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姜六娘发家日常姜留儿》-第1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父女俩沉默了一会儿,姜慕燕又主动道,“父亲,女儿明日就去跟夫人说这件事?”

        姜二爷摇头,“你去不合适,此事虽急,但也不急在这一两日。为父去给你祖母说一说,待夫人下次来时探一探她的口风,看她能否帮咱们跟丁夫人搭个线。若她肯帮忙,咱们记她这个人情,若她不肯帮忙,也在情理当中。你们不可因此对夫人产生埋怨。这世上,除了至亲,没有谁必须帮咱们的道理。”

        “是。”姜慕燕和姜留齐声应下。姜留忽然觉得爹爹能在康安城混得如鱼得水,也是有原因的。

        爹爹不自恃美貌和身份假清高,他三教九流的人都交,该用关系的时候就用关系。但是,爹爹不会死皮赖脸地强扒着谁,觉得人家必须帮忙,人家帮,他记人家这份情,人家不帮,他也不会生气怨怼。但是别人若找他帮忙,爹爹能帮的都帮,所以当他遇到事情需要帮忙时,他找上谁,一般对方也不会不忙。因为他们帮了爹爹这一次,以后他们遇到难处,爹爹也会帮忙,这便是人情往来。

        别人都说人情最是欠不得,但是爹爹却不这么觉得。他把谁欠他人情他欠谁人情记得很清楚,相对应的谁得罪过他,他也记得很清楚,该还的人情他不忘还,该报的仇他更不会不报。

        这些,便是爹爹的人脉,无论在哪个时空,人脉都很重要。爹爹以前不混官场,姜家官场的关系都是祖父和大伯交下的,现在爹爹要出仕了,他一旦进了官场,又会交下一大串的人脉关系。

        对此,姜留很期待,也很惭愧。她觉得自己也该走出去,拓展一下自己的人脉关系,而不是天天在家当咸鱼。

        姜老夫人听了儿子的话,笑道,“雅正那边,娘同她说,若是能帮,她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姜二爷挑挑眉,母亲向来挑剔,怎会对雅正夫人有如此高的评价。不过话说回来,苏家白落后,雅正父母双亡又被退婚,人生走入绝境后,她却绝地逢生,在康安城立足,凭得不仅是琴技,还有她的胆识、毅力、手腕,姜二爷对她也是敬佩的。

        刚出府的姜二爷正想着她,便遇上了,雅正夫人的马车停在了府门前,正准备下车。姜二爷上前虚扶,雅正夫人道谢。姜二爷没问她来做什么,雅正夫人也没对姜二爷说,待送她入府门后,姜二爷便快步离去。

        他今天要去的地方,是京兆府。他还未到府门前,便见道余昌进气呼呼地从京兆府走出来,迈步下台阶时,他的大肚子跟着一颤一颤的。余昌进这些年养尊处优,养出了一身的肉,想到他要去带兵打仗,姜二爷就忍不住幸灾乐祸地笑。

        待余昌进上轿走远了,姜二爷才到了京兆府门前,报名想见京兆府尹张大人。

        “谪仙,我家大人不在府中,要不您改日再来?”守门的衙差嘴里这么说,眼里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姜二爷一看就明白了,张文江这几日被人烦着了,所以家中和衙门都谢客。他来求着人家办事,自然不能触这个霉头,于是姜二爷笑道,“周其文周师爷,可在衙中,因上次的案子,姜某有些事要跟他说一说。”

        “在的。谪仙稍等。这日头毒,谪仙到门房稍作片刻。”衙差把姜二爷请入门房后,转身进去通传,不大一会儿便出来,将姜二爷送到周师爷办差的屋子里。

        周其文当然知道姜二爷来找他不是为了上次的案子——孟三都被判斩刑了,孟回舟还在府里关着,他还能有什么不满的?他来,必定是为了五城兵马司空出来的官位。这两日,有不少人为了这事儿找他。

        姜二爷与周其文闲聊几句,便说起正题,“周大哥跟兄弟我透个实底,关于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这个位子的安排,府尹大人是怎么想的?”

        周其文探身,往桌子上压了压,姜二爷也跟着往前探了探,便听周其文低声道,“府尹大人想选几个能办实事的人。”

        他肯开口说这事儿,就是有门。姜二爷点头,“府尹大人觉得谁能办实事?”

