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六娘发家日常姜留儿》-第2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呼延图嘿嘿笑着退回房中,关上房门后脸就沉了下来。待姜宝房中的灯熄了,他才换上夜行衣背上双锏,轻轻推开房门,谁知刚推开房门,他就被门前的人吓得啊了一声。

        站在房门口的鸦隐双手抱臂靠在门框上,呵呵道,“老呼,我劝你识相点,不要出去给大伙添麻烦。”

        呼延图定了定神,“二爷让你在这儿守着的?”

        鸦隐翻了翻白眼,“二爷巴不得你去,然后好名正言顺地将你赶出府。是裘叔让某告诉你,别傻乎乎地中了呼延固的圈套。你的脑袋瓜子可没人家好使,去了没准就被人家困住,回不来了。”

        “说我脑袋不好使,你自己也强不到哪去。”呼延图哼哼两声,“裘叔说没说什么时候咱才能回肃州?”

        “问这么多干什么,该回去的时候自然就回去了。”鸦隐何尝不想杀回肃州报仇雪恨,可少爷年纪还小,现在回去就是送死。三年都忍过来了,再忍几年又何妨。

        呼延图郁闷地回到房中,鸦隐也打了个哈欠,转身返回自己屋里睡觉。隔了一道墙的书房东厢房内灯火通明,毫无睡意的江凌趴在桌边,全关注地盯着桌上他亲手绘制的新宅图纸,自己的院子与妹妹的院子怎样才能挨得近一些、再近一些呢?

        西城延福坊的奏事院内,蒋锦宗与孙儿蒋书争道,“牡丹宴结束了,这几日你多去几趟姜府,待时机成熟,祖父就带你去姜家提亲。”

        蒋书争鼓起勇气道,“祖父,孙儿不喜欢姜三姑娘,孙儿想娶姜六姑娘。”

      第486章 一鼓作气

        蒋锦宗面色一沉,“姜六姑娘?她还不足十岁。”

        虽然听出了祖父的不悦,但娶妻不是小事,蒋书争还是硬着头皮辩解道,“姜六姑娘只比孙儿小五岁,也到了可以定亲的年纪。祖父有所不知,姜枫不喜长女,独宠小女姜留。儿与姜留订亲后,姜枫为小女儿着想,定会处处为孙儿打算的。”

        任凌生只是姜枫收养了三年的义子,姜留却是他碰在手心里长大的亲生女儿,孰轻孰重还用比么?

        若书争能娶姜留,确实是上上策,不过姜枫的长女还未定亲,应不会先安排次女的婚事。蒋锦宗沉吟片刻,道,“你多去姜家走动,能娶到姜枫的哪个女儿,单看你的造化。”

        “是。”蒋书争欢喜应了,开始盘算怎么才能让姜枫和姜留对他中意。

        蒋锦宗提醒道,“你可不能学王家小子。”

        “祖父放心,不管成与不成,孙儿定不会落了咱们蒋家的颜面。”蒋书争万分瞧不起王纪和的行径和眼光,他一定要光明正大地夺得姜六姑娘的芳心。

        蒋锦宗蹙起眉头,“还未出征,你就先挫自己的锐气?”

        蒋书争立刻单膝跪地,高声道,“孙儿定一鼓作气,娶回姜留!”

        第二天日上三竿,睡得饱饱的姜二爷走出房门,迎面便遇着了小闺女灿烂的笑脸。姜二爷抬头看了看日头,问道,“这个时辰,留儿怎不去滴翠堂读书?”

        姜留的小嘴儿像是抹了蜂蜜,甜甜地道,“孔夫人家中有事没来,三位姐姐在滴翠堂读书,母亲了祖母院中,女儿怕爹爹醒来找不到人,特意在这儿守着。爹爹昨晚睡得好不好?”

        姜二爷净手,用湿手巾盖住脸擦了几下,哼道,“有事直说。”

        姜留点着小脚,先帮爹爹把布巾挂在盆架上,才委婉问道,“爹爹,女儿去拜师时,要带什么拜师礼呢?”

