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抖音独家】连载至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程弯弯赵大山》-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程弯弯点头:“前几日不是让孩子们帮忙摘了灯笼吗,就是用那东西做的,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你们若是觉得不错,明儿我就拿去镇上看看有没有人买。”

        她把篮子里的碗拿出来,一共八个碗摆放在桌子上,而老赵家有十二个人,她刚准备开口让几个孩子去她家那边吃,加了面粉和玉米粉的不会拿到镇上去售卖,但味道都一样,孩子们过去管够。

        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孙氏就快言快语道:“春花,冬花,你们还杵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过去端碗,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孙氏扯了扯嘴角,大嫂也太小气了,这边十二个人,只拿八碗过来,那就有四个人吃不上,万一老太太不让女孩儿吃,那他们三房两个丫头一口都吃不上,怎么算都是三房亏。

      第43章 桂花村挖渠失败

        程弯弯将一切尽收眼底。

        她没说什么,任由春花和冬花一人端了两碗走,三房四个人手上都有一碗冰粉。

        她端起两碗,一碗递到老太太手上,一碗递给了老头子。

        还剩最后两碗,赵二媳妇文氏开口:“大旺二旺,你们两分一碗,夏花秋花你们两个吃一碗。”

        程弯弯笑了笑,就这短短几分钟的功夫,她就看明白谁是好相处的,谁是心眼比较多的。

        她开口道:“大旺,你跑得快,再拿几个碗去大伯娘家里盛几碗冰粉过来,要多少有多少。”

        赵二旺连忙举手:“我也去,我也去!”

        两个小子飞快的跑走了。

        赵老头盯着碗里滑腻腻的东西,有些迟疑:“大山娘,你说这是冰、冰粉?”

        赵老太太心里有些发憷:“老婆子我活了六十年见都没见过这东西,咋看着不像是能吃的东西?”

        赵二大大咧咧的说道:“大嫂肯定不会拿不能吃的过来,吃一口不就知道了。”

        他端起碗,一口气喝了一半,顿时目瞪口呆:“难怪叫冰粉,吃下去整个人都冰凉凉的,大嫂,这真的是用灯笼草做出来的吗,咋做的𝖒𝖑𝖟𝖑?”

        赵三也赶紧喝了一口,囫囵就吞下去:“咋还有山楂的味道,这玩意太酸了,我以前都不碰的,放在这冰粉里竟然还挺好吃的……”

        最小的冬花一口气喝完,抹了抹嘴巴:“大伯娘,好好喝,特别甜,我没喝够,还有吗?”

        赵老太太一记冷眼瞪过去:“张口就要吃的,谁教你的规矩?这是你们大伯娘拿来卖钱的,一碗起码得要一文钱吧,再想吃,就给钱!”

        程弯弯觉得这个老太太真可爱,无形之中就帮她解决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烦。

        她笑眯眯的道:“这冰粉我打算卖两文钱一碗,娘,您觉得可行吗?”

        孙氏倒吸一口凉气,这东西,卖两文钱一碗,疯了吧,两文钱拿去买个肉包子不香吗,现在肉包子涨价了,大概是要四文,两文钱能买一个馒头,为啥要买这不顶饱的点心?

        不过她不会好心提醒的,让大嫂吃个闭门羹,一文钱都赚不到,看老太太还怎么偏心!

