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抖音独家】连载至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程弯弯赵大山》-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开口道:“等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

        赵大山立马点头:“从明儿开始,我一天攒一点土坯,攒够了就可以起房子。”

        赵二狗跟着道:“我和大哥一起打土坯。”

        他后来回去想明白了,水芹之所以不愿意跟他好,就是因为家里没地方住。

        三牛马上也要娶媳妇了,要是三牛喜欢的人因为家里没地方住,而不愿意嫁过来,三牛该有多伤心。

        他不能让两个弟弟落入跟他一样的境地。

        程弯弯知道土坯是什么,一个方方正正的模子,往里面放混合了水的泥浆,同时还要将稻草或麦秸剁成一指长混合进去,泥浆和稻草充分混合后凝固,再将土坯倒出来晒干就成了土砖,到时盖房子,就是用这些一块一块打出来的土坯建成的。

        大河村的房子大多都是这样,里正家稍微好一点,地上垫着石砖,但房屋的基础也是土坯。

        土坯房造价便宜,只要家里人口多,平日里抽时间多攒点土坯,到入冬之前就能把屋子盖起来。

        程弯弯不太想住土坯房,但这种时候盖青瓦房也没条件,而且容易遭村子里的其他人眼红,里正都没住青瓦房,她一个分家带着四个儿子的寡妇,哪来的钱盖大房子?

        母子五人还没走几步,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程弯弯回过头,就见身后竟然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赶车的人“吁”的一声,马车在路边停下。

        车帘掀开,大河村的赵里正意气风发的从马车上跳下来,赶车的人拱拱手,调转车头回去。

        这还是程弯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马车,大河村许多人也是第一次见马车,路边田地里的人扔下手中的活儿就凑了过来,围着里正问东问西。

        里正摸𝖒𝖑𝖟𝖑了摸胡须,一脸板正的说道:“那马车是咱们平安镇县令家的,赶车的人是县令身边的小厮,专程送我回来的。”

        “嗬,里正不得了哩,县令大人竟然派人亲自送你回来。”

        “咱们大河村的里正就是有本事,能让县令大人另眼相看。”

        里正被恭维的满脸舒泰,笑着开口:“我能让县令大人瞧上眼,也是因为咱们大河村心和力气往一处使,前几日从山上挖沟引水的事,不知咋的就传到了县令大人耳朵里,今日叫我过去,就是问这个事儿,以前啊,我想见县令大人一面都难,如今竟能有幸和县令大人坐在一处喝茶。”

        村子里的其他人羡慕极了,忙追着问:“县令大人多大年纪了,县令大人胖还是瘦,县令大人好说话不……”

        里正也是第一次被县令大人接见,炫耀欲很强,自然是一个一个回答问题。

        等这些人恭维完了,程弯弯这才开口:“里正叔,县令大人咋会专程问起挖沟渠的事,是不是有啥安排?”

        里正的炫耀之心立马淡下去了,他没料到,大山娘竟然能猜出县令大人召见他的深意。

        他点头道:“平安镇下有三十六个村,每个村都干旱,县令大人想将挖沟渠推广开,问我是否可行。”

        边上围着的村民笑起来。

        “大东山上有水,又不代表其他山上也有水。”

        “离我们最近的桂花村都没得法子,更远的村更没法子。”

        “县令大人这是病急乱投医……”

        里正没说话,盯着程弯弯,直觉告诉他,大山娘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程弯弯看向四个儿子:“你们把东西带回去收拾干净,我等会回来。”

        里正和程弯弯走到了村中间的大槐树下。

        其他村民不敢跟上来,自从挖水渠的事情过后,他们再也不敢用以前的眼光去看这位赵大嫂子。

        连里正都高看一眼的人,他们哪敢看轻?

      第62章 程弯弯出主意

        日头偏西。

        空气很是燥热,大槐树下有树荫,但是没有风,走一会路就热出一身汗。

        程弯弯看向里正开口道:“如今大旱,除了大河村,其他村落会颗粒无收,到时候大河村就成了众矢之的……”

        里正开口问:“众矢之的是啥子?”

        程弯弯:“……”

        现在是不耻下问的时候吗?

