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好不让她吃其他东西,最后还不是自己精心去弄了。
伍氏笑道,“没有啦,就随便弄点羊奶羹,糖都没加一粒,让她过过口瘾得了。”
梁晋把孩子抱坐着,伍氏则刮了一点羊奶羹,苍蝇腿似的,喂了一丁点给莹姐儿嘴里。
莹姐儿张着小嘴,嗷呜一口,轻轻品尝。
嗯,羊奶羹很软,入口即化。
就是味道怪怪的。
可能是她太久没吃东西了,头一次吃食物,有点不习惯。
伍氏也在观察她的表情,见她好奇的瞪大眼,也觉得有趣。
“好吃不?闺女?”
莹姐儿砸吧砸吧小嘴,品不太出来,便啊啊两声,想继续尝尝。
伍氏又给她刮了一点点嫩鸡蛋,喂她嘴里。
莹姐儿本能的抿一抿,再尝第二次。
梁晋跟伍氏都一脸认真的看着她,在等她反应。
莹姐儿觉得这羊奶羹肯定没放糖,不然光气味香,味道却一点都不甜。
但也没那么难吃,就有点羊奶的香气。
她怕自己要是不喜欢吃,她娘之后就不给她弄辅食了,干脆就多吃了几口。
伍氏看她不排斥,也懂的咽下去,便喂了五六口,剩下的那些就不喂了。
“好了,今天就吃这点。”
到底是第一次吃东西,之前都喝乃的,伍氏怕她闹肚子,就不敢喂了。
莹姐儿也没闹,吃完乖乖坐床上玩玩具。
家里许多玩具都是伍家送来的,都是娘家小侄子小时候玩过的,梁大姐也送了一些过来。
小娃娃的玩具无非就是虎头娃娃,或是拨浪鼓,小手玲之类的。
莹姐儿不困之前,也没其他娱乐项目,就抓抓虎头娃娃,或是拍拍其他东西。
梁晋过来陪她玩一会,把玩具丢到她面前,莹姐儿配合的咯咯笑了两声。
梁晋闻声也笑了,又跟她丢了一会。
伍氏忙完,过来看他们父女两。
让梁晋,“相公去洗洗吧,衣服都备好了。”
梁晋嗯了一声,挑挑眉,“一起?”
伍氏娇羞的嗔他一眼,“说什么呢,不害臊。”
梁晋过来牵她的小手,在她耳边,“你把莹姐儿哄睡着,一会过来找我,我等你。”
说罢,笑嘻嘻的走了。
伍氏脸臊的慌,却也抱着莹姐儿开始哄睡。
莹姐儿没听到他们的对话,却也奇怪,娘怎么今天这么早要我睡?
以往伍氏都会多陪她玩一会,叫她晚点睡,就可以睡一整晚了。
今天怎么回事?
但伍氏小脸红红的,哪里会跟她说这个,一直抱着她哼安眠歌,不一会儿果真把闺女哄睡着了。
她把孩子放床里边,臊着脸就出去了。
等到第二天醒来。
梁晋又去书院了。
今年就要院试了,他要抓紧时间多看书。
回去书院后,伍家又恢复往日平静。
到了要考试的时候,每个考生们都很紧张,也焦虑。
梁晋是跟伍老四一去过去考试的。
他们这次要是能考过,就是秀才了。
就算不是前三名,能得个中等的成绩也满足了。
梁晋跟伍老四,满怀期待的去考试,家里人也跟着提心吊胆。
梁老太这几天更是烧香拜佛,叫上徐嬷嬷就上宁愿寺去了。
他们这边的一座高山上,有座寺庙,人气挺旺盛的,就是寺庙太高,足有三百阶梯。
不过时下诚心的人还是很多的,加上百姓们天天干活,体力都不错,爬上山坡也能坚持。
梁老太别看她现在在家里养尊处优,但她年轻那会也是卖力干活的。
毕竟家里三个孩子要养,儿子要读书,女儿要嫁妆,她可不得拼命干嘛。
所以这会,她连竹轿子都不坐,一口气爬到寺庙前,心诚去给儿子跟小舅爷以及大女婿求个好兆头。
徐嬷嬷也希望孩子们都能考上功名,才不往这几年的努力。
烧完香回去后,她们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在家等消息。
考试结束后,她们就开始等信儿。
镇上有去院试的人家都一样,这会都伸长脖子在等放榜。
梁老太也忍不住坐在院子里等。
她要面子,不想出去等,怕待会没中还要被人安慰,便不出去了,就在院子里等着。
伍氏也抱着孩子在院子里玩儿。
她拿了个大毯子,铺在干净的青砖铺上,把莹姐儿放在毯子上,陪她玩一会儿。
梁老太撇了她一眼,情绪紧张,就忍不住要说她一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玩呢?”
