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南锦疑问的拿着胡萝卜,叶晚瑶可是饿的很,吃了一口,指了指一旁绿油油笑道:“看,这边有几株,估计是原来种下的,年复一年,所以就印下这一片。”
南锦看到草丛中的胡萝卜缨,点点头,也吃了一口,只不过隐隐的皱着眉,好像什么难以下咽的吃食似的。
“老三,老三家的”两人正啃着胡萝卜时,就见一个中年的妇人身上挎着一个竹篮,她一旁跟着一个身上还背着布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妇人,手里还拿着一些零碎的物件。
叶晚瑶忙站起来,朝她们点头笑了笑。
中年的妇人就是花婶子,看到叶晚瑶,把半袋红薯放在整理好的空地上,赶紧道:“按辈分你该叫我声婶子,你可以跟着村里人叫,你们这一辈的都叫我花三婶,这位是玉兰,是海生的媳妇,比你早嫁进来一年,老三和海生平时都一起上山打猎,虽然她嫁进来比你早,可论辈分她该叫你声嫂子。”
“花三婶,那个...玉兰妹妹。”叶晚瑶有些诧异,自己新婚刚到村里,对村里的邻里还不太熟悉,看着他们竟然给他们送了半袋红薯?听着介绍,赶紧叫了声,心想估计是和楚老三交好的,转头看了一眼楚老三。
第九章:赠予
南锦见有人过来捂着沉闷的胸站了起来,咳了几声,感受到视线,缓缓的走了过去。
“嫂子别妹妹妹妹的叫,现在嫁过来,大家都叫我玉兰或者海生家的。”
“那我以后就叫你玉兰吧。”叶晚瑶笑道。
玉兰点点头,看着叶晚瑶,心道叶晚瑶定是有钱人家的小姐,村里人一般都叫她海生家的,很少有人叫她闺名,现在听着她这样叫,觉得自己好像高人一等似的,腼腆一笑“还不知嫂子闺名呢。”
“叶晚瑶,晚霞的晚,瑶玲的瑶。”
“那我以后就叫你晚瑶嫂子吧。”
叶晚瑶笑着点点头。
“哟,这名字真好听。”花三婶眉眼一笑“人长的好看,名字也好听。”这才几句话就能看出,人也是不错的,转头看向一旁的楚老三道:“老三,你这个媳妇娶的好,你那娘呀,还真是为你做件好事。”
楚三儿手里拿着胡萝卜,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低着头不应声。
花三婶只当他大小伙害羞了。
“怎么吃这个,知道你们没吃饭,正好我多做了些,你们赶紧对付一下,吃吧。”花三婶看到两人手里的胡萝卜头,赶紧把篮子里的包子拿了出来。
里面还特意装了一罐温开水“家里没什么好的吃食,你们就将就下,赶快吃吧,剩下的我和海生家的帮你们做。”花三婶说着把身上背的布袋放了下来“这里头有我装了些红薯,这还有点自家种的青菜,你先就着吃,没了再找我要,反正是自家种的,不值几个钱。”
叶晚瑶满心感动,真正的亲人还不如一个同村的乡亲,没有推辞的收下了东西,现在她真的需要这些,感激的看着花三婶:“婶子,谢谢您了,都说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