        “众矢之的就是,所有人攻击眼红的对象。”她继续道,“县令大人推广挖沟渠之事,这是件好事,如今还有半个月丰收,早一天引水入田,庄稼就能早一天起死回生,多多少少能收获一些粮食。不过,并不是每个村都能找到水源,找水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就是想问问大山娘,山上的水你是咋找到的?”里正求知若渴,“县令大人说希望大河村能派些人去帮忙,一是帮忙找水源,二是帮忙规划挖渠路线,三则,挖沟渠也需要人帮忙。”

        程弯弯话锋转了一下:“这几日村里没有异样,村里的巡逻队似乎松懈了一些。”

        里正不知道她为何突然提这件事,不过还是附和道:“田里有水之后,稻子长出来,杂草也多了,还生出来很多虫子,不仅要拔草除虫,还得施肥,施肥多,稻子才长得饱满,地里忙,巡逻的事情大家确实没那么上心了。”

        程弯弯语气沉重道:“因为巡逻没有放在明面上的好处,一旦感觉没有危险后,村里的人自然就不愿意出工了。里正叔,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觉得巡逻队之事一天都不能懈怠,要成立专门的巡逻队,并发放工钱。”

        古代人法律意识淡薄,她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感相对高一点的村子里。

        里正叹气:“村里哪有余钱养巡逻队。”

        村里的收入就是出售荒田那点钱,几十年前有逃难来的人开垦荒地,村里还有些收入,但这几年大河村没有外来户,家家户户都有地,谁会去买荒地开垦,几十年前的收入用来打公用水井,赡养一些绝户,早就花了个干干净净。

        程弯弯笑着道:“这次挖沟渠就是个机会,大河村给县令大人解决燃眉之急,县令大人是不是该给点资金,能申请下来多少银子,就全靠里正叔的本事了,这笔钱就能当做是养巡逻队的初始资金。”

        里正的下巴都快惊掉了。

        大山娘这脑子是怎么长得啊,竟然能想出一个从县令大人那里名正言顺搞钱的主意。

        他还准备明儿个带着二狗子,还有他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去见县令大人,和县令大人一起去下面的村子找水源,他确实准备无偿免费帮县令大人解决【创建和谐家园】烦……但这会儿他想通了,上赶着帮忙叫讨好巴结,若是县令大人需要时他再去,就是雪中送炭。

        而且大山娘说的对,大河村越来越好,容易遭人眼红,巡逻队的事不能松懈。

        县令大人拨款下来后,巡逻队正式成立,大河村家家户户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被偷走了。

        程弯弯以前当创业的时候,养了一个技术团队,这些人要做什么项目,写好策划书,她觉得可行,就会让财务拨款,拨款十个项目,只要能有一个研发成功,公司都会大赚特赚一笔,这是事前投资。

        而现在,大河村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县令大人的投资是百分之百会收到回报,只要里正稍微提一下,县令大人很大概率不会拒绝。

        和里正聊完之后,程弯弯转道回家。

        走到家门口,她看到院子里的田地里竟然冒出来了绿油油的嫩芽,这青菜长的可真好。

        等屋前屋后的菜都长起来,以后饭桌上就不是顿顿野菜了。

        菜地边上两只母鸡带着二十只小鸭子走来走去觅食,大公鸡站在柴堆上喔喔叫起来。

        赵大山下地去了,站在家门口能看到大儿子在田里忙碌的身影。

        赵二狗在给家里的菜地浇水,天气热,菜地要一直有水,菜才能发芽出叶长大。

        赵三牛去山上砍柴了。

        赵四蛋去田里挖野菜回来喂鸡鸭。

        日头西斜,村里的炊烟袅袅升上天空,黄色的稻穗在风中摇摆,风景美如油画。

        这一刻,程弯弯的心情极好。

        上辈子独自奋斗打拼创立公司,这是一种生活。

        这辈子,带着一家人奋斗慢慢过上好日子,这也是一种生活。

        她走进屋子,看到吴慧娘坐在桌子边上正在切菜,看到婆婆进来,吴慧娘条件反射一样就要起身。

        程弯弯将她按回去:“你去裁剪衣服,今晚我来做饭。”

        吴慧娘连忙道:“娘,我今天身子好多了,站一会儿肯定没问题。”

