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裘叔抬头,脸上的伤疤扭动,向着安征“温和”地笑道,“老朽姜裘,是西城兵马司指挥使姜大人的随从,今日冒昧请小兄弟前来,失礼之处还望小兄弟见谅。”
虽然裘叔释放了善意,但安征依旧十分警惕,这数月的经历让他很难再相信什么人。
“小兄弟饿了吧?”裘叔抬手请安征落座,扬声吩咐人备饭。
待门一开,安征快似狸猫般蹿向门口,想借机逃走。他的动作不慢,但守在门边的人早有准备,探手像拎小鸡子一般,将他拎回了房内。
裘叔笑道,“你躲在小巷内,不就是想见我家大人么?我等怕人多眼杂不好说话,才将你请到此处。我等并无恶意,只是想问明你的来意,你用完饭后若还想走,我们绝不留你。”
一会儿便有人端了一盆臊子细面进来,面汤上瓢着切得细碎的羊肉丁、白色的萝卜丁和鲜绿的葱碎,臊子面的响起飘过来,是熟悉的家乡味道,安征低下头,眼圈忍不住红了。
裘叔搁笔,请安征与他一同净手,然后从盆里盛了两碗面,与他同桌吃。因知安征谨慎,裘叔随便端了一碗,道了声请便先开吃了。
见这老者吃了几口,安征才小心翼翼地拿起筷子开吃,很快便将一大碗面倒进了肚子里。裘叔笑道,“我胃口小,盆里还有,你多吃些。”
安征放下碗摇头。
裘叔也不勉强,待两人用完面让人收拾干净后,他才道,“小兄弟许是不知,后晌有两拨人到西市听书楼寻你。先是西城兵马司的吏目周其武,他曾向店掌柜打听你的姓名和户籍,说你与他的一位故友很是相似;第二波便是京兆府的差官。”
安征的瞳孔猛地放大,怔怔地盯着裘叔。
裘叔继续道,“周其武你可认得?他曾在肃州酒泉任县丞,后因事罢黜,回京后在西城兵马司做事。”
安征缓缓低下头。
裘叔继续道,“京兆府没有寻到你,便派人把姜大人请了去,京兆府尹张大人严正警告姜大人,让他不要多管闲事。”
安征闻言,缓缓握紧了置于膝上的拳头。
“小兄弟去听书楼做事、方才又躲在暗巷中,是想见我家姜大人吧?”裘叔温和道,“我家大人的一举一动,皆受万众瞩目,小兄弟今日已引起了京兆府的注意,若是你再冒然露面,京兆府必将你擒拿、驱逐。若小兄弟信得过老夫,便在此小住几日。若信不过,你现在便可离开。”
裘叔说完,守门的两人往左右一退,让出出入的通道。安征站起来往外走,走出房门后又出了小院的门,发现外边真无人拦着,便又折了回来。
裘叔将从六姑娘的雪霞晚买来的肉色脂粉和几两碎银子放在桌上,叮嘱道,“小兄弟若留在此处,吃喝皆可随意。若你想出门,便将此物均匀涂抹在脸上,可掩盖你的肤色。老夫还有事,先行一步。”
说罢,裘叔站起身便往外走,安征终于忍不住了,开口沙哑问道,“老丈怎不问我为啥找姜大人?”
裘叔回头,用与他相同的口音道,“老夫也是从肃州逃出来的,小兄弟为了什么,老夫不用问也知道。”
裘叔这一句话便让安征忍不住了,这个七尺高的汉子哽咽出声,“我们村的人全死了……酒泉……全死了……”
裘叔轻轻点头,“老夫知道。可小兄弟你也要知道,有多少想为肃州百姓【创建和谐家园】的官员死在了途中,姜大人之父也因此而亡。姜大人的确是清官,但他只是西城十九坊的地方官,官职不过六品,他现在救不了肃州百姓。”
安征不信,“那您为何跟在姜大人身边?”
