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东边的院子门开着,还有人住。姜慕燕左右打量了墙的宽度,低声道,“这应该是四间正房,或三间正房加左右耳房的宽度,加上方才三间正房的西院,住人是够的。
康安城寸土寸金,这两处院子,没有三五百两是拿不下来的。郭家家底薄,能拿出这些钱来已是不易。姜家当年能在康安买下现在的大宅子,是因为姜家在泉州本就属于富户,姜老太爷将泉州的田地变卖后,再加上他为官多年的积蓄,又向有人周转了些,才凑够银子。
九岁的武婢芹白见姑娘盯着面前的墙发呆,便自告奋勇道,“姑娘,奴婢爬上那棵大树看看里边有几间屋子吧?”
姜留摇头,“不必,我去问爹爹,便知道了。”
也对,芹白挠挠头,憨憨地笑了。
这一会儿的功夫,西院的院门已经被鸦隐卸了下来,但宽度还是不够,鸦隐和黄剑云开始扒墙。姜留正要跟两个姐姐过去看能不能帮什么忙,便听到身后有马蹄声。她回头一看,惊喜地挥舞小手,“哥!”
待到了近前,姜留才发现哥哥身后还有郭南雄。郭南雄下马与众人打过招呼后蹿进院子,跑到姜二爷身边,“二伯,就是这个院子么?”
姜二爷点头,“东院小了些,加上这里正合适。”
郭南雄小声道,“其实东边那院子够我和爹两个人住了。”
你爹回来后,你们就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了。姜二爷拍了拍郭南雄的肩膀,“宽敞些总是好的。”
郭南雄点头,为康月良介绍道,“月良,这是新科武状元之子郭南雄,这处宅子便是为他们父子寻的。南雄,这是你康大哥。”
两人相互见了礼,康月良笑道,“既是郭将军的府邸,月良也该出份力才是。南雄,你父亲殿试时的策论另辟蹊径精彩绝伦,让我等佩服之至。走吧,咱们去那边帮忙。”
郭静平殿试被点为状元,封五品宁远将军,所以康月良以“将军”称之。郭南雄见姜二伯没说什么,便跟着康月良往外走。
夏天蚊虫多,此院内杂草茂盛,蚊虫更甚别处。姜凌怕妹妹被文字叮咬,正带着人清理杂草,康月良和郭南雄也过来一起收拾。
让国丈护国公之孙帮着拔草,若是旁人肯定要感激几句或婉言谢绝,姜凌却只冲着他笑了笑,继续收拾杂草。
康月良虽长在护国公府,但也是武将之子,力气还是有的,待地方便清出一片地方,墙也扒得能容马车进入后,天已经黑透了。今夜云遮月,比往日要黑很多。
姜二爷吩咐小家伙们躲避好,便命人搬梯子上去捅蜂窝,姜家小姐妹们躲在马车里将车帘拉开一道缝,瞪大眼睛看着。
待捅蜂窝的人准备好,姜二爷便令人将多余的火把熄灭,只余下两个长长的火把,放在酒盆边上。
蜂窝被捅下来后,扑通一声掉进下边的酒盆里后,火把移到酒盆上放。蜂巢外的马蜂在夜间的视力不及白天,蜂窝落地后,马蜂都朝着被亮光飞去。随后,姜留便闻到了火燎马蜂的奇怪气味,听到马蜂落水的声音。
约莫过了两刻钟,藏得严严实实的姜二爷才问,“可有人被蜂蜇到了?”
黄剑云喊道,“二叔,如果有人被马蜂蜇到早就嗷嗷起来了,马蜂蜇人可疼了。”
姜二爷点头,带着众人上前查看大木盆里的情况。姜留看了一眼,见酒盆内飘着一层密密麻麻的马蜂,让人头皮发麻。
姜凌拉住妹妹,“别怕,没被火烧死的马蜂,也被酒烧死了。”
姜留点头,跟姐姐一起躲到了爹爹身后。姜二爷吩咐人用盖子将木盆盖住,抬回衙门,然后便带着一群小家伙往回走。
康月良又追着问,“二叔为何用酒泡马蜂?”
姜二爷回道,“马蜂又称虎头蜂,它虽有毒,但用来泡酒却可以治病。”
“能治什么病呢?”好奇宝宝康月良又问。
“用处可大了。”姜二爷摇着扇子道,“虎头蜂酒可活血止痛、祛风活络。风湿关节疼痛之人,每日饮些虎头蜂酒,可缓解疼痛。”
黄剑云问,“我祖父遇到寒冷潮湿天气,就会膝盖疼。二叔泡好酒后,可以给侄儿一壶么?”
姜二爷点头,“好,我给你留一壶,月良也带一壶回去。”
“多谢二叔。”康月良紧跟在姜二爷身边,追问道,“二叔是从何处得知此方和捅马蜂窝之法的?”
后边马车上的姜慕锦低声道,“他这半天问了多少个问题了?”
