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六娘发家日常姜留儿》-第8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孟三指着姜二的后背发狠道,“姜枫,你给爷等着,爷绝不会放过你!”

        怂货共同点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喜欢撂狠话。自己现在是武举人,跟这等怂货计较,实在有失身份。姜二爷头也不回地抬起手,“啪”地打开折扇,逍遥自在地往前走。

        与郭静平等人在福州尽情游玩三日后,姜二爷收拾行礼准备启程时,才让姜宝给李化春和曹弘文送去两份谢师礼。这二位是本科的主考,按照往届的规矩,他们算是姜二爷中举的“恩师”,前两日姜二爷与众武举在如意楼摆谢师宴时已仿照众人的规格松了谢师礼,今日辞行再补一份,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李化春接到谢师礼后,终于从中翻到了厢军的令牌,他一直悬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下。思前想后,李化春觉得姜枫做事点到为止,既得了他想要的,又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样的通透人应能在仕途上大有所为,与他结交准有好处。于是乎,李化春让人从库房里挑出不少好玩意,给姜二爷还了份礼。

        姜二爷收到李化春的还礼,得意地笑了,“宝儿看到没,不管是康安城还是福州,做人做事的规矩都是一样的。”

        姜宝应了一声,“二爷,咱东西太多,一辆马车塞不下。”

        “一辆不行就两辆,两辆不行就三辆,咱又不缺租辆马车的钱!”姜二爷喜滋滋地在阳光下欣赏着李化春送来的玉玦,“这个玉质不错,回头找工匠给留儿雕副玉兔耳珰,让她戴着玩儿。”

        姜二爷启程之前,鸦隐主动请求骑着青龙回泉州送信。所以姜二爷回到泉州时,泉州姜氏族人和泉州百姓早就在城门外翘首以盼,待见到姜二爷到了,五百响的鞭炮点起来,锣鼓敲起来,热烈庆贺姜二爷中举返乡。

        泉州上次如此热闹,还是三十二年前姜冕和孟回舟中举之时。虽说这次只姜二爷一人中举,但他还挑了恶贯满盈的夜叉寨,让泉州父老日后可放心出行,这远远超出姜二爷中举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所以,众人欢迎姜二爷,欢迎得真心实意。

        见到爹爹中举骑马归来,又帅出了新高度,被众人簇拥着的姜留笑得合不拢嘴。

        中了武举后,姜二爷行礼的姿势也由书生拱手礼换做英气十足的抱拳礼。他谢过家乡父老后,抬大长腿下马,快步上前抱起自己的胖闺女,掐了掐她的小脸,笑道,“莫咧嘴笑,牙都没了,丑。”

        一腔热血被爹爹这话浇得透透的,姜留恨不得捡块石头磕掉他满口的牙。

        闺女瞬间变换的小脸在姜二爷看来有趣极了,他呵呵笑着,“爹给你买了好些吃的。接下来爹什么也不干,专心陪你玩,留儿想做什么咱们就做什么!”

        嗯?姜留的怒火瞬间被灭,抿嘴开心地笑。她想去的地方早就想好了,就等着爹爹回来呢。没想到刚见面就得了爹爹这句话,这下撒娇耍泼都省了。

        姜二爷将闺女交给奶娘,随着姜家族人去祭祀祖祠。

        男女身份地位不同,哥哥被父亲带去祭祖、吃酒,姜留则返回老宅,收拾爹爹带回来的三车东西。

        看着姜宝和姜财一件件往屋里搬,姜留才发现三两马车里竟有大半车东西都是给自己和姐姐。守着成堆的新衣、头饰和福州小娃儿的玩具,姜留又感动了,决定以后对爹爹好点,再好点。

        赵奶娘清点了二爷带回来的礼品,收拾出几份后,对姜留道,“奴婢将这些给姜家的长辈们送去吧?”

