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抖音独家】连载至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程弯弯赵大山》-第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沉默着,没说什么。

        赵二狗默默地叹气,他一点都不喜欢大表哥,娘却让大表哥来教他们读书认字,他突然不想学了。

        他惆怅之时,一个声音在他耳后响起。

        “这不是二狗吗?”

      第97章 蝗虫来了

        赵二狗回头。

        看到了县令大人。

        县令没有穿官服,但一身绫罗绸缎,微微发胖的身材,还是能让人一眼认出来。

        程弯弯一行人连忙行礼。

        “见过县令大人。”

        县令摆摆手:“都是老熟人了,以后见着了不必多礼。”

        言罢,目光落在赵二狗身上,“二狗近来要是不忙,可来县衙找本官,本官儿子和你年龄相仿,你们应该有话可聊。”

        赵二狗苦笑着扯了扯唇角。

        前阵子挖沟渠时,他碰到过县令大人的儿子,跟他同年生,却不知道比他幼稚了多少倍。

        最关键的问题是,县令大人的儿子自认为高人一等,总对他呼来喝去,把他当奴才一样的使唤,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他恭敬的道:“水稻丰收在即,草民要时时刻刻盯着地里,可能抽不出时间去县衙。”

        县令点头:“也行,等忙完这阵子再说。”

        他看向程弯弯,“二【创建和谐家园】出了一个好儿子,若是他识字,还能当本官不孝子的书童,可惜……不过当玩伴也可以,等秋收过后再提这件事。”

        县令挥挥袖子走了。

        赵二狗立马道:“娘,我不要给县令大人的儿子当玩伴,我不想去。”

        不就是上回寻找水源时,他表现的比较好么,咋就被县令大人给记上了,他真的不想去当奴才……

        程弯弯也有些愣,她知道二狗除了感情上有点糊涂之外,其他方面都相当聪明机灵,没想到竟然入了县令大人的眼。

        当书童其实也还行,当玩伴可不行,玩物丧志,这不是一个好事儿。

        一直降低存在感的程昭开口道:“县令大人是一个好官,若是不愿意,直接开口拒绝就是了。”

        他们读书人,在一起谈的就是这些朝廷政事,附近几个镇的县令是什么脾性,读书人最清楚。

        政绩最好的是河口镇县令,靠着码头这个交通枢纽,让河口镇发展成为了附近最大的镇。

        性格最差的是凤凰镇县令,每年丰收都会搜刮民脂民膏,凤凰镇的人苦不堪言。

        最是体恤民情的是平安镇县令,体态胖,心态也宽,常常出入街头,和许多店铺掌柜都交好,只可惜平安镇太小了,县令被调任至此为官七载,也没做出什么太大的政绩。

        程昭都这么说了,程弯弯便将这件事先放下了。

        她看着程昭道:“你今儿先回程家村,带点换洗的衣物过来,以后就在二姑家里住着,什么时候还清了欠债,什么时候就可以走了。不过,这事儿你阿爷阿奶爹娘肯定会反对,我只有一个要求,我不希望程家人再来赵家找麻烦。”

        程昭连连点头:“二姑,我知道的。”

        牛车往回走时,在岔路口分开。

        程昭步行回到程家村,这会子快到中午了,程家正在做午饭。

        他一进去,程老太太就迎上来:“昭儿,你可回来了,你二姑那边怎么说,给钱你了吗?”

        程昭没有答话,他进屋把昨天放进去的两个箱笼拿出来,声音冷沉道:“我暂时不能去读书,找了个教书的活计养活自己,阿奶不用担心我。”

        “你教啥子书,这不是耽误考秀才吗?”程老太太急了,“昭儿,我让里正去问了,凤凰镇有个书院还招生,等会让你爹带你去那边报名,咱一定要读书,一定要当秀才……”

        程昭摇头。

        诬陷他的人之一,就是凤凰镇县令的亲儿子,他去那边读书,就是自投罗网。

        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阿奶,您别管我了。”程昭强硬的后退一步,“我今年十八岁,即将十九,有些事我应该自己处理,我一定会迈过这个难关。”

        他头也不回的走出去。

        程老太太想追上去,可这会儿家里就她一个人在做饭,灶里烧着火,锅子里还有东西,离不得人,她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自己大孙子消失在了程家村门口。

        这头程弯弯和赵二狗刚到家门口。

        牛车上的木桶木盆都还没来得及卸下来,就听到村子里一片沸腾。

        “不好了!蝗虫来了!”

        “天哪!为啥这么多蝗虫!”

        “不要急不要慌,这些蝗虫还没有去年十分之一,大家一定要冷静!”

        “回去拿家伙,把蝗虫赶走!”

        赵达从牛车上滚下去,飞快奔回家去。

        程弯弯和赵二狗也赶紧从牛车上下来,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工具,敲敲打打,企图用声音赶走蝗虫。

        天上,有小面积的蝗虫飞过来,不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这些蝗虫虽然不至于将庄稼全部吃光,但肯定会给丰收造成不小的损失。

        大河村的人像疯了一样,满稻田敲打驱赶。

        不知过了多久,成群的蝗虫慢慢消失,村里人疲惫的坐在田埂上,一个个心有余悸。

        蝗虫能瞬间啃食超过自己体型三倍的食物,这么一会儿时间,就有人家里损失惨重,至少被吃掉了半亩地的稻子。

        虽然有损失,都比起去年好多了。

        去年啊,才半天的时间,整个村里,成千亩的稻田就被吃了个干干净净。

        那场面,许多人不敢回忆。

        里正一脸严肃的询问各家各户的损失,基本上都多多少少被吃掉了一些,只有程弯弯家和王婶子家,没有任何被蝗虫侵犯过的痕迹。

        王婶子满脸笑眯眯:“这么多蝗虫飞过来,就是不吃我家稻子,我也不晓得为啥子。”

        她拿着好些家伙驱赶蝗虫,结果蝗虫根本不给她机会。

        程弯弯看向自家的稻田,赵四蛋赶下地的几十只鸭子优哉游哉的游水,一看就是吃饱了。

        她开口道:“鸭子是蝗虫的天敌,我和王婶子家地里有鸭子在,蝗虫自然会选择没有鸭子的稻田。”

        众人不太相信鸭子能吃到蝗虫,鸭子不能飞,蝗虫能飞,人都抓不住,鸭子能捉住吗?

