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六娘发家日常姜留儿》-第1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姜宝……

        得知父亲让自己在府中避祸,姜凌抿紧薄唇不吭声。姜二爷怕他一时冲动跑出去找人报仇,便道,“赶巧这几日雅正夫人也告了假,你可以跟留儿一块玩。”

        姜凌这才点头应下。

        安置好儿子的事儿,姜二爷才将大哥、三弟请到书房,关起房门先讲了孟三的话。

        姜槐先骂道,“孟回舟真是个彻头彻尾的白眼狼!”

        姜松半晌才道,“祖母生姑姑时伤了身子,不能再生育。祖父收下孟回舟,确实有让他与父亲相互扶持之意。知人知面不知心,谁成想孟家竟早对咱们起了恨意。”

        姜二爷分析道,“如今看来,咱爹肯定是被他害死的!”

        姜槐点头。

        姜松却道,“二弟,你现在已是一衙之首,当牢记凡事都要讲究证据,没有证据不可轻易断是非。父亲的确可能是被他害死的,也有可能是他知道有人要害父亲,却袖手旁观,任父亲被人杀害。”

        “反正不管怎么样,咱们都不能饶了这老匹夫。”姜槐握紧了拳头。

        姜二爷点头,“那是自然。那老匹夫现在已不能掌控刑部,待万岁选出刑部尚书后,咱们就想办法与他交好,重启旧案,为父伸冤。”

        姜松却没这么乐观,“父亲之死牵扯着肃州贪腐大案,重启旧案谈何容易。咱们不可操之过急,要步步为营,不可再令姜家陷入危难之中。既知了孟家人的心思,咱们日后更要提防孟家,不可再中了他们的圈套。”

        “是。”姜二爷和姜槐齐声应了。

        “如今看来,非骨血血亲不可托付。只有多儿多孙,兄弟们相互扶持,姜家才能壮大。”姜松先看向三弟,“弟妹身子重了,你多担待些,切不可惹她生气。”

        提起怀孕的妻子,姜槐的心情好转,“小弟明白。”

        姜松又将目光放在二弟身上,“你也要尽快想办法娶妻生子,延续香火。”

        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到这件事上了。姜二爷对现在的日子万分满意,不想娶妻,便打岔道,“今日还有件比孟家更大的事,大哥三弟,你们可知道裘叔是什么人?”

        “裘叔就是裘叔,还能是什么人?”姜松不满弟弟转移话题。

        “二哥的意思是,他以前还有些名头?”姜槐端起茶杯。

        姜二爷压低声音,“他乃是左武卫军师,裘净!”

        “噗——”姜槐喷茶,姜松惊掉了下巴,呆呆望着姜二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看到兄弟们的表情,姜二爷满足了,这才将事情讲了一遍,“所以,我让凌儿他们这几天不要出门,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姜松点头,“这样稳妥些。”

        姜槐则道,“蒋锦宗是左武卫大将军、在肃州能一手遮天又如何,这里是康安,是大周的都城,比他厉害的官,康安一抓一大把!大哥二哥,康安是谁的底盘?”

        “万岁的。”姜松答道。

        “我的!”姜二爷答道,被大哥瞪了一眼,姜二爷才开口道,“万岁的。”

        姜凌告假的理由是出疹子遇不得风,姜二爷将他带回西院细心调养。姜二爷每

      第269章 报仇

        哥仨合计了半夜,在后天也就是肃州军马入城那天早上,姜凌便起了高热,浑身红色斑疹。姜二爷立刻将儿子接回西院,派人请来回春医馆的李郎中。

        李郎中一番望闻问切后,言道,“这是风疹,少爷需用药退下高热,再在房中静养数日。二爷可还记得你得风疹的时候?”

        姜二爷点头,“记得。”若不是记得,他也不会让儿子装这个病。

        李郎中之前一直觉得姜凌这孩子跟姜二爷不像亲生父子,没想到这父子俩生起病来还真是挺像的。李郎中开药,并叮嘱如何进行饮食调养后,便放心离开了姜家。

        姜二爷送他出房门,回来再看时,儿子已经掀开被子起来了,便过去将他按住,“躺着。”

        “热。”姜凌不乐意,他的高热和皮疹都是裘叔用药催出来的,感觉分外难受。

        姜二爷端了杯水给儿子,“今日事儿多,爹先走了。你莫出西院,免得让人瞧了去。”

        想到是什么人要入城,姜凌的小脸绷得紧紧的,“父亲多加小心。”

        姜二爷揉了揉他的脑袋,转身离去。

        得知姜凌生病不能去读书,姜三郎眼睛一转,捂住肚子哎呦道,“父亲,儿也吃坏东西了,肚子好疼。”

        陈氏立刻紧张了,“叫你不要在外边乱吃东西,你偏不听!”

