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六娘发家日常姜留儿》-第2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府?回哪个府?孟家么?孟滢瞳孔一缩,慌乱地道,“不要,我不要回去送死!你去给姜枫送信,就说我孟滢要见他……快去!”

        婆子硬着头皮到了衙门前求见姜二爷,但很快就被折了回来。孟滢不肯死心,停在路边等姜枫出来。得了消息的姜猴儿出来瞧了一眼,小声吩咐道,“找个由头将她赶走,你们派人盯着,不准这妇人靠近二爷百丈之内。”

        姜猴儿返回姜二爷身边时,笑成了狗尾巴草,“二爷饿不饿?您晚膳想吃什么?”

        姜二爷紧盯着瞿伦学交上来的竹九的口供,随口道,“辣熝鹿肉、白鱼羹、甘草冰雪。”

        “得嘞,二爷稍等,马上就来。”姜猴儿立刻应了,立刻吩咐人去买乐天食府的白鱼羹、百味楼的辣熝鹿肉和集雅院的甘草冰雪。

        饭还没买回来,押送案犯去京兆府的冯子瑞却跑回来了,“大人,府尹大人请您速去京兆府。”

        姜二爷站起身,吩咐周其武,“将卷宗整理清楚,爷回来再看。”

        周其武应了,姜猴儿连忙道,“二爷,晚膳直接送到京兆府么?要不您先吃几个包子垫补垫补?”

        “回来再吃,派人回去跟母亲和夫人说一声,让她们早些歇息。”姜二爷快步走出衙门赶奔京兆。好巧不巧,出门就遇上了多日不见的郭静平。

        身上脏兮兮的郭静平抱拳,“二哥还在忙?这是打哪去?”

        “京兆府,你提的什么?”姜二爷的目光落在郭静平拿着的油包上。

        郭静平憨笑着,“观音寺对面小巷里的煎假乌鱼……”

        姜二爷接过郭静平手中的油包,训道,“弟妹怀着身孕,你不在府中陪她,跑到观音寺转悠什么,快回吧。”

        他给媳妇买的煎假乌鱼又被姜二爷抢了,郭静平挠了挠头,憨憨笑了。

        上了马车的姜二爷看着郭静平的傻样,心情莫名好了些,吩咐道,“把你买的东西送去怀德坊郭家。”

      第456章 还有一个儿子?

        到了京兆府,姜二爷借花献佛,将煎假乌鱼送到张文江案上,笑道,“大人还未用晚膳吧?先吃几个观音庙前巷的煎假乌鱼填填肚子?”

        为案子绞尽脑汁、焦头烂额的张文江,抬头看到姜枫的笑脸便觉一股清爽流入脑中,身上也轻松不少,他的目光落在油包上,哼了一声道,“到了紧要关头,你竟还有这等闲心和胃口!本府与两位大人商量过了,给你半个时辰,不过不能屏退捕快和狱卒,你也不能今日牢中。”

        “是!”能让他去见孟回舟,姜二爷已经知足了。

        好巧不巧,关押孟回舟的这件牢房,正式去年关押孟三的那间。只是此时孟回舟身下无锦被,桌上无好菜。姜二爷静静看着坐在草席上的孟回舟,自打他记事起,这个人就一直在,姜二爷把他当亲叔叔孝敬着。如今想来,儿时的种种慈爱,尽是冰冷和算计。

        他不想读书时,是孟回舟劝着祖父和父亲要以他的身体为重;他出去胡闹时,是孟回舟帮他求情,说男儿当如此;他第一次去清平江也是因为孟回舟的怂恿,说没去过清平江泛舟听曲,不能算男人……

        听到有人来了,孟回舟缓缓抬头见是姜枫,他并没有像孟三那般激动愤怒,只静静看了姜枫几眼,便低下头继续沉思。

        姜二爷静静盯了他片刻,才道,“我抓住竹九了。”

        孟回舟不动。

        “孟二和溶日勾结,欲害我的家人,也被我擒了,就关在你不远处。你若不信,就吼两嗓子,孟二肯定能听见。”看到孟回舟猛地抬起头来,姜二爷又补充道,“我把他揍了。”

        孟回舟很快冷静下来,温和地看着姜枫,“枫儿来叔父面前,只为炫耀你打了你二哥么?从小到大,你打你二哥和三哥,叔父可曾为此跟你红过脸?”

