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六娘发家日常姜留儿》-第19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睡吧。”姜二爷打个哈欠,美滋滋闭上眼睛。

        父子俩的主意打得挺好,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二天一早,姜二爷去衙门后不久,王家便派车来接姜慕燕和姜留,说是王家老夫人想外孙女了,雅正夫人带孩子们去见婆婆,请婆婆示下。

        姜老夫人叮嘱姜慕燕,“凌儿的事牵扯甚多,你也是昨日才知道他的身世,其他的都不知道,可明白?”

        “是。”姜慕燕轻声应了。

        姜老夫人又把目光落在六丫头身上,见这丫头两只眼睛都闪着亮光,等着自己叮嘱她些话,这模样实在是太可爱了,姜老夫人忍不住抬手摸了摸她的小脸,“跟你姐姐去玩吧。”

        嗯?姜留眨眨眼睛,就这样吗?

        姜老夫人笑了,又补充道,“少跟你大舅母斗嘴,早点回来。”

        “是,留儿和姐姐给祖母带东市老巷子里的椰子小甑糕回来当午饭,母亲爱吃的燋酸豏也会买回来。”姜留应下,只要大舅母不招惹她,她才懒得跟大舅母斗嘴。

        见孙女出门还惦记着给自己买吃食,姜老夫人很开心,“不必急着回来,后晌回来也不迟。”

        “是。”姜慕燕应了,带着妹妹出了房门。姜老夫人转身看着身边的二儿媳妇,笑道,“爱吃酸的好。”

        酸儿辣女,多吃酸的才容易生儿子,姜老夫人心里暗数着日子,儿媳进门已经半个多月,兴许现在已经怀上了,她立刻道,“老站着作甚,咱们家里没这些规矩,快坐吧。”

        “是。”雅正坐婆婆身边的小凳子上,心里压力有些大。

        后晌,姜留两姐妹还没回来,姜家便来了“贵客”——蒋锦宗携重礼前来拜访。姜老夫人皱了皱眉,武将礼糙,登门拜访居然不先送拜帖,突然就到了,还挑儿子们都在衙门的时候。姜老夫人站起身,对二儿媳道,“派人给枫儿送信,你随我去前院会客厅,咱们随机应变。”

        “是。”雅正托扶着婆婆的胳膊,随她一起走向前院会客厅。

        东院的陈氏听到蒋大将军来了,立刻站起来,“我听说他跟凌儿的祖父是故交,他一定是带着重礼来道谢的,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陈氏欢喜地转了两圈,却听婆子道,“夫人,老夫人让二夫人陪她去外院见蒋大将军。”

        陈氏一听,连就拉了下来,气呼呼地坐在凳子上不动了。

        西外院里抱着儿子的闫氏也听说了后,想到大嫂此时此刻的心情,她就忍不住想笑,吩咐道,“去把锦儿叫回来,别让她乱跑冲撞了贵客。”

        前院会客厅里,蒋锦宗命人抬进一担又一担的礼品,眼含热泪道,“锦宗初到康安,从昨日忙到这个时辰才得工夫,便立刻过来向嫂夫人道谢。多谢嫂夫人收留凌生,为任家保住了唯一的血脉。锦宗寻了这孩子好些年……”

        “将军客气了。”姜老夫人嘴里客气着,心里却在冷笑。姜凌是任家的后生,要谢姜家也该是江家来谢,可轮不到你蒋锦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你找不找凌儿是因为凌儿躲着你,若真如你所言,任家与蒋家世代交好,人家为什么躲着你?!

        蒋锦宗这虚伪厚脸皮的做派,与孟回舟有一拼,着实让姜老夫人不喜。

        蒋锦宗说着说着,便道,“嫂夫人,凌儿快散学了吧?”

        “算着时辰也该快了。”姜老夫人道。

        凌儿确实快回来了,不只凌儿,燕儿和留儿也快回来了。雅正不想让两个女儿见到此人,正要转头吩咐身边的齐嫂几句,却听管事道,“老夫人,几位少爷和三姑娘、六姑娘回来了。”

        蒋锦宗面含微笑,道,“嫂夫人,锦宗可否见见孩子们?”

