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穆邢深吸口气,做一下心理建设,这才上前见礼,“草民拜见指挥使大人,佥事大人。”
解经略沉默的盯着苏辛夷。
苏辛夷保持温和善良的笑容,“主要是认认脸,我估摸着在淮宁还得小住些日子,万一有什么事情求到指挥使门下,免得穆邢上门被人打出来。”
解经略被逗笑了,看着苏辛夷说道:“行,看在六姑娘帮忙的份上。”
“也不一定只是这个,将来万一要是穆邢被流放到指挥使的地盘上,也请指挥使照看一二。”
众人:……
解经略真是服气,这苏辛夷真不愧是苏淳的种。
樊鹏池这会儿也明白了,看着苏辛夷一言难尽的说道:“你这收了个护卫还有流放的危险?”
能把刺杀她的人收了做护卫,他已经算是开了眼。没想到,这收了的护卫还能流放,也是奇闻一件。
苏辛夷就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犯了国法当然要受惩罚,至于将来会不会流放得看他戴罪立功的功劳能不能互相抵过,这不是预想一下,未雨绸缪嘛。”
解经略明白了,苏六姑娘这是借着他的官威当磨刀石,说给穆邢听,敲山震虎呢。
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就能做出这么老辣的事情,难道苏家的血脉就这么厉害?
那齐国公怎么就长偏了呢?
还是说风水都给了苏淳那一房了?
苏辛夷转头看着穆邢,“将你的小伙伴认一下,交给解指挥使,然后你跟着我走吧。”
穆邢点头,便朝着捆起来的那堆人走去。
樊鹏池眼睛一亮,看着苏辛夷问道:“六姑娘,你倒是给透个底,这是哪桩案子?”
把人交给他们,这不是把功劳送上门?当然得问清楚。
苏辛夷笑的特别纯良,“樊佥事在京城的时候不是已经知道了吗?就是太子殿下督察的大案。”
樊鹏池一惊,脱口说道:“盐引案?”
苏辛夷微笑,“这些人是马汝德的人。”
樊鹏池惊得差点跳起来,细细打量苏辛夷,了不得,没看出来,他没忍住问道:“马汝德不是跑了吗?你把他家给撅了?不然这么恨你还要人来杀你?”
“事关盐引一案,具体事宜不方便透露。”苏辛夷摊摊手,“两位大人见谅。”
樊鹏池服气。
等苏辛夷带着挑完人的穆邢走了,他这才呲着牙看着自家指挥使说道:“这苏六姑娘不像是乡下长大的,倒像是修炼的妖精转世投胎似的。鬼精鬼精的,可惜了,这要是男娃,齐国公府必能再现苏四爷在世时的风光。”
解经略盯着苏辛夷的背影远远看了一眼,这才对着樊鹏池说道:“苏六姑娘将这份大礼送给咱们,看来她在两江肯定要有动作,这是要咱们罩着她呢。”
拿了人家的好处,就得出点力不是。
而且,这好处不是一般的好处,盐引一案已经引起陛下震怒,马汝德在逃,而他们这里抓住了马汝德的人,交到太子殿下手中,这就是妥妥的大功一件不说,还能跟东宫搭上关系。
解经略微微眯眸,这个苏辛夷不简单啊。
当年苏淳这个年纪的时候,只怕也没他闺女这么能算计人心呢。
这叫青出于蓝?
解经略想起自己的小崽子,要是将来长大能有苏六姑娘一半的聪明,他就能放心了。
苏辛夷带着穆邢往苏府去,走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不认路,她就看着穆邢问道:“苏府,你知道在哪里吧?”
穆邢:……
他点点头,沉默的在前领路。
苏辛夷二人拐弯上城中大道,就听到远处有人骑马而来,远远看去足有十几人,在这沉沉夜色中倒是显得气势十足。
苏辛夷带着穆邢往旁边一让,哪知道领先一人在她身边勒住马翻身下来,看着她十分有礼的问道:“可是苏六妹妹?”
苏辛夷一听便知道应该是本家的人,立刻说道:“正是,敢问您是?”
