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有些后悔,之前为什么没有看那些公众号发的育儿经,她一个单身狗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啊。
虽然冬花伸手要吃的这个行为不可取,但四蛋太小气了也不行。
她走到四蛋边上,压低声音道:“你给冬花分一块,明天娘再给你买一包。”
赵四蛋眼睛一亮,立马就妥协了,掏出点心,小心翼翼拿出一块,递到了赵冬花的手上。
冬花一口就把点心咽下去,砸巴了一下嘴唇,眼睛还直勾勾的盯着赵四蛋藏在袖子里的点心。
赵四蛋看向程弯弯,那眼神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他再给一块,娘是不是还能再给他买一包……
程弯弯:“……”
事实证明,用零食诱惑孩子学会分享的教育方式大错特错。
她开口说道:“春花,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快牵着你妹妹回去吧。”
春花听话的牵着冬花的手,带着她走出院子,一到小路上,冬花的嘴巴就撅起来:“大伯娘太小气了,一块点心都不给我……”
春花的眉头皱起来:“大伯娘不是让四蛋给了你一块吗,你这么说大伯娘会生气的。”
“就那么指甲盖一点点,都没吃出来啥味。”冬花舔着嘴唇,“我还看到大伯娘的堂屋桌子上放了好多布料,大姐,大伯娘肯定赚了好多钱,四蛋哥以后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点心了……”
那些布料,春花也看到了,各种各样崭新的颜色,她好几年没做过新衣服了。
两姐妹连忙朝老赵家走去。
老赵家的大人在院子里纳凉,一边做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聊着闲话。
“听说大嫂赚了不少钱呢。”孙氏意味不明的开口,“买了大半斤肉,还买了几十只小鸭子,没赚到钱敢这样花?”
赵老太太手指一顿:“买鸭子这是好事儿,养鸭子能生鸭蛋换铜板,老大媳妇这是真的要好好过日子了。”
孙氏的脸垮下来,老太太这心偏的可真够狠的,这都能硬夸。
她扯了扯嘴角道:“大嫂第一次做生意赚到钱买肉,没给孩子们买零嘴就算了,咋也不给爹娘送点肉过来尝尝呢。”
这话,简直就是公然挑拨。
赵老太太冷冷抬起脸:“老三媳妇,你要是闲得慌,就去屋后砍竹子回来,正好家里背篓坏了一个……”
一句话还没说完,春花就领着冬花从门口走进来。
孙氏无处发泄的怒火,立马倾泻在两个丫头身上:“死丫头,大晚上跑哪里野了,山上黑不咕咚的,被狼叼走少两个祸害……”
“行了你!”赵老太太呵斥道,“山上现在有巡逻的人,活生生的孩子咋能被狼叼走,春花,冬花,你们两个来阿奶这里,告诉阿奶干啥去了?”
春花细声开口:“大伯娘收灯笼,我和冬花上山摘灯笼去了。”
冬花快言快语道:“我和大姐摘了五斤多,大伯娘说一共是十一个铜板!”
孙氏脸上的怒气顿时消散,急忙问:“铜板呢?”
第50章 孙氏的心思
孙氏脸上满是失望。
大嫂竟然白拿走了她俩闺女辛辛苦苦摘回来的灯笼,一文钱都没给。
要是明儿没有赚到钱,这十一文钱岂不是打水漂了?
想到这里,孙氏突然一顿。
如果是她做这门生意,肯定是不舍得花钱请人帮忙采灯笼草的,大嫂赚到的钱比她想象中的更多。
“大伯娘给四蛋哥买了好吃的点心……”冬花舔了舔嘴唇说道,“大伯娘还买了好多好多布匹,四蛋哥马上就有新衣服穿了……”
买肉买鸭子,还买点心买布匹,这起码赚了一百多文钱吧。
几个月前她男人去镇上扛大包,一天才二十个铜板!
孙氏心里有个主意浮上来,她缓声开口道:“大山媳妇怀身子不方便,几个小子也不是个细心的,大嫂一个人做吃食应该忙不过来,我明儿去帮帮大嫂吧……”
她一张口,赵老太太就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没好气的骂道:“你眼皮子咋这么浅,有功夫惦记别人手里的铜板,还不如干好自己手上的活……我看你也是真的挺闲的,明儿地里的杂草你去拔一遍……”
孙氏脸都绿了。
老赵家这边没分开,三家人的地混在一起,光稻田就有二十多亩,全部拔一遍,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天刚蒙蒙亮,孙氏就被老太太喊起来去拔草。
她走出家门,站在田埂上看到赵达的牛车赶到村口,紧接着程弯弯带着家里四个小子出门,上了牛车。
孙氏站在田埂上,心一横,朝村尾走去。
院子里只有吴慧娘一个人。
今儿家里四个小子全都跟着程弯弯去河口镇卖冰粉,吴慧娘坐在堂屋里裁剪布料。
她裁下一块布料后,有些不自在的扭动了一下身体,脸色有些羞红。
昨晚大半夜的,婆婆突然把她叫出去,然后塞给她两条巴掌大的裤子,让她以后贴身穿,说能防止生妇科病。
妇科病是啥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要听婆婆的话,于是穿上了。
穿上后确实是舒服一些,不过到底不习惯,总忍不住扭来扭去,不断调整坐姿。
“咯咯哒!”
“嘎嘎嘎!”
院子里的鸡鸭突然惊叫起来。
吴慧娘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起身走出去,就见孙氏正在推院门。
她迎出去,将院门打开:“三婶咋来了?”