        姜二爷一下就被他的态度激怒了,他猛地握紧拳头,许久才冷静下来,继续问道,“‘叔父’在刑部当这么多年,当知用射偶人害官家,该判什么罪吧?灭门、株连?诛三族、五族、七族还是……九族?”

        孟回舟依旧挂着温和的假笑,“枫儿说几族便是几族,诅咒也好射偶人也罢,都由你说了算,左右我孟家人的命都在你的手里,你杀几条人命才能解气便杀几条。不过,你侄儿们还小,上两辈的恩怨就别把他们牵扯进来了,他们小时候哪个你没抱过?”

        周其文看看气得俊脸通红的姜二爷,又看看冷静沉着的孟回舟,暗暗摇头。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姜二爷这一趟,是何苦来的……

        沉默了许久,姜二爷才道,“你将孟庭晚和孟雅娇送去博县时,就料到今日了吧?你想为孟家留香火?你觉得他们能逃得过去?”

        孟回舟沉静道,“如今你得了势,他们能不能逃得过都由你说了算。”

        “那……”姜二爷向前倾身,低声道,“扶沟县通许镇的……孟成业呢?”

        孟回舟神色一变,然后又挂上假笑,“孟乃大姓,天下姓孟的大有人在,枫儿喜不喜欢哪个,都由你说了算,你自小不就如此么?什么事都由着性子来。”

        “你慌什么?”姜二爷见自己果然猜对了,心里立刻就踏实了,“孟成业?孟少鲲、孟少鹏?良田千顷、鲲鹏成业?真是……啧啧啧~~~”

        孟回舟面带假笑,袖子里的手却渐渐收紧了。

        “前几日抄家时,我就觉得你府里的银钱不对数。这些年你可没少贪,这些钱都去哪了?”姜二爷轻摇折扇,“咱们两家住得这么近,我姜家的一举一动都在你们眼皮子底下,反之亦然。孟成业的年纪比孟三还大,也就是说你二十九年前就给孟家留了后路。你究竟干了多少缺德事,早早就想到了孟家会被抄家灭门?这个儿子是谁给你生的,除了孟成业,你还有几个儿子是婶母不知道的?你猜她知道了会怎么样?”

        孟回舟脸上的假笑也挂不住了,“姜枫,杀人不过头点地。”

        “这话你杀我父亲时怎不说!”姜二爷忽然吼了起来,吓得衙役和狱卒们一哆嗦,牢内的油灯都跟着晃了几晃。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孟回舟冷声道。

        “是不是欲加之罪,你我说了都不算,要看三位大人怎么说。”姜二爷说完之后,转身就走。

        孟回舟慌了,冲到牢边抓着铁栏杆质问道,“枫儿你够了!杀我孟家满门还不够你出气,你还要牵连多少无辜!”

        姜二爷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你究竟想怎么样!”孟回舟真得怕的,大声吼道。

        “你不是爷的好叔父么?爷想什么,你能不知道?”姜二爷回眸冷冷清清地看了孟回舟一眼,摇扇走了。

        出了地牢,姜二爷狠狠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追上来的周其文竖起大拇指,“姜大人,高!”

        姜二爷璀璨一笑,“先生瞧我最后那个眼神如何,可吓住那老匹夫了?”

        周其文愣了一愣,连忙道,“大人那一眼,足矣让他寝食难安。”

        姜二爷满意了,脚步轻盈地往回走。周其文追上来道,“大人,府尹大人请您出来后直接去端阳楼,他与肖大人和荆大人等您一同用膳。”

        姜二爷一听,连忙加快了脚步。待他进了端阳楼内审理孟、安两家大案的三司大人所在的雅间,康安城内立刻传出无数小道消息。这一夜,不只孟回舟寝食难安,与孟、安两家有姻亲或牵连的人家都寝食难安。

        姜二爷回道府中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姜老夫人已经睡下,姜松和姜槐还在前院书房等着他。桌上摆着夜宵,哥仨围桌而坐,边吃边听姜二爷讲今天发生的事。待听到孟回舟还有个儿子时,姜松勺子里鱼丸掉回了碗里,姜槐双目灼灼地望着二爷,“二哥,然后呢?”

