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母亲已经知道了。”
兄弟俩欢欢喜喜地到了北院,一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姜松擦着眼泪道,“今日早朝之上,父亲的冤案终于昭雪,回府之后又闻知二弟妹有喜,这真是双喜临门。”
“盼了这么多年,总算盼到这一天了。”丈夫的冤屈洗净了,小儿媳妇有了身孕,姜老夫人边笑边哭,她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去见丈夫了。
姜二爷给母亲擦着眼泪,低声唤道,“娘。”
姜老夫人回神,见小儿子担忧地望着自己,便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安心。
母子三人又说了半晌的话,姜老夫人留下小儿子,拉着他的手叮嘱道,“你一向没轻没重的,卿雅如今有了身孕,你可准不再闹她。”
“是。”姜二爷乖顺应下,接着道,“母亲,儿不想与卿雅分房睡。王氏怀着燕儿时,她将儿赶了出来,自此之后儿与她每日话都说不上几句,儿不想与卿雅再走到那一步。”
姜老夫人笑道,“傻孩子,晚上不同床,白天你们不还是在一处么,想说多少话工夫都够。”
“那不一样。”姜二爷坚持道,“郭静平一直和他媳妇同屋睡,他说看着媳妇的肚子一点点长大,觉得非常感动。还说他媳妇睡着了后,她腹中的胎儿还会动。他的手指头点哪里,胎儿就会到哪里,跟他打招呼,儿也想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燕儿和留儿没生下来时,儿都不知道她们在母胎里会动,更想不出她们怎么动。儿想守着卿雅和孩子,不想搬出去,更不想纳妾。”
“这是卿雅的意思?”姜老夫人垂下眼皮,显然是不赞同的。
“是儿自己的意思,卿雅已经将西里间收拾出来,准备与儿分房睡了。”之前是怕母亲伤心才没讲,但为了劝母亲歇了给他纳妾的心思,姜二爷还是决定把景秀的事告诉母亲,“景秀背主的真正缘由,儿一直没跟您说。娘曾几次说把她送到儿院里去,才让她生出二心,想借孟二和溶日的手除掉卿雅。”
姜老夫人皱紧眉头,“她这是痴心妄想!便是没有卿雅,也轮不到她!”
“可她不这么想,李俏不这么想。”姜二爷跪在母亲面前,抬起俊朗的脸,委委屈屈道,“儿生了张惹事的脸,也因此吃过不少亏。娘,儿不想娶妻就是怕麻烦,但儿不娶您和大哥又不肯放过我。儿娶了卿雅回来后,她样样都顺着我,如今她有了身孕,能为姜家传宗接代。儿不想院里再添人添乱,只想守着她和孩子们安安生生地过日子。”
过了半晌,姜老夫人才叹了口气,“卿雅是不错,若她能为你生下儿子,娘便依着你。”
“多谢母亲。”姜二爷叩首起身时,笑得异常明媚,“您放心,她早晚会给您生出孙子的。”
这孩子!姜老夫人抬手点了点儿子的额头,“媳妇进门才一个多月,你就被她拿捏住了,瞧你这点出息!”
姜二爷抱住母亲的手,“娘一定看出来了吧?卿雅她是带着报恩的心嫁给儿的,进门后处处以您、以儿为先,将她自己放在后头。只要是为了儿好,让她做什么她都会做。是儿自己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
握着母亲苍老的双手,姜二爷心里酸涩得厉害,“儿想房里人少些,事情少些,让您少操点儿心。大嫂做不了的事,您就让卿雅和三弟妹做,您只管养养花草,等着抱孙子、重孙子。我爹的冤屈洗净了,卿雅有身孕了,您的心愿也了了。娘不要想着去陪我爹,他有祖父祖母做伴呢,您再多陪儿子几十年吧,儿已经没爹,不能再没娘了。”
自己的心思大儿子没看出来,小儿子却看出来了。姜老夫人流着眼泪摸着儿子的脸,道,“好,娘陪着你。”
第481章 武师傅
姜二爷在北院陪母亲用完饭,回到西院后,三个儿女齐刷刷站在他面前,整整齐齐地给他和雅正道喜。
姜二爷先给孩子们发了喜钱,才满脸笑容,“你们母亲有孕这件事先不要往外讲,待满三个月后再说。”
“是。”三人齐声应下。
姜留美滋滋地握着父亲给的银裸子,心里则想着“忍不住往外讲”的那个人,一定是爹爹自己。
果不其然。第二日姜二爷早早就出门了,还特意绕远到了怀德坊灵雨巷口等郭静平出来。谁知等了不大一会儿,却见郭静平慌慌张张地从巷子里跑了出来。姜二爷连忙跳下马车拦住他,“静平,出了何事?”