        姜二爷笑着掐了掐闺女的小脸儿,“这些不用你操心,为父先去衙门转一圈,再去找白大人探探口风,看白夫人肯不肯收你。”

        “爹爹亲自出马,白大人一定会同意的。”姜留美滋滋地笑着。

        “你错了,御史台的官员不同于别的衙门,一个比一个脾气大,白大人不一定买为父的面子。”姜二爷摇头,牵着小闺女赶往北院。

        御史台是监察机构,相当于现代的纪|检|委。御史台的官员上谏君王下察百官,靠的是一身硬气,他们用自己的脑袋硬撞是宣德殿的柱子,用自己的脖子硬挡贪官污吏的鬼头刀。在这样的衙门做事的官员,当然与朝中其他衙门有很大区别。

        姜留忽然停住,她爹让她去白御史家学艺,不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没注意到小闺女停住了,姜二爷还拉着她的手往前走,险些将她拉倒。下意识地,姜二爷弯腰就把小闺女抱了起来,“怎么,磕着了还是哪觉得不舒坦?”

        “女儿刚才想事情,忘记走路了。”姜留扭着肉呼呼的小身板,让爹爹把她放下。

        姜二爷把闺女放在地上,非常认真地讲道,“依爹看,你还是别学棍了,万一伤不着别人,全招呼在自己身上怎么办?”

        姜留……

        姜二爷在北院用膳后去了衙门,姜留也跑去滴翠堂找自己的姐姐们,“爹爹说他今日就去找白御史。”

        姜慕筝含笑点头,姜慕燕一脸纠结,姜慕锦则满脸羡慕,“六妹妹学会了棍法,回来教我好不好?”

        姜留笑嘻嘻地道,“五姐姐如果想学,可以跟我一块去。”

        姜慕锦摇头,“我娘不让我学。”

        “为何?”

        姜慕锦哀声叹气,“我娘说六妹妹长得漂亮,别说拎着木棍,就是拎着狼牙棒满街转悠,想娶你的人还是会踏平姜家的门槛,如果我去跟白夫人学艺,就嫁不出去了。”

        她这话说完,屋里全是笑声。姜慕筝笑得肚子疼,脚踝也跟着麻酥酥的,三婶这话说得确实有道理,除了长得漂亮,六妹妹还是二叔的心头宝,就凭这两天,康安城想娶她的大有人在。

        姜留也跟着乐呵,小脸白里透红,眸子里闪着光,怎么看怎么可爱。姜慕燕看着妹妹,心情很是复杂。

        前天晚上,得知父亲想让妹妹拜康安悍妇白夫人为师,姜慕燕急了,不管不顾地跑去找父亲理论,声音抖得厉害,眼泪刷刷往下掉。

        父亲听了甚是烦躁,让她不要管。可这事关留儿的名声和终身大事,姜慕燕身为长姊,怎能不管。她跪在地上请求父亲改变主意,是母亲在一旁劝着,父亲才将心里的想法讲了出来。

        “为父为官,又得万岁青睐,为父不愁你与留儿嫁不出去,怕的是你们被皇亲国戚甚至……”父亲的手往上指了指,示意高坐龙椅的当今圣上,“尤其是留儿,她长大后必会貌惊康安城,所以她不必学琴棋书画,不必通四书五经,更不必处处小心谨慎博好名声。为父巴不得她横行霸道,恶名远播,这样她才不会被人盯上,成为笼中鸟。”

        姜慕燕呆住,半晌才问道,“您但若长此以往,无人敢上门提亲,留儿的亲事该如何是好?”

        当时爹爹说的,便是五妹妹这句话,然后还道,“若非知道你不愿意,为父还想将你们俩一同送去白家学艺呢。”

        姜慕燕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时,父亲又道,“你也不必太过忧心,以你的年纪,应不会被盯上。”

        父亲话里的意思,姜慕燕一听就明白了。大皇子今年十三,二皇子十一岁,父亲为六品官,她虽年纪合适,但绝不会成为皇子妃的人选。皇子成亲后再纳侧妃、妾,年纪应比皇子妃小几岁,皇子侧妃和妾室的家世不必显贵,但一定要貌美、受皇子喜爱。所以,再过几年美貌无双的留儿,必定会成为皇子侧妃、妾室的热门人选。

        所以,在让妹妹入宫以色示人和拜白夫人为师之间,姜慕燕只能选后者。妹妹成为悍妇就成为悍妇吧,若实在嫁不出去,她就去逼江凌,让他娶妹妹为妻。

        江凌也心疼妹妹,不会不同意的。但前提是江凌要留在朝中做文臣,若他非要回肃州为将,姜慕燕绝不会让妹妹远嫁千里,冒着随时成为寡妇的风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在滴翠堂笑得前仰后合的姜留,还不知姐姐不只把她推上了悍妇的康庄大道,连接盘侠都给她找好了。

      第487章 别君亭中别元君

        姜二爷在西城门外,送契丹使者李曷鲁离京。李曷鲁来京几月,早已乐不思蜀,所以拖到最后一日才走。临行前,他惺惺相惜地与姜二爷告别,一拳头捶在姜二爷的左肩头,豪迈道,“好兄弟,得空了你一定要去大哥我那儿坐坐,大草原上的酒肉美女任你挑选,天上的雄鹰任你猎取!”