        他们回来后,姜氏族人跑前跑后没少出力。姜留点头,“该送的-都送,不够-再买。”

        赵奶娘满面春风,“这些足够了,东西不在乎多少,贵的是姑娘有这份心意,姜氏不算富庶,姑娘送太贵重的东西,她们反倒不好登门。”

        果然,赵奶娘的东西送过去,姜家女眷们很快登门道贺,提回来的东西只比她们送出去的多。见姜家人到老宅道贺,泉州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派了女眷前来,将姜家老宅挤得满满当当。

        嘴皮子和腿脚都不利索的姜留只负责笑,客人全由赵奶娘带人招呼。便是这样,姜留也觉得有些难熬。

        恭维的话听得耳朵磨出了茧子,陪笑陪得浑身僵硬的姜留,硬熬到傍晚,就在她以为爹爹马上要回来接替她时,爹爹却派人送回四桌上等酒席,请族长夫人代他宴请登门的宾客。

        一把年纪的族长夫人立刻叫来自己的儿媳、侄媳们招呼宾客,一直热闹到深夜才散去。

        她们走后,姜留趴在床上眼皮一落便睡着了,再张开眼时天光已经大亮。姜留问,“爹爹呢?”

        赵奶娘乐呵呵的,“二爷一大早便带着少爷出门了,说是要去祭拜祖坟,让姑娘自己用饭,不必等他们。”

        姜留没见到爹爹,有些失落。谁知这样的失落一直持续了三日,爹爹日日出门应酬,姜留天天在家赔笑!

        如果不是后两天有哥哥捧着,姜留都要崩溃了。待多日不见的爹爹终于容光焕发地站在她面前时,姜留又想掐死他了。

        爹爹这个大骗子,是谁说回来啥也不干,专心陪我玩儿的?

        姜二爷看闺女不高兴,还挺纳闷,“爹给你买了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怎还绷着小脸呢?来,给爹笑一个,没牙爹也不嫌丑。”

        缺了门牙的姜留抿紧嘴,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娘亲活着时,面对爹爹会是个什么心情。

        姜二爷恣意躺在长榻上,握住闺女的手揉捏着,舒服地叹了口气,“留儿想为父了?”

        不只我想您,还有很多人想您呢!姜留慢悠悠地道,“爹爹-再不-回来,想给-留儿-当后娘的人,就排到-城门-口了。”

      第152章 东岳寺,五岳观?

        姜二爷在都城安康都是排名第一的美男子,在泉州更是惊艳绝伦,如今他又中了武举,灭了夜叉寨,泉州城内想将姑娘嫁给他做填房的大有人在。

        就在昨日,泉州知县夫人都带着她家十五岁的女儿来了。这小姑娘拿长辈的目光盯着自己,还要给自己喂饭时,姜留感受很复杂。

        爹爹还年轻,再娶也正常,只是要让姜留给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叫娘,这实在是太难为你了。

        提起再娶,姜二爷一脸不高兴,“你有爹就够了,要后娘作甚?公主被我拒了,万岁也知道我此生不会再娶,他们敢把我怎样?再娶是不可能的!”

        多纳几房听话又漂亮的小妾是可能的!姜留最清楚爹爹的心思,不过未来日子还长着,爹爹会不会遇到再让他动心的人,现在完全不可预料,再说这也不是姜留能管的事。

        她现在,只想回家乡看看,“爹爹,留儿-想去-清溪县。”

        姜二爷随口问道,“清溪有什么好玩的?”

        “清溪-有名茶,可以-买给-祖母-大伯-和三叔。”说起清溪的茶,姜留尤为骄傲。她的家乡是中国的茶都,她从小便听人念叨,清溪的北苑茶在唐末就很出名了,清朝雍正年间清溪人制出的乌龙茶,更是茗冠天下!