郭静平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了,“二,二哥,我媳妇要,要生了!我得去找稳婆。”
姜二爷也跟着紧张了,“稳婆家在哪?”
“崇化坊后……后仁巷口张念他娘。”郭静平边说边跑,姜二爷不放心,让姜猴儿跟了去。
到衙门点了卯后,姜二爷心里惦记着郭家的情况,派人去探了两回,仆从都说孩子还没生下来。等散衙后,姜二爷避开围在衙门口的各路人马,赶往怀德坊,想着若是不好,他能快些去御医院请御医。
他刚到怀徳坊灵雨巷郭家门外,便听得院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院里有人喊,“生了,生了!”
姜二爷悬着的心放下来,转身正要回府,郭景平就跑了出来,“二哥!我媳妇给我生了个大胖闺女!二哥快进来看看吧!”
这厮真是高兴傻了,他媳妇刚生完孩子,自己进去算怎么回事儿?姜二爷摇头,“弟妹母女平安就好,我进不进去了,等侄女洗三时再看。”
洗三这日,郭家来了不少人。除了姜二爷和千牛卫同僚外,还有谭锦华、郎超、程运波等留在京中供职的,与他们同科的武进士。因去年郎超带人坑杀肃州百姓一事,姜二爷对他极为厌恶,不愿跟他坐一桌,便被宋春平拉去,与千牛卫将士一处吃酒。待郭静平把他闺女抱出来给大伙看时,姜二爷也违心地夸了几句。
不过在回府的马车上,他就没那么客气了,“郭静平的闺女可算不得胖,留儿小时候比她好看多了。”
被丈夫半揽着护在怀中的雅正笑道,“妾身听母亲讲过,留儿生下来时白胖水灵,头发乌黑,比桐儿重一斤多。”
提到小闺女,姜二爷万分得意,滔滔不绝地与妻子讲着她那时有多可爱。
马车刚出了灵雨巷,便有管事在车外报事,“二爷,礼部尚书陶大人请您去万盛牡丹园,说有要事相商。”
后天便是曲水流觞牡丹宴了,礼部和鸿胪寺忙得不可开交,二爷这几日更是京兆府和礼部两边跑,雅正想移开身子,丈夫扶着她的手却不松开。
“天色已晚,我先送你回府,再去礼部。”当差不自由,郭桐洗三这日不是衙门的休沐日,所以时间定在散衙之后,宴后天已经全黑了。妻子怀着身孕,姜二爷不放心让她独自回府。雅正见丈夫如此,便顺从地靠在他胳膊上,听他一路念叨着留儿。
马车停在府门外,姜二爷将妻子送进府门,才骑上他的爱驹得胜出门。出了府门后,姜二爷先叮嘱姜猴儿,“郭家找的稳婆不好,待夫人生产时别叫她来。”
“是。”姜猴儿应下。
姜宝莫名其妙,小声问,“那稳婆怎么不好了?”
“丑。”
姜宝……
雅正返回府中后,先去北院见婆婆。
雅正说郭桐生下来有六斤一两重后,姜老夫人从姜二爷生下来时的重量一直念叨到姜五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她的小儿子生下来时虽然瘦弱了些,但长大了是全家个最高、全康安模样最好的,所以生下时的重量不代表什么。
雅正也很爱听婆婆讲丈夫儿时的趣事,待她讲完才道,“郭家的小女儿取名为郭桐,弟妹说郭家老宅外很多刺桐树,刺桐树茂盛茁壮,开花时非常好看。母亲,刺桐长得很高大,开花是火红色的?”
姜家的祖籍泉州路两旁多植刺桐,还因此得了“刺桐城”的别名,姜老夫人自然对这种树极为熟悉,颇为怀念地道,“刺桐若长好了比桂树还高,开花时满树红彤彤的,比桂花好看,只可惜没香味儿。”
雅正笑道,“只看花也不错,母亲,咱们移两株到院子里来可好?”