        “儿也不能去书院了。”

        小四郎望着三哥皱在一起的脸,立刻明白了他的打算。今日郭叔回城,雄子哥告了假去城外接人,凌哥想跟着去,三哥也想跟着去,他也要去!接完郭叔,还能顺道去看甘肃军马,一箭俩鸟!于是乎,小四郎也抱住肚子,“哎呦……”

        还不等他说完,便听大伯开口了,“腹痛乃肠道淤积所至,派人去请马郎中来给他们一人扎几针。”

        善针灸推拿的马郎中是康安小儿们心中噩梦般的存在,小四郎立刻直起身,“大伯,侄儿不用扎就能拉出来,侄儿去茅厕了!”

        看四弟他一溜风地跑了,三郎也不敢装了,直起身愤愤不平地向祖母告发姜凌,“凭什么凌哥能不去学院孙儿就得去?孙儿跟他吃的一样的东西……”

        这傻孩子!姜老夫人拍了拍孙儿的手,“凌儿是出风疹,所以需要在家静养,不是要出去玩。”

        风疹?姜三郎转头见胖六一脸要哭不哭的丑样儿,才相信姜凌真的病了,心不甘情不愿地用膳后,爬上了去往书院的马车。

        今日雅正夫人告了假,姜留和姐姐在北院用完饭,一同回到西院。姜慕燕约了二姐姐去滴翠堂弹琴,姜留则留在院内跟哥哥玩。

        妹妹回来了,姜凌把桌上的豆腐脑推到她面前,“没放香菜。”

        早上姜二爷走之前,问儿子想吃什么。姜凌便点了豆腐脑。柿丰巷口那对老夫妻做的豆腐脑非常好吃,不只姜二爷喜欢,姜凌和姜留都喜欢。

        “好。”姜留拿起小勺子一边吃豆腐脑一边看哥哥脖子上的红斑,“哥还痒吗?”

        “不痒。”其实是痒的,一提就更痒了。姜凌晃了晃脑袋不再想脖子上的小疙瘩,专注地盯着妹妹吃豆腐脑。等妹妹吃完了,他又拿出两个黄橙橙的橘子,妹妹一个他一个。

        姜留觉得自己瘦不下来,就是被爹爹和哥哥天天投喂投投的。吃完橘子后,俩小家伙到院中桃树下,捡拾被寒风吹落的桃叶。红色、黄色或黄绿色的桃叶洗净,剪裁成各种形状黏在纸上,可以做成叶子画。这是姜家小姐妹们近来最喜欢的游戏。

        今日跟着哥哥一起贴叶子画,姜留看着他贴出的是一个骑马的将军。

        贴好马背上的将军后,姜凌又用细长的桃叶剪出一大两小三个小人儿贴在角落里,再将他们脚下的空白用毛笔染做土黄色。用土黄色勾勒出的大地上,三个小人儿目送将军骑马离去,颇有天地苍辽之感。

        “马背上是父亲,这是娘亲、我和妹妹。”姜凌道。

        肃州军马入京,勾起了哥哥对他的亲生父母的思念。姜留见他将自己也贴了进去,心里有所触动,盯着哪个最小的小人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便得这么苗条呢?分明自己现在运动量也挺大的,怎么还是微胖呢?

        姜凌又指着比自己高了一截的哥哥小桃叶人儿,问,“肃州来人了,哥哥怕不怕?”

        姜凌点头又摇头。

        姜留安慰哥哥的话还没说出口,便听哥哥小声道,“虽然我现在还打不过他们,但是将军打仗从不靠蛮力。若他们敢来,我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姜留连忙问,“哥,你要怎么做?”

        “如果他们不是冲着我来的,那我就避开;如果他们是冲着我来的,躲着也没用。我想去柳家庄‘养病’,如果他们要杀我灭口,必定会夜入柳家庄。我要设陷阱将他们一网打尽,为爹娘报仇。”姜凌从不瞒着妹妹什么事,讲出了自己的计划。

        姜留连忙问,“哥能确认爹娘是被这些人害的吗?”

        “裘叔查了这几年,已能肯定是蒋锦宗私联契丹人屠我任家满门。”姜凌眼中涌起水光,握紧了手中的剪刀,“如果他们是冲着我来的,我一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再勤学苦练,我要帅兵杀回肃州,报仇雪恨!”

        七年后的事儿七年后再说,更要紧的是现在,“哥不去柳家庄,柳家庄在城外,很危险的。”

        姜凌塞给妹妹一块糖,“莫怕,我知道双拳难敌四手,不会蛮干的。柳家庄紧邻同穴山,山下有羽林卫把守,我会借羽林卫之手,除掉这帮人。”

        “爹爹不会让你这么干的。”姜留敢肯定这是哥哥自己的主意,无论是爹爹还是裘叔,一定不会让他这么做。

        “父亲会同意的。”姜凌很肯定。

        哥哥人不大,鬼点子比不少。他若铁了心要去,没准真能说动爹爹,姜留急了,拽住他的衣袖认真道,“既然哥哥说没危险,那留儿跟哥哥一块去。这一个月,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你休想甩掉我!”

        姜凌含泪笑了,“如果你非要去,那咱们就一起去给爹娘报仇。”

        姜留只觉脑袋嗡地一声蹿出一片乱码。

        不对啊,哥哥这套路不对啊!