“老夫在等待时机,谋定而后动。我家大人将在下月初成亲,小兄弟你在此住一段时日,待看明白了再决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裘叔说罢,迈步走出小院,仰头看了一眼满天的寒星,昏暗的双眸里里尽是隐忍。
他走出小巷时,身边的人低声道,“那汉子回房了。”
裘叔点头,“他能自保,不必再理会他,正事要紧。”
二月下旬,坐足四十五日月子的闫氏走出房门,与婆婆、大嫂一起忙着筹备姜二爷的亲事。二月底时,姜平蓝也赶了回来,帮着一起筹备。
虽说姜二爷是续娶,但他是奉旨完婚,下定、送聘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照着规矩来,丝毫马虎不得。莫说家里的大人,便是姜留这个跟着跑龙套的小丫头都累成了狗,恨不得直接去昌明坊将雅正夫人给爹爹扛回来了事。
昌明坊那边,也忙翻了天。准备嫁衣、头饰、嫁妆、张罗招待宾客等事情,全要雅正夫人拿主意。晚照和夕霞看着师傅忙得团团转,都心疼不已,但雅正夫人却不觉得累,她白日里精神抖擞地忙碌着,晚上沾枕头便着,以前失眠难以入睡的毛病竟不药而愈了。
终于到了三月初二,要往姜家送婚床、衣柜和屏风等这些大件嫁妆之日。比雅正夫人请的全福夫人来得更早的,是苏氏族人们。
雅正被万岁赐婚姜二爷后,苏氏族人跟着扬眉吐气,逢人便说苏氏今后有了靠山,要发达了。谁知他们欢天喜地到了雅正这边,却吃了数次闭门羹。这么大一块肥肉在这儿摆着,这些人怎能忍得住,于是他们早就打好了主意,今日一定要替雅正去姜家送嫁妆。
第371章 成亲
“卿雅,送嫁妆得有家里的叔伯兄弟去,姜家才不会觉得失礼,这大喜的日子,你就不要闹孩子脾气了成不?”
霸占了她家宅子的族叔,竟堂而皇之地带着他的家人站在自己面前,理直气壮地要为自己送嫁妆。雅正冷冷盯着他们,这些人却只龇着牙冲她笑。
吏部尚书丁海全的夫人虽说心里清楚苏家人做下的龌龊事,但也不能因与他们置气错过吉时,便劝道,“卿雅,多几个人去帮着搬搬抬抬也好。”
“还是丁夫人明礼……”雅正夫人的族婶亲热地往前凑,却被丁夫人一个冷冷地眼神钉在了原地。
制止了苏氏族人乱闹腾,丁夫人立刻张罗着让下人们将嫁妆装车,放鞭炮送往会嘉坊姜家。虽说筹备时日不长,但雅正的嫁妆并不少,足足装了十六车,且件件嫁妆都是上品,让人围观众人啧啧称奇。
康安城繁华,嫁妆车行进缓慢。苏家族婶挑起车帘往外瞧了瞧,不满地小声嘟囔,“我家这侄女婿真是的,这大喜的日子他也不晓得派人来开路,真是没把我家卿雅放在眼里……”
“你。”雅正夫人请来的另一位全福太太,大理寺卿萧峻平的夫人抬下巴示意苏家族婶,“滚下去。”
苏家族婶连忙讨好地笑,“夫人,小妇人是苏卿雅的……”
萧夫人神色一厉,“你若再给废一句话,本夫人立刻派人寻个由头,把你男人和你儿子都抓取大理寺牢房,滚。”
苏家族婶吓坏了,连忙撩车帘跳下马车。丁夫人笑看着好姐妹,“这次又让你抢了先。”
萧夫人跟她丈夫一样的脾气,听不得别人啰嗦,见不得别人不懂事儿,“对付这样的人不用讲道理,直接用权势压她,管保她吓得半死。”
丁夫人含笑点头。
待雅正夫人的嫁妆被送入爹爹房中后,姜留和姐姐手拉手过去看。西院正院正房有五间,正中是堂屋,左右各两间,东边两间是爹爹用,西边两间是娘亲用。娘亲去世后,她的嫁妆除了床和柜子,别的都被王家拉走了,再送回来后一直放在库房里,未摆出来,所以正房西边两间内空荡荡的。
姜老夫人跟姜慕燕商量,想将王氏的东西搬去了西里间,外间空出来摆放雅正的嫁妆。姜慕燕却觉得这样不妥,几年前遇到这样事,她会闷不做声,等祖母琢磨明白后,再按规矩办事。若祖母琢磨不明白,姜慕燕也不会说什么,只是心里难受罢了。
但现在她已学着勇敢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祖母,孙女觉得将父亲的书桌等物搬到西外间,让雅正夫人的嫁妆摆在东外间更为妥当。西外间光线好,父亲在那里读书或处理公文都是极好的。将雅正夫人的嫁妆放在东外间,她用着也方便。您觉得呢?”
