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六娘发家日常姜留儿》-第19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嗯?曹玉宝立刻冷静多了,追问道,“柴四哥也不知道?”

        “我没告诉他。”姜二爷倒了杯茶推过去。

        曹玉宝端过茶一饮而尽,“虽说如此,小弟心里还是不痛快。”

        “明日二哥我请你去百味楼吃酒赔罪如何?”姜二爷最是了解曹玉宝的性子,看他一转头,就知道他想要什么。

        曹玉宝不高兴道,“为何不今晚去,莫非二哥还约了别人?”

        姜二爷摇头,“凌儿今天被吓着了,我得回去守着他,免得他半夜起了高热。”

        曹玉宝一听是为了这个,立刻道,“二哥赶紧回吧,小弟听说今天早上在承天门大街上都哭得背过气去了,真是太招人心疼了。”

      第399章 义子

        日后西转后,姜二爷从衙门走出来准备回府,却发现自己衙门内的两个家伙站在衙门外的鸣冤鼓前,其中一人的表情很是挣扎。

        见到大人出来了,两个衙差立刻躬身给他家大人行礼。

        姜二爷停住打量擦得干干净净的鸣冤鼓,问道,“这鼓出了问题?”

        “没有,大人放心,这鼓好好的,不管是用鼓槌还是用脑袋敲,都敲不坏!”其中一个瘦脸衙差大声回话。

        看着他家大人被等着打听热闹的百姓们围拢住,慢慢走远了,瘦脸衙差幸灾乐祸地与胖脸衙差道,“你自己说的,凌少爷如果不是咱家大人的亲儿子,你就一脑袋撞鸣冤鼓上。快,撞吧!”

        胖脸衙差依旧不肯相信,“凌少爷的五官、言行动作分明跟咱家大人一模一样,怎么可能不是亲生的呢?如果凌少爷不是亲生的,你儿子肯定也不是亲生的。你儿子跟你长得一点也不像……”

        “胖子你找死是不?”瘦脸衙差不干了,拳头带着风声招呼了上来。胖脸衙差机警地往下一缩,瘦脸衙差的拳头正打在鸣冤鼓上,“砰”地一声,鼓面被他打破,拳头陷了进去。

        胖脸衙差大吃一惊,“你这是有多大冤情,竟连鸣冤鼓都打破了?莫非你儿子真的——”

        “啊——”受脸衙差大吼一声,抽回拳头继续追打胖子。

        听到鸣冤鼓的声音,姜二爷回头见到鼓面上的大洞和围着鼓跑圈的俩家伙,摇头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姜二爷刚回到府中,便被姜老夫人叫去了北院。姜二爷到了北院,发现自己的妻子正用她那双善调琴的手,摸叶子牌。

        他给母亲行礼后,看了看妻子手里拿着几张牌,又跑到母亲身边。姜老夫人立刻将自己的牌扣住,瞪眼道,“哪有看两家牌的,到你媳妇身边去!”

        听到婆婆这么说,拿着牌的陈氏和闫氏都笑出了声,雅正夫人的小脸微红。姜二爷笑嘻嘻地凑在母亲身边坐下,“儿与母亲怎就成两家了,分明就是一家。”

        姜老夫人斜了他一眼,又笑吟吟地玩牌。玩完这一把后,姜老夫人让大儿媳和三儿媳各自回院,留下儿子和二儿媳,才问儿子道,“凌儿的身世,这会儿算是瞒不住了。你打算怎么办?”

        姜二爷笑道,“还跟以前一样,母亲这样可妥当?”

        姜老夫人不答,转而问雅正,“你觉得呢?”

        雅正乖顺道,“儿媳听您和二爷的。”

        姜老夫人满意点头,“凌儿在咱们府中,月例和四季衣裳都是按着大郎的份例办的,以后依旧这么办。”

        “儿替凌儿多谢母亲。”姜二爷没想到母亲会这么痛快,立刻欢欢喜喜应了。

        姜老夫人又道,“虽说一切照旧,但姜凌是大周名将之后,任家的独子,如今他的身世大白于天下,有些规矩还是要讲的。”

        姜二爷不解地望着母亲,不知道她想说什么。

        姜老夫人道,“让他认你们做义父义母吧,免得落人口舌。”