        姜二爷美滋滋地啃着鱼丸,“然后,那老匹夫就傻了。”

        端勺子端了半晌的姜松问道,“二弟怎会知道孟回舟还有个儿子?”

      第457章 姜二爷的推理能力

        姜二爷嚼着鱼丸,狡猾地笑了。

        姜槐立刻道,“二哥蒙的!”

        “知我者,三弟也。”姜二爷喝完汤又盛了一碗,才道,“前些日查抄孟家时,搜出的金银财宝不过四箱,我第一个就想到他可能将家财藏在别处。孟回舟这样的人,放心把钱财交给外人管着?”

        姜松和姜槐齐齐摇头。

        姜二爷越发得意了,“我早就听说过,有些贪官污吏怕翻船之后灭门无后,会提前布置后手,为自己留下香火便是其中之一。然后我就猜测,孟回舟或许还有儿子。他秘密把家财放在了那个儿子手里。”

        “为何不是放在孟寻义那里?”姜松问着,又给二弟添了几个鱼丸。

        姜二爷喝汤,姜槐道,“因为放在孟寻义手中,孟二和孟三知道后一定不干。”

        有道理,姜松点头。

        “我问了母亲,母亲说孟回舟的两个妾生子都被他夫人弄死了,那这个儿子一定是他的偷生子。若是偷生子,他会将儿子藏在哪里?”姜二爷卖了个官司,见大哥和三弟都盯着自己,才得意洋洋地继续道,“我让姜明调查这些年来,孟回舟出康安城都去了何处,发现他十几年来去过三次扶沟县。我便猜测,孟家的偷生子可能在扶沟县。”

        合情合理,二弟越来越有出息了,姜松欣慰点头。

        “扶沟县地方不小,孟回舟具体去了哪里我也不知。所以我便用了个土办法,给扶沟县令去了封书信,让他将县内姓孟的富户汇总成册,尽快送到西城兵马司。”姜二爷顿住,看着大哥和三弟。

        姜槐立刻挑起大拇指,“二哥高明!”

        姜松则问道,“你怎会确定那偷生子一定姓孟?”

        “大哥觉得以孟回舟的性子,能让他儿子改姓么?”

        不会,姜松和姜槐摇头。

        “待扶沟县姓孟的富户花名册到了我的手里,我数了数竟有四十多户。但我只扫了一遍,就猜到了哪个可能是孟回舟的偷生子!”姜二爷说完,又看着大哥和三弟。

        姜槐立刻催促道,“二哥怎么发现的?”

        姜松眼一瞪,“还不快讲!”

        “其中有一家父已亡母在世,家主年不过三旬,姓孟名成业。孟成业有两子:孟少鲲、孟少鹏。我一看便知是这家,因为这仨名字一看就是孟回舟起的!”姜二爷说完,又盯着大哥和三弟。

        姜松……

        姜槐挑起两个大拇指,“二哥高明啊!这仨名儿一听就跟孟家人是一挂的!孟回舟最好面子工夫,儿孙的名字都是查了又查、想了又想才起的,所以每一个都那么别扭!”

        “就是!”姜二爷跟三弟碰了碰碗。

        兄弟俩端着碗看着大哥,姜松则道,“你这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全靠运气。”

        姜槐笑着把自己的碗往大哥的碗上一碰,“但是二哥碰对了,这就说明运气到了咱们这一边。”

        也对,姜松把自己的碗与两个兄弟的碰了一碰,哥仨都笑了。喝完汤,姜松道,“明日就是四月初四了,咱们把别的事都放一放,准备后日的认义子之事,迎两位皇子入府,容不得丝毫马虎。”

        “是。”

        “是。”

        哥仨分开后,姜二爷回到西院,见正房东里间的灯还亮着,他快步进屋,才发现雅正已经睡熟了。往日不管他多晚回来,雅正总会等着,今日她睡得这般沉,应是昨日在寒山观受了惊吓的缘故。姜二爷不忍上床扰她好睡,便转身出屋想去找儿子一起睡。

        他一进房门,姜凌便醒了。见父亲走了进来,姜凌以为他知道自己这两日一直在等他,所以才过来看自己,便起身点灯,问道,“父亲刚回来么,现在什么时辰了?”

