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曹国柱这边话音刚落,老太太顺手久从边上抄了跟木棍,一棍子打在曹国柱胳膊上:
“我没你这么不中用的儿!你老娘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还帮人说话?你没看你媳妇都被骂哭了?”
老太太一发飙,曹国柱心里就犯怵,不敢再开口了,只是有点埋怨地看向花小满,眼神不断示意,让懂事的花小满去调节。
懂事?懂事就是你们欺负老实人的理由?
前世因为一句“懂事”,花小满被她二叔、二婶左右了多少回,都知道欺负她好说话,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
这一回,花小满偏偏要不懂事了,装作没看懂她二叔的眼神,反而是回去装了两张饼,然后嘱咐她奶奶:
“我们过去一时半会儿的,可能还回不来,您别生气了,晚饭不用等我,您先吃着。
二叔,你回来的正好,帮奶奶把院子收拾一下,看看都折腾成啥样了。”
“好。”曹国柱闷闷地应了一声。
等回过神,人花小满都上车了,走没影子了。
二婶刘玉芝也没喊去录口供,就闷着头,跟曹国柱一起,给曹奶奶收拾院子。
曹奶奶虽然年龄大了,脑子和气势还在,哼了一声,开始念叨着给这夫妻俩讲道理。
曹国柱也挺无奈,她这老娘就这点麻烦,说起大道理来,跟国家领导人一样,那么能说会道的,咋没混个领导当当?还不是在村里穷了一辈子。
就是可怜玉芝,一直跟着他受气。
曹国柱握了握刘玉芝的手,刘玉芝愣了一下,把手给抽回来,继续去院子里打扫。
曹国柱挠了挠头,感觉媳妇和老妈都不高兴,自己有点里外不是人了。干脆闷不声地蹲院门口抽烟。
曹奶奶还在念叨:“以前我跟刘桂芬,一人两个儿,谁也不怕谁。现在好了,我一个儿死了,一个儿给了人家。现在刘桂芬三个儿,我一个都没有,她不欺负我欺负谁?
要不是看囡囡可怜,我早就该跟老大一起去了算了。没骨气的东西,就知道指望不上。”
以往老太太这么骂曹国柱,刘玉芝听着不高兴,总会辩驳几句,今天也没说话,不知道她心里咋想。
……
一帮人去了民警大队,一个个录口供根本快不了,这会儿时饭点了,都饿得前心贴后背。
花小满是有先见之明的人,来的时候装了两张她奶奶烙的厚饼,分了个给楚淮,两人就混在人群后面,专心吃饼。
这会儿两人是真的饿了,就撒点芝麻的白饼,也吃得香。
“曹奶奶手艺真好。”楚淮还忍不住夸奖。
“那是。”花小满一脸骄傲,已经忘了之前被人自称女朋友的尴尬。
张队还是挺会做人,自己没出面,他们大队的一位女同志,看他们吃得差不多了,就出面先引了花小满和楚淮先去录口供。
他俩本来也算是受害人,就是例行登记问了几个问题,也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问完了,也就放他们回去了,其他人,包括自称受害人的贾小川,都得慢慢问、仔细问。
尤其是这个刘翠英,张队他们心里门清的很,上次彪哥那个案子,就是这个女的给他们当线人,不过没证据,当时那女的哭得也惨,就没怎么她。这女人不消停,现在又来了,可得好好问、仔细问!
刘翠英还算好的,至少也是工作的人,在县里头见过点世面,知道不会有啥大问题,人也镇定。倒是她两个弟弟,大军二军,吓得跟鹌鹑一样,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天大的坏事,要被抓进监狱关起来呢。
这场闹剧,从花小满和楚淮出民警大队的门,对他们来说就已经结束了,刘家的人再横,那也是窝里横,真的被抓去问话,一个个都怂了,估计能老实一阵子。
“要不要吃点东西回去?”楚淮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转头问花小满。
花小满被他看的有点不好意思,没敢跟他对视,摇摇头:“不了,外面馆子里,可没我奶奶手艺好。再说奶奶估计也等得急了。”
“好,你等一下,我回趟医院,开了车,送你过去。”
“我跟你一起。”
“好。”
镇上的民警大队,已经挨着县城,坐一站中巴车就到了,比回村方便,而且车子也多。他们先回去县医院开车,然后回村,比直接回村速度能快不少。
随着一次次看到花小满被人欺负,楚淮的心里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他觉得开车去村里太招摇,也容易受到村民排斥。
现在想想,总有些人狗眼看人低,欺软怕硬的不少。总要给花小满撑腰,免得那些嘴碎的人说花小满没眼光、倒贴之类的闲话。
果然,当楚淮开着他的【创建和谐家园】版跑车到曹奶奶家门口,不少人出来看了热闹。
尤其是刘奶奶,一脸的羡慕,然后是着急,又不好意思跟花小满说话,最后还是隔着门喊刘玉芝。
“刘玉芝,你出来一下,帮我问问小满,我家大军他们咋还没回来?”