        由父亲变义父的姜二爷皱起眉头,显然很不开心。雅正不想丈夫因此与婆婆起冲突,便道,“还是母亲考虑得周到。二爷,您与凌儿并非血脉相连,若有人想从中作梗将凌儿从您身边夺走,必定会以此为借口。若咱们认凌儿为义子,便能名正言顺地将他留在身边了。”

        姜二爷反驳道,“我已经向万岁请旨,万岁同意让我抚养凌儿长大成人了,这才是名正言顺。”

        姜老夫人皱起眉头,雅正笑道,“二爷棋高一着,如此确实更名正言顺。咱们再认他为义子,这样不是更加牢靠了么?凌儿认您为义父后,只要您和凌儿愿意,现在怎么称呼以后还怎么称呼,二爷觉得如何?”

        这样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姜二爷眉头舒展,点头道,“有道理。”

        见儿媳三言两语就哄住了儿子,姜老夫人心里正不是滋味时,便见儿媳转身很是恭敬地向自己讨教,“母亲您看二爷认义子时,咱们该下帖请哪些客人过来观礼?”

        看吧,说到正事上,你还得听我的。姜老夫人眉头舒展,吩咐道,“咱们这边依旧是交好的那几家,至于其他宾客,待与凌儿的外祖父商量后再定不迟。”

        “您说得对,江老将军是凌儿的外祖父,这件事确实应该先跟他商量,还是您想得周到。”雅正应下。

        那是自然,姜老夫人的嘴角微微翘起,很是得意。

        前院书房内,姜留与哥哥一起趴在窗边看日落。看着日头一点点落进西边的院墙里,姜留转头看向哥哥。哥哥垂着眼睛,落日余晖下,他那修长微翘的睫毛在他的小脸上投下两片阴影,若仔细看,还能发现哥哥的眼皮还有些红肿,姜留越看越心疼。

        姜凌转头看妹妹,发现夕阳落进了她的眼里,看着好温暖,想抱一抱她的念头在心底泛滥,可妹妹已经长大不让抱了,姜凌失落地低下头。

        姜留看到哥哥更伤心了,便想着法子安慰他,“哥晚上想吃什么,留儿做给你吃。”

        姜凌拉住妹妹的小手,看她手指上被绣花针扎出来的小红点点还没好,便道,“厨房已经开始准备了,她们做什么咱们就吃什么。”

        “好。”姜留应了后,发现哥哥拉着她的小手不放开,便也由着他。爹爹和哥哥心情不好就喜欢捏小手的习惯,她已经习惯了。

        姜留不觉得有什么,站在门口的赵奶娘却看着有些扎眼。之前她一直以为凌少爷是姑娘的亲哥,兄妹感情好亲热些倒也无妨,可现在知道凌少爷不是二爷亲生的,他再跟姑娘这么亲密无间,便让赵奶娘觉得不妥了。

        可这不是她能插嘴的,赵奶娘低头,夫人应也能察觉到,由夫人提醒姑娘正合适。

        姜凌捏了会儿妹妹的小手,很是失落地道,“很快,会有很多人跟妹妹说我不是你亲哥,让你离我远远的。”

        赵奶娘……

        姜留义正言辞道,“哥别理他们!”

        “妹妹也不要听他们的。”

        “好。”

        赵奶娘……

      第400章 姜凌在意的事

        兄妹俩回到西院用罢晚饭后,一家五口同去书房读书。全家最不喜欢读书的姜二爷斜靠在美人靠上,抱着从大观书肆淘回来的《群侠传》看了一会儿便没了兴致,想找人说会儿话,于是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妻子在研究琴谱,眉头事儿舒展时而紧蹙,十指在书面上轻轻拨动,似是在摸琴弦;大闺女坐得笔直,一页页地默读、默诵着什么;儿子单手卷书,神情严肃而专注;小闺女坐在他哥身边,胖胖的小手握着毛笔正在描红,每写一个字,还跟字帖上的对照一番,然后满意地点点头,再写下一个。

        好像……大家都乐在其中,就他觉得无趣。姜二爷鼓了鼓腮帮子,坐不住了。雅正夫人察觉到丈夫那边有动静,抬头见他把书扔到了一边,便想着请他去滴翠堂,听自己新学的古曲。可还没等她说话,姜二爷便开口解释为什么自己东瞧西望不读书,“这间屋子太小了,咱们需要一间更大的书房。”