“我是你苏登堂兄,听闻六妹妹还在码头,家父便让我带人接妹妹回家,没想到我还是迟了一步,还请妹妹莫要见怪。”
苏辛夷对苏登没什么印象,上辈子她跟淮宁苏家没有往来,只从母亲口中听过几句淮宁的事情,现在看着人高大威武,眉目清正,看来苏家人都有一副好相貌。
“原来是堂兄,辛夷失礼,还请兄长见谅。”苏辛夷立刻说道。
穆邢就看着在家人面前一副乖乖女模样的苏辛夷,很难将她跟之前把他摁在地上揍的人重合在一起。
这么能装的人,败在她手下也不亏。
认了亲,苏登让人让出马来,带着苏辛夷往家走,边走边跟她说府里的情况。
苏辛夷静静听着,淮宁老宅因为族人越来越多,十年前便已经分家了,不过分家不分宅,大家都还在老宅住着,只是平常用度各房自理。
苏辛夷静静听着,知道苏登是三叔祖这一房的长孙,这个苏辛夷就知道,母亲跟她说过,她们这次来就是要将大姐母女拜托给三叔祖母的,自然就就更客气了些。
苏登看着小堂妹乖乖巧巧的,便笑着说道:“淮宁好玩的地方很多,六妹妹难得来一趟,回头让濛玉带你出去游玩。”
苏辛夷笑着答应了,“好啊,到时候就要麻烦濛玉姐姐。”
没错,就算是回了老宅,苏辛夷还是小的那个。
等走进苏家老宅所在的巷子的时候,苏辛夷就看到这一整条街苏家占了大半条街,屋檐下悬挂的灯笼一片红彤彤,将这夜色似乎都照亮了。
苏辛夷这一刻才有些理解,为什么四姐提起老宅的时候那么想来。
齐国公府在京城已经算是勋贵中顶尖的那一拨,但是齐国公府也不如老宅这么宽阔大气,像是一尊巨兽一样盘伏在这里。
苏登带着苏辛夷从正门一路走了进去,老宅中往来穿梭的下人见到二人纷纷见礼,苏登笑着跟苏辛夷说道:“今日太晚了,就没惊动其他人,等明日再请大家都过来认亲。”
苏辛夷自然点头应好,跟着苏登跨国垂花门进了内院,这里就更热闹了。
苏辛夷走了没几步,就听着前头有人往这边来,她抬头一看,就看到一名身穿鹅黄衫裙的少女满脸笑容的迎来,“大哥,你可把六妹妹接回来了?”
苏登就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大哥办事你放心。”
苏登说完,便转头看着苏辛夷,“六妹妹,这便是你濛玉姐姐了。”
苏辛夷就上前见礼,“辛夷见过濛玉姐姐。”
苏濛玉一把托起苏辛夷,打量着说道:“早先就得了消息,知道六妹妹要来,我便一直盼着呢,总算是把你盼来了。走,我带着你进去。”
苏濛玉的性子很是活泼可爱,抓着苏辛夷的手一点也不见外,苏辛夷就任由着她抓着走,听着她边走边笑着说道:“西华姐姐跟芷珍姐姐也一直盼着你呢,原以为你们明天才到,没想到提前到了,若是她们知道我先见到了你,肯定会羡慕我的。”
苏辛夷就不太懂这种感觉,她其实是个庶出,但是从苏濛玉的言语态度中,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排斥与不喜。
别的大家族嫡庶争的头破血流,他们老苏家好像不太一样,在京城的齐国公府也是这样的,三夫人对翁姨娘不喜,但是对苏希仙也不错。
苏辛夷琢磨着大家这么好相处,她以后在这边搞点事情也就不怕有后患了。
第115章 留活口
淮宁苏家只住在老宅的便有三房,除了三叔祖一家,还有二叔祖与四叔祖一家。
像是三叔祖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苏召,次子苏善,大老爷苏召又有三子一女,苏登是老大,下头还有弟弟苏律跟苏溧,苏溧是庶出。
二老爷苏善有三子二女,苏言、苏铎、苏鉴和苏西华、苏芷珍,其中苏鉴跟苏芷珍是庶出。
只是三叔祖这一房就有十几口子人,晚上的接风宴虽然是仓促间准备的,但是依旧很郑重,认亲也十分顺利。
大家对苏辛夷实在是太好奇了,毕竟他们老苏家除了齐国公之外,最令人敬重的便是苏四爷苏淳了。
也就只有京城这一房会正经成为苏大爷,苏二爷,苏三爷,苏四爷,其他房头的人都是带上一个名字称呼,用来分别是哪一房头人。
苏家人太多了,不可能统一排名,那得排到几十号去,这还怎么称呼?