姜老夫人没想到三孙女会说出这么长一段话,不过她说得也在理,将儿子的东西搬去西外间,确实比把雅正的嫁妆摆过去更合适。待三孙女出去后,姜老夫人才跟女儿讲道,“燕儿这两年,越来越会说话了。”
不像之前,怎么问都不吭声,偶然开口却能把人给噎死。
姜慕燕看了一圈,发现雅正夫人婚床很大很漂亮,梳妆台很精致,比她娘亲的还要精致。这让姜慕燕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她红着眼圈回到娘亲房内,坐在床边默默垂泪。姜留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只得默默陪着。
待到三月初八这日一早,听着老管家厚叔一口一个“吉星高照”地讲着,看着二进院西侧的小院内架起的大锅,姜二爷才有种自己又要娶亲的真实感。用罢早饭后,宾客们陆续登门,姜家的欢声笑语传到了西邻院中,起身去刑部衙门的孟回舟脸色极为难看。
他刚到刑部,便被降职为刑部郎中的安云昌拖进了僻静的公文房中。安云昌低声道,“索永平去逢【创建和谐家园】铺治伤了,这些日子他与姜枫家的老奴打得火热,还称兄道弟一块吃酒!”
索永平是刑部内负责管理库房的小吏,当年刑部大火时他就在刑部库房内,为了救火被烧伤了脸和胳膊,只得闭门家中养病,已多年不曾外出。孟回舟皱起眉头,索永平怎会和姜家人跑到一块去?
安云昌急道,“姜家那老奴一直借着逢【创建和谐家园】铺,查当年刑部失火的案子,莫非是索永平说了什么……”
孟回舟打断他道,“索永平能说出什么?”
索永平仅是管理库房的小吏罢了,他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他能活到今日的主要原因。安云昌却依旧不放心,他压低声音道,“你说他会不会偷藏了什么重要公文,或者当年察觉了什么?”
孟回舟坚决摇头,“他那本事,也没那点胆子。”
“万一呢?”安云昌依旧不放心。
“没有这个万一,你沉稳些,莫自乱阵脚。”孟回舟正烦着,无心再与安云昌在这里说车轱辘话,便转身出了房门。
他走了后,安云昌呸了一声,低声骂道,“你沉得住气,是因为脏活累活都是【创建和谐家园】的,查也是先查到我的头上,出了事儿还不是让我顶着!”
这次他可不能再听孟回舟这老匹夫的,他得自己想办法,最好是除掉索永平以免后患。若要动手便事不宜迟,最好趁着姜枫成亲这日动手。安云昌拿定主意,迈大步走出房门。
安云昌这边谋算着怎么除掉索永平时,姜二爷已吹吹打打地将雅正迎回了家门,拜堂后用红丝绸扯着她进了洞房。
待喜婆撒了枣儿栗子说了一通吉祥话后,看着坐在床上的雅正,姜二爷手脚都没地方放了,干脆利索地道,“你先歇着,我去前院谢客。”
说罢也不待雅正夫人回话,姜二爷便匆匆出了新房,好似一刻也不想多待。见他此等做派,萧夫人便皱起了眉头,丁夫人却笑吟吟地道,“你们瞧见没,新郎官的耳朵都羞红了。”
哪有!萧夫人心中嘀咕一句,却没有吭声。陈氏立刻接了话茬,“我二弟的耳朵再红,也没二弟妹的脸红呢。”
众人……
第372章 不走老路
按照大郎哥分派给自己的任务,姜留分批送走由自己招待的各府小姑娘后,并未急着回花园,而是向门外瞧哥哥那边顺不顺利。
因为是奉旨完婚,也因为姜二爷在康安城超好的人缘,他成亲这日,姜家宾客盈门,柿丰巷都被堵住了。来宾中不乏权贵:阁老来了两位——黄通和杜海安,六部尚书来了五位——因为刑部尚书空缺,姜二爷的顶头上司张文江和最想挖他墙角的萧峻平结伴来两的,嘉顺王、平西侯、相翼侯等王侯来了一【创建和谐家园】,就连平时跟姜家没打过交道的邑江侯爷跑了来。这些人带来的女眷,老夫人和夫人们由姜老夫人、陈氏和闫氏接待,已经出嫁的姑娘由姜平蓝和姜慕容接待,未出阁的小姑娘由姜家四姐妹接待,公子少爷们由姜大郎带着兄弟们接待。
作为姜二爷的长女和长子,姜慕燕和姜凌任务最重。姜留可以在内院和姐姐相互照应,所以哥哥那边最让她放心不下。前院除了外宾,还有爱捣乱的姜三郎和廖元冬在,这俩人只会帮倒忙。
姜留在二进门里偷偷向外观望。此时前院的男宾也只剩了一小半,留下的都是姜家的亲属或与爹爹关系极好的。爹爹正被他的好兄弟们灌酒,哥哥与仁阳公主之子黄剑云和嘉顺王之孙柴林棐一桌说话,旁边还坐着几个姜留看着眼熟却叫不上名字的少年郎。旁边一桌是由大郎哥作陪,三郎和廖元冬已似是吃多了酒,二郎哥和雄子哥正带人扶着他们往二进门这边走来。
待二郎哥扶着壮实的廖元冬进来时,姜留问,“二哥扶得住表哥么?”
