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红袖热文】女郎骑着马来谢元沈留祯》-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谢元骑着马,一边朝着那处高地冲去,一边拉弓射箭,将那些露头上来的人都给射了下去。

        她从小千万次练习的流程姿势在死亡恐惧的逼迫之下,甚至比以往都更加的快速。

        一次性抓三支羽箭,撘箭、拉弓、松指,一箭刚刚射出去,另一箭紧接着就压在了弦上,连珠一样不断的射出去!

        所指之处,例无虚发!从干河滩下头冲上来的人连连栽倒在地。

        可是依旧越来越多的人往上冒,再抬手时,背后箭筒里头的箭矢已经空了……

      第82章 泾渭分明

        正当她觉得绝望的时候,身后传来了震天响的喊杀声,一支支箭雨从她的头顶上方射了过去,往对面飞去。

        愣子冲在伙里的最前头,后头老方也缩着肩膀猫着腰跟了过来,躲在了谢元马匹的身后,喊道:

        “快快快……不是要从这边出去嘛!快冲啊!”

        谢元此时得了帮助的喜悦占了上风,甚至老方这种明显是拿她当挡箭牌的行为,她都觉得可爱的不行。

        当即一踢马肚子,手持长矛,朝着前方的敌人就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

        ……

        ……

        魏国都城,平城。

        沈留祯低着头,跪在城门口的石砖地上,偷偷看着前方不远处,皇家两父子的见面仪式。

        魏国皇太子的名字叫天真。不知道鲜卑人起名儿的道理都在哪里,可是明显石余天真这个名字,跟皇太子十分相配。

        皇太子石余天真,穿着一生儒生的落拓大袖衫,长相斯文和善,跟一身戎装,身着光明铠甲的亮闪闪的皇帝石余佛狸比起来……

        根本不像是一个家里头的人。

        更别提皇太子身后领来的那些朝臣,哗啦啦地朝着皇帝一跪。

        一看之下,几乎大半都是身着汉制衣衫的【创建和谐家园】,其中还夹杂着不少面目深邃的胡人面孔,但也跟皇太子一样,表情谦逊温和,一看就是常常坐在案几前摆弄文墨,处理政务的,并且受汉文化熏陶极深……

        沈留祯在微微扭了扭头看了看周围的这些胡人大本营的武夫阵营……不由地一阵感叹:

        感情皇帝石余佛狸把大部分胡人都带出去四处打仗了,留着儿子和亲王,还有一大众【创建和谐家园】坐镇朝廷。

        怪不得魏国能从一众胡人种族里头脱颖而出,占据了北方的大片领土……

        他倒是真是的懂得人才的物尽其用,将胡汉两族的差异拿捏的死死……

        沈留祯正在心中腹诽,就听见常侍宗爱的声音在不远处响了起来:

        “谢家的那个……你过来!”

        沈留祯抬起头,下意识地看了看左右,确定了不可能是叫别人,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规规矩矩地走到了常侍宗爱的身边,对着他甜甜一笑,说:

        “常侍大人叫我……”

        他已经放弃了解释自己不姓谢了……

        “……不是我叫你,是陛下叫你,跟我来!”

        沈留祯穿过了一众皇帝的亲信将领和大臣……刚刚露出了脸,就被石余佛狸的一直大手按住了肩膀,很是蛮横的划拉到了他和皇太子石余天真的中间。

        就听皇帝石余佛狸说:

        “这是谢家的下一代接班人,朕给你要过来,给乌雷当个伴读,也能敦促他多学些东西。”

        沈留祯抬头,看着对面二十出头,长相和善又俊美的皇太子,露出了一个有些羞涩的笑容来。

        他抬了抬胳膊想要行个礼,可惜皇帝的手压着他的肩膀太重,弯不下腰去,于是只是抬了袖子拱了手,说道:“草民见过皇太子殿下……草民叫沈留祯。”

        他这个笑容和礼貌都是真心的,或许是因为石余天真的长相很夺目,不过更多的是因为他身上那种儒生的气质和打扮,天然的让他觉得亲切和安心。

        石余天真脸上带着笑意,他十二岁就开始总理朝政,即便笑得温和,也有一种自信威严的气度,令人心折。

        “倒是新奇,谢家的接班人,为何姓沈?”石余天真问。

        “回太子殿下,草民是老师的学生。”沈留祯的话刚落地。就听皇帝石余佛狸的声音从头顶上落了下来:

        “谢家没有男丁,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定了个女婿做接班人。”

        哦,对……他把这个事情给忘了,沈留祯心想,也不知道谢元现在在干什么……

        “父皇慧眼如炬,儿臣看着这个孩子也不错,多谢父皇为乌雷费心。”石余天真对着自己的父亲躬身说道,语气温柔,透着孺慕之情。

        石余佛狸看着自己儿子低着的头顶,神色有一瞬间的复杂难辨,犹豫了一会儿,才松了按在沈留祯肩膀上的手,说:

        “行了,人你带走,朕回宫歇息……”

        说罢就径直走进了城门,太子带来的那些文武百官,连忙给他分出了一条路来,各个俯首静立在一旁,等待他带着那些风尘仆仆,全副甲胄的武将和卫兵从中间匆匆走过。

        沈留祯站在皇太子石余天真的身边,一起弯腰恭送,静静地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

        这两拨人的气氛太不相同了。沈留祯看着皇帝带着人从朝臣中穿过的场景,脑海中冒出了一个词——泾渭分明。

        即便是他一个刚刚见识了魏国朝廷气象的孩子,都能感觉的这明显两拨阵营不相容的感觉,他就不相信,皇帝看不出来,太子看不出来,还有这些恭敬沉默的朝臣们都看不出来……

        暗流之下,波涛汹涌。

        沈留祯顿时觉得自己就是卷在河水激流里头的一条小杂鱼——苗,稍有不甚就会被水流给击碎了。

        想到此处,头不由地低的更紧了些。

        “走吧……孤带你去见见孤的儿子乌雷。”石余天真轻缓声音说。

        沈留祯连忙应声道:“是。”就跟在了他的身后我往里头走。

        此处是平城的城门,离宫城还很有一段距离,宫门里头来接皇帝的车驾动了,走了,太子的车驾才跟在了后头。

        沈留祯跟在了石余天真的身边,见他行走仪态皆符合老师曾说过的君子之风,帝王之仪,不由地就开始在人群中偷偷的寻找。听闻太子的太傅也是【创建和谐家园】中有名的大儒。

        有此可见太子对他的老师也极为的信任。若不然他一个胡人,不可能将日常行为做到如此地步。

        他跟他爹石余佛狸太不一样了。

        石余佛狸是一个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人,是另外一种野性的威严和气势,他的自信带着放纵和随意的味道。

        而石余天真……估计小小年纪就肩负重任,在一众人精和大臣中主事,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他的自信和威严,透着隐忍和拘谨,十分的内敛。

        不知道魏国皇帝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已经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规格下的储君了……

        “你随着我上来,孤有些话要问你。”石余天真上车驾之前,微微侧身,冲着沈留祯说。

      第83章 天时地利人和

        “是。”沈留祯低着头,跟着进了车驾里头,就跪在了车门边等着石余天真开口。

        石余佛狸的车驾他进过,即便是比这个规格大一圈,因为石余佛狸的气场太过于凶悍,他又坐的太过于自在,沈留祯依旧觉得自己太过于占地方,恨不得退到车外头去。

        现在在石余天真的车驾里头倒是不担心自己占地方侵占了他的领地,因为他身材清瘦颀长,气质温润,又坐的端庄,显得车驾很是空余。但即便如此,沈留祯依旧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威严压顶,战战兢兢。

        “都读过什么书?可有所得?”太子石余天真问。

        沈留祯思忖,这是在考教自己的学问,如果藏拙卖乖,反倒会折了印象,以后在魏国的日子会十分的不好过,于是认真地回答道:

        “回太子殿下,主要是读史书,从三皇五帝到晋,老师家里有的都读了。”

        石余天真端坐与车驾上,听见这话看了眼低着头的沈留祯温和地说:

        “据我所知,【创建和谐家园】史书繁杂,往来圣贤的传说,还有各朝代的史官记录,详尽至极,硕如繁星。看你年纪不大,许是光是能将近处的晋朝史书吃透,便已经是不易了……说都读了,未免有些托大。”

        “殿下说的是,所以草民只是通读背诵,理解并不深厚。按照老师的要求,先通读,知历史之源远流长,知世界之广阔。至于其中深远之处,老师说,以后可以慢慢探寻。”

        石余天真见他对答如流,并不似寻常平庸的孩子,赞许地点了点头,又问:

        “诸子百家可有偏好?”