花三婶咧嘴笑了“这有什么好谢的,不过到底是读书人家出来的,说话都这么好听,说的我这没拿过书本的人都能懂,真不知道这楚杨氏是发什么疯,居然把你们这样的好儿子好儿媳给赶出来了。你是不知道这外头现在都在说呢,说老楚家缺德,把你们小两口给赶出来,还不给粮食,现在他们都不敢出门了,就怕被人指着鼻子骂。”
叶晚瑶低头不作答,花婶和玉兰想着他们心里也难受,也没在说什么,卷起袖子带着玉兰把刚刚小两口没弄完的接着忙活了起来。
叶晚瑶也没推辞,匆忙的和楚老三吃了几个包子,本来没剩多少,花婶子和玉兰没一会儿就弄完了“老楚家的也是抠门的,竟连个锅都没有给你们,这房子可有些年头了。”
“晚瑶嫂子,这是我们家多余的菜刀,还有勺子,你们先凑合用着,这菜刀有些锈,不过我刚刚磨过了。”玉兰拿着物件,在厨房对叶晚瑶道。
“谢谢,这已经很好了,没有这些今晚我们估计又要饿肚子。”虽是些小物件,可却是生活必备,少一件都干不成事儿。
“谢什么,你可别推辞了,楚三哥以前就对我们家海生很照顾,你们刚分出来,日子肯定难过,这些也不值钱,扔了又可惜,你们就将就这用吧。”
第十章:记忆
话虽这样说,可心里记下了她们的情,他们总不会一辈子都这么穷,早晚能还回去的。
“老三家的,你家这灶台估计不能用了,这样吧,我现在给你垒个。”花三婶家的那口子就是做泥浆活的,花婶子对这些也是手到擒来。
“可我们没钱,出来时身上就二十文钱,够么?”叶晚瑶不知道这里的物价,原身虽然是这里的,可她一个大小姐,虽生活不好,可也没做过现在的这些。
“都是街坊邻里的,说什么钱不钱的,互相帮个忙。”
“是呀,晚瑶嫂子,花婶垒的灶台还是很不错的。”叶晚瑶看了一眼楚三儿,见他点点头感激道:“谢谢花三婶。”
“谢什么,你也不容易,这两年在老楚家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如果你想起以前的事就好了,也不至于在这山沟里受苦”花婶子道出了心中的疑惑,随后又道“看看,成了亲就是不一样,一下子就变的有担当了,沉稳了。”
南锦眸子闪了闪,垂眼道:“谢谢三婶,这次受伤,头上也有几处脓包,记忆也是断断续续。”
南锦的话让花婶子和玉兰一惊“能记起来一些事了?”
南锦低着头嗯了一声。
两个人都为他高兴,但高兴的同时心里又多了几分同情,花三婶拉着楚三儿又开始说起了楚杨氏的不是。
“这事不急,慢慢的总会想起来的,你那娘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想起来了最好,知道你家是哪的,家里有什么人,总是好的。”花三婶为他高兴,都这么大人了,失了记忆,家里人肯定着急,况且,当初老楚头和楚老二把他带回来的时候,穿的也不差,身上还有许多银钱呢,想来不是大户人家,就是有钱的商人。
“对了,你们得需要置办两个锅,我们家没有多余的锅。”
“一会儿我去镇上跑一趟。”南锦缓了缓,看着天还早,道。
叶晚瑶想说她去,可她不知道路。
“楚三哥受伤严重,哪能去镇上,海生这会儿应该从地里回来了,我这就让他去镇上跑一趟。”一旁的玉兰见叶晚瑶担心的眼神,羞涩一笑。
“那谢谢玉兰了,只是不知道,两个锅需要多少钱?”