        他们看向鸭子的时候,那些没吃饱的鸭子十分迅速的抬头,嘴巴伸出去,一口啄住一只,然后吞下去,继续寻找下一只。

        里正大手一挥:“今天飞来的蝗虫算是给了我们一个警醒,还有不到半个月丰收,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岔子,家里还有余钱的,就赶紧买鸭子放地里养着,能防一点是一点。”

        众人连忙点头。

        鸭子能赶蝗虫,能下蛋,还能杀了炖汤吃,养鸭是一本万利的事儿,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第98章 这个家很忙

        村民渐渐散了。

        程弯弯也准备回家去卸货。

        里正却走到她面前,一脸严肃的道:“大山娘,光有鸭子可不行。”

        程弯弯知道鸭子有用,但上千亩农田,至少需要万只鸭子,而且是成年鸭,若是蝗虫铺天盖地而来,这些出生还不到一个月的小鸭子根本就不顶用。

        “去年蝗灾来之前,就有这么几次小范围的蝗虫飞来,当时大家都没当回事,谁能想到,短短几天之后,所有农田都被毁掉了……”里正长叹一口气,“干旱的事好不容易解决了,真的怕蝗虫飞来,一切就全完了……”

        因为马上丰收,全村人近来也没再省着粮食,反正十天半个月后就有新粮入仓,没必要节省。

        假如蝗灾突然降临,全村三天之内必断粮,到时候可该怎么办……

        程弯弯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今天的蝗虫数量少,能侥幸赶走,那下次呢,下下次呢?

        她回忆上辈子的事,却想不到什么关键点,她没接触过农活,压根不懂怎么驱赶蝗虫,鸭子的事,还是因为那次扫蝗鸭军上了热搜,不然她连提前养鸭子都不知道……

        还是得买书,现代农业科技应该会提到蝗灾的事。

        她开口道:“里正叔先别急,肯定有办法的,我们都好好想一想……”

        里正也是实在不知道该问谁了,这才跟程弯弯闲聊几句,他叹着气,看向面前渐渐饱满的谷粒,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程弯弯回到家,关在屋子里,在商城里买了一本现代农业治理蝗虫的书,买出来才发现,这本书也太尼玛厚了吧,七八百页,比新华字典还要厚……她默默地将书放在了床板下,等忙完了再慢慢翻阅吧。

        她开始忙活午餐,吴慧娘想要帮忙,被她严厉拒绝了,反正几个小子也不挑食,随便弄熟了就行,野菜饼子疙瘩汤什么的,她现在也会做了,味道还行。

        做饭的时候,赵大山进来问她:“娘,我们要盖多大的房子,起几间?”

        程弯弯一边炒菜一边道:“至少每人一个房,免得以后娶媳妇又得盖房子,还要有一个大堂屋,一个灶房,书房也得备着,对,最重要的是厕所……”

        家里现在的茅房,是一个大坑上面两块木板,每次上厕所,她都要做巨大的心理建设才能迈进去,她最想改善的就是厕所,具体怎么改善,还得好好琢磨一下。

        赵大山点头,在心里盘算着要打多少土坯。

        不过,就他那点数学水平,根本就算不出来需要多少块土坯,但他知道里正家盖房子的时候,屋前屋后都堆满了土坯才开始动工的,后来还不够,又花钱去其他人家里买土坯凑数……娘要盖的房子大小和里正爷爷家里差不多大,那就先把屋前屋后堆满了再说。

        午饭过后,就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田地里没什么人。

        家里四个小子一起互相合作打土坯,打出来的土块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搬到屋后码放整齐。

        赵有银和赵有财,还有赵老太太这会儿也过来了。

        程弯弯带着老太太去后头的临时作坊:“娘,您就负责烧热水,烧出来的水放在风口晾凉……”

        这活计根本就不是什么累人的事,坐在灶口,注意火候,等锅子里水开了咕噜咕噜冒泡时,就把水倒进水桶里,然后开始烧下一锅水。

        因为不忙,老太太有空东瞧瞧西看看。

        她两个儿子,里正的两个儿子,还有隔壁的泥鳅爹,都在低头搓洗冰粉籽,连偷懒的时间都没有。

        而她一向瞧不上眼的大儿媳,则将搓出来的冰粉籽拎到一边,拿一块细纱布隔着,仔细的过滤,睁着大眼睛将冰粉里头黑色的碎籽捡出来,动作小心而又细致。

        老太太走到前院,大房的四个小子热火朝天在打土坯,夏花坐在树下缠干草。

        就连屋子里的吴慧娘也没闲着,她躺在床上,正在用裁衣服剩下的碎布做里衣,更碎一点的布,她打算做成鞋面,等入秋后,就不能再穿草鞋了,得穿布鞋……

        赵老太太站在门口许久,吴慧娘都没发现她老人家。

        她老人家总算是明白了大儿媳为啥要找这么多人来帮忙,这个家是真的忙,忙的连闲聊的时间都没有。

        她还以为大儿媳是𝖒𝖑𝖟𝖑为了偷懒,是她误解大儿媳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6: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