      第402章 心机

        姜老夫人心里明白,管事进来这样说,定是孩子们担心她在此独木难支。再说蒋锦宗既然已经开了口,她也不能不让孩子们进来。于是,姜老夫人便让管事请孩子们进来,她则与蒋锦宗客气道,“孩子们没见过世面,不懂规矩,让将军见笑了。”

        “嫂夫人过谦了,昨日贵府的二郎曾在锦宗面前维护凌生,他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胆量和气魄,想必姜家其他孩子也差不了,嫂夫人真是好福气。”蒋锦宗笑道。

        老人家最喜欢的就是儿孙被人称赞,雅正见婆婆果然露出真心的笑容,便抬起目光向外看去。来这里见蒋锦宗,定是凌儿的主意,但他为何要带燕儿和留儿来?雅正脑中闪过数个念头,想着该怎样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状况。

        很快,姜二郎便带着三个弟弟走了进来。发现燕儿和留儿没有跟过来,雅正紧绷的神经微松,嘴角露出笑意。

        四个孩子一字排开,给祖母行礼。姜老夫人含笑道,“这位是蒋将军,他与凌儿的祖父同在左武卫领兵,还不过去见礼?”

        “是。”几个孩子转身给蒋锦宗行礼。

        蒋锦宗看着这些孩子们哈哈大笑,“二郎昨日老夫见过了,让老夫猜猜,这是三郎、四郎吧?”

        三郎虽然混不吝的,但该懂的工具都懂,他躬身行礼,“三郎姜思宇见过将军。”

        “四郎姜思玉见过将军。”小四郎也跟着行礼。

        “好,好。”蒋锦宗拍过每个人的肩膀,最后将手落在姜凌肩膀上,温和道,“凌儿今日看起来平静了许多。”

        姜凌没有闪开,躬身行礼道,“昨日路上突然与将军相遇,凌儿有些失态,还请将军勿怪。”

        “当然不会,看到你,老夫高兴还来不及呢。”蒋锦宗亲热地拉着他,吩咐道,“来人,将箱子打开。”

        立刻有人上前将方才抬进来的箱子打开,里边竹蜻蜓、兔爷、竹箭、陀螺、空竹等应有尽有,都是男娃儿喜欢的玩具,姜三郎和小四郎看得眼睛都放光了。

        蒋锦宗惭愧道,“嫂夫人勿怪,锦宗一路从肃州骑马赶来,身无长物,这些都是这两日让人去坊市上买的,因不知道孩子们们喜欢什么,索性多买了些,让他们挑着玩。”

        姜老夫人含笑谢过,便听他又道,“那一箱子是给府里的姑娘们玩的,嫂夫人也别嫌弃。这几年多亏了府里的孩子们陪着凌儿,才没让他孤孤单单的。”

        想到姜凌没到姜家之前自己过的什么日子,再对比姜凌来了之后自己过的什么日子,姜三郎悲从中来,很想大哭一场。

        又与姜老夫人客气几句,蒋锦宗道,“嫂夫人,我想与凌儿单独说几句话,您看?”

        姜老夫人见姜凌向她微微点头,便应道,“也好。让凌儿陪将军坐坐,老身命人准备晚膳。”

        蒋锦宗略拱手,“有劳嫂夫人。”

        带着孩子们出了会客厅后,姜老夫人命他们回书房做功课,她则带着儿媳回到后院,问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雅正道,“他会说话,善套近乎,虽居于高位却摆出一副下位者的姿态,很容易博人好感。不过,他目光隐晦神情复杂,让人琢磨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姜老夫人点头,她也是这个感觉。

        雅正继续道,“进府后他说了许多场面话,但听得出来,他对咱们府里的人和事了若指掌,显然是派人调查过咱们。他带着礼品挑了大哥和夫君不在、凌儿即将回府的时辰登门,说明他今日想见的是您和凌儿,若他只想见凌儿,就不会登门而是在路上与凌儿‘偶遇’。他见凌儿,应是想劝说或威吓凌儿;至于他为何要见您,儿媳还猜不出来。”

        听了儿媳的话,姜老夫人也开始分析:蒋锦宗为何要见自己。她还没想明白,便听儿媳又道,“还有一点。”

        怎不说下去了?姜老夫人抬头看儿媳,见她正朝着自己笑。

        雅正笑着与婆婆道,“看年岁和样貌,他比您要大十几岁,却口口声声喊您‘嫂夫人’,儿媳听着就忍不住想笑。”

        姜老夫人笑着拍了儿媳的胳膊一下,“你啊!”