        她笑着道:“我觉得两文钱便宜了,这东西是大河村、平安镇独一份,卖个三文钱不过分吧。”

        程弯弯原本也是定价三文钱,不过因为天灾,许多人家里都没什么存钱,三文钱有点点贵,她担心无人问津。

        两文一碗,不算太便宜,也能让人接受,她可以赚一笔。

        她观察了一下,放红糖水的冰粉似乎更受欢迎,但喜欢酸口的也能接受放山楂,两种口味都行。

        等大伙吃完后她才开口道:“先卖两文钱试试看,明早要去镇上,我就先回去忙活了。”

        她拎着篮子回去时,赵大旺和赵二旺已经吃了两碗冰粉,两人摸着肚皮直叹气,实在是太舒服了。

        这个夏天很热,使劲扇风都扇不走燥热,唯独这一会,他们从脚底板凉爽到了天灵盖。

        程弯弯忍不住失笑:“这一大盆冰粉你们两个抬回去,让老赵家的人都吃个够。”

        这一盆是白面淀粉凝固的,凝固时间长,且不够顺滑,卖相不太好,为了不浪费,就自家人消化吧。

        赵大旺和赵二旺一个鲤鱼打挺,一跃而起,端起盆子就往外走,生怕大伯娘反悔。

        两人端着一大盆冰粉回去,赵老太太都惊呆了:“你们两个臭小子,咋不把大伯娘的家搬回来,这可是你们大伯娘赚钱的营生,赶紧给我还回去!”

        赵大旺连忙道:“是大伯娘让我们拿回来的,说今天随便吃,以后就没有了。”

        老太太还没说什么,冬花就扑了过来,口水都差点流进盆子里。

        “行了,一人再吃一碗。”老太太无奈开口,“剩下的冰镇放着,明天再吃,一天天的没个节制……”

        老太太进了屋子,对赵老头子道:“老大媳妇做事越来越敞亮大方了,跟以前真不一样了。”

        赵老头子抽着旱烟道:“以前她惦记着程家大侄子的提拔,跟程家闹翻了,可不就要懂事了吗,也不知道这冰粉能不能卖上价钱。”

        赵老太太摇头:“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没做过买卖,也教不了她啥子,让她自己慢慢摸索吧……”

        程弯弯一直在算数。

        半斤石花籽能出一大盆冰粉,称了一下能有二十斤,二十斤冰粉分切成小块,能装至少八十碗。

        一碗冰粉两文钱,也就是说,这里还剩下的四斤多石花籽,她一共能赚1200文钱左右,折合下来就是一两二钱银子,再除去微薄的成本,至少净盈利一两银子。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农户人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二两银子,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而她若是将这些冰粉全都成功卖出去,都快赚到别人半年赚的钱了,这相当于是一笔巨款。

        但前提是,冰粉能卖出去。

        程弯弯让吴慧娘和赵大山再拿出半斤石花籽做冰粉,加上方才试做还没吃完的成品,一共能出差不多一百三十碗,明天就先拿这些去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

        这一夜,程弯弯带着孩子们忙到了很晚。

        而隔壁桂花村,也亮着火把一夜未眠。

        今天下午,桂花村不少人偷摸摸去了大河村,亲眼看到一条沟渠从山上流下来,流进了干涸的稻田里,不少人都眼红。

        经过里正的深思熟虑,决定效仿大河村,召集全村人也来挖沟渠。

        这一决定,得到了桂花村所有人的全票通过。

        然而,在确定挖沟人选时,出现了不小的争执。

        “里正,我家的田距离大东山最近,照理说,我家是不是该少出一个劳动力?”

        “里正,谁都知道我家男人力气大,一个人能比得上别人家两个,我们家就出他一个人吧!”

        “都闭嘴!”里正气的胡子翘起来,“大东山是大河村的山头,距离我们桂花村更远,他们出四百多个劳动力,我们至少得出六百个,才能在三天之内把沟渠挖通,你们一个个的不想着出力,咋光惦记着偷懒……”

        “可我们家的田隔得近,确实不需要多出力啊。”

        “我家是隔得远,但都是同一个村的,不能这么计较吧。”

        “隔得远就要多出人,没有大人就孩子顶上,反正我们家不能吃亏!”

        “你特娘的是找打!!”