        “行了,别逞强,再出点事,家里可没钱给你请郎中,等你好了多的是做饭的机会。”

        程弯弯扔下这句话就去了隔壁灶房。

        中午吴慧娘一个人吃饭,随便吃点啥都行,比较简单,晚上要做六个人的饭菜,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完的。

        她从有记忆开始,就是吃孤儿院的食堂,读书后吃学校食堂,后来工作了天天点外卖,鲜少自己做饭,厨艺停留在蛋炒饭水平。

        不过她平时闲暇会刷一些做饭的短视频,先放什么再放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她的理论知识特别丰富。

        来古代小半个月,土灶怎么生火她也知道,用干草引火后,再放木柴,火慢慢烧起来。

        先用破锅把粟米蒸上,然后在另一口锅子里放油,把切好的玉笋倒进去翻炒,倒进去的那一瞬间,油溅到了手上,程弯弯根本就顾不上手背上的疼,飞快翻炒锅里的菜,生怕被烧糊了……

        小半个时辰后,一顿晚餐总算是做出来了,一个清炒玉笋,一个野菜蛋饼,六碗粟米饭。

        玉笋炒糊了,野菜蛋饼盐放多了,程弯弯吃一口就喝了一大碗水。

        不过面前四个小子和儿媳脸上都没什么异样,两碗并不怎么好吃的菜,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后,吴慧娘才小心翼翼开口:“娘,以后还是我来做饭吧,我拿高一点的凳子坐在灶前,让四蛋帮忙看着灶里的火,没啥问题的。”

        并不是因为饭菜难吃,这年头,只要是能入口的,没人会嫌弃,主要是这碗野菜蛋饼,娘放了至少两勺盐,这么精贵的东西,不能浪费。

        程弯弯摇头:“等两天后你安胎药吃完,做饭的事再交给你。”

        总不能让还在吃药的人做饭,她做不来磋磨儿媳妇的事儿。

        但是大儿媳什么事都不做,显得内疚难安,反倒不利于养胎。

        一家人用完餐,轮到赵二狗洗碗,剩下的人趁天色还亮,赶紧准备做冰粉。

        六百碗冰粉,差不多是六桶,需要三斤左右石花籽,这工作量还挺大的。

      第63章 不解风情的臭男人

        白日时,一些孩子会送来灯笼,吴慧娘在家中负责收下并结账。

        光是白天就收了十八斤灯笼,吴慧娘除了裁剪做衣服,就是坐着剥石花籽,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需要耐心,且耗时,坐着不动腰酸背痛,吴慧娘白天零零散散剥出来两斤多。

        程弯弯烧出一大锅热水,放在外面被风吹凉,然后用晾凉的水浸泡石花籽。

        浸泡的功夫,她继续烧水,做冰粉需要大量的熟水,所以一斤石花籽能出一百多碗冰粉。

        赵三牛在院子里劈柴,刚刚砍下来的柴,大部分都用来烧水了,他拿着斧子再次上山去砍柴。

        赵二狗提着水桶跟着一起上山去挑水,需要很多水。

        石花籽浸泡好之后,赵大山坐在大木盆前,不停的用手搓洗,将石花籽表面的一层酸性可凝结物质搓洗出来融进水中。

        程弯弯烧完水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过滤,揉搓后的冰粉里头会有石花籽的碎渣,这东西影响美观和口感,必须要过滤出去。

        家中的木桶木盆全都被占用了,她把在外头清理鸭屎的赵四蛋喊进来:“去你阿奶那边借四个木桶两个木盆过来,还有,拿两文钱去给你夏花姐。”

        今日白天家中的鸡鸭都是夏花负责喂的,这个钱必须当天结算清楚。

        赵四蛋揣着两文钱飞快的奔向赵家老屋,这会子太阳还没彻底落山,外面有光亮,也有些傍晚的凉意,老赵家的人都坐在院子里,或劈柴,或浆洗,或缝补,或修理农具,或摘野菜,拉扯着家常,还算热闹。

        “四蛋,你咋来了?”赵老太太第一个看到他,“啥子事跑这么急,脑门一头汗,赶紧来喝口水。”

        赵四蛋从袖子里摸出两文钱:“我娘说把夏花姐的工钱结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9: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