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六娘发家日常姜留儿》-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姜槐劝道,“二哥,习武很累的。”

        “读书更累。”

        姜平蓝道,“中了武举人后,二弟就要去军营带兵,整日与蛮汉为武,你受得了?”

        “……受得了。”

        想到儿子要上沙场,姜老夫人就觉得有人要挖她的心,“虽说现在四海升平,万一有蛮夷来犯,将士们就得出征杀敌,餐风露宿。吃喝两三天不妥,你的身子就受不了了,你不能去,娘不准。”

        “我……”姜二爷想到征战的种种苦处,也有点打退堂鼓。可转念一想,不对啊!

        “武举人也不一定要上沙场啊!城边上的羽林卫、城内的监门卫、五城兵马司,都不用上沙场!”

        是啊!众人转头看着姜松。

        姜松捋须道,“你可知武举有哪些科目?马射,步射,平射,这三项你能行?”

        不能,众人一齐摇头,除非箭靶放大到两丈见方。

        姜二爷不服,“我可以练!”

        “你练了二十年多年了,还是离靶一丈。”姜松不遗余力地打击二弟。

        “大哥瞧不起人,我现在已经离靶很近了,再过几日就能射中标靶。”姜二爷弱弱顶回去。

        “就算平射能中靶,马射和步射呢?就算你练好了箭术,依旧要读书!”姜松滔滔不绝道,“我朝武举除了武艺外,还要通“武经七书”的经义和策问。《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和《唐李问对》,这七经莫说精通,你读过哪部?”

        姜二爷闻言,如丧考妣,“武举还要考经义和策问?凭什么!”

        “就凭太祖在位时讲过‘胸无韬略,何以领兵’!”

        大哥搬出周太祖后,姜二爷绝望了,“大哥,我也想好好读书入仕,光宗耀祖为父报仇。我也跟着大哥努力学了,可诗词歌赋之乎者也这些我真记不下来,我头晕脑胀,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晚上噩梦做的比凌儿还多,你看这三日下来,我已经弱不胜衣,春装都要重新裁剪了。”

        姜老夫人听到儿子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再仔细看觉得儿子真瘦了,立刻急了,“吃睡不好怎能成,立刻去请李郎中!”

        姜平蓝也道,“读书耗神,你两三日就成这副样子,长此以往怎受得了。”

        姜二爷听到“长此以往”这四个字,眼里都有水光了。

        姜槐也受不了二哥如此辛苦,小声道,“大哥,我跟二哥真不是读书的料,小时候都读不好,更何况是现在呢。若大哥让去读书,我也会疯的。”

        姜二爷连连点头。

        姜松看着面前的亲人们,沉默了。

        西院里,小三只也围桌而坐,讨论父亲考武举的可能性。姜留觉得不可能,姜慕燕不喜欢爹爹耍枪弄棒,姜凌却觉得这是条好路子,“父亲这几日总做噩梦,嘴里叨念‘这里填什么’、‘大哥别打我’,改练武后就能睡个好觉了。”

        姜留……

        哥你不是为了爹爹好,是为了自己能睡个好觉,是吧?是吧!

        姜慕燕忽然问,“姜凌,你的功夫很厉害,能得武状元吗?”

        姜凌点头,“能。”

        “那为何你还要读书呢?”姜慕燕再问。

        不是他要读书。裘叔说朝廷重武轻文,文官轻易便能凌驾于武将之上,他若要为父报仇、救肃州万民于水火,必须读书入仕,拜相封候。这话可以跟妹妹说,却不可以跟姜慕燕说,她什么也不知道。

        想到自己和妹妹之间的秘密多过她们姐妹间的,姜凌的心情忽然好了,嘴角露出笑纹。

        姜慕燕不死心,“你寒窗十载,能中状元吗?”

        “我能!”姜凌目光灼灼。

        “文武状元同年不同时,你为什么不连武状元一块拿下,成为大周第一位文武双状元?”姜慕燕又道。

        姜留不解,“哥-哥-有-一-个-状-元-就-够-了。”

        姜慕燕摇头,“妹妹知道姑姑为何三年不归家?就是因为咱们府上无人能替她撑腰,姑父厌弃姑姑。如果姜凌能中两个状元,咱们嫁人后,谁都不敢欺负咱们。”

        姜留再次无言。姐姐才十岁,为啥满脑袋都是嫁妆、嫁人?娘亲在世的时候到底教了她些什么?