于是像是三叔祖这房的苏召,便会称他为召大老爷,苏登别人便会成为登大公子,登大少爷,如此便能分的清清楚楚了。
苏辛夷听到这里总觉得自己像是听到了登徒子……
不行,不行,她怎么思想总滑坡,越来越往坏蛋的路上跑呢。
苏登总觉得这个六妹妹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寻常,她能肯定在听到他的称呼时她笑了,还是那种不怎么良善的笑。
因为时间太晚了,本来没打算惊动善二老爷那一房,但是周二太太得了消息,就赶紧跟丈夫说了,善二老爷就带着家眷来了。
苏辛夷也见到了苏西华与苏芷珍,那边四夫人与苏祁忙着与族里人寒暄,还有从京城带来的给个房的礼物都要分派,善二老爷一家来了,四夫人当然得把跟二房的拿出来。
而这边苏辛夷跟筠姐儿就连带苏白薇都得了礼物,苏白薇怪不好意思的,她都是嫁过人又和离的,怎么好接。
三叔祖母却笑呵呵的说道:“怎么就不能要?就算是和离了又能如何,和离归家那就又是咱们家苏家的姑娘,拿着。”
苏白薇眼眶都红了,忙笑着接了,苏辛夷就明显看到这一刻大姐是真的放松了。
可见她心里对于回老家还是很担心族人怎么看她的,只怕这一路上都在忧心此事。
李大夫人跟周二夫人这对妯娌对视一眼不由也是一笑,俩人自然也拿出孩子们的见面礼。
苏辛夷一晚上收到的礼物是真的不少,她的心情相当的复杂,上辈子她因为早早出嫁并未能回淮宁,对淮宁老家的人没有什么认知,但是现在看到这些族人,不免就想起老太爷说过的话。
当年她父亲出征,从苏家本家也带走了不少人,这些人有些回来了,有些没回来。
家族是什么?
苏辛夷这一刻突然就有了新的感悟,也就明白当时她回淮宁时老太爷那意味深长的眼神。
有些话不用说,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懂。
苏祁跟苏登兄弟们早就熟悉的,现在又见面双方都高兴,四夫人早些年也跟着丈夫回过族中,跟李大夫人与周二夫人都相熟,一场接风宴下来,就连苏辛夷都觉得舒服极了。
老宅一直给京城的长房留着一个院子,这次她们回来,就把这里打扫出来,她们直接住进来。
在这里有自己的宅院,就不会感觉像是去别人家做客,就是真的回到了自己家,这种不感觉棒极了。
苏辛夷躺在柔软的锦褥间,还能闻到熏被褥后留下的淡淡的花香,真是令人舒服极了。
能做个好梦!
到了第二天就忙了起来,首先三叔祖就把老宅的这几房人请了来,先开了祠堂,拜祭先祖,将苏辛夷的名字记在了苏淳的名下。
但是在记嫡出还是庶出时犹豫了一下,苏四夫人便说道:“三叔祖,记在我名下便是,辛夷的生母已经过世,这孩子我是当自己生的。”
记在四夫人名下,那便是嫡出了。
苏辛夷并不意外,因为上辈子也是这样。
女眷不能进祠堂,苏辛夷等人就在外等候,等三叔祖等人出来后,大家又回了三房入席,今日才算是正经的宴席了。
苏辛夷跟四夫人认了一圈的人,几十口子人,记到最后她已经两眼发黑,完全记不住人是哪一房的,是哥哥还是弟弟,是姐姐还是妹妹,是伯娘还是婶娘。
苏濛玉看着乐得不行,只他们三房就近二十口子人,更别说再加上其他两房,还与其他血脉稍微远一些的族人更多,立时就能记下来才是奇怪了。
二房的二叔祖已经过世,二叔祖母常年卧病在床,身体孱弱,因此并未出来见人。四房的四叔祖跟四叔祖母看上去也是和善的,再说苏辛夷她们从京城来,是苏家长房的人,苏家的荣耀基本上都是她们这一支带着,因此在老宅也不会有不长眼的给她难堪。
一顿饭吃的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