        桂花村的人乱成一锅粥,一晚上过去了也没整出个章程来。

      第44章 这是一个好兆头

        一声鸡鸣,唤醒了大河村。

        天才蒙蒙亮,程弯弯就从床上坐了起来。

        而她一起身,躺在同一张床上的另外三个小子也同时睁开了眼睛。

        赵四蛋迷迷糊糊的说道:“娘,我也要去镇上。”

        赵三牛也跟着开口:“娘,我力气大,让我跟着一起去吧!”

        这四个孩子,除了老大去过几次镇上卖柴换盐什么的,另外三个小子就从没去过镇上,都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程弯弯狠下心道:“今天只准备了一百三十碗冰粉,去两个人就够了,不过可能得买点东西回来,需要人帮忙拿,大山,三牛跟着我一道去。”

        赵二狗瞪圆了眼睛:“娘,不是该我跟大哥一起去吗?”

        按顺序排下来,怎么算也该是他吧?

        他气呼呼的瞪了赵三牛一眼。

        赵三牛笑嘻嘻的:“因为我力气大,嘻嘻嘻。”

        程弯弯微笑着点头:“三牛力气大一点,买粮食什么的交给他背回来。”

        实则,是三牛这孩子实诚憨厚,没老二这么多心眼子,她浑水摸鱼从空间里拿点什么东西当买的,老大和老三大概率不会发现。

        赵三牛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智商被选中的,乐颠颠的起床去洗脸。

        赵达的牛车停在村口,车上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没有,想想也是,这年头家家户户缺粮,一文钱拿来买点吃的不香吗,干啥用来坐牛车?走路过去也才一个时辰,天不亮开始走,太阳还没出来就能到镇上,一来一回能省两文钱,够买一个大馒头了。

        母子三人坐上车,两担四个桶,一桶是冰粉,两桶是水,用来清洗餐具,最后一个桶用来装餐具。

        家中的碗都破了口,不适合拿去给顾客用,到了镇上第一件事就是去买碗买勺子,先买十套,不够是好事,说明市场潜力大。

        赵达一边赶牛车,一边随口问道:“大山娘这是干啥去?”

        程弯弯开口道:“试着做了点吃食,拿到镇上看能不能卖出去。”

        她要光明正大赚钱,也要光明正大盖房子,更要光明正大在这个时代舒舒服服的活着。

        做生意的事,她就没想过瞒着村里人。

        当然,究竟赚了多少钱她不会傻了吧唧的透露出去。

        赵达没有细问,村里经常有人带东西去镇上卖,鸡蛋干柴是最常见的,有些心灵手巧的妇人会绣手帕,也有些人做绿豆糕什么的,总之都是谋生的小营生,各家有各家的活法。

        牛车平稳的朝平安镇驶去。

        刚走没多远,一个什么东西从路边的树上突然飞下来,落在了程弯弯的手臂上。

        上回坐牛车,就有这东西,这是蝗虫。

        赵三牛一把捏住蝗虫,用力给捏死了,他手上沾了蝗虫身体里的汁液,就这么擦在裤腿上。

        程弯弯一个头两个大,他们即将要卖吃食,结果这小子还是这么不讲卫生,要是被顾客看到,一碗冰粉都休想卖出去。

        她连忙用葫芦瓢搞点清水出来:“三牛,洗个手。”

        赵三牛黑脸涨红:“娘,我下次再也不会了……啥东西!”

        一只蝗虫撞在他脸上,他啪叽一掌拍下去,一脸脏兮兮。

        程弯弯眉心直跳。

        赵三牛赶紧认错:“娘,我错了……”

        他连忙弄水洗手洗脸,生怕被赶下车。

        程弯弯抬头望天,上空有不少蝗虫飞过,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赵达皱起眉:“这玩意儿去年来过一次,今年要是再来一次,大河村、不、整个平安镇就全完了……”

        “达叔,不会的!”赵大山用力摇头,“里正爷爷说了,蝗虫飞走了就不会再来,这一点点剩下的可能是去年没来得及飞走的,不难对付。”

        赵达没说话,沉默赶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9: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