        左肩发麻的姜二爷抬右拳,狠狠捶在李曷鲁的肩膀上,笑容十分亲切,“世子这话,小弟可当真了。草原赏的美女小弟不跟世子抢,天上的金雕世子容小弟多猎几只,小弟想用雕羽做雕翎箭。”

        这小子看着像个娘们,手劲却不小。李曷鲁揉了揉被姜枫捶得生疼的肩膀,哈哈大笑,“想要雕翎箭,哪还用姜兄弟你亲自去猎雕,大哥我回到草原,立刻派人给你送百八十支过来!”

        姜二爷一脸感动,“小弟实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大哥一路好走。”快点回去,快把雕翎箭给爷送过来!

        目送李曷鲁一帮子人带着十二车御赐珍宝、绸缎远去,姜二爷拍了拍肩膀,与鸿胪寺卿顾应贤道,“他们走了,下官总算不用天天看着这一顶顶炸毛的帽子了。”

        顾应贤如遇知音地转头,“原来姜大人也这么觉得?!”

        姜二爷桃花瞳里满是激动地点头,“下官就好奇了,夏日还顶着翻毛皮帽,他们头皮不生痱子么?”

        “怎能不会,姜贤弟没瞧见他们一直挠头么?”伺候了这帮孙子俩多月,顾应贤终于忍不住了,对着姜枫一顿吐槽,吐槽之后,他神清气爽,看着姜枫越发顺眼了。

        送走顾应贤后,姜二爷刚要回衙门,姜猴儿就凑过来低声道,“二爷,临月楼的元东君在那边,想跟您辞行。”

        姜二爷诧异,“他去哪?”

        姜猴儿低声道,“阿史那尼王子帮他赎了身,要带他回匈奴。为了掩人耳目,阿史那尼王子先走,他随后跟着。”

        若是去匈奴,这一面就是永别了。虽不好男色,但在清平江浪荡这些年,姜二爷也与元东君也一处吃过几次酒,也算是朋友,便点头,“让他去别君亭稍待片刻。”

        姜二爷回马车褪下官袍换上便装,赶往西城门外五里的别君亭。只着一件普通书上直裰的元东君见姜二爷到了,不慌不忙地拱手深施一礼,“能在离开康安之日得谪仙亲自送行,东君此生无憾。”

        “恁多废话。”姜二爷白了他一眼,“怎想到去匈奴了?”

        元东君玩笑道,“二爷着青衫入庙堂后,清平江变得索然无味,东君不知该在江边等候何人。阿史那尼王子人还不错,他既开口相邀,东君便想,随他去匈奴看看也好。”

        姜二爷听得一阵恶寒,“爷要是阿史那尼,非得把你这张假惺惺的笑脸扯下来不可。你去就去,可别总欺负老实人。”

        二爷不担心自己此行被人欺辱,却说别让他欺负旁人?虽着了普普通通的直裰、束了寻常见的方巾,但元东君一笑,还是清平江上勾魂摄魄的模样,“二爷入庙堂后,性情一点也没变呢。”

        姜二爷不耐烦了,“你总提爷入庙堂之事作甚,饮了送行酒赶紧上路,爷忙着呢。”

        姜猴儿立刻倒酒,送到二爷和元东君面前,笑嘻嘻道,“元公子,我家二爷就这性子,他是担心元公子再不赶路,天黑前过不了黄河。”

        元东君端起酒,一饮而尽,敛了笑认真道,“临江走前,托我像您道谢和赔罪。庙堂高处勾心斗角,二爷要多加小心。邑江侯世子是秦相的人,就算要打狗,也请您看看主人的喜好。秦相对二爷已有不满,二爷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姜二爷也没问他这消息是哪来的,只点头道,“好。若在匈奴实在混不下去了,别死皮赖脸地四处求人,回康安来,爷在西市里给你留块地方。”