        姜二爷“哦”了一声,“你没瞧见爹买的茶叶?清溪的茶在泉州也能买,无须专门跑一趟。”

        姜留鼓起腮帮子,“想去-清溪。”

        “那留儿跟爹爹说实话,为何想去清溪?”姜二爷转头,含笑的眸子望着小闺女。

        不是你说,我想去哪就去哪的么。姜留低声道,“去-东岳寺,香火-灵验。”

        “留儿听谁说的?”听到这个缘故,姜二爷有些诧异。

        “这几天-来的人。留儿,想去。”姜留含糊道。

        东岳寺在清溪凤山山麓,“凤麓春阴”在千年后仍名列清溪八景之首,她去过东岳寺很多次,记得这寺庙唐末就有,后来几经重建、扩建,才成了千年后的三A景区。这个时空是在大唐末期分的岔,所以也应该有东岳寺。找到东岳寺,她就能找到自己家所在的位置。

        “好,咱们收拾停当便出发,去清溪。”姜二爷倒也十分好说话。

        姜留眼里立刻盛满了光亮,“嗯!爹爹-真好。”

        “傻丫头,爹爹不好谁好?你哥?!”中举后浑身轻松的姜二爷正想随便走走,既然留儿想去清溪东岳寺,那便去清溪东岳寺。不过,姜二爷回忆了一阵儿,想起一件事,“郭静平好像是清溪人,咱们去了或许能遇着他。”

        姜留问道,“武解元?”

        士子中了武举后,若想进京参加春闱,可由地方解送入京,所以乡试的第一名又被称为解元。

        姜二爷点头,“遇着就说几句话,遇不着咱们也不去找他,那人长得像呼延图。”

        姜留……明白了,爹爹嫌弃人家长得丑……

        找不找郭静平无所谓,只要爹爹肯待她去清溪就好。

        连着应酬了几日,姜二爷也厌烦了,既定了去清溪,便立刻派人收拾行礼。各处送来的礼品被姜二爷分送给姜家族人,只留下一些贵重的打包装箱,塞入马车里,轻装启程。

        马车内,姜二爷看着跟闺女挤在一块的姜凌很碍眼,将他赶出去骑马后,拉过闺女搂在怀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爹让人探听过,清溪没有东岳寺。”

        没有?姜留瞪大眼睛,不会吧!

        “凤山山麓只有一座五岳观,许是留儿听错了。”姜二爷不甚在意,“不管是寺庙还是道观,进去上柱香无妨,不过可不能许愿,康安距此太远,不好回来还愿。”

        许愿若灵验必须要还愿这事儿姜留知道,爹爹说得也有道理。但若是真的寻到东岳寺,她不可能不许愿。姜留向爹爹请教,“留儿-许愿,讲明-灵验后-就写-信-回来,请人-帮着-还愿,行吗?”

        姜二爷眼睛亮了亮,“这主意不错,咱就这么干!”

        自泉州至清溪不过百余里,两日也就到了。在清溪城中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众人在本地人的引领下赶往凤山五岳观。

        因嫌弃车内视野不够开阔,姜留央着爹爹带她骑马,一路四处找寻记忆中的痕迹。

        这里的凤山山峰似乎更为高大,但山的轮廓变化不大。还有山上潺潺留下几道溪水,树木上鸟儿婉转啼叫,这些都是记忆中没有的。

        “公子,五岳观到了。”引路人停住。

        姜留顺着他指的方向,在山麓密林中寻见一座破旧的道观,完全看不出千年后东岳寺的影子。不过,这座道观虽破旧但却浑然古朴,与凤山密林融在一处,没有一丝违和感。

        姜留越看越觉得,这才是僧道修行的地方,而非供游人赏玩的空寺。

        “父亲。”下了马的姜凌走到姜二爷马边,抬手示意姜二爷将妹妹交给他。

        “也不怕你妹妹把你压趴了。”姜二爷将闺女提起,俯身交给儿子,不放心地叮嘱着,“扶好,莫摔了。”

        这几日都没捞着抱妹妹的姜凌,抱着妹妹往前走了好大一段才将她放下,牵着她的手往前走。

        敲开五岳观的破木门,在小道童的引领下走向前殿时,姜留仔细打量,想找寻熟悉的东西,哪怕一块石砖也好,可惜她什么也没寻到。

        直到进入前殿,看到上边供奉的身穿青袍、手持通阳太明印的泥像,姜凌的眼睛立时亮了,“东岳-大帝!”