        哪有这么直接问的,怎么也得绕几个弯子才对吧?周其文沉默片刻,才道,“府尹大人想用熟人,像南城兵马司的副指挥使高永虎、中城兵马司的左元亮,府尹大人觉得他们很不错。”

        得,这才一天的功夫,五个官位已经少了俩。姜二爷心中升起紧迫感,“周大哥,小弟我也很能办实事,西城的人和事,没有我不熟的。”

        这次更直接了……周其文与姜二爷对视片刻,终究败在他的桃花瞳下,“谪仙能力,自非常人能及。”

        “那您觉得,府尹大人认为在小弟能办实事么?”姜二爷笑着问。

        周其文望着姜二爷,默默无语。府尹大人觉得您很烦,就盼着您能早点出京当差,别再给京兆府添事儿。

        张文江没相中自己,也在意料当中,姜二爷继续道,“周大哥帮小弟带个话:若小弟能入西城兵马司,以后西城绝不给府尹大人添一点麻烦,便是到了万岁面前,小弟也绝不会给京兆府丢脸。”

        您这话我心,府尹大人信不信还不好说。周其文点头,“谪仙放心,便是拼着被府尹大人责备,其文也必将此话给您带到。”

        姜二爷非常上道,起身行行礼,保证道,“周大哥这份情,小弟记下了。日后大哥有用到小弟的时候,尽管吩咐。”

        周其文肯帮姜二爷这个忙,还是真有事儿找他办。不过现在话还没带到,姜二爷的官位也没拿下来,还不是谈事的时候,周其文低声道,“谪仙可去黄阁老府上了?”

        “已经递了帖子,明日便去拜会。”姜二爷也明白黄家非常重要。不过,他对黄家那边,却有些顾虑。

      第239章 黄家

        黄通乃阁老,主掌兵部,其子黄隶尚仁阳公主后,不同于其他几位驸马般游手好闲,而是出京带兵,乐阳公主夫唱妇随,跟着黄隶去右骁卫军营,一去便是十几年,传为一段佳话。

        但是这段佳话背后却有一些不能摆到明面上说的事情:仁阳公主当初肯下嫁黄隶、随他去军营,是为了右骁卫的兵权。兵权握在手中,她才能帮兄长安王柴岳谋皇位。

        柴岳素有贤名,先帝在世时,他与当今圣上景和帝柴岱都是下任储君的热门人选。柴岱虽为正宫皇后所出,但柴岳的母妃贤妃受宠,先帝也偏向于柴岳。柴岱有岳父康忠和舅舅秦天野一文一武两位【创建和谐家园】,相比之下柴岳便得孤立无援了。

        仁阳公主虽是女子,但胆识谋略都不输男人,胸中颇有韬略,她与母妃贤太妃为处处为柴岳谋划,下嫁黄隶便是其中一环。

        奈何天不佑柴岳,先帝忽然病逝,未留下传位圣旨,正宫皇子柴岱理所当然地登基为帝,远在康安城外的仁阳公主得到消息时,大周已换了天,其兄柴岳被封为安王,被景和帝半幽禁在府中,其母被封贤太妃,被景和帝安置在后宫“安养晚年”。

        是个明白人就知道,景和帝不放贤太妃出宫,就是为了挟制安王和仁阳公主!这次黄隶被景和帝钦点为武科举外场主考,他们夫妻必定要回京,回京之后能不能回去,还两说呢。姜二爷是个明白人,他很明白黄家沾不得碰不得,所以这次求差事的事情,姜二爷虽打算到黄家走一圈,但并未打算真得走黄家的门路。

        走这一圈,一来是感谢黄隶夫妇救了留儿,二来是让人知道他能入得了黄家的门,明白人就不要跟他抢差事。

        听父亲说要带她和妹妹去黄阁老府上做客,姜慕燕立刻给妹妹科普黄家的情况,“黄阁老有三子一女,长子黄通将军与仁阳公主育有两子一女,但只有小儿子黄雍在康安城供职。黄通将军的次子和女儿一直在京中,现在黄将军带着长子归来,黄家现在应该有……三个嫡子,两个嫡女,两个庶女!”

        谁家有多少孩子,是姐姐最关心的事情。想到黄隶的儿子黄剑云那双圆而明亮眼睛,姜留与姐姐道,“黄剑云很不错,姐姐去了可以见见。”

        姜慕燕坚决摇头,“黄家与咱们门不当户不对,黄剑云怎么样也与咱们无关,妹妹不可以多想。”

        我没多想……姜留笑着点头,很好奇现在姐姐门当户对的名单中都有哪些人家。

        第二日,姜二爷带着两个女儿,携厚礼到黄家登门道谢。黄阁老不在府中,姜留和姐姐给仁阳公主见礼,又庄重谢过他们父亲的救命之恩后,仁阳公主笑道,“谪仙这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真是羡煞本宫了。”

        姜二爷客气道,“小女顽劣,及不上小郡主半分。”

        仁阳公主的女儿黄丽妍被姜二爷夸奖了后,小脸更红了,上前拉住姜家姐妹,将桌上的点心端给姜留吃。站在旁边听大人说话其实蛮无聊的,姜留便专心吃点心、与黄丽妍小姐姐说话。

        黄剑云走到姜二爷面前,“姜二叔,剑云可以摸一摸你的胳膊么?”

