才会自己学本事。你有爹呢,爹在一日就疼你一日,哪日爹不在了,有你哥在,也没人敢给你脸色看。凌儿做不做得到?”
姜凌用力点头,“能。”
“那你就好好读书习武,否则以后有人敢欺负你妹妹,你都没本事打回去。”
“父亲放心,儿必定青出于蓝。”
姜留看看爹爹又看看哥哥,忽然不想努力了……
第183章 姜留的商业计划
想归想,作为千年后穿越而来的人,姜留从来没想过要依附任何人生活。姜留不是不相信爹爹和哥哥会一直护着她,但她就是别人的累赘。他们会保护自己,当他们累了时或者在他们不熟悉的领域,姜留也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保护他们。
姜留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府里窘迫的情况她很清楚。孟家和乐阳公主等人虎视眈眈,家里的生意也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花用而已。她既然有能力让家里人过得更好,当然不能只心安理得地享受家人的疼爱,却什么也不做。
从北向南走了三千里,姜留将大周的情况摸了一遍。大周的交通、货运远不及现代安全、迅速,所以她的老本行——电子商务是干不了了。搞发明创造?她一个文科生没那本事!所以,她能搞得还得是自己擅长的,电子商务搞不了,那就去掉电子,只搞商务。
还有八天就过年了,现在正是大好机会。第二天一大早,姜留便去找三叔,共商赚钱大计。
正与老管家商量过年采买年货的姜槐见到侄女来了,松开紧皱的眉头笑道,“留儿是来找你五姐么?她跟你三婶去了她舅家,后晌才能回来。”
临近年关,嫁出去的女儿会给父母送年礼,她和姐姐也给外婆准备了鱼和肉,已经送了过去。姜留摇头,“留儿是来找三叔的。”
听侄女是来找自己的,姜槐放下手中的采买清单,笑着问,“留儿又梦到什么好吃食了?”
姜家的肉酥作坊今年赚得没有去年多,但也有两百多两银子,姜槐就盼着二嫂多给六丫头托梦,再添些新鲜吃食,好多赚些银子。
姜留摇头,“没有梦到。三叔,我想到一个赚钱的主意,想问三叔行不行。”
“哦?你说说看。”姜槐让她坐下。老管家也凑过来,“六姑娘,老奴能听听么?”
“当然可以,您坐。”待老管家也坐下后,姜留才讲道,“三叔,厚叔,留儿昨日和爹爹、哥哥、姐姐去买爆竹、衣裳,转了一整天。”
老管家乐呵呵地点头,姜槐也喜上眉梢,二哥带回来那么多烟花爆竹,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姜留继续道,“留儿累了一整天,只去了爆竹集市和彩衣巷,还有好些地方没去呢。”
姜槐笑道,“康安城东西南三市大得很,三五日是转不完的,留儿想买什么告诉三叔,三叔派人去给你买回来。”
“留儿都不知都有些什么铺子,铺子里都卖什么好玩的。”姜留说起自己的点子,“于是,留儿就想到一个好主意:如果有一张纸,上边列着每家铺子里都有什么东西、卖多少钱就好了。”姜留眼巴巴地望着三叔。
康安城很大,各类店铺过千家,每家店铺的宣传手段,最多也就是派个伙计在门口吼两嗓子拉客而已。所以,这里存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卖家不知道哪些人需要他们的货物,买家不知道哪些店里有他们想买的质优价廉的好东西。
双方都有需求,就有生意可做。既然这里没有电子购物平台,那么她就用纸来实现。
姜槐正眼巴巴地等三叔点头,老管家却摸着稀疏的白胡子道,“要写出每店铺卖什么,这张纸怕是得跟咱们府的花园一样大吧?”
姜留眼里闪着快活,“不要那么大,只写上好店铺的好东西,拿着这张写着他家店铺好东西的纸找过去,就可以便宜一些。这样是不是很好玩?”
姜槐点头,“好玩是好玩,不过这不就是跟牙行的人抢生意么?行有行规,咱们这么干,牙行的人会找上门的。”
牙行是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姜留这个点子确实跟牙行的性质差不多,但是又不会与康安城的牙行直接抢生意。姜留装做可怜巴巴地看着三叔,“三叔,牙行做大生意,咱们做小生意,也不行吗?”
“行是行……不过,怕到时的进项还不够咱们买纸的钱。”姜槐有点犹豫。
怎么会,现在纸是不便宜,但也没贵到那个程度。姜留用小手指头抠着桌缝,“那,咱们跟商铺说,拿着咱们写的纸到铺子里买东西的人,可以比没拿纸的便宜一两文,铺子做成了生意,咱们抽成,行不行?”
老管家又笑道,“六姑娘这么小的年纪,就晓得抽成了?”
姜留叉起小粗腰,装着得意道,“留儿已经不小了,留儿认得很多字,还能看得懂铺子的账册呢。”
“六姑娘都能看懂账册了?”老管家真心实意地夸奖六姑娘,“二爷像姑娘这么大时,认识的大字还装不满一箩筐呢。”
姜留认真记住这句话,等着见到父亲时靠这件事扳回一城。
姜槐想了想,“留儿说的这个,或许真的能成。各市中位置偏僻客少的店铺库房里定积压了不少货物,咱们帮着他们卖货,他们给咱们提成。单子发出去,收到单子的人若想买就拿着单子去,凭单子便宜一些,店家有的赚,咱们也有的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