        难得有人来送香火钱,小道童极为热情,“小居士说得不错,这位神君便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东岳大帝统摄万灵,掌人间善恶之权,司阴府是非之目,惩奸罚恶,灵死注生。多拜一拜东岳大帝,可保平安。”

        来自千年后的姜留,抬头望着这位注生录死的神君,他千年前在凤山脚下受人香火,千年后还在凤山脚下受人供奉。自己托他告诉千年后的爸妈,就说自己在这儿虽然胳膊腿不太好用,但活得还不错,他能做到吗?

        姜二爷看闺女望着东岳大帝发呆,便让奶娘给了小道童一些香火钱,带着她拜了拜。

        磕完头直起身时,姜二爷看着前殿侧门走出来的光头和尚,跳起来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这位长得与鲁智深相仿的大和尚瓮声瓮气地反问,“贫僧为何不能在这儿?”

        姜二爷指着旁边的小道童道,“这是道观!你是和尚!”

        “谁说和尚不能在道观挂单的?少见多怪!”大和尚白了姜二爷一眼,伸出蒲扇大手对姜留道,“丫头,过来让贫僧瞧瞧。”

      第153章 身魂不契

        这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姜留缓缓从蒲团上爬起来,慢慢挪向这位用针扎了她俩多月的澄空【创建和谐家园】时,心里还是发毛的,“留儿-拜见-【创建和谐家园】。”

        澄空【创建和谐家园】“恶狠狠”地将小丫头上下扫量一遍,又握住她的胖胳膊把了把脉,满意道,“恢复得不错。”

        看来不用挨针了,姜留松了一口气,“多谢-【创建和谐家园】。”

        小道童好奇地问,“澄空师叔,您跟这几位居士认识?”

        见澄空咧嘴笑得极为渗人,姜二爷立刻道,“爷不跟他只见过几面,不熟!”

        认识就好,小道童上前一把拉住姜二爷的衣裳,生怕他跑了,“居士一看便是有身份的体面人,您将澄空师叔带走吧,他把我们观里的米缸都吃空了!”

        澄空瞪眼,姜留无语,姜二爷呵呵笑,“姜某后日便启程回康安,【创建和谐家园】可愿随行?”

        回康安,那是不可能的。澄空问道,“你们来这里作甚?”

        “某的祖籍在泉州,当然是回来应举!”姜二爷挺直腰杆,等着澄空问他结果如何。

        澄空却一副见了鬼的模样,“你应举?”

        姜二爷笑得春光灿烂,“某已是景和四年的武举人了,怎样?”

        不怎样!澄空粗重的眉毛拧起,“你小子莫不是找人替你考的吧?你也不怕事情败露!”

        怕他俩吵下去没完,姜凌立刻给父亲作证,“【创建和谐家园】,我父亲自正月开始努力读书习武,此次来福建路应举亲自入场,得了第七名。”

        澄空这才信了,哼道,“算你小子走了狗屎运。既然中举,你不回康安满城炫耀,又来清溪作甚?”

        姜凌再解释道,“我们听说这里香火旺盛,想过来为妹妹求个平安签。”

        “香火旺盛?”澄空哈哈大笑,拍着小道童的肩膀道,“你们招摇撞骗,都骗到百里外去了?”

        小道童急了,“天尊作证,这话绝不是我和师父说的!”

        姜二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贵观虽然不大,但仙气环绕,绝非寻常道观可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4 0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