        姜留的眼睛瞬间就瞪大了,黄剑云要干啥?

        姜二爷大方地抬起胳膊,黄剑云上前捏了捏,疑惑道,“二叔的胳膊也不粗啊,怎么会有扛鼎的力气呢?”

        “平常我也举不起来的,在校场上时憋着劲儿要赢,头脑一热就扛起来了。现在若再让我扛,肯定会被鼎压住。”姜二爷说笑道。

        仁阳公主见到他脸上的笑容,不由地暗赞了声:“真不愧是大周第一美男子,难怪乐阳会紧盯他不放。”

        见儿子围着姜枫问这问那,仁阳公主便道,“你们俩带着燕儿和留儿去院中转转。”

        黄丽妍立刻开心应了,拉着姜家姐妹去了花园。黄家花园的规模和气派自非姜家可比。姜留却无心赏风景,她在担忧被仁阳公主夫妻留在花厅的爹爹。

        黄剑云瞄了姜留一眼又一眼,这小丫头今日衣着整洁,头上也束着漂亮的珠花,跟那日跳上他们马车的疯丫头完全不同。

        姜留再心不在焉,也架不住他这么盯着看,转头看着他。看到他,姜留就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因为黄剑云这双眼睛,让她想到了自己家的猫儿。

        黄剑云见姜留看过来,眼睛更亮了,“留儿妹妹学过轻功吧?”

        姜留摇头,“没学过。”

        黄剑云不信,“那你那日怎么可能从箩筐里蹿出来,踩着人头跳到我家的马车上?”

        姜留解释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当时情况紧急,我若不跑,就要被他们抓出城,再也见不到父亲和姐姐了。”

        黄剑云鼓了鼓腮帮子,这绝对是亲生的父女俩,答话都这么相似!

        有客登门,按规矩是男宾由男主人接待,女眷由女主人接待。但黄通不说带姜二爷去前院书房,仁阳公主也不说走,姜二爷就知道他们有话要说。不过他们不说姜二爷也不问,磨蹭了快一个时辰,仁阳公主才提起正题,“不知谪仙的两个女儿,可说下亲事了?”

        姜二爷一激灵,答道,“孩子们还小,不急。”、

        “留儿这孩子,本宫真的很喜欢。”仁阳公主含笑,见姜枫变了脸色,仁阳公主“噗嗤”一声笑了,坊间传闻不假,姜枫果然是未慈父。仁阳公主接着道,“会武宴后,谪仙匆匆离开兵部,是去了皇宫见万岁吧?”

        她问这些作甚,杨奉是奉密旨选自己进宫的,仁阳公主是怎么知道的?姜二爷不知道该怎么答,便眼巴巴地望着黄隶。

        黄隶也觉得妻子管得多了些,便替姜二爷解围道,“你如今中了进士,是打算留在京城,还是去收边关?”

        姜二爷连忙道,“卑职听朝廷派遣,去哪都成。”

        黄隶笑了,“这里又没外人,你不必如此谨慎。”

      第240章 沾福气

        抛开他们的身份,这两人救了留儿,姜二爷对他们充满感激。黄隶这样问了,他便拱手说了实话,“将军,枫年少时虚度光阴一事无成,这两年才翻然悔悟,发奋读书习武侥幸中了进士,但才学禁不得考教。枫不怕辛苦,怕的是做不好,上对不起万岁,下对不起百姓,所以枫也在四处奔走,想寻个自己能干得好的差事。这事刚有了些眉目但还未定下来,所以不好讲,请公主、将军见谅。”

        人家都说有了眉目但不好讲,那意思就是已经找到门路正在办的意思。黄隶夫妇知趣,不再追问。

        两年前,黄隶还因姜枫不学无术而看不起他,但自他拒尚乐阳公主后,黄隶便对他改观了。乐阳虽不堪,但她是景和帝的胞妹,尚她的好处姜枫不可能想不明白,但他还是拒绝了。

        这份勇气和果断,不是一般放荡子有的。

        想到在皇宫内,景和帝为了点姜枫为探花,几番追问曹文元之事,黄隶笑了笑,有万岁惦记着,姜枫的差事准差不了,无需旁人为他操心。

        这家伙,是怎么入的景和帝的眼呢?说不羡慕那是假的。黄隶问起白虎之事,“我前两日得闲去了一趟同穴山,却无机缘见到天降。你何时得空,咱们一块去转转?”

