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抖音独家】连载至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程弯弯赵大山》-第6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达一拍大腿:“大山娘,我家婆娘交代我要买鸭子,我给忙忘了,这鸭子哪里买的,我得赶紧去买几只。”

        程弯弯忙道:“我去给你买吧,很快就回来。”

        她从车上跳下去,跑到小巷子里,又买了五十只鸭子出来,二十只给赵达,三十只等会送去赵家老屋。

        她一次性买了太多鸭子,商城竟然送了五只小鹅崽子给她。

        她最怕的就是大白鹅这种生物,小时候在孤儿院里,被一只大白鹅一直追一直追,追的都有心理阴影了。

        不过这五只鹅崽子黄色毛茸茸的,和小鸭仔看起来差不多,没有任何攻击力。

        等这五个小家伙长大了,那也是看家护院的小能手。

      第102章 会做木工的赵阿爷

        “嘎嘎嘎!”

        “呷呷呷!”

        鸭叫声和鹅叫声此起彼伏。

        到了村口,一群人围上来,满脸惊奇。

        “大山娘真有本事,竟然买到了这么多小鸭仔。”

        “这些小鸭仔出生应该至少半个月了,黄毛已经褪了一些,好养活。”

        “以前刚生下来的鸭子就要五六文钱,这些大一点的鸭子应该不便宜吧,大山娘,多少钱一只?”

        程弯弯笑眯眯的说道:“七文钱一只。”

        商城里一只鸭五文钱,她一只赚两文,就当是赚个路费。

        这个价格,对村子里的人来说,很是公道,毕竟这些鸭子再养一阵子,就能下蛋宰了吃,价值远超过了七文钱。

        之前预定了鸭子的几个嫂子连忙回去取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牛车的鸭子,瞬间就空了。

        还剩下最后三十只鸭子,程弯弯让赵二狗拿去送到老赵家。

        赵老太太压根就不知道村里有人央求大儿媳去镇上买鸭子,要是知道有这回事,她老人家早就先掏钱了。

        老赵家只分出去了一家,还有二十多亩水田,三十只鸭子根本不顶用。

        “二狗子,让你娘明儿给我再买二十只鸭子回来。”赵老太太顿了顿道,“三十只吧,多买点。”

        她折身去床下面的地洞里取钱,前天借给赵友贵两百文钱,还剩下四百文,再加上这两天大儿媳给的工钱,还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交上来的钱,一共是四百四十八文钱,能买六十多只鸭子,手上就还剩下二十多文应急。

        二十文是少了点,她这不是每天都还有进项吗,多攒一阵子,手上很快就又有五百文钱了。

        孙氏眼睁睁看着老太太将所有家底送了出去,眼睛都红了:“娘,咋就一定要买鸭子,蝗虫来过一阵以后肯定不会再来了,鸭子买回来了就是折腾人。”

        “你这婆娘懂啥子!”赵老太太没好气的骂道,“蝗虫不来就不能养鸭子吗,瞅瞅家里这些孩子,一个个瘦成啥样了,鸭子比鸡勤快,养大了好生蛋,你要是嫌弃鸭子折腾人,以后一个鸭蛋都不给你。”

        孙氏挤出笑脸:“我、我这不是怕累着娘吗……”

        主要是怕累着她大闺女春花,春花是家里最大的丫头,家里一堆杂事都是她闺女在做,等养了鸭子,到时候赶鸭子喂鸭子,清理鸭屎啥的,还不是都成了春花的活儿。

        “家里四个丫头轮流伺候鸭子,累不着我。”

        赵老太太狠狠瞪了孙氏一眼。

        孙氏不敢再说啥,反正鸭子不是她买的,她以后有鸭蛋吃,这就够了。

        赵二狗回到家里,把赵老太太给的铜板交到了程弯弯手中,程弯弯收下钱,看向在院子里瞎折腾的程昭。

        这孩子只有晚上才会教书,整整一个白天都没啥正经事,于是瞎折腾。

        昨天折腾做出来了四个沙盘,做的还有模有样,四个小子都特别开心,程昭应该是得到了鼓舞,今儿开始研究做算盘。

        沙盘做起来容易,做算盘可就没那么简单了,需要木头,需要各种工具,是一个细致的活儿。

        程弯弯将五只小鹅单独圈养起来,走过去道:“昭儿,你的手不适合干这个,不如我明儿买几个算盘回来。”

        程昭抿了抿唇道:“算盘最便宜都要三四百文一个。”

        这价格,确实是有点贵。

        赵四蛋笑嘻嘻的说道:“表哥,我和三个哥哥轮流用你的算盘就好啦,我们一定会学会的。”

        程弯弯托着下巴,缓声道:“四蛋,你阿爷会做木桶,应该、或许、可能也会做算盘?”

        木桶是木工,算盘也是木工嘛,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赵四蛋眼睛一亮:“那我去找阿爷。”

        程昭洗了一下手:“我带上算盘一起去。”

        “等等。”程弯弯叫住他们两人,“上回你阿爷做木桶,我没给工钱,这钱给了你阿爷也不会要。这次开口让阿爷帮忙做算盘,必须要给钱,昭儿,你说一个算盘给多少钱合适?”

        程昭回想了一下德和堂的物价,最便宜的算盘三百五十文,最贵的十几两银子都有,具体看做工和材质。

        他开口道:“得做出来了才知道,不过就算最差,也有至少五十文一个。”

        程弯弯点头:“行,那就做出来再说。”

        赵四蛋带着程昭风风火火去赵家老屋。

        “阿爷,阿奶,三婶!”

