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管家。”老夫人又道。
门外耳聋的老管家没听到老夫人的传唤,依旧严肃站着。府里其他管事连忙抬胳膊碰了碰老管家,给他使眼色。
老管家会意,进屋躬身行礼。
姜老夫人站起身,大声吩咐道,“传话下去,伺候三少爷的随从,不能劝阻他饮酒的,不问情由,一律杖毙。”
“是。”老管家躬身行礼,转身退出正方,肃容高声喊话。伺候三少爷的丫鬟、小厮和婆子们听了,皆面色如土,恨不得立刻背包袱走人。
“养不教,父之过。三郎若再口出恶言,儿请母亲掌我的嘴,罚儿不教之罪。”说罢,姜松转身撩衣袍,跪在母亲面前。
姜松这一跪,满屋子人呼啦啦全跪下了。陈氏跪哭道,“是儿媳没教好三郎,请母亲掌儿媳的嘴。”
父亲一跪母亲一哭,像两把刀子扎在姜三郎心口上,他抬手啪啪啪地狠扇自己耳光,“是儿没用,是儿不长进,是儿给父母丢脸了!”
姜大郎也想抬起手掌自己的嘴,但想到父亲方才说的话,又默默将手放下,缓缓握成了拳。姜槐也不敢劝,焦急期盼着二哥快点回来。
陈氏挪动膝盖想去拉住儿子的手,又想扶丈夫起来,可这两样她都不敢,一着急哭得更厉害了。
姜老夫人心疼孙子,更心疼长子,她站起身严肃道,“姜思宇。”
姜三郎停住手,哭道,“祖母。”
“你祖父去后,你父亲、二叔和三叔,费劲千辛万苦,才挽姜家于狂澜,保你们衣食无忧。你不思感恩,不知长进,屡教不改,令你父母蒙羞,令姜家受人指点、耻笑。今日之事你要牢牢记在心里,若你再不知悔改,令你父再因你受辱,我姜家便没有你这个不孝孙。”
姜三郎以头触地,“是。”
回到西院后,姜慕燕对妹妹道,“三郎经了这次,必定会改过自新。”
“对。”姜留点头,他再喝一口酒,身边的人就要被杖毙,再骂一句人大伯就要掌他自己的嘴。若大伯掌自己的嘴,祖母就要把三郎逐出家门。如此严厉的惩罚,他敢不改吗?
姜凌道,“大伯知道三郎皮糙肉厚,怎么打骂他,他都不会悔改,这才惩罚他身边的人,蛇打七寸,这招非常厉害。”
跟着母亲留在西院打扫庭院的书秋很是不解,“三少爷不过是喝醉酒说了几句胡话,怎就要罚这么重呢?”他推六姑娘落水,六姑娘差点淹死,大爷都没这么罚他。
姜留给自己的笨丫头开窍,“昨天是什么场合?在场的都是什么人?三郎却被人撺掇几句就不分场合地胡闹,明知酒量不好还敢跟人拼酒。这要不给他板过来,他以后准闯大祸,可能会累及咱们家里每一个人。”
书秋满眼星星地望着自家姑娘道,“姑娘长了一岁,心眼多了一倍!”
姜留……
这丫头还是扔去八里庄开荒吧……
“姑娘,少爷,二爷和二夫人回来了,还带回来好多赏赐。”芹青跑进来报喜。
三小只起身又赶往北院。待进到祖母房中,姜留发现此时屋内的气氛与方才大不相同。她爹眉飞色舞地给家里人讲进宫的事,雅正夫人含笑立在旁边听着,适时补上一两句,好一副夫唱妇随的场面。
待听到万岁让儿子迎接十二国使节后,姜老夫人非常高兴;待听到儿子要在牡丹宴上举鼎,姜老夫人的心一下就揪了起来,暗中不断埋怨孔风阁。
姜松也很担心,“自殿试后,你就没正经练过弓箭和臂力。既然万岁已经恩准,那你便要做足准备,三朝回门后,你就要操练起来了。”
姜二爷殿试之后就放飞了自我,箭想怎么射就怎么射,枪也不练了,不过他却一点也不担心,“大哥放心,屈屈一个鼎而已,小弟单手就能举起来!”