        黄隶开口相邀,姜二爷自然奉陪,“将军何时得空,派人知会枫一声便是,枫也许久未见过天降了,还真有点想它。”

        这话说的好像他跟瑞兽是故友一般,仁阳公主笑出了声,“那便下次孩子们旬休之日吧?”

        仁阳公主的次子黄拓云在国子监读书,每旬休一日。

        姜二爷有点不想带女儿们去,但仁阳公主都开口了,那边要带着,“也好,孩子们在也热闹些。”

        商定了去同穴山的日子,孩子们也从花园回来了,姜二爷便带着两个女儿告辞,不过相处了这短短一会儿的功夫,黄丽妍便与姜留依依不舍了,若不是过几日便能跟姜留一起去同穴山,她很快就会下帖子去姜家找姜留玩。

        姜二爷带着孩子们回家后,姜老夫人听说儿子要去同穴山,便道,“这几日天气正好,不如把孩子们都带上吧?”

        姜二爷点头应了。

        回到西院后,姜留拉着爹爹道,“丽妍妹妹说她二哥很喜欢打架,爹爹,咱们别带三郎去了吧?”

        姜留穿越过来之前,小姜留被姜二爷宠得无法无天,姜三郎被姜老夫人和陈氏宠着,亦是无法无天,一家两个小魔王,难免打打闹闹。虽然在姜家人看来,推小姜留落水害得她病了一年,三郎被罚跪祠堂、跑圈磨炼性子,这事儿便过去了。

        也只有姜留心里明白,小姜留是因三郎丧命的。若没有她穿越过来,爹爹便会失去小女儿,小姐姐也将没有了妹妹。所以对于姜三郎,姜留一直看不顺眼。这次去同穴山,她也不想带三郎一起去。

        姜二爷知道小闺女不喜欢三郎,三郎也确实不是个讨喜的性子,姜二爷也不喜欢,但是他毕竟是大哥的【创建和谐家园】,姜家的孩子,姜二爷还是希望他能有出息,“带他去,他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就得多吃吃亏才能长记性。”

        姜留撅起小嘴儿,“要事三郎把黄二哥打了呢?”自去年一个人揍了孟家俩后,姜三郎尝到了练武的好处,今年都不用人催,练得比谁都起劲儿。现在家里除了哥哥和爹爹,就要数三郎厉害了。

        当然,一直练着的姜留也比三郎厉害,只是她不稀罕跟他比罢了。

        姜二爷按按女儿撅得都能栓上一头驴的小嘴儿,“黄家乃武将世家,三郎再练十年,也打不过黄拓云。”

        “那哥哥呢?”

        “你哥一个,打黄拓云俩!”孩子当然是自己的好,姜二爷自豪道。

        晚上散学归来的姜凌听妹妹说了这件事,便道,“要教训三郎的机会有的是,没必要让他坏了咱们的好兴致。”

        还是哥哥好,姜留咧开小嘴儿,笑得很开心,“哥哥,爹爹说你一个能打黄拓云俩。”

        若父亲说能打俩,姜凌觉得自己应该能打仨,不过,“黄拓云一直在康安,学的不过是花拳绣腿,跟他比没意思,要比也要跟黄剑云比。”

        姜留连忙摇头,“咱们去同穴山是去玩的,哥哥不要跟他比。”因爹爹说哥哥与小姐姐是双胞胎,所以他现在跟着小姐姐的岁数,说是十一岁,其实他才十岁,比黄剑云小四岁呢。

        姜凌刚点头,便听妹妹道,“黄大哥的眼睛像猫一样好看,哥哥见了也会喜欢他的。”

        长着黄色竖瞳的男人,怎么可能好看,说不得他是个妖精呢。姜凌立刻决定要揍黄剑云几顿,让他离妹妹远点。

        第二日,姜二爷去了趟平西侯府,回来时带了两个消息:一个是孟家的竹九没死,而是在大年三十夜里偷偷逃了,至今下落不明;第二个是平西侯打算带着他孙子跟黄隶和姜二爷一块游同穴山。

        姜二爷跟大哥道,“平西侯府的管家说了,他一定帮咱寻到竹九的下落。”

        竹九乃是李姨娘巫蛊一案的关键人物,只要将他捉回来审问,再找到相关人证物证,就能告倒孟家。刑部大火案裘叔查了快两年也没什么进展,孟三出事后孟家人行事越发小心了,再想抓住他们的把柄可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把竹九抓回来。

        姜松点头,“也不能全指望平西侯府,咱们自己也得派人查。”

        姜槐立刻道,“护院和武婢都送到康安了,明日咱们去挑几个回来,若他们得用,咱们以后人手就宽松了。”

        姜松点头,“你们俩去。”

        姜二爷和姜槐点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7 15: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