“妈,你就回去等消息吧,民警大队的同志一个个问话录口供呢,没那么快。”
刘玉芝隔着门敷衍一句,之后就忙着给楚淮上菜,态度格外亲热。
曹奶奶也忙着上菜,两个女人倒是挺配合,看得曹国柱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曹国柱还是担心丈母娘不高兴,主动放下筷子,喊着乐乐一起,去把她外婆给送回去,路上少不了听刘奶奶念叨几句,也是没办法。
刘奶奶也不是真的天不怕地不怕,家里人都被抓走了,她哪儿还敢往曹奶奶这里闹,嘴上念叨罢了,哪儿还敢有别的行动。就是不停跟曹国柱说道:
“我生了个女儿,白养那么大,养了个白眼狼。”
曹国柱能说啥?反正他感觉自己里外不是人。她老娘从来都只疼老大,又不会真的关心他和他媳妇。
第51章 最了解她的人
刘奶奶那嘴,跟曹奶奶是一挂的,一样能说,她心里有怨气,逮着女婿就劈里啪啦说个不停。曹国柱送她回家走一路,她就说了一路。
还好曹国柱也习惯了,心里想着别的事儿,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也没啥。
家里的饭菜都上桌,曹奶奶张罗着:
“先吃吧,不等你二叔了。他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说不定就在别人家吃了。小楚,别客气,吃菜呀。这个土豆烧牛肉呀,还是你买回来的牛肉。”
楚淮礼貌地应了一声,开始夹菜,花小满也不多问,跟着一起开吃。至于她二叔,这么大人了,还能丢了不成。自己要凑过去。
刘玉芝还是挺担心,想了想,戳了戳自己儿子:“乐乐,去看看你爸。”
“我不去,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不是让我多跟姐学习吗。我要跟姐姐和姐夫一起吃饭。”
姐夫这个称呼,让楚淮心情有点好,虽然这小子花花心思想的是:外婆现在就想骂人,我又不傻,我才不跟我爸一样上赶着!
曹奶奶也是爱说话的人,故意忽略了今天的不愉快,只管拉着楚淮说话。
曹奶奶年龄大了,可听力一点都不差,楚淮之前霸气地说花小满是他女朋友,两个年轻人算是确定关系了吧?
曹奶奶也挺喜欢楚淮这个年轻人,聪明有礼貌、有教养,一看就是肚子里有点墨水的。
刘玉芝也来了精神,不过一张口就扫兴:
“我听翠英说,小楚你在咱们县里头混的不错。那你认不认识小满她们学校的方校长?”
“听说过,但不是很熟。”楚淮一句话,想断了刘玉芝的念想。
结果刘玉芝根本就是执念,还不死心:“我听翠英说,你跟城里头不少老板都熟,看能不能帮我们家乐乐一把,我也是希望他能上个高中,能考上是最好,这万一要是差个几分,我们全家砸锅卖铁,也得给他走走关系。”
“这个我还真不太熟。”楚淮更尴尬了。
还是花小满给他解围:“二婶,别当着乐乐的面瞎说,我们上高中,那都是实打实的成绩考上去的,就算是县长的儿子,那也是考上来的,靠走关系,哪儿能走得通?高中还在咱们县里头,以后上大学,难道还把关系走到省会、走到首都去?咱家哪儿有那么大本事。”
“也是哈,是我想太多了。乐乐,赶紧吃饭,吃了饭回去看书去。”
曹天乐闷头吃牛肉,奶奶菜烧的这么好,而且这么一桌子,我不多吃点,我不亏吗?