        赵四蛋一个个叫人。

        程昭谦然有礼的跟着打招呼:“赵家阿爷阿奶好,三婶好。”

        他的体态和气势,与整个大河村格格不入,他一进院子,其他人就有些不自在。

        就连一向喜欢找茬的孙氏,都不敢盯着程昭看太久,总觉得是亵渎了读书人,她进屋端了一张凳子出来,却觉得这凳子好像太破了,又进去换了一张体面干净一点的凳子出来,擦了又擦,放在院子里让程昭坐下。

        程昭连连摆手:“我这次来,是有一件事想请求赵家阿爷帮忙。”

        赵老头子正在屋檐下吧嗒吧嗒抽旱烟,程昭喊他的时候,他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实则一直在偷偷打量程昭……以前只听过这位程家大侄子,前几天就说程昭来了,他一直想去看看,但是没有理由去大儿媳家走一趟。

        这一次是真的近距离看到了,也就是这一刻,他老人家终于明白,老大媳妇为啥偏疼这个侄儿。

        长得好就算了,还会念书,人看起来懂事乖巧,对他们这些庄户人家也谦卑有礼,这么好的后生,咋不是他们赵家的苗子……要是他们赵家能培养出一个读书人,他以后闭眼了去见列祖列宗的时候该多有面子。

        赵老头子痛心疾首之时,程昭突然说有事请他帮忙。

        他老人家立马起身:“程家小子,有啥事,你赶紧说,只要是我能做的,绝不含糊。”

        程昭将算盘拿起来:“不知赵阿爷会做算盘吗?”

        赵老头子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自然是认识算盘的,读书人基本上都会,一些店铺的掌柜小二也会专门学这个,他以前央求一个掌柜教他,那掌柜瞧不起他一个种田的,硬是不教精髓,天天瞎忽悠,他学了半个月啥都没学会,最后一怒之下和那掌柜断交了。

        赵老头子走过去,将那算盘接过来,圆润的珠子滚动着,滚在他的心口。

        他点头:“不会做也得试试。”

        他看向刚走进来的赵有财,“老三,去山上砍树,樟香木或柏木都行。”

      第103章 这辈子三大遗憾

        正午。

        太阳高照。

        老赵家院子里没几个人在。

        赵有财和赵有银以及赵老太太都去程弯弯那边干活去了。

        文氏和孙氏带着几个丫头上山去挖野菜,顺道捡一点干柴干草回来。

        赵大旺和赵二旺两兄弟合伙把三十只鸭子赶到稻田里去吃蝗虫,两人没啥经验,还喊了四蛋帮忙。

        院子里,赵老头子在锯木头,程昭在边上帮忙。

        虽说赵老头子当年没有学成一身手艺,但该有的工具都有,这些年,家里的桌子椅子凳子,床架子,都是他老人家用这些工具做出来的,虽然不如买回来的漂亮,但胜在便宜,且用的木料都是山上最好的木头,不怕生虫坏掉。

        “做算盘,最好的是檀木和黄花梨,不过这些好木头太难找了,用柏木也可以。”赵老头子一边锯木头一边道,“算盘做这么大行不?”

        程昭连连点头:“再小一点,这样方便带在身上。”

        赵老头子把这根木头锯短了一点。

        两人分工合作,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框子,接下来要做珠子,这是最细致的工序。

        将木头锯成小小的方块形,然后用脚旋床来打磨,这是许多年前赵老头子当学徒的时候,花大价钱买的,只用了不到半年就收起来了,后来做的木工活,都不需要打磨圆珠类的装饰,这东西一放就放了三四十个年头,拿出来的时候,到处都是灰尘。

        脚旋床上头有一个小小的𝖒𝖑𝖟𝖑铁器做的刀片,底下有一个踏板,用刀片抵住木块,踩下踏板,在高速旋转的作用下,木块渐渐就会被磨成圆润的形状。

        珠子的形状磨出来后还不够,还需要抛光。

        赵老头子道:“我师傅说,要用细布来抛光,这东西太精贵了,买不起,就用粗麻布吧,再拿手上把玩个几天,慢慢就光滑圆润了。”

        程昭二话不说掀起衣袍,从自己的里衣撕下一块布:“这是绸布,不知是否可行?”

        赵老头子瞪着看他:“你这孩子咋这么虎,好好的衣服扯缺了一个口子,再咋穿?”

        程昭满脸不在意:“我观之发现,大家都未穿里衣,我以后也可【创建和谐家园】。”

        “这能一样吗?”赵老头子都急眼了,“你是读书人,以后要当秀才老爷的,咋能跟我们这些地里刨食的人比,一点都不讲究!这块布你放好,回去让你二姑给你缝上,用白色的线,也不会被人看出来。”

        程昭的神色有些黯然。

        这里的人都尊敬他,因为他是读书人。

        可其实,他早就不是了,他连读书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他想解释什么,但还是将所有的话咽了回去。

        他低头,将手中的布又撕成了两半:“给算珠抛光后,这几块布正好可以当洗脸洗脚的抹布,二姑家里缺这个。”

        “你这孩子,你这……”

        赵老头子叹气。

        再一次明白,为何大儿媳会偏疼这个侄儿,他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头子都喜欢这后生,恨不得变出来一件棉质里衣送给他。

        忙碌起来,赵老头子问:“做这么多算盘干啥子?”

        程昭道:“送给四位表弟,他们都很喜欢学算珠,我想把我会的都教给他们。”

        赵老头子的眼睛瞪圆了,他很想问,他能不能跟着一起去学。

        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有三件事:第一,是没有学成木工;第二,是没有学成算盘;第三,是没有看到大儿子得胜归来。

        三个遗憾,其中一个好像有可能实现的样子。

        不过赵老头子面皮薄,他一把年纪的人了,跟着一群毛孩子一起学算盘,传出去了他还要这张老脸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3: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