二郎也饮了酒,平日白润的脸上泛着潮红,不过他目光明亮脚步很稳,并未喝醉。见六妹妹在这里,便低声问道,“扶得住,你怎跑过来了,里边还照应得过来么?”
“好着呢,二哥放心。”
“……留儿表妹,表哥也好着呢……”廖元冬望着姜留傻笑,“留儿表妹越来越漂亮了,表哥……”
“走了!”姜二爷打断廖元冬的醉话,将他拖远了。
姜留觉得姑姑这个儿子,实在有些不像话,姑姑后半生若指望他过日子,怕也过不痛快。
待郭南雄扶着姜三郎过来时,姜留还没开口,姜三郎的手指头便指着姜留喊道,“胖六!他们不跟哥哥我喝,咱俩喝!不敢喝你就是孬种,凌哥以后就是我的!”
好你个胖三,还想抢我哥?!趁着夜色,姜留隔着裙子狠狠踢了他的小腿肚一脚,又对郭南雄道,“雄子哥扶不住了就撒手,我三哥肉厚,摔不疼。”
郭南雄乐呵呵地应了,“你过来找凌哥?等一下我出来给你叫他过来。”
“不用,我就是随便看看。”待他们也过去了,姜留回头发现哥哥已经走了过来,便扬起了笑脸,“哥!”
姜凌应了一声,“累不累?”
姜留摇头,“哥呢?”
“不累。”姜凌低声叮嘱道,“待会儿送走宾客,我就不回西院了,你与三姐早些歇息,明早还要早起。”
爹爹娶妻后,西院正房里就没了哥哥的床位,他要搬回前院书房住。姜留想着哥哥这一年大多数时候都是跟爹爹一起睡的,现在自己睡可能有些不习惯,便安慰他道,“嗯,哥哥可以和五弟一起睡。”
“我想一个人睡。”好不容易才摆脱了父亲,他才不要跟聒噪的五郎一起睡。
又过了一个时辰,家里的客人都走了,留宿的表亲们也都各自回房,被灌了许多酒的姜二爷晃悠到大哥身边,却听到儿子正在跟他大伯抱怨三郎。
“三弟和表弟虽言语不周,但黄拓云比他们更甚,也不能全怪三弟和表弟。幸亏二哥及时把他们劝走了,才没闹出乱子。”姜凌的小棕脸上带着惭愧和担忧。
姜松拍了拍侄儿的肩膀,夸奖道,“你今日做得非常好,来的宾客没有一个不夸你的。”
“是大郎哥提前给我们分派好了任务,凌儿才知道该做什么。”姜凌夸奖了姜大郎后,又转回正题,“大伯莫怪三郎,他也是高兴才多饮了两壶酒。”
“这么小就敢论壶喝酒,再大了还了得?凌儿放心,伯父会管教他的。”
待大哥走后,姜二爷上前,将胳膊搭在儿子肩膀上,懒洋洋地问,“三郎又惹你了。”
“没有,儿是怕他饮酒误事。”姜凌一本正经道。
儿子越来越坏了,不过姜二爷却怎么看怎么顺眼,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叮嘱道,“今晚爹就不去前院了,你若是怕做噩梦,便让五郎陪着你。”
姜凌立刻摇头,“儿不怕!”
“睡不着就跟爹说,爹陪着你。”姜二爷拍拍儿子的肩膀,往后院走去,见小留儿正在帮她祖母捶腿。
姜二爷上前行礼,“娘辛苦了。”
让孙女出去后,姜老夫人命人关上房门才与儿子道,“你既把卿雅娶进家门,就不要冷落了人家。”
“是。”姜二爷喝着母亲准备的醒酒汤,认真应了。
“不过你也不要什么都由着她,男人就得有男人的样子。”姜老夫人又叮嘱道。
“好。”姜二爷又乖乖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