喜欢摆弄花草的姜老夫人颇为心动,只是,“刺桐枝干带刺,怕伤着孩子们。”
“那咱们就栽在盆中,置于孩子们够不着的高处。”雅正得了丈夫的吩咐,要多陪婆婆做些她喜欢的事,“这几天挑个晴好的日子,儿媳陪您去花市挑两株回来。”
康安城几大花市汇聚天下奇珍异草,应有尽有。姜老夫人笑着拍了拍儿媳的手,“春分前后栽树易活,明年你做完月子咱们再去。”
掐算着日子,她是是腊月底正月初分娩,出月子正好去逛花市,雅正含笑应了。姜老夫人又道,“郭家媳妇虽是头胎,但早晨发动傍晚孩子落地,工夫可不算短,你可瞧见为她接生的稳婆了?”
洗三时稳婆会到场领喜钱,雅正怀着身孕,自然也在意稳婆的事,“见着了,瞧着还不错。”
“等进了腊月,咱们提前跟她讲好,让她把日子空出来。”姜老夫人道,“咱们多找几个有经验的稳婆,再让枫儿从御医院请位御医来在府里候着,管保你和孩子都能平平安安的。”
女人生孩子如同过鬼门关,无论怎么做准备都不为过,雅正谢过母亲,返回西院。见西跨院的灯还亮着,她先去先看孩子们,房中只有二丫头和三丫头,留儿去了外院。
因怕母亲觉得妹妹不懂事,晚上还到处跑,姜慕燕解释道,“妹妹让凌弟寻一位武师傅,今日凌弟带了师傅进府,让妹妹过去挑一挑。”
武师傅比教书先生还难选,江凌竟能找来几位让留儿挑?雅正暗叹,江凌对留儿的事,比二爷还上心。
第482章 师徒四人凑齐了
外院书房内,姜凌正在给妹妹介绍他找来的三位女武师,“第一位师从峨眉派,擅长虎步功和指穴功;第二位师从万宝山庄,是专门教习武婢的武师,以腿法见长;第三位是我从擂台上寻到的,原本是位镖师,此人是野路子,未正经在门派中学过工夫,但她杂糅各派招式,出手十分狠厉。你想先见哪一位?”
姜留搓搓小胖手,小孩子才做选择,她是成年人,全都要!江凌一下便读懂了妹妹的意思,笑道,“妹妹先见一见,若觉得合适就都留下来。”
“都留下不合适。”姜留小声道,她不缺雇武师的钱,可她不能太特殊。
“这些琐事妹妹不必担心,我自由安排。”姜家放不下,放在新宅子里便是。
姜留对哥哥,那是无条件地信任,她眼睛亮亮地道,“哥,咱们先见见峨眉派的高手?”
“好,咱们去正堂。”江凌带着妹妹到了前院正堂,吩咐人去厢房请峨眉派高手入堂。
这位武师进来之前,姜留脑袋里已有两个形象:某武侠小说中峨眉派的掌门灭绝师太、逐渐黑化的毒蝎小美人周芷若。
峨眉女武师迈步进来时,看外在更像周芷若,看着漂亮柔弱,没有习武之人的气概。不过姜留觉得人不可貌相,哥哥选她进来,定有他的道理。这女子抱拳行礼,“小女子周清,拜见任小将军、姜六姑娘。周清久闻六姑娘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姜留起身还礼,因她未梳夫人髻,姜留便以姑娘称之,“周姑娘都听闻了什么?”
周清声音轻柔,说出的话却叫姜留汗颜:“康安百姓都说姑娘承了姜谪仙的容貌和才智,入虎口能凭一己之力擒虎,下龙潭能靠一身才智缚龙。”
姜留桃花瞳亮晶晶,欢喜问道,“真的?”
一见姜留爱听,周清觉得自己进姜家的差事稳了,眼角眉梢尽是欢喜,“周清所言,千真万确。今日得见姑娘,周清才知道什么叫做天上有地下无,见到姑娘,周清觉得心中十分欢喜,烦恼去无踪影。”
江凌颇为认同地点头。姜留道了声不敢当,又道,“若姑娘进府教我工夫,要住在外院,姑娘可能接受?”
周清眉眼间的失望一闪而过,立刻道,“若能入姜府,住在哪里自然听凭姑娘安排。”
姜留虽然没有擒虎缚龙的本事,她却有一种千年后磨练出来的本能:鉴茶。周清口是心非,她想入姜家内院,恐怕是奔着自己的爹爹来的。
母亲刚刚怀孕,这样的人肯不能留在府中。请她出去后,姜留转头与哥哥道,“哥,这个不好,我瞧着不喜欢。”
妹妹不喜欢的,当然不能留。江凌点头,“好,接下来妹妹想见哪一个?”