“大概二十文钱吧。”
刚刚好呀,这婆婆还真是会算计,本来还想问问余下的钱能不能置办两个碗筷之类的呢。
叶晚瑶把钱如数给了玉兰后,这边帮着花婶子用篮子运着泥土。
一旁的南锦看着满头大汗的叶晚瑶,心里不忍,接过她的土蓝道:“你去歇着吧,我来。”
“你身体…”
“没问题”说着,就大步的往灶房运着土。
一旁的花婶道:“你们就小两口,我给你们垒个小点儿的。”
“谢谢花婶了。”南锦的记忆里,这灶台他虽然没垒过,经常在军队里见过厨子垒,帮着花婶也开始糊着灶台。
不过才刚弄了两下,就开始猛的咳了起来,最后应声声的又吐了一口血来。
吓的花婶子赶紧让叶晚瑶扶着他出去“这里不用你们,你们歇着去吧,三婶我身宽体胖的,常年下地,这点儿的活,累不着我。”
叶晚瑶赶紧扶着他出去休息。
第十一章:没能力给予别人
不是她不让他进屋,只是屋里潮气太大,又有霉味,还是先通通风的好。
南锦没想到自己这次摔的这般厉害,伤了内脏,刚使些力气就受不住了,自己也感觉到了身体的难受,这个病弱的身子,如果被有心人发现了,他连自保的能力都比没有。
叶晚瑶见用的都是泥土,觉得不太干净,于是自己去了外面,在小溪边捡了些平坦的小石头来回提了好几兜,玉兰交代完自己家后,见叶晚瑶在小溪边,知道她的用途后,也帮着捡了起来。
海生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花三婶糊锅口“楚三哥,一口大点的,两口小锅一共花了二十文,我又给你们填了几只碗筷和一些佐料,还有些糙米是我从家里弄来的,不多,你们别嫌弃。”
“谢谢,等以后有了银钱一定还你。”
“谢什么,以前你没少帮我。”海生在家里听到楚三哥分家了,心里一阵难受,可也帮不上什么忙,也只能帮他们买些米面了,至少能生活,他相信楚三哥一定能好起来,如果身子好了,不怕挣不到钱。
海生说完,看了看他们的房子,让自家媳妇回家拿工具,帮楚三哥简单的修缮一下。
南锦和叶晚瑶感激不禁。
三口锅并排着垒的有些弧度,一个中不溜的,两个小的,锅抬垒的位置正好对着窗户,这样排烟效果好,连着锅台的左侧面花婶还帮着他们垒了个放案板的台子,对面则是有个弧度,做饭炒菜方便。
“案板我们家有个新的,一会儿我给你们拿过来。”
“这怎么好意思拿花三婶的,这灶台已经让花婶忙活一下午了,花婶这样帮我们,我们已经过意不去”
“老三家的别这么想,平时老三可没少帮趁我们家,这点儿小事没什么的,都是拿手的活计,在农家算不得什么。”
热心的邻里也比那家之人好上百倍。
叶晚瑶不好意思麻烦花三婶,毕竟忙活了一下午了,所以自己跟着去随着花婶回家拿,心里则是记下了这份恩情。
海生两口子帮他们把上面的屋顶简单的用稻草修补了一下,大热天的,叶晚瑶心里有一万个过意不去,可也只能记在心里,他们现在没能力给予别人。
南锦在下面帮着递些稻草,天黑之前,屋顶总算有个样子。
“楚三哥,这房子年久失修,已经不能住人了,我没敢在上面多走动,只能这样先搭着。”海生下来后,心里不痛快,这房子屋顶根本不顶用,那老巫婆真是过分,楚三哥为他们家做了这么多,竟然连来个人给修缮一下的都没有。
“已经很好了,谢谢兄弟。”南锦拍了拍海生的肩,面色晦暗了几分。
叶晚瑶想留他们在家吃饭,可家里也没什么吃的,也就没好意思开口。
等海生夫妻俩走后,叶晚瑶自己则是用捡来的小石头一个一个的粘到灶台上,不然泥土干了就粘不上了。
叶晚瑶已经粘的差不多了,正想着案板怎么放。
“案板还不能放上面,等明天风干些在放上去。”南锦以为叶晚瑶一个大小姐不懂这些,解释道,其实他也不太懂这些。
见叶晚瑶点头,又在灶房转了一圈,尴尬道“我去砍些柴。”现在容不得他去想以后,吃饱饭,养好伤才是最重要的。
第十二章:尴尬相处
只是从那么高的山丘上滚下来,虽没有断胳膊断腿,但内里肯定伤的不轻,就这样不吃药生熬着在强壮的身子,也熬不住,身子还虚弱的很,特别是胸内,深呼吸就疼,更别提有大动作了。
南锦忍着疼,喘吁吁的扛着一困柴回来的时候,叶晚瑶已经粘好石头,甚至有弧度的那一面侧墙也粘了,省的做饭的时候腿上蹭上土。看着那干燥的柴,拿着两块石头,叶晚瑶犯了难,在原地踌躇的看着南锦道:“我不会。”
南锦也没说话,弯腰捡起剩下来的两颗小石头,轻而易举的就把柴火点然了,生火倒是难不倒他的。
新锅需要热水消毒,新灶台烘干,正好!