“很多。”姜慕燕也觉得康月良聒噪,心里默默给护国公府加了一行备注:护国公之长孙康月良,话多。
接下来,康月良总是追着爹爹问东问西,也难为爹爹还有耐心给他解释,姜留听得想写个“闭嘴”贴在他脑门上。
待回府用膳后,姜凌和郭南雄去前院歇息,姜二爷把两个闺女留在了房中。看爹爹这架势就是有话要说,姜慕燕坐得笔直,头轻轻低着。姜留含着哥哥走前给她的糖,睁着明亮的桃花瞳,美滋滋地等爹爹说事儿。
第258章 仇人
姜二爷看着风格迥异的两个闺女,一时不知该怎么说。说重了吧,怕吓着大闺女;说轻了吧,怕小闺女听不进去。
教女这种事,实在不是姜二爷擅长的,他烦躁地挥了几下扇子,想着干脆不说了,改日让母亲跟她们讲。
“爹,姐姐,吃糖。”姜留看出爹爹的不自在,伸出已经不太胖的小手,手心里有哥哥给她的两块糖。
姜二爷盯着糖看了一会儿,才拿起一块扔进嘴里。姜慕燕见父亲给自己剩了块稍大的,也抬手捻起来,轻轻放入口中。一家三口坐在桌边,默默将糖吃完,又抱着茶杯喝去火的荞麦茶,气氛变得暖融融的。
姜二爷喝了两碗,才问,“你们怎么会跟黄剑云他们碰上的,又为何跟他们同行?”
姜慕燕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才道,“父亲,可有何不妥?”
姜二爷点头,“有些事本不该跟你们说的,但你们还是知道为好。万岁与仁阳公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和睦,所以黄剑云并非良配。”
姜慕燕的腾就红了,站起来急急解释道,“父亲,女儿没有……”
姜二爷点头,“为父知道你看不上他。”
姜留……
父亲这是什么话!姜慕燕急得泛起了泪花,“咱们与黄家门不当户不对,女儿没有动过这个心思。”
姜二爷也觉得自己话说得不合适,抓过小闺女的手揉捏着,“黄隶与仁阳公主救过留儿,这份恩情爹一定会报,但绝不会把你或者留儿嫁到黄家去。以后你们要避着些黄家兄弟,莫让人觉得咱们有意与黄家结亲。”
“是。”姜慕燕低头应了。
为了拯救一下被爹爹揉巴得生疼的小手,姜留也回道,“说。留儿和姐姐都明白爹爹的苦心,爹爹是为了我们好,我们都明白的。”
她这话说完,爹爹的手劲儿果然松了不少。
“以后,你们出门会友的机会少不了……”姜二爷想到将相侯门内院种种腌臜事,忍不住皱起眉头。王氏死了,女儿们还小,这些事情还得有劳母亲亲自教导她们,他说并不合适,但他可以给女儿们立跟主心骨,“你们出去玩时,若有人欺负你们,只要你们站住理,不管他家的门槛有多高,你们都给为父打回去。便是闹到万岁面前,为父也能护你们周全。”
“是!”爹爹这话姜留觉得太中听了,回答得极为响亮。
姜二爷见小闺女跃跃欲试的模样,又补充道,“不是让你亲自出手,那些武婢和护院,就是留着这时候用的。”
哦!姜留乖乖点头。
姜慕燕鼓起勇气讲出自己的不赞同,“君子量大,小人量小。若女儿们与人斤斤计较,怕会落下泼辣的名声。”
若落个这样的名声,她们以后还怎么找到好婆家?
姜二爷哼道,“当君子有什么好,泼辣又有什么不好?为父巴不得你们泼辣些,让人不敢小瞧了你们,欺负你们。”
姜慕燕抿抿唇,头更低了。姜留感觉到爹爹揉巴她小手的力气更大了,委婉提醒道,“爹爹,女儿八岁了。”
“八岁怎么了?你就是活到八十岁,也是爹的女儿!”姜二爷睁大桃花瞳,瞪着小女儿。
如果自己活到八十岁时爹爹还健在,还能捏着她的手说话,那该是多幸福的事。姜留笑弯了眼睛,“爹爹说得对,女儿不管多大,都是您的女儿。”
姜二爷的眉目重新舒展了,咳嗽一声道,“你们的亲事,为父是放在心上的。为父会为你们挑家风纯正的和善人家,让你们都能过上舒心的日子。你们都不必大富大贵,人这一生,舒坦顺心最重要。”
“是。”小姐妹俩应下后,告退回到自己的房间。
虽说现在姜慕燕身边已有一个仆妇三个丫鬟照顾,但她还是喜欢跟妹妹挤在一间屋子里,在一张床上睡觉说悄悄话。这日躺下后,姜慕燕却久久不语。
因天热只穿着小肚兜的姜留趴在姐姐身边,小声问,“姐姐在想什么?”
