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也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重视起来。
村民们再重视,也只有一双手,家里的劳力也都是有限的,谁家不是拼了命收割?
哪怕那些预定了司辰收割机的人,也不会干等着,也在争分夺秒镰刀收割。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田地相对少一些,家里壮年劳力充足,倒也在三天内镰刀收割回去了。
大部分人,都是想要收割机帮忙,省事儿,太省事儿了!
第二天一早,文海的领导,县里气象局的王局长,都亲自带着人,来赵家垣了。
大喇叭里,换成王局长播报了:
“赵家垣的父老乡亲们,我是咱们县里气象局的局长,王河力。”
“接到上头通知,还有四天,大范围的降雨,将会抵达我们元孟县。”
“台风‘须鲸’,带来了大范围的降雨,由南至北,快速上移。”
“目前,华中南部的省份,已经遭遇了大暴雨,他们正在积极筹备防范洪涝灾害工作。”
“明后天,大暴雨侵袭华中中部省份。”
“再过两天,将会覆盖华中北部省份。”
“之后,可就到我们元孟县了!”
“希望父老乡亲,务必尽快抢收小麦,确保粮食袋子安全且充裕……”
司辰正在给拖拉机加油,这些天,他带来的柴油早就没了,还是从村长家借来的柴油。
他记得,上一世大范围降雨是从7月2号开始的。
今天,6月28号!
也就是说,仅剩四天的时间,给村民们收割。
王局长的发言,导致更多的村民,疯狂涌来,预定ꎭ꒒ꁴ꒒收割机!
司辰除了26号收割了大概350亩,昨天、今天都以每天400亩左右的疯狂节奏,在收割。
即便如此,今天结束后,他才能收割大概1150亩。
赵家垣总耕地六千亩,小麦种植率高达惊人的80%左右!
也就是说,这里有大概4800亩小麦,务必收割!
还剩四天时间,司辰的收割机,就算每天400亩,那也只能拿下1600亩。
4800减去1150减去1600,等于2050.
如今,司辰只能寄希望于村民们也都在疯狂收割,一镰刀,一镰刀,捍卫自己的粮食口袋!
晚上下工,司辰特地找了一趟赵三,对方正坐在院子里的花坛上,闷声抽旱烟。
眉头紧紧锁着,整个人异常焦急。
“三叔。”司辰走近。
“哦,是司辰啊,柴油够不够?不够我安排老大去加油站拉。”
“够!够用!”司辰在他身边坐下,道:
“叔,今天是气象局的王局长来,明天,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可能会来。”
“啥?”赵三被烟呛到了。
“叔,以我的推测,这位勤政爱民的新官,肯定会重视赵家垣。”
司辰给他分析,有理有据:
“你想啊,你要是上面去年刚派下来的新官,别人手中年年都丰收的赵家垣,到了你手上,就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算是?”
赵三眼皮子一跳,这算政绩完犊子了!
“三叔,这位新官是上面派下来的,如果真出事儿了,他的工作报告里,可以汇报自己人生地不熟,工作没彻底上手,顶多被记过一次。”
但是,到了我赵三这里,那就是革职查办!
“三叔,为了全村百姓的粮食袋子,您明天就积极动员起来。”
“让那些麦子已经入库的村民,都别闲着,快去给那些需要割麦子的,搭把手。”
“哪怕是村集体补贴给人家一部分工钱,也要全村动员起来!”
“只要不是麦子烂了霉了部分村民颗粒无收这样的大篓子,其他的问题,那都不是事儿。”
“您事后,还可以去县上诉苦,申请拨款,来弥补这一笔割麦子支出费用。”
赵三越听,眼睛越亮,这办法,可行!
他怎么就想不到呢?
你看,“大家族”教育出来的娃娃,脑瓜子就是跟他这种寻常人不一样!
第35章 像不像占山为王的麻匪
第二天一早,赵三就在广播室,喊道:
“咳、咳咳,注意了,注意了啊,下面,说几个重要的事。”
“今天,阳历29号,阴历五月十六,还有三天,大暴雨就会过来。”
“气象站的领导说了,有可能会提前下雨,也有可能推迟一两天下雨。”
“无论哪么样,咱都不能心存侥幸!”
“只有麦子入仓,才是最妥帖的!”
听到广播的村民,加快手中的活计,议论:
“可不是?麦子不进仓,睡觉都不能踏实!”
“我这就算收回来了,没晒干,我还不是着急上火?”
热闹非凡的早晨,割麦子的、攒麦子的、脱粒的、垒麦垛的、屋顶晒麦子的……
都在竖起耳朵听广播。
村长赵三继续道:
“虽然,这几天有司辰的收割机,没日没夜给大伙儿收割。”
“但是,只有他一台收割机,忙不过来。”
“村里的老少爷们儿,自家麦子已经收割完的,有空,就给着急的邻里搭把手。”
“不计划用收割机的,麦子快熟透了收割机都等不及的乡亲们——”
“出点钱,请清闲下来的人,给你搭把手。”
“在这里,我表个态,凡是搭把手给人收割麦子的,工钱,村集体补贴一半!”
“老少爷们儿,有需要,就来村集体登个记。”
说完,赵三又继续重复一遍。
村民顿时炸了锅!
既然自家麦子收割完了,顺手挣点钱,谁不愿意?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邻里之间都是彼此帮忙,然后记着对方人情,回头再找机会给人家干活还回去。
现在这可是要给钱哩!
这年头的农村,虽然工钱少,普遍出工一天才能拿到5块钱,那好歹也是钱啊!
急需收麦子的村民,听到村集体给补贴一半工钱,当然乐意!
没多久,需要割麦人的主人家,以及有空割麦的村民,陆续汇聚村集体。
赵家垣毕竟是大村子,划分为六个大队。
每个大队的队长、副队长,确保其中一人能到场,配合村集体的会计,迅速处理事宜。
……
司辰这边,风风火火继续收割麦子。
“赵议哥,我爸说了,我家麦子等不到后天了,你把我家的那个登记,划掉吧。”
一个半大小子,急匆匆跑来,对赵议如是说道。
“行,知道了!”赵议拿起圆珠笔,在登记本上找到这家人:
“赵友思,是你家吧?”
“哎,对对,是我爸!”
“成了!”
赵议手中的蓝色圆珠笔,在本子上划拉出一条长长的痕迹。
这已经是今天上午的第十家了。
司辰停下来给机子加油加水,见赵议垮着一张脸,逗道:
“哎,晒蔫了?”
赵议抿嘴,忍不住道:“辰哥,这事儿,你也别怪我爸,他是村长,必须以大局为重。”
“害,我当啥事儿呢,就这?”司辰嘿嘿一笑,拧紧油箱盖子,道:
“这主意,是我昨晚给三叔出的,好歹,你跟我是兄弟,我总不能见急不救吧?”
赵议顿时不可思议,瞪圆了双眼:“辰哥,你、你你……”
司辰嘿嘿一笑,取下自己的墨镜,甩甩头,甩飞一捧黄土。
他的眼睛周围,立马一个墨镜痕迹,跟个出土的熊猫兵马俑似的。
田间地头劳作,怎么可能不吃土?
“再说了,你们村那么多亩小麦,我就一台收割机,时间又紧迫,我不能为了挣钱,硬拖着大家等。”
司辰提起来水壶,咕嘟嘟喝了起来。
赵议很是激动,双眼亮晶晶的:
“辰哥,你心肠真好,宁愿不赚这个钱,也要真心实意帮我们村的人。”