在礼部供职多年,常接待番邦来使的姜松严肃道,“番邦能人异士也不少,为了稳操胜券,御宴上的礼炮会比殿试校场的鼎重上许多,你不可掉以轻心。”
“我没……”
“你哥让你练你就练,左右也没坏处。”姜老夫人也瞪了眼。
“是。”姜二爷只得应了。
待回到西院,雅正轻声问,“举鼎辛苦费力,二爷不能想办法不举么?”
一听雅正这么说,方才还沮丧的姜二爷立刻挺胸抬头,“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更何况这是我答应万岁的事,一定要办到。举鼎对别人辛苦费力,对我来说却不值一提。走,咱们去外院,我举给你看!”
见母亲被父亲吓住了,姜慕燕连忙道,“父亲,明日是您和母亲成亲三朝之日。母亲要准备羹汤,还要准备回门之礼,让凌弟陪您去外院可好?”
姜凌站起身,姜留也过来拉住爹爹的手,不满摇晃着,“爹爹,您答应了今日带女儿骑马的,您忘记了?”
“当然没有。”姜二爷立刻道,“爹先去举个鼎暖暖手,再带你去骑马。”
姜留……爹爹这劲儿头,怎跟个愣头青似的?
姜二爷带着儿女走后,雅正握住姜慕燕的手坐在桌边,轻声问,“燕儿明日可想跟我与你父亲一起回昌明坊看看?”
姜慕燕拿不准,便请教道,“女儿去合规矩么?”
这孩子无论做什么,首先考虑的都是规矩,而不是她内心的想法。雅正夫人开解她道,“人是活的,规矩是死的。人想做的事,都能寻到合适的理由,这便是规矩。”
第378章 大动作
雅正夫人的话让姜慕燕有些无所适从,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紧张得小手心都冒汗了。握着她的小手的雅正自是感觉到了她的变化,心中有些不忍。
这个孩子安静而敏感,她以规矩为准绳行事,行走坐卧、言行举止都想做到最好,让人无可指摘、让人称赞。若是生在规矩教条严苛的人家,姜慕燕这样做确实可以受到称赞,可以少受些苦,但姜家并非如此,姜老夫人和姜松对家中姑娘们的要求只是知书达理、进退有度,姜二爷则对子女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她们开心就好。
雅正曾在王家教琴,她发现王家的情况与姜家截然不同。王家老夫人极为讲究,处处端着,每句话每件事都要反复思量,姜慕燕的母亲王清荷在世是虽深居简出,但经常出入各种宴会的雅正也见过她一两次,知道她也是一个极为讲究的人。
姜慕燕生在姜家,接受的却是王家女人的教养方式,这种矛盾和割裂在其母王清荷病故后被拉大,姜慕燕变得更加敏感。据雅正夫人这一年多的观察,姜慕燕能在姜家过得越来越好,是因为姜留。但她今年已十二岁,再过三四年便要嫁人了,到了夫家没有妹妹可以帮她,她得靠自己。
雅正夫人不急,耐心问姜慕燕的想法,“你去或不去都可以,依照你内心的想法行事便好。”
“母亲看这样可不可以,”姜慕燕小声道,“明日让凌弟和六妹陪您和父亲回门,待以后有机会燕儿再跟您回去,去看看您长大的地方。您说过,您曾与外祖母在廊檐下和着雨滴声奏琴,女儿也想跟您一起试试。”
“好。待夏日多雨时,咱们回去住上几日。”雅正夫人见她紧张,便聊起闲话,“当年院中还有两株杏树,每年都结很多杏儿,只可惜那两株树被砍掉了。”
姜慕燕是个心性单纯的好孩子,她想到雅正夫人的遭遇,心中也跟着发疼,“母亲,待南城外集日时,咱们去挑几棵果树苗,重新种上吧?桃三杏四,很快就能结果子了。”
雅正夫人点头,“种什么才好呢?”