姜慕燕叹了口气,“父亲也是为了咱们好,只是……我不想在外落下泼辣不知谦让的名声,这总归是不好的。”
好人家是不会娶一个泼辣不知礼的媳妇回去呢?这会被人耻笑的,嫁妆再多也不行。
姜留轻声道,“姐姐知书达理,不会有人觉得你泼辣不知谦让的。爹爹的意思是让咱们不要被人欺负了还不敢还手。”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一味谦让只会纵容,让对方得寸进尺。
见姐姐还是不吭声,姜留又道,“明理的人,才不会因为咱们讨回公道就说三道四。不讲理的混人,他们怎么想的咱们才不管。就像爹爹说的,咱们顺坦顺心就成。”
姜慕燕还是担忧着,“可是混人会四处乱说,败坏咱们的名声。”
姜留顺着姐姐的思路想了想,才道,“姐姐,听信混人的浑话后,就跟着编排的人,会是明理的聪明人吗?”
姜慕燕摇头。
“所以,嫁入这样的人家的姑娘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说不定她们连自己的嫁妆也保不住。”姜留道。
姜慕燕立刻点头,妹妹说得很有道理,“咱们可以打回去,但一定得有理有据。”
“好。”姜留应下。
姜慕燕又道,“其实咱们也可以不打回去,咱们回来告诉父亲或姜凌,让他们帮咱们打回去更为稳妥。”
“嗯。”姜留点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说起报仇来,姜慕燕忽然想到一件事,“留儿,你知道雅正夫人的父母是怎么死的吧?”
姜留点头,“出城时马受惊摔死的。”
姜慕燕凑到妹妹耳边,低声道,“我告诉你的事,你不要与旁人讲。”
姜留点点小脑袋。
“我在外婆家时,曾听大舅母说过,夫人的父母可能是被人害死的。夫人的父亲名为苏汉青,任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一职。大舅母说苏大人当时在收集官员贪墨的罪证,打算呈送御前,他就是被那些贪墨的官员灭口的。”
“大舅母说的话,做不得准。”姜留道。
姜慕燕又道,“你没发现夫人最近教琴时会走神,咱们弹错音,她们察觉不到吗?”
姜留……
她还真没发现,因为她也走神来着。
姜慕燕又小声道,“听说万岁要招一些外放官员回京,夫人最近频频走神,或许是这些回来的官员中,就有苏家的仇人呢。”
第259章 一坛换十斛
身为康安城第一美男子,身为西城兵马司指挥使,姜谪仙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康安城百姓的关注。
得知姜谪仙天天在西市转悠后,京城大半的大姑娘小媳妇甚至老妇,买布买首饰甚至买菜的地点,由东市和南市转到了西市。
西市各家店铺的东家、掌柜都笑得合不拢嘴,见到他家指挥使大人,恨不得将心窝子都掏给他。可是他家指挥使大人官风清廉,不肯收百姓一个李子,不肯拿百姓一根菠菜,这些人想掏心窝子,只能拼了命地夸他家谪仙大人好。
是以,姜二爷上任三月,官风好到万岁都知道了。什么叫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就是!景和帝颇为欣慰地在早朝上狠狠夸奖了姜枫一顿,赏下一块“廉洁奉公”的匾额,并特意跟传旨太监提了一句,“听说姜枫泡了蜂酒。”
能混到万岁身边当太监的人,都是人精。于是第二日,姜二爷身着官服进宫叩谢万岁赐匾时,抱了一小坛子自制的虎头蜂酒。
不是姜二爷不想抱大坛子,实在是一盆酒这府要那府讨,早就分光了。现泡是来不及了,因他上次捅蜂窝泡酒后,康安城及城外周边的马蜂窝都捅了泡。现在康安城各家酒肆、药铺里,若没几罐虎头蜂酒,都跟不上形势。
姜二爷今日抱的这一小坛还是他拿回府孝敬母亲的,现在改为拿来孝敬万岁了。
姜二爷走到宣德殿外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殿外值守的千牛卫副将宋春平。这家伙穿着盔甲站在太阳下,晒得满脸通红,姜二爷觉得他甚是可怜,路过他身边时低声道,“宋将军不妨向左移三步,那处有阴凉。”
宋春平激动不已,低声道,“谪仙这身官服真好看。”
姜二爷愣了愣,觉得这家伙被晒傻了。自己身上这件是再寻常不过的五品官服,有甚好看的。或许是宣德殿出入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员,宋春平见惯了紫色官服,才觉得他这一身绿很新鲜?
他这表情,也不像是嘲讽自己官职低。于是,姜二爷明白了。宋春平是在向自己暗示,自己身为五品小官,进去面见万岁时要注意身份和分寸。姜二爷领了这份好意,诚恳道,“多谢将军。”
姜二爷迈步进入宣德殿,立刻感受到了不同于殿外的凉爽,顿觉浑身轻松,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行礼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