孙氏走进来,一双眼睛四处乱看,先是默默数了一下有多少只小鸭子,然后径直走到堂屋里去,一眼就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匹藏蓝色的土布。
她皮笑肉不笑:“大山媳妇裁衣服呢?”
吴慧娘大方的道:“大山身上的衣服都是公公活着的时候留下来的,几年没换过新的了,婆婆体贴,让我给大山做一件新的。”
“这是昨儿春花冬花送来的灯笼吧。”孙氏看到堂屋的角落里放着一背篓灯笼,随意走过去拿出来一个,“你说这事儿也奇怪,灯笼瞅着一点都不起眼,咋能做出好吃又好看的冰粉呢,大山媳妇,你教教三婶呗。”
吴慧娘的警惕心立马提到了嗓子眼,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三婶,这事儿我也不清楚,婆婆没让我插手。”
孙氏继续道:“是把这灯笼放在锅子里煮熟呢,还是晒干了碾成粉,这你总该晓得吧?”
吴慧娘继续摇头,一个字都不肯说。
孙氏只好使出杀手锏:“你要是能把冰粉的方子告诉我,我卖多少钱都分你一半,这钱分到你手上后,就是你自个的私房钱,跟你婆婆没任何关系。”
吴慧娘还是不说话。
“你咋这么蠢!”孙氏沉不住气,骂道,“就你这闷葫芦的性子,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所以才一直被你婆婆拿捏,全村人都知道你婆婆天天虐待你,你倒好,怀了身子还天天洗衣服烧火干活跟个丫环似的……你婆婆现在会赚钱,以后就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你就等着被磋磨吧……”
吴慧娘低头左右看,走过去就拿起扫把,对着孙氏的脚就扫起来:“三婶让一让,我要扫地了,再让让……”
她拿着扫把,直接将孙氏给扫出去了。
然后用力关上院门。
孙氏气的七窍生烟。
“有财媳妇,你在这干啥?”隔壁王婶子从田里回来,“村口有两个桂花村的后生过来,好像是你娘家的人,巡逻队看到两人身强力壮的,没敢放进来,你赶紧去看看吧。”
大河村的巡逻队渐渐有了章程,单个外村人来,盘问清楚后可放行,两人及两人以上,要找什么人,需要在村外等着,会有人去通知。
孙氏走到村口,看到是自己娘家两个大侄子。
“姑,阿奶让我们来借粮食。”孙家大侄子直入主题,“桂花村地里的粮食全都【创建和谐家园】了,阿奶说今年我们全家都得靠姑。”
孙氏头皮发麻,孙家上下快二十口人,全靠她,她靠谁?
她没好气的道:“大河村的粮食没【创建和谐家园】,但也还在地里长着,我去哪里给你们借粮食,等地里的稻子收上来再说吧!”
到时候借个十斤出去,也算是对娘家有情有义了。
日头渐渐升起来。
程弯弯和四个儿子终于抵达了河口镇。
她再一次交代赵达:“他达叔,午时末,城门口汇合,你可千万不要自个一个人先走了。”
没有牛车,她又得徒步走回家,这是一件要命的事,天天这么走来走去的话,她宁愿不做生意了。
赵达自然是应下来,这母子五人一来一回,他能赚十文钱。
昨天晚上程弯弯和吴慧娘用两斤石花籽一共做了三桶冰粉,算下来能出三百五十碗有余。
光是南府书院吃不下这么大的体量,她决定先带儿子们去码头上试一试。
河口镇的码头不算大,但也人来人往,一艘船停下后,就有许多壮汉上去搬货,有的扛着货走了,有的搬完了又回到码头等活儿,人群是流动的。
程弯弯在码头上随便找了几块废弃的板子,搭了一个临时的矮桌子,然后就开始吆喝。
河边没有建筑物,也没有树,太阳【创建和谐家园】辣的照下来,那些壮汉恨不得光膀子干活,冷不丁听到有人卖啥子冰粉,还免费试吃,立马有人围了过来。
第51章 赵二狗算错账
“免费试吃【创建和谐家园】十份,先到先得!”
十碗冰粉呈一字在桌子上摆开,粉色的瓷花,淡黄色的冰粉,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有早就热的受不了的汉子拿起碗就灌下去,顿时就惊住了。
“特娘的,这啥玩意儿,吃起来咋跟冰块似的,不过比冰块更甜!”汉子抹了一下嘴巴,“给我来一碗!”
程弯弯笑盈盈的道:“这是冰粉,三文钱一碗。”
听到要三文钱,汉子有些迟疑,随即又想到,有些驿站里一碗白开水都得一文钱,人家这东西应该是放了红糖,还冰凉凉的,吃起来特别爽,卖三文钱也不算太贵。
汉子从腰包里摸出三个汗淋淋的铜板扔在桌子上:“赶紧给我盛一碗,这鬼天气,热死个人。”
程弯弯丝毫不嫌弃的把铜板接过来,吆喝起来:“三牛,上一碗冰粉!”
赵三牛麻利的将试吃的碗洗干净,然后盛出来一碗凉飕飕的冰粉,递给那汉子。
汉子连勺子都不用,直接拿着碗灌下去,痛快的道:“这东西比吃冰块都解暑,要是便宜点我还真想再来一碗。”
这汉子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引来的其他人汉子的注意,小摊边上不一会儿就围满了人。
程弯弯收了钱,吩咐赵三牛上冰粉,然后对老大老二道:“就照刚刚那个程序来,你们两个记住了吗?”
赵大山点头:“娘,我都晓得。”
赵二狗拎起一桶冰粉,迫不及待道:“娘,我们先去了。”
两兄弟拔腿就去那边的西码头,生怕去晚了耽误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