        “草民理解不深,只是大约觉得诸子百家虽各有偏向,但亦有其相通之处,即都是想要结束乱世、破人世纷争之局。私以为,要做成这件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道家善窥‘天时’之规律,儒家尚解‘人和’之要领,唯有‘地利’百家中不甚明了……草民以为,墨家算是沾了探索利用地利的边儿,可惜已经没落了,有些可惜。再其余,都可以算是这几家纲要的延伸和扩展。

        要说偏好,草民以为只要是对天下人好的,都可以用,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

        石余天真沉吟了一会儿,说:“嗯,不错,虽然是泛泛之谈,好在有自己的见解,在你这个年纪算是很不错了。”他顿了顿,又问,“可有什么志向?”

        沈留祯听闻脑海中闪现出了许多画面,好像又回到了临江城外那处难民营中,和谢元一起,还有关义飞和那些孤儿一起给谢元庆生的场景。

        谢元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泥做的“柿子”与他对视了一眼,眼中全是悲伤和怜悯的神色。

        那一刻他们心中所想,是一样的。

        “草民希望,天下能早一日太平,为此,草民愿进绵薄之力。”他顿了顿,怕自己的口气太大,让太子觉得反感,于是又连忙补充了一句,

        “可能不用做官,以后当个教书先生也不错,给在战乱中生长的人们讲一讲盛世的景象,让他们知道有更好的活法,不至于安于偷盗劫掠之耻,便也算是为了来日的天下太平尽了一份力了。”

        石余天真看着她,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好孩子……”

        ……

        ……

        谢元分开了到她脖子的草丛,一双丹凤眼一边警惕地查看着周围的风吹草动,一边抱怨道:

        “我预想中自己从军的经历不是这样的,是稳稳妥妥的操练,按部就班的上战场,挣军功,一步步地到将军的位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刚入伍没有两天,就成了溃逃的散兵游勇,而且连敌人是谁,为什么打我们都不知道!”

        老方猫着腰,紧紧地跟在谢元的身后,他比谢元高了一个肩膀的身躯,此时弯成了一个虾米状,贴在身姿挺拔的谢元身边,活像是一个点头哈腰的随从老仆人,可是嘴里的话却不是这样:

        “你可算了吧,你管他打咱们的是谁,因为什么,先顾着这条小命在不在吧。”

        他想到这里,直起身,转过头看了看后头跟着跑的那些狼狈的士兵,念叨道:

        “我滴乖乖,就出来这么点儿人……愣子,咱们伙长呢,见到没有。”

        愣子听闻,表情一撇,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我看见伙长挨了一刀,趴地上没起来,估计是没了……”

        谢元听闻站住了脚,惊讶地扭过头,愣在了当地。

        她刚从修罗场里挣出来,身上脸上沾满了血迹。当时在战场上脑子嗡嗡的响,眼中只有砍她的人,和被她砍倒的人,即便是全神贯注的集中了所有的注意力,眼角的余光也不停地看见自己人像是被割了的稻草一样倒下。

        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甚至是一路上跟着走到这里的马儿“黑兔”也死了。

        她也一样逼着自己直视这些,像是当初看着那只架在火上的胳膊似的,不停地跟自己说,这没什么这没什么,她没有感觉。

        可是现在,横肉酒窝的伙长死了,让她一直强忍着的伤心绝了堤。脑海中浮现出了当时火光的照耀之中,伙长抽出了匕首扔在了她的脚下的样子。

        伙长的脸被火苗的光映出了一层暖黄,细微的表情都历历在目,逼着她在生与死之间,果断的选一个。

        当时明明记得他是凶狠刻薄的样子,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清清楚楚地看见他冲着自己温暖的笑。

        谢元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抬着胳膊捂着脸呜呜地哭出声来。

        她做不到无动于衷没有感情,她很难过。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8: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