        他一开口,三小只也抬头看过来。姜留四下望望,这间书房乃是西院正房西侧的耳房,地方不算小,可现在摆着四张书——她和哥哥一张、姐姐一张、父母各一张,的确显得拥挤了些。西院地方不小,但房间并不多。正房东边两间父母住着,西边两间放着娘亲的东西,东耳房乃是父母梳洗的房间。东厢房里放着雅正夫人的嫁妆,西厢房住着母亲的两个陪嫁丫鬟和厨娘,如此已是满满当当了,哪还有更大的房间。

        除非,再盖!姜留忽闪着眼睛,正想提出建议把烧毁后种满桃花的跨院再建起来,却听姐姐道,“父亲,母亲,女儿想将我娘的一应物品搬到我和妹妹院里去。我和妹妹那边宽敞,我娘的很多东西,女儿和妹妹现在也能用了。”

        姜留没想到姐姐忽然会提起这个,不过这却不妨碍她和姐姐心有灵犀,姜留立刻明白了姐姐的想法,开口帮腔,“女儿想用我娘那张漂亮的梳妆台,还有我娘屋里吃茶的蝶几。”

        蝶几,形象一点来比喻便是长了腿的七巧板做成的宴几。母亲房里的蝶几时用6张形状不同的小桌子组成,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三角形、四方形、六边形或蝶形,实用而美观,姜留哈这套组合饭桌许久了。

        西屋里都是王氏用的东西,雅正不方便开口,便看着姜二爷。姜二爷见两个闺女诚心想要,便道,“你们娘亲的东西,全是留给你们两个的,想用的你们就搬过去,不想用的就还在西屋里放着。”

        “多谢父亲。”姜慕燕起身,正正经经地给父亲行礼。

        她这样郑重,搞得姜二爷有些无所适从,便站起身道,“今日不早了,我今日去前院跟凌儿睡,夫人早些歇着,燕儿和留儿也早些睡。”

        啊?众人都有些意外。姜凌连忙道,“父亲,儿……”

        “你今天受了惊吓,晚上许会梦魇或起高热,为父不守着你不放心,走吧。”说吧,姜二爷提溜起儿子走了。

        雅正带着女儿们送他们父子出院门后,便笑着对姜慕燕道,“今日早些睡,明日咱们一起收拾。”

        “是,母亲也早些睡。”姜慕燕应了,带着妹妹回到跨院房中,落落寡欢地坐在灯下出神。这一幕让刚刚进屋的姜留想到了灯下神伤的林黛玉,她觉得心中不安,脚步一闪跑进里屋抱住姐姐。

        “啊——”端着洗脚盆进屋的芹白只见一道黑影“嗖”地从自己面前划过,不由自主地惊呼一声。芹青和听琴一左一右扶住洗脚盆,免了一场水患。

        芹白觉得自己这样很是丢人,小声解释道,“姑娘太快了,我一时没注意就……”

        赵奶娘沉着脸训道,“姑娘快不是一两日了,你怎还是这么大惊小怪的?再这样不长心,你以后不必进屋伺候了。”

        “芹白知错。”芹白低头认错。

        提着热水进来的书英连忙打圆场,“咱们快些准备吧,姑娘们等着泡脚睡觉呢。”

        里屋内的姜留没在意外边的动静,她抱着姐姐瘦瘦的小腰,抬头笑道,“姐?”

        姜慕燕很是习惯地抬手帮妹妹正了正头上的珠花,带着笑道,“怎又冒冒失失的,快换衣裳,咱们睡吧。”

        “好。”

        待小姐妹两个躺在床上后,姜慕燕不待妹妹询问,便抱着她轻声道,“我觉得娘亲的嫁妆孤零零地待在那里,太可怜了……”

        娘亲在世时,她住西边父亲住东边,各不打扰。现在父亲和母亲住东边,母亲的家什用品孤零零地摆在西屋里,姜慕燕每次过去都觉得不是滋味,“母亲很快会怀孕,待孩子生下来,祖母一定会让人把西边的屋子腾出来的。与其走到那一步,还不如咱们先把娘亲的东西搬过来,这样还能给娘亲多留些体面。咱俩如今住在一处,我那间屋子收拾收拾,应能放下娘亲的东西。”