        “快丑时了吧。”姜二爷打了个哈欠。

        这么晚父亲还过来,让姜凌很感动,他起身道,“父亲累了吧,您先回去歇息,明日一早儿再去寻您,此时也不急于一时……”

        还没等姜凌说完,姜二爷便趴在床上闭上了眼睛。

        姜凌绷着小麦色的脸,盯着父亲看了一会儿,才气呼呼地挥灭蜡烛,爬到床的里侧睡了。鸡鸣时分姜凌醒来,盯了睡得正香的父亲一会儿,才轻手轻脚地起身到书房读书,然后去花园晨练。他练得通身是汗时,被凉亭内的祖母唤了去。

        “你父亲昨晚在你那里睡的?”

        姜凌以为祖母为这事儿不高兴,便解释道,“昨晚父亲近丑时到了孙儿房中,倒头便睡。孙儿本想劝他回西院的,可实在不忍心,因为父亲看起来似是累坏了。”

        谁知姜老夫人却乐呵呵的,“这几日你父亲确实辛苦,让他睡吧,你待会儿回西院梳洗,梳洗后再过来用膳。”

        “是。”回西院梳洗就能见到妹妹,姜凌当然开心。

        姜凌到了西院,才知母亲也刚刚起来。雅正一夜好睡,醒来后才知道二爷睡在了儿子那里,心里有些惴惴不安地去了北院,等着被婆婆训教。

        姜老夫人听说她昨晚睡得沉,连丈夫回房都不知道,却一点不生气,还招呼她在身边坐下,让雅正有些受宠若惊。陈氏看着心里就不舒坦了,开口道,“二弟妹夜里睡得沉,二弟回来都不知道,长此以往也不是法子,依我看还是尽快将西院的跨院盖起来吧。”

        她这话一出口,一屋子人都安静了。姜留小脸一沉,西院烧掉的跨院是给爹爹的两个小妾住的,伯母这话的意思就是:既然二弟妹伺候不了丈夫,就给二弟纳妾吧。这话莫说母亲,就是姜留听了都不高兴。

        不过祖母在这里,还轮不到她说话,姜留抬头看祖母。闫氏则向二嫂投去了安抚的眼神儿,雅正正低垂着眸子,没有接收到她的好意。

        二儿媳进门还不满一个月,她这当大嫂的就当着孩子们的面,提给二弟纳妾的事,实在是不像话。姜老夫人看了大儿媳一眼,才环视众人道,“明日就是初五了,今日务必将明日要做的事捋顺清楚,快用饭吧。”

      第458章 准备

        接下来的早膳在沉默中度过,因明日府中有要事,今日姜家大人向衙门告了假,孩子们也不必去书院,就连姜大郎也从国子监回来了,饭后众人都为迎皇子和其他宾客忙碌着。姜松召集院中仆从训话兵分派差事后,内院、外院转了一圈,最后来了孩子们读书的书房。他轻轻推开房门进屋,见二弟抱着被子睡得香甜,便退出来小声吩咐道,“守好院门,让他好好睡。”

        “是。”姜猴儿立刻应下,二爷这几日真是累坏了。

        姜二爷在府内睡得香甜,府外安、孟两家的亲戚却急得寝食难安。王问樵休妻的事,犹如响箭般在他们头上炸响:孟回舟和安云昌被抓,两府人虽然还未下大狱,但被圈在府中不准进出,这明摆着是要出大事儿了。王问樵都休妻自保了,他们该怎么办?

        大难临头,自保最重要!众家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与孟、安两家撇清关系时,也有不少幸灾乐祸、算计着从中捞好处的。前几日从孟家讹了几千两银子的宁臻美滋滋地与母亲商量,“孟家柿丰巷的宅子定是保不住了,咱们想办法把他家的宅子买下来,搬去与姜家做邻居。”

        宁夫人觉得这个主意好极了,“买下孟家的宅子,再给你二弟娶个孟家的姑娘,咱们以后就踏实了。娘后悔啊,要早知道姜家有今日,当初就该再多跑几趟,把你二弟跟姜慕容的亲事说下来。如今若再想娶,就只能委屈你二弟娶姜家大房的庶女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5 03: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