“打擂台的女镖师。”姜留道。
这位镖师与周清大相径庭,她五官清晰硬朗,头梳简单的妇人单髻,以一根银簪固定,身着甘石粉色窄绣夹衫和黛色质朴长裙,举止间自有一股不输男儿的飒爽,姜留一看便十分喜欢。这女子进屋后目不斜视,抱拳行礼,“小妇人武静,拜见少爷,姑娘。”
一听她的名字,姜留立刻就觉得是她了。武静,悟净,这不是她师傅,是她的【创建和谐家园】来了,师徒四人终于凑齐了。姜留静静打量面前的女子,她这般自我介绍,也有不寻常之处。
大周男尊女卑,女子嫁人后介绍自己,通常是“小妇人某某氏”,她口称小妇人却道出本名,这就有些不寻常了。姜留没有当面打听人家隐私的意思,只问道,“武师傅莫怪我冒昧,我听哥哥说您原本在镖局做事,为何您后来不去镖局,转打擂台了?”
武静径直道,“回姑娘的话,我独自带着儿子过活,不能再四处走镖,又寻不到合适的差事做,便去打擂台糊口。”
打擂台姜留见过,每次上台之前都要签生死状,武静能靠打擂台赚钱糊口,说明她的工夫一定不差。姜留问道,“您可愿到我家来教我工夫?”
“愿意。”武静答得十分干脆。
“为什么?”姜留追问。
“因为我相信姜二爷的为人,到姜家来做事,我心里踏实。不过有两点,我要先跟姑娘讲明白。”武静的态度不卑不亢,“第一,我儿子年幼体弱,孩子一旦病了,请姑娘准我回家照看孩子;第二,我不签【创建和谐家园】契。”
这是合理要求,姜留点头。待姜财把武静带出去后,江凌问妹妹,“妹妹相中她了?”
“嗯。”不只是名字,武静的脾性也颇合姜留的胃口。
“那第三个还见不见?”江凌问道。
既然人都带来了,自然是要见的。待姜财把师从万宝山庄的女武师带进来后,姜留觉得也不错,江凌便道,“待我请示过父亲后,先将武静留在府中,丁嫂先预备着。”
“好,多谢哥哥。”姜留露出一口白牙,笑得极为开心。
第二日后晌,江凌又把武静带回府,等父亲从衙门回来后,他便将给妹妹寻武师的事情告知父亲,“妹妹从三个武师中挑中了武静,儿把她带了来,想请父亲看看她可堪用。”
为了牡丹宴的事情,姜二爷忙得头晕脑胀的,不过给闺女选武师是大事,姜二爷还是在前厅见了武静。
武静行礼后站起身,垂手等着姜二爷问话。姜二爷端详了她片刻,便道,“爷怎么瞧着你有些面熟?”
听爹爹这么说,站在一旁的姜留也来了兴致。因为爹爹读书不成,但记人的本事非常了得,爹爹说见过武静,就一定见过。
武静再次跪地行礼,声音满带感激,“小妇人以为您贵人事忙已经忘记了。景隆三年三月,小妇人带孩子进京求医,因带的银钱不够被医馆赶了出来,二爷从医馆前路过,给了小妇人十两银子,正是有了这十两银子,小妇人的儿子才得以活命。”
说完,武静从袖子里掏出两个银锭子托于掌中,举过头顶,“这两年,小妇人几次想将银子还给您,一直没寻着机会。凌少爷派人找到小妇人时,小妇人就把银子待在身上了,请二爷务必收下。”
第483章 拜师
景隆三年三月?姜留盯着这十两银子,开始往回倒时间,想爹爹当时是什么样子。
景隆初年,姜冕被害,爹爹没了父亲;景隆二年,姜太夫人病故,爹爹没了祖母;同年,姜四姑娘夭折,爹爹少了一个女儿;景隆三年二月,王清荷病故,爹爹没了妻子。那时姜家内忧外患,爹爹在路上遇到抱着孩子求诊的武静,给了她十两银子,心境可想而知。
姜二爷示意姜猴儿把银子收下,才淡淡地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想明白了再开口。”
姜留抬眸,爹爹这么有官威的一面,姜留还真没见过。不过她知道爹爹为何生气,因为他最烦在他面前装腔作势、拐弯抹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