南锦本来想做饭的,见叶晚瑶的洗菜娴熟的样子,应该会做饭不过脑子里却闪了一下,心道:既然会做饭?为何不会生火?这样的疑问也只是一闪而过!会做饭的大小姐,以前的日子应该也不太好过吧,不然也不会倒给银子把她嫁到这么远的地方。
今天分家的时候,隐约听到她的一些事。
叶晚瑶哪知道南锦心里的想法,以前在院子里,生活就是再难,苏嬷嬷也没有让她上过灶台,现世的时候倒是经常做饭,但那时候可不是用这个原始的东西生火的,要是有钱了,买个火折子才行,要不然每次做饭都成了麻烦事儿。
烧开的水,叶晚瑶清理下几个锅,又用一个锅煮了些红薯,炒了个胡萝卜,没有油,说是炒,不如说是用水清煮,海生买回来的佐料就只有盐巴。叶晚瑶还是很感激海生两口子的,竟然这么细心的帮他们一些必备的小用具,尤其是盐和碗。
简单的晚餐,虽然味道不是很可口,但两个人反倒吃的很香,毕竟这几天在楚家没少受气。
“你...真的记起来?”吃饭的时候,两人一直闷声不说话,挺让人尴尬的,叶晚瑶张了几次口,才到了句。
楚三儿低着头,嗯了一声。
叶晚瑶无声的点点头,看他不想多说的样子,也没在多问。
两人就这么默默的吃完了饭,叶晚瑶又让南锦帮她生了火,烧了开水,来洗刷碗筷,没有洗洁精,洗碗是一个很无奈的活儿,幸好今天没有什么油水,不然整天油乎乎的,那得多难受?
叶晚瑶虽然很会做饭,可对于洗碗这个活儿,她不是很热衷。
晚上家里来了人,不是别人,正是楚家老二夫妇,她和南锦大老远的就看到,楚老二和楚秦氏手里拿了很多东西。
“老三,娘就那样,这几年你又不是不知道,分了也好,分了正好不受她的气,只是娘也太过分了些,竟然什么都不给你们准备,就算不是亲生的,也有几年感情的。”楚老二一到就气愤的对南锦急说道,他这个娘没一处好的。
楚老二虽比不上楚老三英俊,可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俊哥儿,前几年跟着镇上的一个木匠铺子里的掌柜学了几年的木匠手艺,后来掌柜的做的大了,把铺子搬到了县城,楚老二这才回了家,成亲后,在附近的几个村子接起了木匠的营生,刚开始没什么人知道,现在忙活了一年多,隔壁几个村的也差不多都知道他专做木匠活,一年也能挣几个银钱。
说起来,楚老二也才成亲不到两年。因为六七年不在家,所以和楚杨氏不太亲,这些年在外面做营生,见过形形【创建和谐家园】的人多了,人世常理懂的多,周身有股子沉稳的气势,楚老二平时也是冷冷板着一张脸,发起火来楚杨氏还真怕他。
第十三章:咱爹怕娘
楚老三经常打猎去镇上卖,也经常去铺子里看他,两个人因为常见面的原因,反到走的亲近,楚老二和楚老大不亲近,因为这些年他娘偏向老大偏的太狠,他心里不舒服,再有老大为人处世太精明,他不太喜欢。
楚老二指着拿过来的两个袋子道:“这是半袋米,半袋面,还有一小灌油,你们先开着火。”
“弟妹,这个包袱里是大嫂扣下你的那些个衣衫,我都给你带回来了。”楚秦氏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