      第270章 郭家梅氏

        肃州乃在大周西北,其处不同于千年后的黄沙漫天,此时乃是一片水草肥美之地。西北有马场八个,骏马近万,源源不断地向大周禁军输送军马。进京献马,不只是送入太仆寺的这百匹名马,还有送往千牛卫、监门卫和羽林卫三处禁军的近千匹军马。

        因万岁要亲临验看骏马,为了显得更有气势,自开远门鱼贯而入的马匹不只是送往太仆寺的百匹,还有送往三卫的几百匹。数百匹马一起进城,场面甚是壮观。

        这些宝马良驹头上以五色丝绸缠绕,脖子上挂着铜铃,身上配着崭新锃亮的马鞍,马背上乘坐的将士盔明甲亮,手里还举着五色彩旗,口中含着颇有地域特色的号子。这号声悠长,一下就将人拉到了辽阔草原之上。

        这号子旁人或许陌生,但姜二爷很熟悉,因为他儿子兴奋时,也会这么呼喊。天地间彩旗飘扬,再加上这特有的马蹄声、铜【创建和谐家园】和号子声,立刻燃爆现场,康安百姓鼓掌叫好,议论着马匹都是什么品种,哪匹更神俊。

        领头的是一匹青白色相杂的大宛马,马上之人银盔银甲银面。不知谁喊了一句“骢马连铁钱,长安侠少年”,引得众人连番叫好。

        茶楼之上,西城吏目周其武凑到他家大人耳边,低声道,“大人,头马上的银甲小将乃左武卫游击将军宋颗,您别看此子生得人模狗样,他在肃州常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二爷不要被他的表象迷惑了。”

        姜二爷也猜到了他的身份,“他的马有爷的得胜好看吗?”

        有……姜猴儿与姜宝齐声道,“没有。”

        “就他这模样,能及得上爷的一半吗?”

        “不能!”俩人齐声道,“一分都不及。”

        “他人差马矬,莫说迷惑爷,就是康安城的百姓他都迷惑不住。”对这一点,姜二爷极为自信。

        姜猴儿立刻道,“那是自然!二爷您看,康安百姓都是盯着马看,谁也没在意马上的人。”

        周其武也非常赞同他家大人的说法,“肃州知府付开文与左武卫的蒋锦宗,一定通过奏事院打听清楚了万岁的喜好,才派宋颗送马入京的。他们真是打得好算盘,可惜他们精挑细选出的宋颗比起大人您,真乃云泥之别。”

        周其武曾在肃州酒泉任县城,对肃州官场和作威作福的左武卫深恶痛绝,所以提起付开文和蒋锦宗,他全无半点尊敬之意,“肃州奏事院在南城,宋颗偏要住进延福坊,他一定是知道大人您得万岁器重,想住得近些好与您套近乎。大人当多加小心。”

        姜二爷点头,“师爷放心,爷心里跟明镜一样。”

        这时,西城巡街副使冯子瑞进来报事,“二爷,郭爷快到金光门了。”

        “走吧。”姜二爷起身下茶楼,赶往金光门。

        他一下楼,楼下的大姑娘小媳妇立刻不看骏马了,纷纷向姜二爷身边聚拢,“谪仙大人!谪仙大人!”

        姜二爷含笑点头,顺着西城兄弟们开出的通路,向南走去。刚刚过去的宋颗听到响动回头,只看到了姜枫的背影。

        姜二爷赶到金光门外与郭南雄说了几句话,便见郭静平骑着马飞奔而来。郭南雄认出他爹后,欢呼着飞奔而去。

        姜二爷见郭静平身后跟着一辆能坐人的带棚马车,便挑了挑眉。想到郭静平前几日送来的书信,字里行间都往外冒糖水,姜二爷忽然有种将他一箭射回清溪的冲动。

        郭静平抱着儿子转了几圈,便到了姜二爷面前,抱拳道,“二哥,小弟回来了。”

        本来想损郭静平几句的姜二爷,看在刚进门的弟妹的面子上,给足了他面子。他上前几步托扶起郭静平的胳膊,又按照武将打招呼的方式,用拳头锤了捶他的肩膀,“这一路上可还顺当?”

        郭静平的肩膀被他捶得酸疼,憨憨傻笑着道,“顺当。不过因为带着家眷,所以走得慢了些。”

        他们这里说着话,郭静平新娶的媳妇梅氏已从马车上下来了。梅氏二十出头,生得肌肤如雪眉目如月,动作间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风韵。

        郭静平先将她引到姜二爷面前,让她给姜二爷见礼。姜二爷侧身让开,抬手虚浮,“弟妹快快免礼。”

        梅氏起身后,郭静平才将躲在身后的儿子拉到身前,“夫人,这是雄子。”

        往常行事都跟个小大人似的郭南雄,这会儿却扭捏起来了,站在梅氏面前,半天硬是没开口喊人。他生下来娘亲就过时了,所以“娘”这个称呼,对他来说委实太陌生了,他在心里鼓了半天劲儿,也喊不出口。

        梅氏的脸也有些红,她温柔地笑着与继子道,“你写在纸上的东西,我都带来了,每日都有开箱验看,都还好好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06: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