        前院客厅里,蒋锦宗坐在桌边,貌似温和地看着姜凌,不过姜凌抬起头看他时,蒋锦宗却下意识地挪开了视线,看着姜凌雪白的衣领,抬手给姜凌掸了掸肩上并不存在的尘土,温和道,“这些年老夫一直在找你,你一点风声也不知道么,为何不给老夫去一封书信?”

        姜凌摇头,“凌儿不知。”

        “裘净没跟你提过?”蒋锦宗不信。

        姜凌再摇头。

        看着姜凌毫不躲闪的眼睛,蒋锦宗想着裘净不跟姜凌提这些,或许是为了让姜凌安心呆在康安城中读书习武,待他长大后再图谋大事,便又问道,“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学会文武艺,带兵杀入契丹,为国定边,为父母报仇。”姜凌答得异常干脆。

        杀入契丹?蒋锦宗很是欣慰地拍了拍姜凌的肩膀,“好孩子,有志气,不愧是任家子孙。老夫将你父母的尸身收敛后,葬入了任家祖坟,这些年一直派人洒扫任家坟茔,今年中元节,你可想与老夫回去祭拜你的祖父和父母?他们也好些年没见过你了。”

        姜凌眼里闪着泪光,“将军……”

        蒋锦宗打断他,温和道,“老夫与与你祖父同营三十载,数次出生入死,乃是过命的好兄弟……”

        “蒋爷爷。”还不待蒋锦宗说完,姜凌便改了口,继续道,“裘叔说,当年契丹人能那么容易杀入边长中,应是边城出了通敌的细作,此人不除,凌儿回去后虽是会陷入危机之中。”

        “那通敌的叛徒三年前便被爷爷揪了出来,就地正法了,裘净没跟你说么?”蒋锦宗问道。

        蒋锦宗装出一副不理解的表情,然后安慰姜凌道,“他没说……也是为了你好。你年纪还小,是不该知道这些……不回去也好,你安心在康安读书习武,长大了再回去,爷爷教你带兵打仗,待你上场杀敌。”

        他要离间自己与裘叔?姜凌面上立刻装出不服气的模样,强调道,“凌儿今年已经十一岁,不小了。”

        蒋锦宗哈哈大笑,“的确不小了,你伯父和你父亲从八岁开始,便跟着将士们一同在校场操练了。你伯父十三岁上场杀敌时,旁人只看到他年纪小,却不晓得他已是入应五年的‘老兵’了……”

        姜凌眼睛闪着亮光听蒋锦宗说完,握着拳头道,“凌儿也要向伯父和父亲那样去校场操练。”

        这正中蒋锦宗下怀,“好!爷爷带你去。”

        “多谢蒋爷爷。”姜凌开心应下,“凌儿可以骑马去么?”

        “当然可以。”蒋锦宗慈祥地笑着。

        姜留更开心了,“待父亲回来后,凌儿去跟父亲商量一下。”

        蒋锦宗诧异道,“姜大人不让你出城?”

        “不是。”姜凌解释道,“西城兵马司缺马匹,父亲把我的马牵去给衙差们用,我得等衙差不用马时,才有马骑。”

      第403章 夺树

        急于把姜凌带去左武卫众将士面前的蒋锦宗,眉眼一沉,问道,“姜大人竟把你的马牵去衙门?”