        “好!”姜凌决定了,“我考文武状元,谁敢欺负妹妹,我饶不了他!”

        姜留……

        姜慕燕想了想,又道,“如果你中了双状元,跨马游街时,肯定能轰动康安城,然后很多媒人会给你提亲,到时候如果父亲出不起彩礼和聘礼,我和妹妹可以帮你出。”

        “不用。”姜凌冷冰冰地顶回去。

        姜留再次无语,“不-是-在-说-爹-爹-么?”怎么就歪楼歪到哥哥以后成亲彩礼钱由谁来出了。

        “凌儿,留儿!”姜二爷一阵风般冲进来,“爹不用读书了,爹要考武举人了,哈哈哈——”

        哥哥都成文武双料状元了,你文不能中举,武举人也够呛。姜留心道。

        爹爹这样子,你还指望他给你挣家业出彩礼?姜慕燕抿抿唇,看了一眼姜凌。

        “恭喜父亲。”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姜凌很满意。

      第九十八章 革职查办

        姜二爷决定武举入仕后,第二日便扔下书本加入了负重晨练的队伍。他加入晨练后,围观群众数量翻了几翻,姜家上至老夫人下至门房不轮守的门人,都来围观。

        听到祖母和姑姑议论后,姜留才知道负重也是武举的一项必考科目:负米重五斛行二十步。

        “外婆,五斛米有多少?”廖春玲好奇地问。

        姜老夫人道,“三百余斤。”

        “哇——”姜慕锦、廖春玲惊呼,转头望着身负铁片奔跑的姜二爷再次惊呼,“哇——”

        看这俩小丫头的表情,好像她爹爹已经过了负重前行这一关了。姜留皱起小眉头,射箭、负重、对策……考武举人比文举人一点也不轻松,爹爹能撑几天?

        姜二爷胳膊长腿长,虽负重三十斤,但跑步的架势依旧很帅,没散掉。姜凌今天很给面子,全程跟在姜二爷身后,他身后是颠颠的小四郎,再后才是闷头跑的廖元冬,最后边是完全不成样子的姜三郎。

        姜二爷跑完十圈,众人鼓掌的鼓掌,送水的送水,递帕子的递帕子,看得姜留直摇头。

        晨练用饭后,就是射箭了。

        与负重晨练时的热闹恰恰相反,寥寥可数的围观者躲在姜二爷身后的连廊内,一副随时准备逃跑的模样,姜留也被哥哥拉着躲在廊柱。

        姜二爷射箭的姿势还是非常帅的,弓拉满后才松手,箭离弦后“嗖”地向前飞去,扎在……离箭靶两尺远的土墙上。

        姜二爷回首得意地笑,眉眼飞扬,桃枝都几个小丫鬟捂着脸偷偷尖叫。

        姜松从廊柱后现身,颇为欣慰地点头,“不错,大有长进。”

        射成这样还大有长进?姜留笑得肩膀都抖了,爹爹现在的情况真是应了一句名言:进步快源于起点低。

        被大哥表扬后,姜二爷整个人都飘起来了,抬手吆喝道,“宝儿,牵爷的马来,爷要练骑射!”

        一听到姜二爷要练骑射,墙角围观的丫鬟都跑得没了踪影,姜凌也抱着妹妹跑回书房避难。头皮发麻的姜松紧着劝,“骑射不急,你先将平射和步射练好再说。”

        看二弟射了十箭,只有一箭中草靶,姜松忍不住摇头,“离十中八还差得远。”

        姜槐小声道,“还剩七箭,也不算远。大哥,小弟有事和你商量。”

        待到了书房后,姜槐讲道,“康安城南市和城外新开张的肉酥作坊,只小弟知道的就有二十余家,价钱掉下来七成,一斤肉酥只能转三十文了。”

        姜松叹口气,“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好在孔能被抓,我也能回衙门当差,米粮铺和布庄的生意应能渐渐缓起来。姜家庄今年的春耕春种也得紧盯着。”

        姜槐点头,旁边的老管家姜厚道,“等返青后,把咱们府上的不产奶的奶牛也拉去庄子上吧?”