伍氏心情也紧张,却不想跟她在这档口吵起来,只说,“陪莹姐儿玩一会,不然她待会睡不着。”
小孩子精力旺盛,把她玩累了,自然就好睡了。
梁老太气哼一句,见吵不起来,就算了。
等过了一会,隔壁有人去敲门,说是没考上。
隔壁婆子叹气一声,自我安慰,“算了,秀才也不是那么好考的,那么多秀才都三十好几才考上的,我不急,来年再试试。”
梁老太听到了,顿时紧张起来了。
隔壁的小厮都回来报信了,想必晋儿的消息也快回来了。
“太太,我回来了。”
果然,梁晋身边的小厮同喜也回来了。
小红赶紧跑去开门,同喜进来后,叹了一口气,“太太,没考上。”
梁老太叹了一口气,“可惜了……”
不过算了,隔壁邻居也没考上,相互不丢脸。
第25章,没中
梁老太自我安慰,“镇上那么多户,秀才少之又少,可见还是不好考。”
转头对伍氏吩咐道,“晚上晋儿回来,你多劝劝他,让他别多想。他大姐夫也是二十五才考上的,不着急,还有好几年呢。”
乡下秀才确实不好考,像梁晋书院的那个老秀才,就是四十岁才考上的。
梁晋还年轻,还可以再考。
伍氏点头,又问同喜,“我四弟考上没有?”
同喜摇头,“也没有,今年考上的人实在少,几乎都落榜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年的考题比去年更难了,不然那么多考生都落榜了,可见题目应该是加深了。
梁老太叹气一声,“没办法,都是命啊。”
话刚说着,隔壁邻居就过来问了。
“妹子,你家晋哥儿考上没有?”
梁老太见她来问,摇头一声,“没有,想是今年题目更难了,同喜说那些考生几乎都落榜了呢,可见难度加大了哩。”
为了避免儿子被人说笨,梁老太还是很会找借口嘀。
邻居婆子也是这么想的,格外坚定,“就是,我就说我家儿子那么聪明,怎么可能考不上,铁定是今年的题目加深难度了,不然我儿子早就考上了。”
这话说的,未免太自信。
梁老太觉得她太自大了,她那儿子,一看就没她家晋儿聪明,怎么可能会考得上。
当然,对方婆子也是这么想的。
她们都一致认为自家的儿子是最聪明的,别家考不上都是应该的,自家考不上就是因为难题加大了。
莹姐儿在一旁看的偷笑,心说当娘的真是偏心的没边。
伍氏倒是想的开。
既然没考上,就再努力,总有一天会考上的。
梁老太也释怀了。
毕竟不是只有她儿子没考上,她们这条街的儿子们也都没考上,只要一起考不上,她就释怀了。
不过她还是念叨,“可惜了,本来还想给青姐儿找个好婆家的,这下还得再等等了。”
至于大女婿那边,也快秋闱了。
梁老太也惦记大女婿那边。
若是大女婿能中举人,女儿可就是举人娘子了,自然也盼着女婿能中。
晚上梁晋回来的时候,以为家里会失望,却没想到大家都笑着让他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