姜慕燕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咱们院中的桃树开了很多花,今年能结不少桃子,桃树就不必种了。咱们可以种樱桃或杏树,女儿听说樱桃红了后,挂在树上非常好看……”
姜慕燕这边滔滔不绝地跟雅正夫人聊着天,姜二爷那边已换好练武的衣裳,抬胳膊转腰,准备练习了。姜留和哥哥坐在门槛上,吃着点心给爹爹鼓劲儿。
二爷又要练习弓箭、枪法和举鼎,卢定云和呼延图很想抱住他的大腿,哭着求他不要。姜留见他们这样子,不厚道地笑了起来。
呼延图极力劝阻道,“箭您每日的都有练,只是按照老卢教的法子瞄准就没问题,枪法和扛鼎这两项着实有些难办。您去年习了两招枪法、一招锏法,若是遇到强敌,两招便露馅了……”
这话姜猴儿就不爱听了,“老呼,二爷是靠着真本事考出来的武进士,乡试、会试、殿试遇强者无数,他们哪个没败在二爷枪下?遇到二爷,只有他们露馅的份儿!”
姜二爷眯眼扬起下巴,甚是得意。
眼见呼延图败下阵来,卢定云与二爷商量道,“二爷,不足一月之内同时练三项,想要拔尖不容易,不如您专攻一项?”
姜二爷点头,“那便选扛鼎吧。”虽说他最重上场比试的可能性不大,但既然在万岁面前请了旨,怎么也要练一练。
“二爷,咱们府中的石鼎被郭爷搬去了,不如今日您先用轻一些的物件练练手?”姜宝建议道。
轻一点的物件是什么呢?姜猴儿目光一转,“二爷,小的看姜宝挺合适,您就举举他吧?他不怕摔。”
姜宝立刻怒了,“我看你更合适!”
姜留咯咯笑倒在哥哥身上,姜凌嘴角刚刚挑起,却发现父亲把目光转向了他和妹妹。姜凌一激灵,立刻把妹妹抱在怀里。
姜二爷点头唤儿子,“凌儿过来,让爹试试能不能把你举起来。”
“儿不要。”姜凌直接拒绝,这个没得商量。
姜二爷的目光又落在小闺女身上,姜留跳起来就跑,“爹爹,女儿去找五姐姐玩了。”
姜留跑出小院门,差点与一个急匆匆赶来的管事撞上。管事脚下一转让开路时,姜留也急停急转避开,两人同时停住,打量对方。
这人穿的是针线房前些日子新制的管事服,但姜留却没见过他,便问道,“你是新来的?”
来人抱拳拱手,“姑娘好眼力,小人田勇,是上个月底才进府的。过来有事向二爷禀告,方才没留意,差点冲撞了姑娘。”
这声音和气质与卢定云等人相似,姜留立刻明白这是裘叔带来的人,点了点头,“我父亲在院中,你快去吧。”
“是。”田勇抬脚往里走,却见少爷出来了,立刻抱拳行礼,“少爷。”
姜凌点头,快步追上妹妹,“咱们去看一眼五弟,便去找和至玩吧?”
“好。”父亲成亲这几日哥哥向书院告了假,他想去哪玩姜留都陪着。兄妹俩走了两步,姜留小声问,“哥,田勇是裘叔找来的?”
姜凌点头。
“裘叔找来多少人?”
“共三十二个,不过你能见到的只有三五个。你身边也增了暗卫,你想去哪玩、想做什么都可以,不过不要与人提起此事。”姜凌叮嘱道。
“嗯。”姜留眯着桃花瞳想了想,“哥,裘叔要有大动作了?”