        姜松点头,“先问问柳家庄的耕牛够不够,若是不够,先紧着柳家庄。”

        厚叔应了,去内院请二爷示下。柳家庄是二夫人留给两位姑娘的,两位姑娘年纪还小,若有事情还得二爷拿主意。横在躺椅上歇息的姜二爷听了老管家的话,便道,“让留儿去挑,她看哪些顺眼,哪些就送去柳家庄。”

        “还是二爷有主意。”老管家笑眯眯地去找六姑娘。

        正陪着哥哥姐姐读书的姜留听了,都不知该说啥,姜慕燕却很有兴趣,“妹妹,咱们现在去挑吧?”

        三小只到了前院养牛的院子,养牛的王江立刻上来,点头哈腰地行礼,格外殷勤,“挑牛是上看一张皮,下看四条蹄,前要胸膛宽,后要【创建和谐家园】齐……“

        还不待他说完,就被赵奶娘喝住了,“当着两位姑娘,说什么浑话!”

        王江连忙打自己的嘴,“瞧小人这张嘴!”

        姜留瞅着面前一群牛,琢磨【创建和谐家园】该怎么说才不算浑话。

        姜慕燕指着牛群道,“妹妹你看最左边那头,长得真好。”

        姜留顺着姐姐的手指头望过去,见到一头背毛整齐光亮的小牛,牛眼大大的,睫毛长长的,模样萌萌的,便点头道,“就-这-头-小-牛和-它-娘,够-了。”

        厚叔弯腰问,“六姑娘,再多挑两头吧,这一大群呢。”

        姜留摇头,“够了。”孔能从柳家庄牵走两头牛,剩下的二十头是花银子买来的,虽说买牛的银子是姐姐拿给爹爹的,但祖母又把银子还给了姐姐,所以姜留只挑两头。

        老管家笑呵呵地应下,“好,老奴过几日就让人把牛送回去。”

        王江自告奋勇,“姑娘,去柳家庄的路小人熟,让小人去吧?”

        因为丢牛,王江也丢了柳家庄管事的差事,被罚在府里养牛。现在府里的牛要送去庄子,他也该回庄子了吧,等他回去,自有办法把妻儿从姜家庄弄回柳家庄。柳家庄,依旧是他的地盘,谁也别想抢走!

        看姜松眼神不正的模样,姜留就不喜欢,“不-用-你,厚-叔。”

        “老奴明白,老奴会找稳妥的人把牛送回去,请姑娘放心。”厚叔乐呵呵地笑着,转头看王江时,眼神却冷冰冰的,吓得王江不敢说话。

        挑好了牛,姜凌又拉着妹妹去看了她以后能骑的马,畅想了一番骑马的快意后,小三只才又回了书房。

        姜厚也跟着到了西院,向二爷回话。

        听到留儿只选了两头牛,姜二爷笑了,“由着她。”

        “是。二爷,牛送走后,王江该怎么处置?”厚叔问道。

        姜二爷挑挑眉,“他在府里不老实?”

        “孔能被抓后,老实多了。”老管家回话,“不管送他去姜家庄还是柳家庄,都是个祸害。”

        这样啊,姜二爷问老管家,“依您看该怎么办?”

        “将他们一家发卖了最为省事。”厚叔坦言道。

        “也好。”姜二爷应了。当初把王江放在府里养牛,也是为了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既不晓得珍惜,留着便无用处了。

        厚叔出去后,姜裘走了近来。姜二爷白了一眼姜裘,暗道你这老东西还晓得回来。

        姜裘含笑给姜二爷行礼,“二爷,京兆府公文下来了。”

        姜二爷站了起来,“如何?”

        “西城兵马司副指挥使沈戎革职,孔能革职,杖三十,罚银三千,囚六载。牢头、狱卒大半被惩处。”

        孔能罚得最终,也在意料当中。姜二爷摸摸下巴,“这下,有好戏看了。”

        姜猴儿不解,“二爷,小的不明白。孔能都被关起来,还能有什么戏?”

        “蠢货,张大人罚孔家的三千两银子,由谁来出?”姜二爷笑得极为狡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8 10: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