        听姐姐的意思是将娘亲的东西搬过来,原封不动地摆在她的房间里,姜留不同意这样做,“姐姐,咱们把你的和我的房间重新规整,这间当卧室,你那间用来放衣物,外间摆放茶几、书桌和博古架,娘亲留给咱们的东西,咱们该好好用着,这样娘亲才会开心。”

        是这样吗?姜慕燕双目含泪,望着床幔轻声道,“那咱们明日好好丈量一番,看怎么摆才好。摆好之后,南湘和语婉她们过来玩,咱们就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招待她们了。”

        “嗯!”姜留欢喜应了,与姐姐欢快商量着家具的摆置。

        外院书房的厢房内,姜二爷躺在儿子的床上,与他商量认义子的事,“本来爹想认你做养子的,但认你做养子后,一定会有人说我是沽名钓誉,想沾任家的光。所以认义子更妥当。义子也是子,有了这样的关系,蒋锦宗想把你带走时,爹就能名正言顺的反对了。你觉得呢?”

        这是祖母的主意,还是母亲的?以父亲的性子,没人提醒他,他肯定想不到这个。义子还是养子姜凌不在乎,他只在乎一件事,“认了义子后,儿还能跟妹妹一起读书、一起玩吗?”

      第401章 蒋锦宗登门

        在大周,非血缘关系的父子,可分为三种:继子、养子和义子。继子等同于亲生儿子,要改随父姓、进宗庙;养子,顾名思义便是有养育之恩,情同父子,姓氏可改可不改;义子就跟师徒差不多,相比较起来是三种非血缘父子关系中最疏远的一个。

        姜凌被父亲带入姜家,名义上冠以父姓,他内心里一直以为自己是养子,现在父亲却要认他做义子,说心里话,姜凌还是有些失落的。成为义子后,他还能跟妹妹在一起吗?

        姜二爷抬头拍了给了儿子一巴掌,“你是爹的儿子,留儿是你妹妹,你姐好静跟留儿玩不到一出去,你不带着她玩,谁带着她玩?”

        姜凌听了,满眼尽是快活。

        还不等他回话,姜二爷便将胳膊枕在头下,翘起二郎腿吩咐道,“你是西院的长子,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弟弟妹妹,爹得忙着衙门里的事,他们都得靠你带着。”

        “是。”姜凌想到自己和妹妹身后跟着很多弟弟妹妹的情形,也觉得很美好。

        “咱们明日下帖请你外祖父过来商量认义子的事,过几天再摆酒。到时候,蒋锦宗肯定要来吃席,你忍着些。在没揭开真相前,他是你祖母的好友,是你的祖辈。”

        “是。”姜凌应下,“父亲放心,这些儿都明白。”

        “西城衙门里缺好马,出门办事不方便,你从他手里要二十匹好马过来。”姜二爷吩咐道。

        姜凌皱起小眉头,“父亲,西城衙门用不到马匹吧?”

        “爹说用得到就用得到,只要你开口,蒋锦宗一定给好马,不要白不要。”

        姜凌提醒道,“父亲,好马得好料喂养,专人伺候,要花费不少银钱。”

        “西城衙门不缺钱也不缺能人,就缺马。”衙门养了好马后,他带着兄弟们骑马巡街、迎接使臣时,那排面谁都比不了,姜二爷越想越开心,二郎腿晃悠得更勤快了。

        姜凌望着父亲晃悠的脚丫子,提醒道,“父亲,若儿向蒋锦宗要来马匹,他必定宣扬得满城皆知。若到时父亲将马拉去衙门当官马用,康安百姓看在眼里,会不会说闲话?”您不是怕被人说沽名钓誉,沾任家的光么?

        姜二爷的脚丫子不晃了,“好像是……不过他那些马就这么放走,太可惜了。”

        姜凌盯着父亲耷拉着的脚丫子,建议道,“不如等蒋锦宗来了,儿不明着提要马,只委婉提几句父亲衙门里缺马用,他若知趣,肯定会送的,这样父亲用起来就名正言顺了。”

        “父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方才是你没听明白,笨!”姜二爷继续晃悠脚丫子。

        姜凌拉起被子转身,不想理他了。

        “睡吧。”姜二爷打个哈欠,美滋滋闭上眼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08: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