        姜凌连忙解释道,“蒋爷爷莫误会,是凌儿见父亲为衙内的差官传递消息慢发愁,才主动提出让衙差骑我的马送信的。”

        还不等蒋锦宗追问为何都城康安的衙门会缺马,姜凌就主动解释道,“京兆五城只有北城衙门配了马匹,是考虑余下四城百姓众多,配马匹来回送信可能会伤及百姓,一旦失火,若无马匹来回传送消息、汲水灭火的器具,伤亡也会很惨重。所以我父亲才会自备马匹,有备无患。”

        姜凌刚说完,姜二爷便从衙门回来了,进入会客厅后抱拳,“下官来迟,劳将军久等了。”

        蒋锦宗抬手虚扶,“是老夫冒昧前来,还请姜大人勿怪。大人将凌儿养得知书达理,贵府老夫人待他若嫡亲孙儿,凌儿留在姜家,老夫放心,回去后定将此事告知任大哥,请他也安心。”

        姜枫起身,比蒋锦宗还真诚地道,“凌儿能得将军如此挂记,如果任老将军在天有灵能看到这一幕,定会万分欣慰。”

        如果不是姜枫的眸子清澈见底又一脸真诚,蒋锦宗定会觉得他是在讥讽自己。莫非,裘净未将自己与任家渊源告知姜家?这就对了!如果裘净告知姜枫真相,姜枫这等见风使舵的小人,岂会让任凌生入姜府。

        裘净果真是下了一手好棋,他亲手为任凌生扶起姜枫这株树,为的是让任凌生未成年前依靠姜枫遮风挡雨。现在这棵树蔚然成荫,不过谁能靠他遮风挡雨,还是未知之数。

        打算接过棋子的蒋锦宗,亲热又不失分寸地客气道,“姜大人客气了,任家最应该感谢的是你。”

        姜枫与蒋锦宗相视而笑,手挽手上座,亲热攀谈起来,姜凌温顺地站在父亲身后,认真听着。

        得知儿子已经回来了,姜老夫人松了口气,轻轻靠在靠垫上,“前院的事不用咱们发愁了,去把三丫头和六丫头叫过来吧。”

        “是。”雅正应了,命人去西院请两位姑娘。

        姜慕燕和姜凌进屋给祖母和母亲行礼后,简要讲了去外祖家的事,然后又将她们买的糕点奉上。姜老夫人微微点头,“你们跟着凌儿一块回府的?”

        “是。”姜慕燕解释道,“孙女和妹妹买完糕点,见到了二哥她们散学的时辰,便在状元街口等了片刻,然后随着二哥他们一块回来了。”

        姜老夫人点头,问道,“去前院会客厅拜见蒋将军,是谁的主意?”

        见祖母脸上一点笑模样也没有,姜留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不过她没抢着开口,而是由姐姐讲事情的经过。姜慕燕回道,“孙女和妹妹的马车刚进府门,便听管事们说蒋将军来了。一位副将模样的人主动迎上前,说蒋将军带了几大箱的礼品,想见一见陪着凌弟一起长大的姜家兄弟姐妹,还说我们回来地正好,让管事速速进去通报。孙女听说祖母和母亲在厅内,便以为是您让孙女随着二哥进去。”

        姜老夫人微微皱起眉头,又问道,“那后来为何没进去?”

        “是六妹问齐嫂,得知二姐和五妹不在厅中,祖母也未派人去后院。凌弟便说家中姐妹共有四人,该一同进去才合规矩,他让孙女和六妹进来叫二姐和五妹,他随着二哥先进去了。”姜慕燕继续道,“孙女和六妹回到后院后,留儿说我们该等着祖母派人传唤,所以我们一直在院内候着。”

        听完前因后果,姜老夫人认真叮嘱孙女们,“你们做得很好,以后也要这样。府中前院来客,若非得祖母或你们母亲身边的人过去请,你们都不要过去。”

        “是。”姜慕燕和姜留应下。

        待两个孩子出去后,姜老夫人的脸沉了下来。雅正垂手在旁边站着,眸子里也带了些许沉重,蒋锦宗为何要见燕儿和留儿?

        姜老夫人停了片刻,才道,“府里该再添几个机灵的管事,在自己府中却被外人耍得团团转这种事,决不能发生第二次。”

        雅正轻轻并未接话,她是刚进门的新妇,不该也不想插手府中的人事。

        姜老夫人抬头看了儿媳一眼,吩咐道,“去把姜明叫进来。”

        “是。”景秀出去传话后,雅正便借着去厨房催饭,退了出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