曹奶奶也忍不住念叨:“就你眼皮子浅,人小年轻都还没定下来,就想着让人给你办这办那。真当捡了个便宜闺女?我老太婆还没死呢,小满的事儿还轮不到你来瞎做主。
平白没事地说这些,让人瞧不起。行了,也不用你帮忙了,赶紧吃好饭,带你儿子回去好好看书。”
曹奶奶不客气地撵人,但对自己儿子,终究是心疼,念叨归念叨,还是给曹国柱留了些菜,拿大盘子装好了,让刘玉芝一起带走。
楚淮也不好意思一直留在人家姑娘家里,免得花小满被说闲话。等人都走了,他也帮不上啥忙,就告辞离去。
花小满忙着收拾碗筷,跟奶奶一起洗碗扫地。顺便被老太太念叨盘问。
“小楚是个不错的小伙子,我家囡囡,眼光就是好。出门在外,别乱花人家男人的钱,平白被人看轻了。咱家虽然穷,咱们得活得有骨气。”
“嗯。”花小满点头应下,曹奶奶说的,也正是她想的。
或许从小跟着奶奶一起长大,花小满的一些做人理念,也受了曹奶奶影响。
曹奶奶一生要强,别看爱念叨,骨子里还是个要强的女人。
“不是,奶奶,您真的误会了,我和楚淮真的没有谈对象,他那是为了帮我解围,才故意那么说,要不然,咋好出头说话吗。
今天那个阵仗您也看到了,我本来是答应给刘翠英解释清楚,没想到她那么强势,带那么多人上门。”
“你呀,就是太软了,刘家明显是欺负你好说话呢。还好你今年总算开窍了点,没帮她们,要不然她们那一大家子,可要得意坏了,在外面怎么踩我们都不知道。”
“嗯。”花小满点头,然后试探着说卡的事情:
“奶,我外公外婆是不是挺有钱的?我看她们往卡里打了不少钱,一直在打钱。”
“那也是别人的钱,你都没见过的人,哪好花人家钱。万一遇到坏心眼的,等你长大了,把你弄去卖掉你不也的给人家还账?听说大户人家养闺女,说好听点,叫啥联姻?”
“我知道。”花小满有点郁闷,她就试探一下,只要奶奶态度认可,她就可以接着说取点钱出来,然后在县里头租房子住,奶奶就不用一个人住在村里头了。
可惜了,老太太不认可,肯定不会同意,花小满也就没继续说。
还是曹奶奶在那自言自语:“你要真的考上大学,拿来交学费奶奶也不反对,上大学比较重要,但你要记住了,别人的钱始终是别人的,到时候总要还给人家。
你回头去银行查个账,看看八年前卡里头有多少钱,算上利息,那些就是你爸妈留给你的,那你随便咋花都行。”
“嗯。好。”她咋没想到这一点!
曹奶奶继续念叨:
“钱呢,也不能乱花,我知道你想让我过点好日子,你爸以前就这么说,他们两口子还接我到县里头住了几天,哎呦,真的住不习惯,周围都没个认识的人,也没地方去,就那么个方方正正的屋子,跟坐牢一样。
哪儿有我们乡下地方好,想吃啥自己种多新鲜,哪像城里买把青菜都要好几毛钱。一点意思都没有。”
果然还是奶奶最了解她!花小满都没开口,就被她奶奶猜到个大概,先断了念头。
确实哦,村里都是认识人,街坊邻居互相走动都习惯了。要是住到县里头,少了麻烦,但也少了热闹,老太太又不认识几个字,难道还知道她呆在家里看书做学问?
第52章 和解?
帮奶奶洗了碗,聊了会儿家常,花小满就去里屋看书、刷题,时间过的也快。
到了晚上九点多,村里有些人家都睡了,才传来发动机的轰隆声,还有不远处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花小满听到点声儿,应该是刘家的人终于给放回来了。
刘家跟她奶奶家住的也不远,就隔了条马路,中间再隔两户,勉强也能算斜对门。他们家人多,声音还是能传过来一些。
尤其是刘翠英的哭声,在这样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当然,刘奶奶标志性的叫骂声,也是少不了,以及村里头几条不安分的看家狗,也在汪汪叫唤着凑热闹。
曹奶奶是闲不住,还跑人家门口去看了回热闹。
约莫折腾了半个小时,回来也闲不住,开始跟花小满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