姜凌目视前方盛放的海棠,轻声道,“对,要有大动作了。”
“能弄走孟家么?”姜留小声问。父亲成亲那日,姜家喜气洋洋地准备,一墙之隔的孟家却在院里烧纸,哭声传过来,姜留听得清清楚楚的。她拍了芹青上房顶查看,发现孟家小厮就贴着墙边烧纸,显然是故意的。
当时家里人都忙着,姜留谁也没惊动,直接派芹青喊话说若孟家不停手,她待会儿把孟雅娇在家哭闹着不肯嫁刘俊才的事嚷得尽人皆知,孟家才消停了。
第379章 挖笋
提起孟家,姜凌也有些不耐烦,他点头道,“妹妹放心,孟家今年休想在康安城守岁。”
那真是太好了!爹爹成亲那日,孟家前门来送贺礼,后院就烧纸送丧,这等当面装可怜背后暗搓搓搞小动作的白莲花行径,着实让姜留觉得厌烦。
两个月的姜小树已长得又白又胖了,姜留和哥哥看了会儿,便出门赶往五通观。待他们到了五通观,却发现五通观被人围得水泄不通,两人一打听才知这些人都是冲着澄空【创建和谐家园】来的。
父亲成亲,澄空【创建和谐家园】专程下山登门道贺,这在姜留看来是极为正常的事,但却惊诧了康安城内众权贵。澄空未出家时任太医局提举,医术高超,先帝升天后他也辞官而去,众人寻不到他的行踪,不想五年之后,他竟出现在姜二的婚宴上。得知澄空在五通观落脚后,众人一大早便跑来,想请他为府中病人看诊开方。
姜留小声对哥哥道,“哥,咱们要不要赌一把?我赌澄空已经走了,你呢?”
姜凌也想赌澄空已经走了,可这一项妹妹已经选了,他便道,“我赌他还在。”
姜留笑得眼睛弯弯,“那咱们翻墙进去看看?”
五通观的墙不算高,俩小家伙到僻静处寻了棵大树,姜凌攀上墙,又把妹妹拉上去,俩人跳入观中,轻车熟路地跑到和至师徒居住的院中,却发现人去屋空。
观中的小道士告诉姜凌,“昨完和至就跟着他师傅和澄空【创建和谐家园】一起走了。”
“都走了啊……”姜留有些遗憾,过去半年她没少跟和至一起玩,这小道士满有趣的,没想到一声不吭就走了。
“妹妹放心,他走不了。”姜凌势在必得地盯着和至的房门,他教了半年的小道士,岂能让他这么跑了。
走不了?姜留疑惑地抬头看哥哥。姜凌解释道,“他们既然是跟着澄空【创建和谐家园】走的,必定是回了藏云寺,过几日他们就回来了。”
他不回来,姜凌也会去把他抓回来。
哥哥提起藏云寺,姜留便觉得浑身的穴位都疼,抬手搓了搓胳膊。姜凌以为妹妹冷,把她拉到阳光下,问道,“妹妹应了,咱们的赌注是什么?”
姜留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哥哥带我去挖笋。”
妹妹想去挖笋,姜凌自不会反对,“五通观后山上就有竹子,咱们现在就去挖。”
姜留拉住哥哥的衣袖,“哥,我想去城外山上挖,那里的笋大。”
万岁召见,大周诸卫的统帅归京,如今已有三卫兵马在城外驻扎,姜凌不知道这里边有没有蒋锦宗的人,不想带妹妹出城冒险,便哄道,“这里也有大的,咱们仔细找。”
俩人提着向小道士讨来的篮子和小镐头到了后山竹林中,开始找笋。春日晴好,山上绿竹高耸,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伴着乳莺啼叫,正是仲春时节特有的乐章。
姜留提着葱绿色的裙子,几乎与竹林融为一体。她用小脚这里踩踩、那里踢踢地找着竹笋,姜凌提着篮子和镐头跟在妹妹身后,他喜欢极了这竹林,喜欢极了跟妹妹在一起找竹笋。
“哥,这里!”姜留踢开地上的枯叶,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紫色笋尖,欢快地呼叫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