        像花娘子一样从良,开脂粉铺子么?元东君鼻子发酸眼睛发涩,清平江上恩爱多,却都是一时露水姻缘,万千甜言蜜语都不及姜二爷这句话来得动听,“二爷若有空去大漠,东君定摆好酒相迎。临别之际,东君还有一言相告:二爷说话随性,容易得罪人,朝廷官员都要脸面,您最好收敛些,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这是没见到自己在诸位大人面前装孙子,,就在方才,自己还配合着顾应贤吐槽了契丹人的帽子。为啥吐槽,还不是因为顾应贤每次见了人家的帽子都皱眉么。不过,姜二爷还是领了元东君的好意,抱拳道,“好,我记下了,一路珍重。”

        望着远去的马车,姜二爷感慨道,“他今日说的话,比过去十年加起来都多。这一去,怕真是绝别了。”

        是啊,谁能想到临月楼的冷美人元东君,竟有如此人情味的一面。不过若他再回康安,可不能让他有机会靠近二爷,他最后回眸看二爷的眼神儿可不大对劲儿。姜猴儿眼睛一转,折了一根柳枝送到二爷面前,“二爷,机会难得,不如您赋诗一首书于亭上,附庸附庸风雅?”

        这个……姜二爷扫了一眼柳枝,又望了一眼远去的马车,深情道,“别君亭中别元君,曲终人散尽。”

        这开头不错,然后呢?姜宝屏息等着。

        “好!”姜猴儿啪啪啪地拍着巴掌,“二爷,好诗!”

        姜二爷得意地摇扇,“拿笔来!”

        “是!”姜猴儿立刻从怀里掏出毛笔,用舌头一舔笔尖,送到姜二爷手中。姜二爷刷刷刷地将两行诗提在亭壁上,倒背双手越看越满意。

        姜猴儿提醒道,“爷还没留序呢。”

        姜二爷点头,提笔又写下两行字:癸卯年五月十六,送友出康安。

        “好!”姜猴儿又开始呱唧。

        诗两行,序两行,凑在一起才跟别人留的诗一样长,姜宝默默看着亭壁上的四行字,委实夸不出来。

        待姜二爷骑马回城后,有两三波人进入小亭,将姜二爷留的送别诗抄下,快步离去。

        这日傍晚,批折子批得头晕脑胀的景和帝放下笔,按了按额角,眉头越锁越紧。叶清峰见机会来了,连忙从怀里取出姜枫的诗,双手递上,“万岁,这是今日早晨,姜谪仙留在城西别君亭壁上的送别诗。”

        姜卿还能作诗?景和帝垂眸一看,笑问,“元君是谁?”

        “是清平江上的【创建和谐家园】,匈奴使者阿史那尼为他赎身,带他回了匈奴,便是姜大人将此人引荐给阿史那尼的。”叶清峰说完,满怀期待地等着万岁发怒、厌恶姜枫。

        谁知万岁却笑道,“此诗倒也别致,朕不知姜卿还有此才。为了边境太平,姜卿有心了。”

        叶清峰……

        !!!

      第488章 鬼画符

        把使节们都活生生地送出康安城后,姜二爷接待使节的差事算是圆满完成了。下一件,便是与妻子带着女儿去白家拜师。

        御史台侍御史白全海的夫人贺兰,已经答应收姜留为徒,讲授她贺家独门棍法!终于到了爹爹休沐这日,姜留选了一身窄袖利索衣裙,一大早便催促着父亲早早起床,带她去拜师。

        谁知好事多磨,姜家三口还没出门,圣旨便到了姜家门前:万岁召姜二爷入宫面圣!

        万岁召见,姜二爷得先去面圣,未免错过拜师的吉时,姜二爷便让妻子带着闺女先去白府。江凌站了出来,“父亲,儿随母亲和妹妹同去吧?”

        今日书院也歇息,姜二爷便点了头,“白夫人是右武卫贺元良老将军之女、贺川生将军之妹,裘叔说,贺元良老将军曾与你祖母共退契丹敌兵,你去了可称白夫人为姑姑。”

        江凌应下,“是,儿已向裘叔打听清楚了白家与任家的关联,父亲放心,儿会照顾好母亲和妹妹,绝不会让她们被白夫人的长棍伤着。”

        姜留……

        有儿子在,姜二爷放下心,跟着传旨太监赶往皇宫。距离承天门还有十余丈时,姜二爷见右相秦天野的马车缓缓驶来,便下马垂手,在路边恭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5 17: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